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地基处理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强夯地基处理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地基处理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夯地基处理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市武夷新区南林片区市政道路与场平工程项目
(一)合作投资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1.1.2、我公司与市武夷新区建设发展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1.1.3、市市政所设计的与本项目有关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1.1.4、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遵循的规、标准、规程等
主要规、标准文件一览表表1.2-1
类别
名称
编号或文号
国标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202-2002
国标
《工程测量规》
GB50026-2007
行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JGJ79-2012
行标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
JGJ33-2001
行标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CECS279-2010
以与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或行业规、标准、规程、图集、地方标准、法规图集、与施工管理依据文件。
施工过程如有颁布新的以上技术规应参照新规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武夷新区位于省北部,是闽北的地理中心,包括武夷山市全境、建阳市的部分区域,以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涉与光泽县、邵武市的部分乡镇,土地总面积4132平方公里。
南林片区是武夷新区的核心区和重点建设片区,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重点发展行政办公、居住综合、商业金融等现代服务功能。
纬一路施工起点桩号为K-0-285.009,往东延伸,依次与经一路和经二路平面交叉,施工终点桩号为K1+680,位于现状浦南高速西侧。
施工道路全长1965.009米,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0米,设计速度50km/h,双向六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
本次设计箱涵是连接纬一路道路景观提升工程上游云谷小区水系汇水,排入下游水系。
同时通过本箱涵与纬一路道路与拟建生鲜超市连通。
2.2工程建设条件
2.2.1自然条件
建阳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
东短夏长,气候宜人,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
年平均气温为18.6℃,无霜期282天,年平均降水量1700mm,年平均日照1802小时。
2.2.2地形地貌
拟建工程场地跨越原剥蚀低丘与丘间谷地两种地貌单元,部分路段(如经一路AK0+580~设计终点)因南林片区场平施工原地形地貌特征已基本改变。
其中AK0+240~AK0+390、AK0+680~AK0+720与AK0+860~设计终点段段属山间谷地,原地形略有起伏,地面高程一般约150~165m,呈狭长条带状;其余路段属剥蚀低山,山坡自然坡度大多为20~30°,局部较陡>35°,丘顶较浑圆、丘脊较平缓,海拔约185~210m,相对高差约20~50m,地形呈波状起伏,植被发育(多为马尾松或毛竹)。
2.3.3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周边有两处水塘,在纬一路桩号K0+370附近水塘(宽月4.0米,长约10米,水深约1模,水塘底分布有厚约1~2米的淤泥质粉质粘土),K0+460附近水塘(宽约8米,长度约20米,水深约1米,水塘底分布有厚约2~3米的淤泥质粉质粘土).道路走向发育有多条河沟(沟宽约1~5米,水深约0.3~0.5米)并分别于K0+280、K0+030与K0+320附近横穿道路,K0+560和K1+650附近分别存在一宽约0.5~1.0米的水渠)。
另在部分低洼的沟谷地带还见有少量地表片流。
场地环境类型为Ⅰ类,受地层渗透性影响的地下水类型在剥蚀低丘为B型,在山间谷地为A~B型。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和场地环境条件,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性,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状态下和干湿交替带均具微腐蚀性。
2.3.4场地地震效应
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附录A,拟建场地位于地区建阳市,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类别丙类,钢筋混凝土结构物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0.2mm。
2.3设计概况
2.3.1涵洞设计概况
2.3.1.1、本工程建筑的场地环境类别为Ⅰ类,箱涵设计的安全等级为二级,雨水箱涵结构设计基准为100年,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构造物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认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凡预留孔洞、预埋件严格按照结构图并北河其他专业图纸进行施工,未经设计单位许可,严禁擅自预留洞和事后凿洞。
2.3.1.2、本设计箱涵尺寸为3孔3.5m×2.0m。
本次设计箱涵全长为209.41米,箱涵涵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结构,抗渗等级为P6,钢筋直径大于10mm采用HRB400级,不大于10mm钢筋采用HPB300级。
2.3.1.3、本箱涵设计荷载:
活载,汽车荷载。
城市—A;人群荷载:
3.5KN/㎡;堆载:
10KN/㎡。
2.3.1.4、设计地下水位:
设计地面线以下1.0米。
2.3.2基础处理
由于箱涵位于高填方段,素填土土层深度在8.8~13米之间不等,因此此次地基处理采用新型柱锤强夯法,强夯完成面为箱涵底高-0.3米,即箱涵垫层底高程,强夯后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40Kpa。
夯击工艺,采用3遍柱锤点夯(深层挤密)+1遍普通夯击满夯(浅层密实),夯击间隔时间不小于1周。
其中柱锤点夯的单击夯击能:
点夯1400KN▪m。
(柱锤动压当量不小于1200J/m)。
普通夯击锤点夯的单击夯击能:
点夯2000KN▪m。
2.3.3基础处理质量检测
强夯影响深度应大于10m;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进行夯前夯后两组试验,检测点数布置:
每400㎡/不少于1个检测点,并且不少于3点。
动力触探试验深度应超过强夯影响深度1m,且至坚硬土层。
a、夯前原位测试:
强夯前应掌握地质情况,作为对比夯前、夯后的加固效果之用。
b、夯后原位测试:
夯击之后应对路基土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测定有关数据,以检验地基的实际影响深度。
2.3.4、主要工程数量
地基加固处理工程数量表表2.3-1
桩号围
强夯总面积(㎡)
挖方量(m³)
填方量(m³)
备注
K0+145.8~K0+365.21
4850
9555
19130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项目施工目标
3.1.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为合格工程。
3.1.2工期目标
根据纬一路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排水与箱涵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强夯施工计划开始时间2017年7月10日至2017年8月08日,工期为30个日历天,争取提前完成。
具体详见“纬一路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排水与箱涵工程特殊路基处理强夯施工进度计划”。
3.1.3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
杜绝因工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重伤率为零,轻伤率控制在1‰,控制和减少一般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考核率达100%,特殊岗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各种防护用品、设施合格率应达100%,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率100%,签字率100%;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整改率98%以上,重大隐患整改率达100%;接触有害因素作业职工的体检人数应达80%,职业性健康监护率应达80%。
3.1.4成本目标
通过科学组织,严格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降低工程成本。
3.1.5环境和文明施工目标
3.1.5.1预防和消除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控制排污、控制扬尘、降低噪音、减少大气污染、保护植被、塑造绿色工地,施工排污达标率100%,保护文物,创环境保护达标工地。
3.1.5.2控制重大环境因素,重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0案次;控制施工噪音,控制施工扬尘、废弃物,确保排污符合规定标准,施工地段居民投诉0案次;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3.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3.2.1项目组织机构与其人员配备
3.2.1.1根据本工程特点,本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书记1人,生产经理1人,项目技术负责人1人,以与相关施工员、专职质检员、材料员、试验员、安全员等。
项目部下设五部一室,即工程部、技术质量部、商务部、安全环境部、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
3.2.1.2各工程队均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既分工负责又要相互协作,高效优质完成本标段工程项目,施工高峰时期,不足劳动力从当地进行补充。
具体项目组织机构设置详见《项目组织机构图》。
图3.2-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3.2.2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职责
项目经理:
负责工程施工总体部署。
项目党支部书记:
强化企业的思想政冶工作和双文明建设,关心职工生活与工作情况,协同项目经理抓好生产经营、安全质量管理和落实各项管理体系的宣传贯彻。
项目副经理:
协助项目经理工作,负责施工生产。
项目技术负责人:
协助项目经理工作,负责本工程技术与质检工作。
工程部:
负责料场调查、材料采购供应,机构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维修保养。
技术部:
负责计划安排,现场施工安排、测量放线,质量检验、监督以与处理质量问题。
安全环境部:
负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财务部:
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经济管理。
商务部:
负责工程计量、经济核算、费用控制。
综合办公室:
负责合同管理、文件管理、劳资管理、后勤服务。
项目经理部下设各施工班组:
各施工班组均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既分工负责又要相互协作,高效优质完成本工程项目,施工高峰时期,不足劳动力从当地进行补充。
3.3施工准备
3.3.1技术准备
3.3.1.1施工准备是实现施工程进度和工期控制目标的关键前提。
其主要容有项目组织机构的建立、人员配备、施工机械进场、水电供给、交通通行、临时工程、测量控制规划等。
3.3.1.2认真阅读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透彻了解建设、设计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则要求与特殊要求,并在施工前召开由设计、建设、施工等各方有关人员参加的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会,进一步明确设计意图、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标准。
3.3.1.3施工前都要进行技术交底,让班组明确施工容、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并在施工中严格监督其按施工图纸与现行施工规施工。
3.3.1.4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要与时通知班组。
3.3.1.5对于技术性强且对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容,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重要的施工容在其开始施工时或下道工序施工前,必须由施工员,质检员进行技术复核,并进行记录。
3.3.2现场准备
3.3.2.1修筑施工便道,保证挖出的土方能与时运走。
3.3.2.2夯坑回填材料的准备。
3.3.2.3安全防护围栏所需材料和安全警示标志均要进场。
3.3.2.4急救和医疗服务
与当地医疗单位联系,同时备有必需的医疗器械和适当数量的药品,项目部为就医人员配有交通车,需要就医随时可以调用。
3.3.3测量准备
3.3.3.1本项目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是1980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3.3.2放样前检查测量仪器检定时期是否到期,若过期需重新送到有资质部门进行检测、校核。
3.3.3.3使用已经通过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的控制点、加密点、以与水准点,进行施工放样定位工作,并进行测量资料交底。
3.3.3.4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对场地围、高程进行全面复核,并填写复核记录。
布置强夯前夯点的测量放样工作。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纬一路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排水与箱涵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书。
强夯施工计划开始时间2017年7月10日至2017年8月08日,工期为30个日历天,争取提前完成。
见附图二“纬一路道路景观提升工程特殊地基处理(强夯)施工进度计划”时标网络图。
施工时结合现场与天气情况,加快安排强夯施工。
受到天气影响时,强夯施工按照工期计划后延。
4.1本项目的关键线路
根据纬一路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排水与箱涵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关键线路:
土方填筑→强夯施工→起点至Y2段临时排水管道施工→箱涵底回填→雨水箱涵施工→回填→收尾。
强夯施工是本项目的关键节点工程。
根据设计夯击工艺,采用3遍柱锤点夯(深层挤密)+1遍普通夯击满夯(浅层密实)。
夯点布置示意图如下图4.1-1所示:
图4.1-1夯点布置示意图
4.2特殊地基处理(强夯)施工进度计划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汇总表表4.2-1
编号
工作名称
持续时间(日历天)
计划开始时间
计划结束时间
备注
1
填土准备
6
2017-7-4
2017-7-09
2
夯前检测与第一遍柱锤点夯
7
2017-7-10
2017-7-16
3
第二遍柱锤点夯
7
2017-7-17
2017-7-23
4
第三遍柱锤点夯
7
2017-7-24
2017-7-30
5
满夯与试验检测
9
2017-7-31
2017-8-08
第五章施工工艺技术
5.1施工工艺流程
5.1.1强夯施工流程
清理平整场地→标高测量→夯前检测→第一遍点夯放样→点夯施工→夯坑补填料整平→标高测量→第二遍点夯放样→点夯施工→夯坑补填料整平→标高测量→第三遍点夯放样→点夯施工→夯坑补填料整平→标高测量→满夯→平整→标高测量→场地平整碾压→质量验收→进入下一道工序。
5.1.2强夯施工工艺框图
图5.1-1强夯施工工艺框图
5.2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5.2.1场地平整、测量放样、夯前检测
5.2.1.1施工现场周边排水沟保证畅通,防止积水。
5.2.1.2施工前,研究工程地质报告,画出强夯平面示意图,进行场地平整,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出场地高程。
5.2.1.3进行夯前原位检测。
强夯前掌握土质情况,作为对比夯前夯后的加固效果。
5.2.2强夯施工参数确定
强夯施工参数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和具体工程要求来确定。
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选择不小于500㎡具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试夯,以取得相应的技术参数以指导施工。
主要参数有:
单点夯击能、夯锤、停锤标准、夯击遍数、夯击间隔时间、夯点布置与夯锤高度等。
5.2.2.1单点夯击能
单点夯击能:
柱锤点夯(深层挤密)1400KN▪m,柱锤动压当量不小于1200J/㎡。
普通夯击锤点夯(中层挤密)点夯击能为2000KN▪m。
5.2.2.2夯锤
柱锤:
锤重不小于250KN,直径为1.2~1.5m。
普通夯击锤:
锤重不小于150KN,直径不小于2.0m。
5.2.2.3夯点布置与间距
主夯点布置按照3.5m×3.5m正三角形布置,满夯时夯点之间的锤印搭接1/4锤径。
5.2.2.4停锤标准
(1)根据试夯确定;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超过100mm的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4)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分别为柱锤200±40mm,普通夯击锤(满夯)为100±40mm。
5.2.2.5夯击遍数
采用3遍柱锤点夯(深层挤密)+1遍普通夯击满夯(浅层密实)
5.2.2.6机械设备选用与夯锤高度确定
(1)机械设备选用
宜选用起重能力大于锤重1.5倍以上的履带式起重机,并满足提升要求;选用起重能力为50t的履带式起重机,底面积3~6㎡。
柱锤点夯夯锤选用重量150KN的,直径为1.25m的圆形平底锤。
普夯夯锤选用重量为250KN,直径2.4米。
夯锤中对称设置两个上下贯通的气孔。
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
(2)夯锤落距与夯击能确定
夯锤落距与夯击能表1
影响深度(m)
柱锤点夯提锤高度(m)
第一、二、三遍夯击能(KN.M)
普通夯锤提锤高度(m)
满夯(KN.M)
备注
10
9.4
1400
8
2000
可以此为参考,根据现场实际试夯情况可作调整。
5.2.3强夯施工方案
5.2.3.1吊车就位,按设计夯击能校正夯锤落距。
5.2.3.2进行主夯点夯击:
夯点均按正三角形布置,按设计夯点间距与夯击次数进行。
5.2.3.3夯击时,夯击点中心位移偏差应小于150mm;当夯坑底倾斜大于30°时,应将坑底填平后再进行夯击。
5.2.3.4第一遍点夯完后,推平夯坑,测量整平后的标高。
5.2.3.5重新放线定位,准备第二遍、第三遍柱锤点夯。
5.2.3.6第二遍、第三遍点夯方法同5.2.3.1~5.2.3.5条。
5.2.3.7进行满夯,满夯能量为2000kN•m,满夯时,夯点之间的锤印搭接1/4锤径。
5.2.3.8测量夯后标高。
5.2.3.9进行相关试验与检测工作,确认是否达到处治目标,若不满足设计要求,须找出原因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5.2.3.10回填夯坑采用的材料可用我项目挖方区砂性土、石渣等材料。
当需要夯坑填料置换时,可使用碎石土,碎石土粒径在大小应有一定的级配要求,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0mm。
5.3强夯施工注意事项
5.3.1夯点垂直于轴线方向呈菱形布置,基底夯点间距D为3.5m。
三遍柱锤点夯夯完成后进行全幅满夯,柱锤点夯基底处理单点夯击能采用1400KN•m,单点击数6~8击,满夯时采用2000KN•m,单点击数2击。
具体应根据试夯时试验确定。
5.3.2强夯时应在夯坑掺加良好回填材料,对地基土进行改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5.3.3强夯处理完毕,周围地基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得超过100mm,最后两夯沉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应增加夯击遍数。
5.3.4在点夯时,要对每一夯点的能量、夯击次数、每次夯坑陷量、夯击坑周围图的隆起量与埋设测点要进行量测和记录,并注意夯击振动的影响围和程度。
点夯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满夯。
5.3.5两遍夯实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5.3.6强夯施工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与表面不平整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采取返工或换填处理。
5.3.7强夯施工必须专人指挥。
机械作业时,配合作业人员严禁处在机械作业和行走围,配合人员在机械行走围作业时,机械必须停止作业。
5.4强夯质量监测要求
强夯加固地基在施工期间,应按各部分施工的先后依次进行质量监测,重点检验每个夯坑、最后两次夯击的平均下沉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夯击次数和遍数是否符合设计提出的要求,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和基准点是否完好无缺,下降观测数据是否齐全。
5.5强夯质量检测要求
5.5.1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设计要求时间,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进行夯前夯后两组试验,检测点数布置:
每400㎡/不少于1个检测点,并且不少于3点。
动力触探试验深度应超过强夯影响深度1m,且至坚硬土层。
a、夯前原位测试:
强夯前应掌握地质情况,作为对比夯前、夯后的加固效果之用。
b、夯后原位测试:
夯击之后应对路基土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测定有关数据,以检验地基的实际影响深度。
5.5.2确定强夯后地基检测项目如下
地基处理检测方法与数量一览表表5.5-1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或频率
检验布点原则
检测指标
动力触探
每400㎡。
至少应有3点。
(夯前夯后2组)
纵横向间距大致为20m×20m,梅花形布置
设计承载力大于等于140Kpa。
5.6强夯成果提交
所有强夯区施工完成后,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强夯施工验收,一般在工程验收时,施工单位必须提交以下文件:
(1)试夯的成果报告与现场夯点布置图。
(2)地基强夯的全部施工记录。
(3)其他有关强夯施工的文件包括现场所发生的问题处理记录、设计洽商通知书等。
上列文件须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工长、队长负责签署、作为全部工程竣工验收时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投入的劳动力、机械设备与主要进场材料计划
6.1主要机械投入计划
根据本工程施工项目容、工作量大小、工期长短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投入合理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与材料试验、测量、仪器设备。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具体详见表6.1-1。
设备配备表表6.1-1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规格
1
强夯设备
台
1
LHQ50T
2
挖掘机
台
1
CAT320C
3
装载机
台
1
ZL50C
4
压路机
台
1
YZ220
5
备用发电机
台
1
STF
6
运输车
辆
2
21m³
6.2劳动力投入计划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表6.2-1
序号
人员
数量(人)
备注
1
管理人员
5
2
机械司机
10
4
普工
6
5
调度
1
6.3测量试验仪器配置
测量试验仪器配置计划表表6.3-1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土工试验设备
套
2
土壤自动击实仪与附件(重型)
台
1
全站仪
台
1
水准仪
台
2
GPS测量仪
套
1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7.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7.1.1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和图纸,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理解甲方的需要和要求,如有不清楚或不明确之处,与时向甲方或监理单位提出书面报告。
7.1.2根据工程的要点和特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质量体系程序的容要求,编写施工计划,确定适用的实施设备并落实配备,施工过程着重控制手段、检验设备、辅助装置、资源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对管沟主体施工重要工序,分部分项的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该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7.1.3若工程施工时因客观原因发生变化,要与时对已制定的施工方案和有关程序进行修订和变更,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要求,报送有关部门论证审批后,方可实施,确保程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做好变更后的标识和记录工作。
7.1.4开工前要做好各部门、各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我单位质量体系规定的容做好技术交底,按照三级技术交底的要求,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的掌握对将要进行施工的部位、工序的施工、施工工序、技术规要求,对特殊和重点部位要认真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性。
7.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7.2.1配齐工程施工需要的人力资源。
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类施工人员学习,进行施工前岗前培训,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须持有效上岗证工作证。
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程的技术、工艺要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情况,以确保工程施工能正常运转。
7.2.2配齐工程需要的各类设备。
自有设备检查、试机、检查合格后,方能进场施工,外租设备在进场前,要进行检查和认可,证明能满足工程需要后方可进行施工。
并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与“施工机械操作规程”,发挥各类设备在施工中的作用,满足整个工程施工的需要。
7.2.3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牌管理,标识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容、简要工程和质量要求、施工与质量负责人等。
7.2.4由经验丰富并具有相应资格的测量工程师对整个工程进行测量控制。
测量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是推进工程的指挥棒,我们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要求,实行从放线到验收“一条龙”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换手复核制度、交底签认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放准,勤复,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材料保存归档工作。
7.2.5对已经认可适宜的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严密监视和控制,保证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能够实现业主的期望,尤其是对工程的特殊部位和工序要专门制定施工方案,并加强监督的力度和控制手段,使工程的各个部位、工序均达到优良标准。
7.2.6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的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个”,将个“第一”的检验数据结果定在全优起点上,并以此做样板,通过高标定位的全方位控制手段,确保每道工序、每部位、整项工程最终达到优良标准以上。
7.2.7通过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