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9407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docx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docx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

  [摘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

人才释放出最大的才能,是企业取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核心人才流失,威胁着企业的长远发展。

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实现人才与岗位的合理配置,实行科学的绩效考评,完善薪酬制度,重视人才开发和职业发展,接纳人才参与公司治理,是防范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核心人才流失防范对策

  一、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及其危机

  调查数据反映企业人才流失情况严重: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调查显示,在过去的5年里,被调查的国有企业共引入各类科技人才7831人,而流出的各类科技人才达5521人,引入和流出的比例为1∶。

其中,北京、广州、上海三市,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更为严重,引入和流出比例为1∶。

  人才流失,尤其是拥有专门技术,掌握企业商业机密,控制企业关键资源,为企业价值创造做出较大贡献,并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核心人才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在缺乏防范的情况下,核心人才流失甚至会给企业造成危机:

报酬低。

工资是绝大多数人口所赖以生存的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工业部门的职工工资总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还不到5%,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0%~20%或略多些。

难以发挥专长。

在用人上,人与岗位不匹配,造成人才闲置和浪费。

缺少先进的企业文化。

没有统一企业和员工思想与行为的核心价值观,加上一些企业领导人的腐败行为,人才逐渐对企业失去信心。

(5)管理水平低。

企业没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员工看不到发展前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绩效考评、收入分配不能做到科学和公平,打击了人才的积极性。

  三、企业防范核心人才流失的对策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采取有效对策,遏制人才流失,充分利用并激励核心人才。

  1.建设企业文化俘获人才忠心

  人才是文化人,具有物质、文化、社会、自我发展等方面的需要,简单的激励措施无法有效激励其行为。

要让人才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工作,必须依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全新企业管理方式,其核心是企业共有价值观。

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塑造企业员工、引导企业发展、对员工行为加以激励和约束、向社会辐射等作用。

在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下,企业奉行先进的经营理念,以人的能力为本,吸收人才参与决策,积极培养、开发、利用人的能力和潜力,充分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根据ERG理论,人有生存、关系和成长三种核心需要,如果高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更加强烈,相反,如果高层次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则会淡化低层次的需要。

因此,企业文化可以缓解企业报酬偏低的矛盾。

在共有的价值观下,人才从内心认可企业及其各种管理制度,自觉遵守企业制度,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从而积极自主地工作,最大限度地释放出的价值创造潜力。

着名的IBM公司、松下公司、海尔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就是依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来激励员工,增强竞争力。

合理使用动态配置在职人才

  要消除人才闲置和浪费现象,在人才使用上必须贯彻人职匹配原则。

首先,坚持能力至上,以人的能力作为提拔、晋升、任用的第一依据,做到人的能力类别、大小与岗位的要求匹配。

其次,使人才的个性、兴趣与职位适配,以及团队中人才能力类别、大小、气质、性格的互补。

第三,适应人才能力的变化,对企业关键岗位实行动态配置。

由于知识、技能的老化,或者知识、能力、素质的不断更新和提升,对企业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提升或更换便成为保持人职匹配的必然要求,采用竞争上岗的做法是一个保持关键岗位人职匹配的好办法。

第四,为人才发挥才能创造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必备的工作条件。

科学考评人才绩效

  国内很多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主要表现在:

目的不清、原则不明、方法不当,考核和评估标准较单一,不科学,不能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用不同的考核及奖惩办法。

这种考核制度不能衡量出人才的价值,从而影响到人才的使用,使人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人才的浪费甚至流失。

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人才绩效考评应以工作分析和工作说明书为依据,以关键绩效指标和人的能力为标准,从而为人才的使用和激励提供依据。

完善薪酬制度提高人才满意度

  首先要建立全面的薪酬体系。

全面薪酬体系包括显性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激励性薪酬、福利等物质酬劳,以及隐性的基于工作本身不能直接获得的赞扬、地位、学习机会、雇佣安全、挑战性等非物质酬劳。

我国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激励制度,需要尽快完善。

在显性酬劳中,我国企业重视基本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激励,缺乏激励性薪酬;在隐性酬劳中,我国企业重视评先进、树标兵这种荣誉与地位的激励,欠缺支持、信任、学习机会、工作挑战性等精神激励。

根据激励——保健理论,物质激励报酬低,会导致人才的不满,因而国内企业应逐步建立并完善欠缺的激励性薪酬,主要是长期激励制度——股权激励方案,以调动企业核心人才长期为企业作贡献的积极性;而非物质的激励,能满足人才的精神需要,会显着提高人才满意度。

在激励上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意公平。

亚当斯指出,报酬分配的不公平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物质薪酬既是激励的因素,运用不当时又是使士气低落的主要祸首。

美国管理学家皮特指出:

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企业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既提供较好的保健因素——与上级的关系、工作环境条件、薪金、与同级的关系、地位、工作安全性等,来防止牢骚,消除不满;又提供激励因素——工作富于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富于挑战性、有职务、负有一定的责任、有发展前景、有提升机会等,来激励人才。

其次,综合考虑岗位价值、绩效、能力确定员工报酬,使员工收入与其业绩、能力、职位相称,实现薪酬分配的公平性。

  5.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人才价值

  要让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必须对人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由于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和经验的差异,人力资本区分为不同层次和类型。

按照snell模型,人才可以区分为惟一性、价值性都很高的“核心人才”,惟一性高、价值性低的“独特性人才”,价值性高、独特性低的“通用性人才”,以及价值性、独特性都偏低的“辅助性人才”。

廖泉文将人力资本分为技能型、技术型、管理型和经营型四类,分别对应于企业中的一般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经营者。

人力资本形成后仍要通过持续学习才能保值和增值。

信息社会由于知识、技术、技能更新的加快,如果学习不足,人力资本会贬值。

受知识更新的速度和不同人力资本内涵的结构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经营型人力资本最容易贬值,其更新速度最快,技能型人力资本最不易贬值,更新也慢。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开发,可以提高人才的素质和层次,可以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从而为人才带来更高的收入、更高的成就感和更高的地位。

出于保障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激励员工的需要,优秀的公司都十分注重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不但有充足的培训经费,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摩托罗拉公司1993年培训费用占营业额比例分别高达%、%,①而且有公司的接班人计划、管理人员晋升计划来开发未来的管理者。

  6.实现人才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互动

  没有人才的职业发展,是无法留住人才的。

职业发展,从个人角度来说,是为了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做出更多贡献、获得更多利益、承担更大责任、具有更大自由。

人才职业发展不仅要有清晰的发展计划、职业晋升阶梯,而且要获得组织的支持并提供成才机会。

为了支持人才职业发展,企业在职业管理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协调企业目标与人才个人目标,引导人才个人目标向组织目标靠拢,如果可能组织也向个人目标靠近;二是为人才提供双重职业发展阶梯,即管理职务发展通道和专业技术发展通道,并使两者具有可比性;三是为人才提供职业指导,帮助人才实现职业计划。

此外,组织还应为人才发展提供三个方向:

纵向发展,沿组织层级系列提升;横向发展,在同一层次不同职务间调动;向核心方向发展,虽无晋升,但承担更多责任,参与更多决策。

在职业发展顺利的情况下,人才必然会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较高的忠诚度,从而实现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互动。

  7.制定接班人计划对抗核心人才流失

  制定接班人计划是预防企业核心人才流失对企业造成冲击的有效方法。

接班人计划是指为某些关键职位选拔、培养继任者,使关键职位任职者实现平稳过度,形成企业核心人才梯队。

在外企中,有%的企业在平时就注重接班人的培养,一旦重要管理人员意外离职,可由接班人直接接任,对企业运营不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董事们每年都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详细审查,从中发现潜在的CEO人选,并设计相应的考察计划。

在国企中,有%的企业对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持不在意的态度,并且由上级领导临时指派接班人,仅有%的国有企业注重继任者的培养。

数据表明,外国企业对核心人才流失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系统性更强,而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更多是一种临时性的应急措施。

管理人才的接班人计划制定步骤如下:

确定哪些关键职位需要选拔、培养接班人和接班要求。

能职不匹配,即人的能质、能级与职位对能质、能级的要求不相适应。

能酬不匹配,在一个企业里,对具有不同能级和能质的员工,不能给予不同程度、不同类别或侧重点不同的激励。

为促使异质型人才的独特能力充分释放出来,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改变能质、能级、能职、能酬不匹配状况:

竞争上岗,使人岗匹配。

实现价值分流。

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取向应建立多种评价体系,使具有不同能质、能级,处于不同职位的人都人尽其才。

此外,企业增加人才培训与开发的投资,支持其职业计划的实现,吸收他们参与企业决策,这些都是促使异质型人才成长为企业的核心人才的重要措施。

  9.赋予核心人才剩余索取权和公司治理权

  这是对企业高级人才进行长期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最重要方法。

在公司企业里,享有剩余索取权的主体是公司治理的主导力量。

张维迎认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依法享有剩余索取权。

方竹兰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也具有专用性的特点,也应该享有剩余索取权。

社会现实情况是:

公司实行注册资本金制度,物质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承担经营风险,起到抵押作用,物质资本所有者成为事实上的企业剩余索取权拥有者。

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否分享剩余索取权,取决于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和较量。

拥有人力资本的人才,对企业价值创造发挥关键作用。

离开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本身无法创造新价值。

人力资本的使用和输出受所有者控制,是否已经发挥出创造潜力难以判断,投入具有不确定性。

企业核心人才掌握着企业的经营权和重要的经济信息、企业能力信息,要使其释放才能,创造出更多价值,只有用让其分享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方法。

双方博弈和较量的结果是核心人才也分享了企业剩余。

一般的人力资本相对企业价值创造贡献少,不存在稀缺性,其投入和收益都是确定的,在与物质资本的谈判中居于弱势,无法获得分享企业剩余的地位。

所以,对公司治理有动力的是投入和收益都不清晰的异质型人才和投入清晰收益不清晰的物质资本所有者。

因此,在公司治理中,充分发挥核心人才独具的综合协调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让他们参与公司治理,分享企业剩余,成就他们的事业,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

  参考文献:

  [1]焦玉蕾权锡鉴:

国有企业人才危机及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

  张红光:

构建核心人才继任机制防范核心人才危机[J].辽宁经济,2006,

  鲁建彪:

西部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

  曹静江:

如何解决企业人才流失的危机[J]

  朱成全:

企业文化概论[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课题组:

关于在我国建立企业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看法及建议[J].管理世界,2002,(7)

  李晓羽:

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J].辽宁经济,2005,

  廖泉文宋培林:

论经营型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价值形成[J].东南学术,2002,

  阎世平:

从人力资本所有者到人才——以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价值实现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10]黄文锋:

公司治理理论:

反思与启示[J].改革,2004,

  [11]胡君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学案例精选[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