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8227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

《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

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建筑物外墙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建筑物外墙渗漏的形式

1.1混凝土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外墙上出现贯通的裂缝,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引起的开裂。

砼表面的蜂窝、麻面、孔洞如处理不当也易引起渗漏。

1.2砖混结构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由于钢筋混凝土和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伸缩值要比砖砌体大。

当外墙砌体抗剪强度不够时就会引起墙体开裂。

所产生的裂缝主要出现在顶层内外纵、横墙两端,靠山墙的开间表现最明显。

裂缝一般从内横墙开始,沿45°延伸至外纵墙,在窗间呈横向或斜向分布,在顶层圈梁下皮也可能出现水平裂缝。

1.3砌体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

框架结构的填充外墙,未按规定设置拉结钢筋、墙柱之间留设直茬。

此外,由于未按规定和操作规程施工框架梁底最后一层砌块的砌筑,造成砌块竖缝及水平灰缝不饱满,同时梁底还存在由于砌体沉降引起的缝隙。

另外,墙体砌筑施工中,脚手架眼填塞不实、穿墙管线等部位塞灰不严密,都易留下渗水通道。

1.4混水墙外粉刷分格缝破损引起的渗漏:

外粉刷分格缝由于不交圈、不平直或砂浆等残渣在缝内未清除,使雨水积聚在分格缝内,或者分格条嵌入过深,使分格缝底部抹灰层厚度不够、雨水浸入墙内。

还有缝内未嵌填密封材料或嵌填的密封材料老化,失去防水密封的作用而引起渗漏。

1.5门窗洞口周边封堵不严引起的渗漏:

目前大多数建筑物门窗均采用铝合金及塑钢材料,这些材料与墙体材料的材质相差较大,当室内外温差变化大时,它们的界面之间易产生缝隙导致渗漏。

1.6细部构造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漏:

外墙上有许多凸出外墙面的构件和设备,如挑檐、雨棚、阳台、窗套、落水管等。

这些构件有的没做滴水线,或滴水线做得不标准,造成水沿外墙流淌;有的排水坡度不够,甚至反泛水;有的落水口堵塞,造成积水,当与外墙面交接处防水高度不够时,造成外墙渗漏;有的落水管密封不严,又靠墙安装,若有脱节或松动,导致雨水沿外墙流淌而出现渗漏。

1.7外墙装饰面施工质量不良引起的渗漏:

在进行外墙装饰前,没有按施工要求堵塞墙体上的空洞和缝隙。

饰面砖勾缝用砂浆标号太低,或勾缝不认真,形成很多毛细孔。

饰面砖粘贴不实,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

涂装墙面所用涂料质量不合格,涂膜厚度不够,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差、年久老化脱落、失去防水效果。

2建筑物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

2.1材料方面的原因①防水材料质量下降,合格率普遍低下,尤其是小型厂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经过严格的工艺处理,质量关、技术关都没把好,甚至生产防水材料的原材料的质量也有问题。

②砌块、机制粘土砖、水泥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强度不够,施工所用的砂石含泥量大、超出规范要求。

2.2施工方面的原因

2.2.1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砼配和比掌握的不准确,水灰比过大,影响到砼墙体的强度。

浇筑时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及时、拆模过早,也会造成砼墙体出现蜂窝、麻面、孔洞以及裂缝等现象。

2.2.2墙体砌筑质量不良,在砖砌体的诸种质量通病中,影响外墙渗漏的原因有:

砌筑砂浆配合比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砖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足80%,竖向灰缝无砂浆(空缝或瞎缝),为雨水渗漏预留了内部通道;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或板底时,未经停歇,即砌斜砖顶至梁、板底,以后随着砌体因灰缝受压缩变形,造成墙体下沉,斜砌砖体与梁、板间形成间隙,外墙抹灰或刮毛时,在此间隙处形成裂缝;框架柱与填充墙间的拉接筋不满足砖的模数,砌筑时折弯钢筋压入砖层内,形成局部位置砌体与柱间产生较大的间隙,抹灰时该处易产生裂缝。

2.2.3外墙洞口处理不当上料口封堵砌筑时,与原有洞口接搓不严;工程竣工后,住户在墙体上凿取空调管洞、太阳能热水器管孔、排气扇孔洞等,造成墙体及外粉裂缝。

由于条件的限制,住户及装修者,无法对此进行认真的处理;剪力墙施工时的螺栓套管在内外粉前,未认真进行封堵或未封堵。

2.2.4外墙抹灰或粘贴面砖的质量不合要求外墙抹灰空鼓、裂缝;使用了翘曲、开裂或缺角的面砖;面砖脱落,未认真勾缝。

2.2.5铝合金或塑钢窗框与墙体连结不牢固,密封不严墙体洞口尺寸或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窗框与墙体间的间隙未能认真处理,间隙太小,无法填充材料;间隙过大,填充不实;窗洞抹灰由内、外粉两家施工单位施工,施工的时间不同,使用的材料不同,形成缝隙;施工顺序不当。

外粉刮毛后,即安装窗框,造成窗框与墙体间的砂浆不易填实抹平。

加之固定窗框的调整垫块残留于窗框下,或拆除后二次填充抹灰质量无法保障;窗框与墙体固定不牢,致使窗子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位移,而使密封材料产生裂缝;窗安装后,没有在窗框外侧与墙体的连接部位进行密封或密封失效;窗框材料与墙体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窗框与墙体连接处易产生细小裂缝。

3建筑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

3.1严格控制外墙施工质量为保证外墙施工质量,施工中要严格控制砼配合比和水灰比,浇筑施工时要按顺序、方向进行振捣,不得发生漏振现象,砼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待24小时砼有一定的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砌筑用砖和砂浆的质量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宜用混合砂浆砌筑(基础以上)。

砌砖前应提前一天把砖浇水湿润,使砖的含水率达到20%左右,墙体砌筑时灰缝的厚度、饱满度及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框架填充墙砖砌体与梁接合部位必须按设计与构造要求配置拉结筋,框架梁底与砖墙顶面接触处应待墙体自然沉降稳定后(不能少于一周),再用斜砖挤浆封堵密实。

砼梁柱与砌体交接处,抹灰前要按规定铺设抗裂网,然后再按要求进行抹灰,以防止抹灰层在接合处产生裂缝。

另外,对于外墙上的门窗洞口、脚手架眼、预留洞口、挑檐、雨棚、阳台、窗套、落水管等细部要特别注意,应严格遵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这些部位都是防渗漏的薄弱点。

3.2外墙铝合金、塑钢窗框四周的防渗处理铝合金、塑钢窗框四周要采用松散材料(如矿棉条、玻璃丝棉条等)或化学泡沫剂,进行分层密实封填,外墙抹灰时窗洞外侧靠框边处必须预留深5mm,宽5—8mm的槽口,以保证密封胶的粘结性和密封性。

填嵌密封材料的槽口基层必须干燥并清理干净,密封胶应均匀地填满槽口,表面不得有缝隙、气孔等。

3.3外墙防渗处理外墙细部防渗处理包括管道穿墙部位的洞口修补、外墙立管固定处的防水密封处理等。

瓷砖贴面应注意面砖粘结剂的选用和勾缝处理,避免外墙砖脱落以及灰缝进水引起的渗透。

用涂膜防水涂料。

采用外墙涂膜防水材料在整个墙面形成一层完整的无缝防水层,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对外墙的保护效果。

只有形成一定厚度的弹性涂膜才能保证涂膜防水性能以及对基层微小缝的适应性。

一、现象与部位

1、框架梁底、柱边出现裂缝,引起渗漏。

2、外墙面上留有的凹凸线槽处,遇长时间的连续降雨,雨水会沿墙面的凸线或凹槽渗入墙体出现渗漏。

3、对于露台、小屋面与房间交界、外墙腰线、室外楼梯与墙面交界处易渗漏。

4、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预留的各种施工孔洞(如脚手架眼、步步紧、穿墙的螺栓孔、外挑架槽钢孔、刚性拉结点留孔以及水电等安装时的管洞等外墙薄弱部位),处理不当均易出现局部渗漏现象。

渗漏面积大小不等,位置也无一定规律,或成条状,或连成片状。

5、外墙抹灰层空鼓、开裂引起渗漏水。

二、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主体阶段

1、原因分析

从材料角度分析:

1.1水泥砖、蒸压灰砂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灰砖在施砌时龄期达不到要求,造成墙体收缩裂缝。

1.2砌筑砂浆采用细泥砂,配比不准确,使用隔夜灰,砂浆中使用砂浆王等掺合剂时掺量不正确等,导致砂浆强度达不到要求,影响墙体整体性而产生裂缝。

1.3混凝土和砖砌体这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在接壤部位易产生裂缝。

从施工操作角度分析:

1.4拉结筋未设或未做弯钩、植筋不牢、拉结筋间距与砖模数不匹配,现场砌筑时操作工人随意弯折。

造成填充墙与主体框架未可靠连接而产生裂缝。

1.5填充墙砌至梁底、板底时,未正确留设空隙,直接一次性砌筑,或间隔时间过短,梁下斜塞砖砂浆不饱满。

造成框架梁下出现裂缝;如图1所示

1.6外墙砌筑竖缝不饱满,甚至透缝。

图1梁下斜塞砖砂浆不饱满

1.6砖块未提前洒水湿润,直接干砖上墙,使砖块与砂浆之间未有效粘结,影响墙体整体性而产生裂缝。

1.7外墙未满灰砌筑,砖墙的砌筑砂浆不饱满,易引起墙面渗漏。

从构造及细部处理要求角度分析:

1.8阳台、雨篷倒坡,雨水不流向室外而流向墙体,造成渗漏。

1.9露台、小屋面与房间交界、外墙腰线、挑板、室外楼梯与墙面交界等墙底未做砼翻高或翻高不到位。

1.10预留的各种施工孔洞(如脚手架眼、步步紧、穿墙的螺栓孔、外挑架槽钢孔、刚性拉结点留孔以及水电等安装时的管洞等外墙薄弱部位)未可靠封堵,留有渗水通道,表面出现裂缝,而造成外墙渗水。

2、防治措施

材料角度措施:

2.1水泥砖、蒸压灰砂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灰砖在施砌时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宜大于40d);必须控制好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2.2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细泥砂和石粉。

建议砂浆中不掺砂浆王等掺合剂,砂浆配比准确,不使用隔夜灰,保证砂浆强度。

冬季施工,砌体施工要避开冰冻时段,或在砂浆中掺防冻剂,经过冻融的砂浆不得使用。

施工操作角度措施:

拉结筋

2.3拉结筋建议采用预埋短筋再焊接,如采用植筋法,建议进行每层抽检,并作手扳全数检查。

2.4拉结筋应做弯钩,如出现部分拉结筋未做弯钩,要求整改到位(现场弯折)。

填充墙拉结筋竖向位置必须与砌体皮数相匹配,保证拉结筋置于砌体灰缝之中,严禁强硬将拉结筋弯折后置于灰缝中。

如出现位置不合适的,采取补救措施,如图2,图3所示:

斜塞砖,梁底平塞缝处理

2.5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并至少间隔7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

2.6梁、板底后塞一般有斜塞和平塞,重点控制砂浆饱满度。

2.6.1斜塞砖补砌时,砂浆必须饱满,并且砂浆标号提高一级。

采用满灰砌筑,砌筑时砂浆适当拌干点,挤紧挤密,预防梁下出现裂缝。

2.6.2采用平塞时,须留2厘米空隙,采用发泡剂或掺膨胀剂的砂浆填塞密实。

2.6.2.1、采用发泡剂的,发泡剂打好后,两侧剔除15㎜,采用抗裂砂浆勾缝;

2.6.2.2、采用掺膨胀剂的砂浆填塞时,先将局部厚度较厚的(3㎝以上)采用低标号细石砼填塞密实,再采用掺膨胀剂的水泥砂浆将其他缝隙填塞密实。

2.7填充墙与框架柱的交接处竖缝留15㎜,砌筑时砂浆饱满,同时用ф10钢筋头将灰缝压进2㎝,在斜塞砖砌筑的同时,再用1:

3水泥砂浆嵌实。

2.8内外墙砌体必须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满铺、满挤操作法,确保水平灰缝和竖缝灰缝饱满度均≥85%,不得出现瞎缝、假缝、透明缝、通缝等现象,以隔断渗水通道。

2.9严禁在墙体砂浆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在墙上开凿线槽,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

构造角度措施

2.10外墙防水等细部须注意的几点

2.10.1粉饰工作开始前应将墙上孔洞、脚手眼、支模(步步紧)孔填塞密实;剪力墙螺栓孔、步步紧孔等小孔,可采用砂浆外侧扩孔封堵,内注发泡剂的办法封堵;槽钢、脚手眼等较大孔洞采用细石砼内侧扩孔内外同时封堵,并用碎砖挤密,封堵前冲水清灰、湿润

2.10.2粉饰前检查墙面是否有缝隙,在结构主体上先填塞密实,特别注意雨水集中部位的检查处理。

2.10.3上翻梁浇筑不密实、木块未凿除、砼有细裂缝,上翻梁、边梁拆模时拉松了铁丝等原因,在后续粉饰施工前必须先处理好。

2.10.4穿墙管:

不仅要封堵严密,而且打洞或预留时要向外有一定坡度,以防雨水倒灌。

2.10.5对于露台、小屋面与砖墙交界、外墙腰线、挑板、室外楼梯部位,在砌体开始前,先进行素砼翻高处理(要求与主体框架一次性翻高),高度根据建筑层厚度适当调整,确保砼翻高超过交界(建筑面)点15㎝。

(二)抹灰阶段

1、原因分析

从原材料角度分析:

1.1抹灰砂浆性能不良:

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配置砂浆、砂浆配合比不良、砂浆拌制后停放时间过长、使用已离析的砂浆等。

基层处理:

1.2抹灰面基层处理问题:

主要由墙面污染物未清理干净、抹灰前墙面未充分浇水湿润、对光滑的墙面不做凿毛等专项治理等。

从施工工艺分析:

1.3抹灰工艺问题:

抹灰未按规定分层进行、分层间歇时间过短等。

1.4抹灰层过厚或过薄:

主要原因是主体或墙体表面尺寸、形状、平整度等偏差未进行有效处理。

较厚部位抹灰没有分层进行。

构造、防水涂料处理角度分析:

因墙面凹凸线槽部位处理不当引起渗漏

1.5凸出墙面的装饰线条积水,横向装饰线条的抹面砂浆开裂,雨水沿裂缝处渗入室内。

1.6墙面分隔缝渗漏。

在进行外墙饰面施工时,在分隔缝部位镶入塑料分隔条,饰面完成过一段时间后,由于饰面层本身的胀缩分格条与砂浆之间脱开,这部分凹槽不仅施工时未考虑防水要求,设计上也未采取防水措施,也大量集中在这些凹槽内,雨水沿塑料条与砂浆之间缝隙渗入墙体,造成室内渗漏。

2、防治措施

材料角度措施

2.1原材料及抹灰砂浆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2.1.1砂:

不使用过细的砂或含泥量不合格的砂。

2.1.2水泥:

应对所用的水泥做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使用强度等级过高的水泥拌制抹灰砂浆,建议用32.5级水泥为宜。

2.1.3石灰:

石灰膏的熟化期应不小于15d。

2.1.4砂浆品种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和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要求。

嵌大梁上口建议用1:

2.5(体积比)水泥砂浆;大面积找平时用1:

3(体积比)水泥砂浆,严禁掺加石灰。

2.2若设计中打糙强度低于面层强度,实际施工要求换位,即打糙强度高于面层。

2.3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混凝土墙表面凸出较大的地方事先剔平刷净,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和板缝处,宜先刷一道建筑胶:

水=1:

4的水泥素浆,再用1:

3水泥砂浆分层修补;加气混凝土墙面缺棱掉角和板缝处,宜先刷渗水泥重量20%的建筑胶的素水泥浆一道,再用1:

1:

6的混合砂浆修补抹平。

2.4抹灰前基层处理,根据灰饼高度,对墙面凹凸较多的部位分别嵌补或凿平,填补用刮糙相同的砂浆。

2.5打糙层的防水砂浆可选用掺胶乳的现场拌制砂浆或掺外加剂的现场拌制砂浆;有条件时可采用防水干粉砂浆。

2.6抹灰应分层抹灰,每遍厚度不得超过10㎜,严禁一次成型。

总厚度超过3.5cm的要采取加强措施,如加铆钉及钢丝网片等。

控制面层厚度一致性(一般控制在5-7mm),预防粉饰层缩水不一致而墙面凹凸不平及开裂。

2.7当条件允许时,面层砂浆掺入抗裂纤维,满布纤维网。

2.8墙面线槽等细部位处理

2.8.2、凹线槽。

可在墙面的凹槽内,涂刷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将凹槽缝隙封严,阻止侵入墙体内部。

2.8.3、墙面分隔缝。

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对局部缺陷进行修补,然后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刷2遍,厚度约为0.8mm。

2.8.4、腰线粉饰时抹出向外的斜坡(一般20%),使雨水能迅速排除,从而避免因积水引起的渗漏水的隐患。

一般线条粉饰时厚度较厚,应分层粉饰,不可一次成型。

粉饰完成后再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刷2遍,厚度约为0.8mm,平面、立面均不少于15㎝。

如图10所示:

2.9墙体不同材料交接处,也就是热桥部位,先按设计宽度冷热桥部位粉保温砂浆(如局部厚度超厚可先用水泥砂浆找平),再大面墙打糙,再设热镀锌钢丝加强网(网片固定及材料要求同上),网片搭接到普通水泥砂浆上15㎝,大墙面普通水泥砂浆先粉,与保温面抗裂砂浆交接处退15㎝范围压低5㎜,在粉抗裂砂浆时接平。

如图11所示:

(二)、饰面阶段

1、原因分析

基层处理

1.1铺贴各种面砖的饰面层,渗漏的主要原因是面砖质地酥松,吸水率偏高;贴上墙面后,由于雨水冲刷和冻融交替,引起面砖开裂、爆皮、脱落,雨水沿这些部位乘虚渗入墙内造成渗漏。

1.2饰面砖、石施工时勾缝、打胶不严,高层外墙饰面砖未设伸缩缝,雨水从缝隙中进入饰面块材底部的墙面,经冻胀使块材脱落,此时墙面稍有细缝,水即沿缝渗入室内。

1.3外墙面砖、石材阴角部位、与装饰线(腰线)、板之间未留缝(未勾缝),阳角部位粘结砂浆不饱满(一般阳角不勾缝)。

2、防治措施

外墙面砖施工注意事项:

基层处理

2.1、面砖铺贴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对墙面适当湿润,再进行面砖铺贴。

面砖墙面

2.2外墙饰面层如贴面砖时,其接缝材料及配合比。

要保证接缝部位的勾缝质量,做到勾缝质量,做到灰缝均匀,挤压有度,嵌填密实,饰面整洁,防止外墙渗水。

2.3作为面砖胶黏剂的防水材料,宜选用专用防水型面砖胶黏剂,也可用聚合物乳液防水砂浆或干粉防水砂浆,但粘结强度应不小于0.5MPa。

2.4面砖勾缝宜选用专用防水型勾缝剂或聚合物防水砂浆。

由于面砖受温差变化会产生尺寸变形,固勾缝砂浆与面砖间容易产生微细裂缝。

因此,采用有较好抗折性能的勾缝材料,如高掺量的聚合物的防水砂浆更为合适。

2.5外墙面砖阴角部位、与装饰线(腰线)、板之间应留缝,勾缝到位,阳角部位确保粘结砂浆饱满。

文化石墙面:

2.6墙面防水上,建议采用有缝文化石,如建设单位有选用无缝文化石应尽可能的强烈建议取消,该类文化石在外墙面防水问题上很难处理。

文化石勾缝要把握密实、流水坡向(因文化石厚度较厚,形状不规则,处理不好会在缝面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