心理活动经典小游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9532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活动经典小游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心理活动经典小游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心理活动经典小游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心理活动经典小游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心理活动经典小游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活动经典小游戏.docx

《心理活动经典小游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活动经典小游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活动经典小游戏.docx

心理活动经典小游戏

活动一:

哼小调

活动目的:

以活动的形式促进来自各处的参与者互相认识与进一步交流,并让他们对训练活动的大致形式有更多了解,也可以作为分组的热身活动。

场地人数:

40人左右小班,可以移动桌椅的教室,或空外场地。

准备器材:

主持人准备3~5首风格不一的,能为大多数参与者所哼唱的歌曲(如儿歌、当下最流行歌曲等),另外准备与参加人数等量的圆板,分成3~5组,各组板的数量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板上写所准备的三首歌中某一首歌的歌名或一段歌词,然后把各组的板混合备用。

活动程序:

1.让每位参与者抽一块圆板,自己看清歌名或歌词,不要让其他参与者知道。

2.让参与者随意走动,同时哼唱(注意:

强调小声哼唱)自己的歌曲,寻找其他所有哼唱同一首歌的成员,然后聚在一起,因而分成相应的多组。

3.各小组人齐了以后,一起唱一遍小组的歌。

4.小组成员围坐一圈,由某一参与者开始,顺时针向左边的一位参与者说“你好,我喜欢你的……”。

左边的参与者回答“谢谢,你说得对,我认为你很有洞察力,我喜欢和你交朋友”。

5.所有小组重新合并成大团体,彼此分享自己的感受。

6.全体合唱一首歌,结束本次活动。

讨论问题:

1.在做“哼小调”活动前的感受。

2.当找到第一个哼唱同一首歌的成员时的感受。

3.当整个小组成员都找到时的感受。

注意事项:

1.主持人要把握好活动规则,让参与者真正通过哼唱来找到伙伴。

2.有讨沦的话,对参与者所谈到的感受,主持人需记忆,总结时再重复强调一下,在教室进行时,可适当做些板书及记录。

活动变式:

该活动也可以作为一种探讨归属感的活动,那么在曲目准备时不一定要平均分组,并且有一组个体被要求自己选歌,自由选择自己哼的曲目,从而引发不同的感受,讨论课题增加:

1.当你发现你没有规定曲目时你的感受?

2.但你发现其他人已经分组完毕,而你和一些参与者还不知道怎样寻找同伴时,你的心情如何?

3.大家在活动中还有什么其他发现?

活动评价:

该活动活泼、趣味性强,可以作为热身训练。

活动二:

一“圈”到底

活动目的:

使成员彼此通过语言沟通互相了解,达成共识,完成低难度活动。

场地人数:

可以移动桌椅的教室,或室外场地,8~20人一组围成圈。

准备器材:

呼啦圈两个,秒表。

活动程序:

1.所有成员手拉手围成一圈,在其中两个人中间放入一个呼啦圈;

2.让呼啦圈穿过所有人的身体回到原位,并计时;

3.在活动过程中,只能以语言为工具,相互拉着的手不能放开,也不能用手指去勾呼啦圈。

4.重复几次,看最快能用几秒完成。

讨论问题:

1.各位刚才是如何完成目标的?

 

2.刚才最关键的改善动作是什么?

 

3.大胆请教各位,平时工作中是否也能这样互动,相互模仿学习,形成公式?

 

4.你认为刚才的活动过程中对团队最有帮助的一点是什么?

 

活动变式:

1.可以思考以不同方式传递呼啦圈,可以考虑同时传递两个或多个呼啦圈;

2.可以有竞赛,也可以只和自己比。

活动评价:

此活动旨在检视一个团队中人员彼此沟通的状况,同时帮助畅通沟通渠道,以推动今后的相互协作。

 

 

活动三:

排排队

活动目的:

团队之间的言语或非言语沟通,达成共识,实现问题解决。

场地人数:

8~20人一组。

将教室桌椅放到周围,空出中间,可以自由移动,或在室外空场地。

准备器材:

秒表、普通纸牌一副。

活动程序:

1.主持人将普通纸牌洗乱,牌面朝下,每人发一张牌。

2.主持人要求所有成员,根据手中的牌,按次序排队。

3.主持人问大家“听清楚了吗?

……准备好了吗?

”当学生做好准备后,主持人宣布“开始”,同时用秒表记时。

讨论问题:

1.你们是如何确定排队次序规则的?

2.你们在排队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3.是否出现一个领导者?

4.你们排队有什么策略吗?

5.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相似的例子吗?

活动变式:

1.用于排队的纸牌也可以换成:

动物(以名字、大小、重量排队),名词(字母顺序,他们指代物体的大小),汽车(轮子的数量、载客人数、价格),或者其他一些有自然顺序、等级、序列的物体(例如时间:

上午6:

15、7点,中午12点、13:

20,下午5点以及23点)。

2.还可以直接按出生年月、老家离目前所在位置的距离远近等有顺序的事物排队。

3.可以要求成员不许开口说话,不能用言语交流,只能通过肢体语言交流沟通,可以提出不同的讨论问题。

注意事项:

注意游戏时同学的表现,观察他们如何沟通、如何形成领导等现象,在讨论中作回应,并引发讨论。

活动评价: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是没有唯一标准的,个人的角度不同,衡量的标准也会不同此处就是以一种游戏的方式让成员体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如果使用其他变式,可以通过肢体运动达到热身的效果。

活动四:

圈之魅力

活动目的:

1.让参与者体验合作与竞争的魅力。

2.让参与者体验探索与创新的快乐。

3.让参与者体验坚持与责任的充实。

场地人数:

人数不限,按自然班进行;以室外为宜。

准备器材;

准备若干个呼拉圈。

活动程序:

1.将全体参与者分成几组,一般每组10人以上,每组推荐一名组长。

2.分别进行套圈、钻圈、转圈的竞赛。

3.套圈:

每组派一名参与者做其他组的“套圈轴”,任务是站在20米远处,双脚并列,双手伸直(与肩同高),脚不可离地,但可以扭动身体不让对方同学把圈套人,以小组成员每人都套圈一次用时最少为胜。

4.钻圈:

活动分两次完成,第一次是同伴拉圈(合作的)全组通过,用时最少为胜;第二次是对手拉圈(设阻的)全组通过,用时最少为胜。

5.转圈:

各小组成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呼拉圈挂在两个同学拉手处。

所有人不松手的情况下,让呼拉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从第一个人处出发,转回到第一个人处为结束,用时最少的组为胜。

注意事项:

1.套圈、钻圈、转圈三者的关系既独立又有联系,可以在一次活动中全做,也可以根据时间做其中一个或几个。

2.套圈、钻圈跑动的距离最好大于20米,这样便于拉开组与组之间的成绩,从而确定优胜组。

3.钻圈活动中,圈的高度要适当,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游戏效果。

钻圈可以是一人通过,也可以是双人通过,可以同性伙伴合作也可以异性同伴合作。

4.套圈、钻圈活动竞争激烈,参与者为了达到目的,往往不顾一切地强行压、挤、拉、推呼拉圈,而出现呼拉圈损坏情况。

所以一定要有备用呼拉圈,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评价:

参与者们积极参与的场面令人振奋。

套圈游戏中主要体现的是组内外的竞争与合作,由于套圈“中轴”是外来成员,所以在组内不仅要相互协调还要对抗阻力。

组与组之间主要是竞争,但由于外组“中轴”是自家人,所以又存在着支持力。

组内有合力与阻力,组外也有合力与阻力,复杂的关系使游戏更加精彩。

转圈游戏也一样,第一次是同伴拉圈,比赛的是组内成员间的协作性;第二次是对手拉圈,较量的是组外成员间的竞争力。

活动五:

初来乍到

活动目的:

使一个班的学生尽快在班中结识更多的人。

通常,团体形成之初的交往,由于物理距离及交流内容言语方式的局限,尤其是那些生性内向不善与人交往者,很难发掘话题,从而缺少人际交往的机会,待团体稳定后,新的关系难以有更多的发展,常限于三四人的圈子,男生稍好些,女生更易限于一个寝室的范围。

但是“人之初,性喜交”,每个人都希望认识更多的人,被更多人所注目,缺少的是环境好方式。

本破冰游戏提高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并运用自绘图片来丰富交流内容,增加交谈的可能性与安全性。

场地人数:

五六十人以内,有小班,按小班进行。

以桌椅可移动,并能自由组合的教室为好,教室中间不放桌子。

环境温馨一些则更好,一般教室也可以,视学校条件而定。

准备器材:

每人一张纸、一支彩笔、一枚别针。

活动程序:

1.主持人致欢迎词(大致内容包括:

欢迎大家来到这个集体,希望大家今后能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发展友谊,取得成就,今天大家来认识一下,认识的人越多越好,可自我介绍)。

2.做胸卡:

每人取一张纸,将纸折成四栏,在第一栏中写出自己喜欢的别人给予的小名、昵称或外号,实在没有可以自编一个,第二栏中用图画的方式画出自己的来源地区的特点,第三栏画三样自己喜欢的东西,第四栏中画出自己最讨厌的三样东西。

3.主持人可告诉大家,有些人不擅长绘画,没有关系,它并不影响活动的开展,只要尽力去做就可以了。

主持人可先把自己事先所做的胸卡给同学过目,并作一些解释说明的示范。

4.给同学5分钟时间准备。

5.主持人告诉大家:

下一步便是将做好的胸卡用别针挂到胸前,然后根据有关要求,在团体中寻找陌生的朋友进行交流,了解对方的胸卡的内容,请用心记住,在下一部分的内容中可能进行检查。

分组交流:

(关于分组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由主持人配对,尽可能把非同一寝室的、异性学生组成对子,一对一,然后二对二…

第一步,一对一的交流,结成对子的两人面对面坐下,先套用统一的一组对话:

“我喜欢你的……”;“谢谢你的鼓励,你很有眼光!

”然后,根据对对方的胸卡的理解、猜测,开始两个人的交流,也可以自己介绍自己的胸卡;

第二步,可以是二对二,四人面对面围坐,向陌生的朋友介绍刚刚认识的这位朋友,介绍他胸卡的内容、寓义,依次进行;

第三步,四对四,也可以是团体交流。

请任一位朋友将他新认识的三位朋友介绍给另外四位或者整个团体,要求介绍结束时套用共同的一句结束语“能认识他们,并将他们介绍给大家,我很荣幸,希望我们大家能成为好朋友”。

1.要求每个人自己找六个不认识的同学,相互交流名片内容。

2.要求在规定的20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认识团体中的陌生成员,时间到后,我们比一比谁做得更好。

3.主持人等各小组都完成交流后进行总结,把大家参加这一活动的情况反馈给团体,大家做得很投入,过得很愉快,尤其是每个人的喜好都能为大家接受,一定会很开心。

4.讨论:

问题讨论单上的问题,并把答案写在黑板上。

5.告诉大家,团体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多的交流与欢乐,让每个人跟自己身边的人说“今天能认识你,是我莫大的快乐,让我们一起……”

6.主持人宣布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

讨论问题:

1.你是否感到被别人接纳?

2.当你的胸卡内容被别人理解后,你有何感受?

.当你们有共同喜好时,你的感觉如何?

3.你今天是否认识了许多人?

注意事项:

留出充分时间供学生分享讨论,不要急于完成任务;帮助同学体会被人理解后的感受,学会与人分享感受。

活动评价:

这一活动形式活泼,结识新成员的效率较高,反映在交流对象的数量和交流的深度上,以及对训练后人际关系的保持上。

活动六:

猜猜是谁?

活动目的:

利用猜身背后名字的机会,加深彼此之间的认识。

场地人数:

人数不限,按自然班进行(活动难度随着人数增加而增加)。

不限,户外和中间没有桌椅的教室为佳。

准备器材:

笔,圆板。

活动程序:

1.给每个人一块圆板,请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

2.主持人收集所有的圆板,然后把圆板用别针挂在每个人背后,但背后不挂他本人自己的名字,也不让他们知道他们背后的人的名字。

3.活动开始,每个人必须去问别人问题来猜他们背后板上的名字,被问到的人只能回答“是”或“不是”(人数多的话,只限一个人问一个问题。

4.猜出名字的人站到场地外围,待全部人都认为自己猜出背后人名字时再揭晓答案。

讨论问题:

当你猜出背后名字时有什么感受?

.你采取什么策略能尽快猜出背后的名字?

.你偏重先回答别人问题还是先问别人问题?

.你觉得是否存在竞争?

注意事项:

活动开始前确保大家都知道彼此的名字。

留意问题讨论时大家的感受,从而帮助大家做一些自我的发现:

是否关注他人,是否心中只有自己和自己的任务。

活动评价:

场面活跃,加强互动,适合于第二、三次见面,一方面帮助记忆彼此名字,另一方面让参与者尽量利用自己对其他人的已知信息,可以在分享时加深了解。

 

活动七:

个性名片

活动目的:

1.把自己最想与他人交流的信息简洁明了地公布出来,学会推荐自己。

2.通过“个性名片”的交流,让参与者了解他人,尽快地彼此熟悉。

场地人数:

人数不限,按自然班进行;室内、外均可以。

准备器材:

每人一块圆板、一支彩笔。

活动程序:

1.主持人发给每位参与者一块圆板,一支彩笔。

2.在5分钟时间内,每位参与者为自己设计一张“个性名片”,写入空白的圆板。

3.“个性名片”要求:

(1)不少于5条个人信息。

(2)除文字外可用图形等多种形式表示。

4.小组交流,集体分享。

注意事项:

5条个人信息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含蓄的,但要求是个性化的。

把自己最想让别人知道并想与他人交流的信息简洁明了地公布在小小的圆板上。

可以是以下内容:

1.姓名一昵称一网名一外号。

2.特长一爱好一兴趣一嗜好。

3.崇拜的人一欣赏的人一敬重的人一厌恶的人一痛恨的人。

4.理想一目标一经历一志向。

5.联系方式一家庭电话一手机号一QQ号。

活动评价:

一群彼此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如何在短时间内推荐自己、了解他人?

但假如我们为自己做一张“个性名片”,把自己的特点公布出来,介绍给大家,让别人记住自己、了解自己,同时在别人了解自己的同时,自己也很快记住了他们,这不是很好吗?

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身边还有不少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

这一活动安排在彼此不熟悉的群体中进行效果特别好,可以推荐自己、了解他人,让彼此不熟悉的人群较快熟悉。

 

活动八:

自我像

活动目的:

1.通过画“自我像”,参与者进一步认识自己,展示一个“内心的我”。

2.通过交流,让参与者读懂你、我、他,促进彼此的理解。

场地人数:

人数不限,按自然班进行;以室内为宜。

准备器材:

每人一张A4纸,一支彩笔。

活动程序:

1.主持人发给每位参与者一张A4纸,一支彩笔。

2.在8一10分钟内,每人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

3.小组内交流“自画像”的含义,同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

注意事项:

1.主持人可以暗示大家,“自画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画,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画;可以是一色笔画成,也可以是多色笔画成。

2.有的人因为自己的绘画技能差而感到为难,主持人要提醒大家本活动不是绘画比赛,只要求大家画的内容、形式等形象地反映对自我的认识。

活动评价:

10分钟后,每个人都完成了自我画像,粗略地看一下,会发现画的内容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是新颖别致。

具象画法中有画头像的、半身像的、全身像的、还有群像的。

在抽象画法中有画成树的、花的、草的、书的、鸟的、鱼的、大海的、月亮的、蜗牛的、千里马的、小狗的等。

在色彩方面,1/3的人用单色的,1/3的人用艳丽的多色,l乃的人用2一3种颜色。

绘画的形式更是风格不一,形式多样,如有的用卡通画法,有的用漫画法,有的用白描法,也有的速写法。

总之每个人都通过“自画像”的形式向他人展示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我”。

这可能是一个“公开的我”,也可能是一个“隐蔽的我”,每一幅画都包含着一个“秘密”、一段“经历”双全。

活动九:

背后的留言

活动目的:

1.通过体验,培养参与者客观的对待他人评价的积极心态;

2.通过背对背的评价,让参与者意识到“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通过他人的评价来整合和完善自我意识。

场地人数:

人数不限,按自然班进行;以室内为宜。

准备器材:

每人一块圆板,一枚别针,背景音乐。

活动程序:

1.主持人首先公布活动规则:

每个人一块圆板,大家相互帮助用别针把圆板固定到自己的后背上;在圆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和对留言者说的一句话,

2.接下来大家相互在圆板上写留言。

3.十分钟之后,主持人示意大家停下,同学们再次围坐在一起,拿下背后的圆板,看看同学们对自己背后的评价。

4.团体分享“背后的留言”。

5.思考:

(1)人们因什么而欣赏你?

因什么而不欣赏你?

对别人的反应你认同吗?

(2)哪些评价让你感到新颖、好笑而又确实符合自己?

(3)你有没有看到自己潜在的优势或特长,可能你从未注意,而在别人的眼中可能是那么的明显?

(4)这个游戏还带给你哪些其他的感受?

注意事项:

1.在活动开始写之前,主持人最好要强调对待这次活动的态度:

真诚、客观、负责。

2.留言过程中,不能说话,要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留言内容是你对这个人的认识,包括优点、缺点以及建议,还可以写上自己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不用留名。

3.在不同的班级,活动气氛可能会有所差别。

如果关系融洽,该活动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在活动中,有一个细节需要主持人及时做出调整。

在活动中男女生会打破界限,让异性对方为自己写“留言”,他们感觉这是很正常的事,不会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有的男女生关系比较矜持,就会出现男生只找男生写、女生只找女生写,都不好意思让异性同学写。

这个时候,需要主持人来打破这个单调的局面。

活动评价: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他们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这个活动就是让参与者了解“别人眼中的我”是怎么样的。

活动十:

家有家规

活动目的:

共同参与班规的制定,以期形成良好的、被大家共同认同的班级环境,这对每个学生都很重要,也可以引申到寝室规则的共同制定。

场地人数:

小班进行。

场地不限,最好在教室内。

准备器材:

每人带一支笔、一张A4白纸。

活动程序:

1.主持人说明班规(家规)的作用与意义,以及作为班规(家规)可能涉及的方面。

2.请每位同学制定一份班规(家规),记在纸上。

3.每个同学轮流到台前讲述自己的班规,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

4.对个人参与制定的规则进行集体的认可与修改,最后表决通过。

注意事项:

1.班规作用意义的说明很重要,影响课程的成败,可以准备一些事例或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同学的思考,也可以找一份知名团体的“班规”,抛砖引玉引发思考。

2.对同学提出的班规,关注“执行的现实性”的思考,可以提出自己对班规制定原则的思考,比如:

定出的规则一定执行,否则不定到班规中去,因此班规不在内容多少,要求所有同学都能自愿接受,不同意见,只要说得有理,采用一票否决。

活动评价:

该活动对形成集体公约有一定的帮助,对个体的集体意识培养有帮助。

活动十一:

流沙岛

活动目的:

这是一个有身体接触的活动,以进一步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体会团队的力量,增进团体的自豪感,体会个人在团体的价值。

场地人数:

小班进行,搬走桌椅的空教室或室外场地。

准备器材:

多根长绳,穿运动裤装

活动程序:

1.主持人先向大家说明活动:

“今天,我们现在一起去沙漠旅行,这是一个流动沙漠,每次大风吹过,沙丘在移动,我们只有呆在流沙岛上才安全,但是流沙岛的大小数量每次大风起时都会变化,所以,当我宣布‘大风来了’时,我们要尽快站进流沙岛,不让一位同学的双脚站到岛外。

风沙过后,我宣布‘风和日丽’后,大家就可以走出圈外,和朋友聊天,认识新朋友。

2.主持人用绳子打结围成圆圈,作“流沙岛”,可以大小不一,摆放在地上,(不重叠),每次宣布“风和日丽”后主持人开始合并圆圈,减少绳圈数量,最后并为一个大圈,并不断缩小圈的大小,直到极限为止,可以由学生来定标准,挑战他们的极限,即能否使所有成员进入一个更小的区域,并给他们两分钟的讨论时间。

3.强调活动规则:

所有成员都进入绳圈内,用任何方法都可以,就是成员的脚不可踏出区域外。

4.然后询问今天有谁身体不适,如有不适可以做主持人的帮手,帮助打绳结。

另外需要一些安全员,帮助主持人维护活动中同学的安全,避免出现摔跤、挤压等受伤情况,

5.分工结束、人员到位后,开始活动。

讨论问题:

1.活动中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2.你原来相信你们可以完成任务吗?

3.你们是如何完成任务的?

4.你们在活动中采取了什么策略?

5.活动中有谁是领导者吗?

他是如何产生的?

6.完成任务后有什么感受?

7.从这个活动你想到些什么?

活动变式:

班级人数超过50人,可以考虑分成两个圈,通过计来时增加竞争。

注意事项:

1.这个活动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注意保护成员的安全,当有人提议脱鞋踩脚时,我们要考虑场地情况,和鞋子情况,决定是否脱鞋,以避免伤到脚。

2.另外,男女生参加活动,要考虑女生的着装等情况,确保学生不因活动感到难堪,不适合的可以考虑请她们做助理、帮手。

3.鼓励同学挑战,留出时间让他们讨论策略,体会集体的力量,享受团体的成功是活动关键。

活动评价:

在问题解决中有自然的肢体接触,并能自然地形成团体,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也可以给个人归属感,发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

解决问题的思路要突破限制,要敢于尝试、大胆想象,并善于实践学员的建议,排除不可行的方案。

 

 

活动十二:

时间的价值

活动目的:

1.让参与者意识到生命是由每分每秒组成的,热爱生命就要从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钟开始。

2.利用好每一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其应有的价值。

场地人数:

人数不限,按自然班进行;以室内为宜。

准备器材:

秒表、每人一张A4白纸、一支彩笔。

活动程序:

1.分组,每小组5一6人,选出小组长,记录员;

2.主持人提出讨论的问题:

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3.小组讨论;

4.全体参与者交流。

注意事项:

1.主持人应尽可能激发参与者对时间价值的挖掘,让他们重新认识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每一分钟。

2.有的参与者可能觉得这个话题没有什么意思;也有的在心底里很不屑地嘀咕。

此时主持人要注意及时引导,把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图告诉参与者,让他们从活动中去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待每一分钟的态度。

懂得道理仅仅是第一步,把道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这才是真正懂得道理,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活动评价:

活动开始后,当主持人让参与者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的时候,有的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分钟,这么短暂,这么微不足道的时间里,大概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吧!

也有的觉得小题大做,一分钟做不了什么事。

时间是构成生命的元素,珍惜时间就是热爱生命,学会主宰时间,并把它们掌握在手中,你我们要趁着现在年轻,抓紧时间学习,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更精彩。

活动十三:

留舍最爱

活动目的:

1.思考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通过对留与舍的决定,帮助参与者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

2.参与者在交流分享中之间彼此启发、相互学习,完成价值观的重组。

场地人数:

人数不限,按自然班进行;以室内为宜。

准备器材:

每人发一张A4纸和一支彩笔。

活动程序:

1.分成若干个6人小组,每人发一张纸和一支笔;

2.主持人要求大家把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写下来,小组内做一个交流;

3.请每个人想一想,假如要从五样中划去一样,自己首先划去哪一样?

划去的理由是什么?

就这样依次再划去另一样……直到最后还剩一样;

4.小组交流划去的顺序和理由,全班分享自己作出留与舍决定时的心理感受。

注意事项:

1.注意营造一种安静、庄重的氛围,主持人要做好前决定,避免轻率、随意、肤浅。

2.每个参与者写完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后,安排小组交流,是为了让同学之间有一个相互启发、自我澄清的过程,所以交流后,允许参与者修改自己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

3.全班分享时主持人一定要关注参与者在作出留与舍决定时的心理感受,是轻松、果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