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可行性研究报告为word文档,
下载后可自行修改编辑)
第一章项目概要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1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
1.4项目效益2
1.5组织领导和管理2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4
2.1自然概况4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4
2.1.2水文气象4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5
2.1.4水资源5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现状5
2.1.6自然灾害6
2.2社会经济状况6
2.2.1人口及劳力6
2.2.2土地利用现状6
2.2.3农业生产水平6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7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7
2.3基础设施7
2.3.1水利干渠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7
2.3.2田间工程现状7
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8
2.3.4交通与电力8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9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9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
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11
4.1项目水资源概况11
4.1.1地表水资源11
4.1.2地下水资源11
4.2供需平衡分区11
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11
4.3.1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11
4.3.2灌溉面积12
4.3.2.1现状需水量分析12
4.3.2.2灌溉水利用系数13
4.3.3人畜饮水13
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14
4.4.1供需平衡分析14
第五章规划设计15
5.1指导思想15
5.2选项原则15
5.3建设标准15
5.4建设规模16
5.5规划布局16
5.6最佳方案选定16
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17
6.1开发任务17
6.2建设内容17
6.2.1水利措施17
6.2.2农业措施17
6.2.3科技推广措施18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9
7.1投资估算19
7.1.1估算依据19
7.1.2投资估算19
7.2资金筹措方案19
7.3群众投工投劳20
7.4还款规划及措施20
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21
8.1经济效益21
8.2社会效益21
8.3生态效益21
8.4经济(财务)评价22
8.4.1财务盈利能力22
8.4.2有偿资金偿还能力22
第九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28
9.1组织机构设置28
9.2实施管理28
9.3运行管理与维护28
第十章环境影响与评价30
10.1环境现状分析30
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30
10.3对策及措施30
第十一章结论和建议31
11.1可行性研究结论31
11.2问题与建议31
附录1
(一)附表1
附表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概要表1
附表2:
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表4
附表3:
(1)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保证率P=50%)单位:
万立方米5
(2)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保证率P=75%)单位:
万立方米6
附表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7
(二)附图10
附图1:
项目位置图10
附图2:
项目区现状图10
附图3:
项目区规划布置图10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市**区位于****市西部,地处东经*******,北纬*****〞,分布在浔江、**江两岸,西北和南面与**区相邻,辖**、**两个镇,是**港地区西进和**东出口的重要通道。
区内航运、陆运、空运的设施日益完善,建有大型的两广综合批发市场、**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济辐射区域广。
**区发展农业的潜力很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市**区是**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全区土地面积377.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20万亩,旱地面积1.30万亩。
2011年全年播种农作物面积12.48万亩,其中播种粮食作物面积5.34万亩,经济作物面积1.34万亩,其它作物5.8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增产潜力很大。
**区经过2002年—2011年10年的农业综合开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共改造中低产田9.72多万亩,营造防护林0.59万亩,局部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
但由于全区农业基础条件不均衡,耕地分布较分散,还有一定数量的中低产田没有得到很好改造。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关精神及区财政厅《关于下达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存量投资控制指标和编报项目计划的通知》(**财发〔2011〕38号)文件精神,区农发办聘请了有关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反复地勘察和论证,确定**区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
项目区计划安排在**区**镇,该镇总面积2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万亩,全镇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41427人。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和要求,我区2012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选址范围坐落在**镇。
**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高速、321国道贯穿项目区。
**镇耕地面积2.42万多亩,其中水田2.04万多亩,旱地0.38万亩。
全镇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3座,灌溉面积约6000亩,水源充足,灌溉条件有保证。
项目区为**、**、**及**4个行政村。
项目实施治理中低产农田,面积0.55万亩,采用的主要措施包括:
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科技措施等。
工程于上级批复下达开始建设,至2013年4月底前全部建设完成。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640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465万元,占总投资的72.65%;农业措施投资117万元,占总投资18.28%;科技推广措施投资33万元,占投资的5%;其他工作及措施25万元,占投资的3.9%。
所需资金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400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160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40万元,项目区农民自筹资金40万元(投工投劳折资36万元,实物折资4万元)
1.4项目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后,年增加粮食产量120万公斤,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为90万元。
1.5组织领导和管理
区政府在原成立**区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基础上,对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充实,由区委书记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与管理工作。
项目区所在的镇、村也相应成立农业综合开发机构。
项目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要求,搞好立项、实施、竣工、运行各阶段的检查监督;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专款专用,用足用好项目开发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区位于****市西部,总面积377.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万亩。
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辖2个镇2个办事处,总人口14.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86万人。
2.1.2水文气象
项目区位于**区**镇**、**、**及**四个村,项目区有**高速、***国道贯穿项目区,交通极为便利。
项目区无水文及气象站,距**市40公里有**气象台资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为1506.9mm,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匀,一般4月进入汛期,9月结束,5-8月占年降雨量的71%,多年平均气温21.1℃,最高月气温在7月。
平均月气温28.5℃,极端气温达39.7℃,最低月气温在1月,月平均气温11.7℃,极端最低气温-3.0℃。
多年平均蒸发量1582.3mm,,历年平均风速1.4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m/s,大风(≥17m/s)多出现在6.7.8这三个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地形属丘陵地区,最高山富庆大顶山,山海拔350m,自然土壤为砖红性壤和黄壤,易受雨水冲刷而流失。
往往形成雨淋沟,所以也是水土保持地区。
2.1.4水资源
项目区内有大、小山冲50多条,多年平均来水量1250万m3,其中可利用水量1100万m3。
目前已利用水量805m3。
建有山塘23座,小二型水库2座,坡坝20座。
多年平均降雨量1520.8mm,多年平均降雨径流系数0.56,根据降雨量资料修正后,多年平均径流深1000mm。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现状
**镇耕地面积2.42万多亩,水田面积2.04万亩,其中属潜育型0.7万亩,属瘠薄型0.82万亩,属干旱缺水型0.52万亩。
现状项目区以种植水稻为主。
这些中低产水田只要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进行土壤治理,排除自然灾害因素,粮食和经济作物增产及发展蔬菜生产潜力还是很大的。
2.1.6自然灾害
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有寒害、洪涝、干旱、霜冻。
早春由于受北方冷空气和低纬度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常出现日平均气温12℃以下的低温阴雨天气或倒春寒,这种天气多年平均在10-15天左右,容易造成早稻烂秧。
夏季由于台风影响,形成暴雨,每年4-7月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寒露前后,受寒露风和晚秋台风影响,容易造成晚稻减产。
由于各月常年降雨量不均匀,9-12月容易干旱。
冬末春初,偶有大霜冻出现,对果树、蔬菜等农作物有一定危害。
2.2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2011年末项目区总农户数2476户,农业人口9204人,劳动力4346人。
2.2.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可利用耕地面积7460亩,水田面积6545亩,其中种植水稻面积6456亩。
2.2.3农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原来以种植水稻为主,面向土地综合利用的方向迈进。
由于中低产田占的面积较大,土壤肥力差,缺少有机质,加上原有排灌渠道老化,渗漏严重,排灌不畅等诸多原因,水田干旱严重。
项目区粮食、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难以提高,种植效益和土地利用率低。
同时由于项目区内缺少机耕路,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低下。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010年**区财政收入3.12亿元,20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5604元。
2010年**镇农业总产值1.8亿元,项目区2010年粮食总产量437万公斤,2008—2010年平均亩产360公斤。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镇共有镇级农业服务机构2个,拥有农业、畜牧业、农机、林业、水利等技术人才18人。
2.3基础设施
2.3.1水利干渠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
项目区内有**水库和**水库两座小二型水库,**水库灌区灌溉**村,**水库灌溉**村,共2300亩。
其他有山塘8处,共计有效库容45万m3,引水陂坝20处,共引水流量0.5m3/s,共可灌溉3200亩,所有小型水利均是50-60年代兴建,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平常年份能保持60%的灌溉面积,一遇大旱小型水利抗旱能力更低。
2.3.2田间工程现状
小型水利渠系工程,基本上是一个工程一条渠道直通田间,无斗闸门控制。
渠道工程都没有做防渗工程,而且淤积严重,排灌不畅,对节约用水和排涝十分不利。
灌溉水利用系数很低,仅0.35左右。
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由于田地不平整,分散,小块,耕作又各自为主,所以主要靠人力耕作。
基本不用农业机械,仅在插秧时为加快进度,节省劳动力有部分用插秧机,现在有大部分采用抛秧,使用机械很少。
2.3.4交通与电力
本项目区处5km有**高速入口,**国道贯穿项目区。
通至各村委均有3~4m宽的砼路面。
本项目共有4条,全长10公里。
本区电力供应由35kv**镇变电站提供,线路全长126km,再降低10kv连至各村委会,变电后送入千家万户。
项目区工农业生产用电有保障。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水资源利用率低
项目区内水利设施陈旧,大部分为50-60年代兴建,至今已运行40-50年,达到或已超过工程使用寿命年限,工程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带病运行,工程效益难以保证和发挥,灌溉效益连年下降,工程老化,灌溉手段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
二、农业基础设施较差
项目区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因多种原因,年久失修,利用率低。
生产道路建设较少,不利于农业生产,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土地产出能力低,噬待改善提高。
三、农业机械利用低、效益差
由于项目区内缺乏统一的农业综合开发,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各自为战,人为造成耕作零碎,不便于农业机械使用。
四、农业科技在农业增收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农业科技在农业增收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项目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思想观念陈旧保守,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差。
农业高新技术、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步伐慢,造成农业科技含量低,对农业增收的贡献低。
项目区人多地少,且水田中大部分属于低产田,粮食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通过集中资金投入,对项目区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突出中低产田效益,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节水农业,使项目区中低产田变成稳产高产农田,增加粮食总产量和农民收入,很有必要。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项目区交通便利,灌溉条件好,项目区选址正确,布局、规划合理,区财政承诺落实配套资金,保证基金到位,党政领导重视,项目区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性高涨,所以只要上级部门批准立项,就一定能够建设成功。
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项目水资源概况
地表水资源
项目区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据今年统计平均径流深1000毫米,年径流总量940万m3,但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每年4月至9月汛期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项目区是丘陵山区,小河分布更不均匀。
因而有效水量能利用的为1100万m3,目前已利用的为805万m3。
4.2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4.2.1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
由三种形式的水利工程组成:
1、小型水库工程:
横帐水库和古耶水库,可供水量185万m3;2、项目区内小型水利工程的引水陂坝供水量为870万m3;3、小山塘兴利库容总库容为45万m3,年可供水量1100万m3。
详见下表。
水利工程现状水平年可供水量
项目
现状
现有水利
50%
75%
小型水库
202万m3
185万m3
引水工程
997万m3
870万m3
山塘
51万m3
45万m3
合计
1250万m3
1100万
4.2.2灌溉面积
项目区,现有耕地5500亩,其中水田4050亩,旱地450亩,冬种蔬菜450亩。
水田以种植双季稻为主,部分田搞冬种,旱地以种植玉米、花生为主。
本次项目新增灌溉面积1000亩,改善灌溉面积4500亩,新增除涝面积1000亩,改善除涝面积1500亩。
4.2.2.1现状需水量分析
灌溉措施采用节水灌溉,并以75%干旱年作为灌溉定额计算,灌溉定额如下表:
P=75%农田灌溉用水量单位:
万m3
亩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旱作物
550
1.0
1.1
1.5
1.7
1.0
0.9
7.1
早稻
4950
30.4
50.0
48.0
25.5
153.9
晚稻
4950
30.4
54.9
47.0
50.0
15.7
198.0
冬种
550
4.4
4.4
4.4
4.4
17.6
合计
4.4
4.4
4.4
31.4
51.1
49.5
57.5
55.9
48.0
50.0
15.7
4.4
376.6
灌溉水量(0.35)
12.6
12.6
12.6
89.7
145.9
141.4
164.4
159.8
137.0
142.8
44.8
12.6
1076.6
现状水量平衡分析表:
P=75%现状水量单位:
万m3
月份
来水量
用水量
余缺水量
灌溉
工业
人饮
畜牧
合计
余水
缺水
1
26.5
12.6
0
4.4
0.5
17.6
8.9
2
56.2
12.6
0
4.0
0.5
17.1
39.1
3
47.9
12.6
0
4.3
0.5
17.4
30.4
4
138.6
89.7
0
5.7
0.8
96.2
42.3
5
168.9
145.9
0
5.9
0.8
152.7
16.3
6
118.8
141.4
0
5.7
0.8
147.9
29.2
7
137.5
164.8
0
7.4
0.8
173.1
35.5
8
132.3
159.8
0
7.4
2.5
169.7
37.4
9
107.8
137.0
0
7.2
0.8
145.0
37.2
10
113.0
142.8
0
5.9
0.5
149.3
36.2
11
29.6
44.8
0
5.7
0.5
51.0
21.5
12
22.7
12.6
0
5.9
0.5
19.1
3.6
合计
1100.0
1076.6
0
69.8
8.0
1154.4
196.9
现状水量平衡分析表可得出,当P=75%的干旱年时缺水达196.9万m3,项目区严重缺水,因此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是迫切的。
4.2.2.2灌溉水利用系数
现状条件下,渠系水利用系数0.45,灌溉水利用系数0.35,项目建成后,渠系水利用系数0.73,灌溉水利用系数0.62。
4.2.3人畜饮水
项目区内有人口9563人,牲畜(猪)3330头,平均每人每年用水量73m3,,牲畜每头每年用水24m3。
4.3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本项目按灌溉设计要求按P=50%、P=75%的干旱年进行水量平衡分析。
4.3.1供需平衡分析
由于项目建成后,防渗渠道发挥作用,渠系水利用系数得到提高,农业灌溉用水量减少,节约水量,经水量平衡计算可以看出在P=75%设计典型年时基本不缺水,P=50%因是平水年,尚有余水用水库调节水量较少。
项目建成后水量平衡分析见下表:
项目建成后P=75%农田灌溉用水量单位:
万m3
亩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旱作物
550
1.0
1.1
1.5
1.7
1.0
0.9
7.1
早稻
4950
30.4
50.0
48.0
25.5
153.9
晚稻
4950
30.4
54.9
47.0
50.0
15.7
198.0
冬种
550
4.4
4.4
4.4
4.4
17.6
合计
4.4
4.4
4.4
31.4
51.1
49.5
57.5
55.9
48.0
50.0
15.7
4.4
376.6
灌溉水量(0.62)
7.1
7.1
7.1
50.7
82.4
79.8
92.8
90.2
77.3
80.6
25.3
7.1
607.5
项目建成后P=75%水量分析表单位:
万m3
月份
来水量
用水量
余缺水量
灌溉
工业
人饮
畜牧
合计
余水
缺水
1
26.5
7.1
0
4.4
0.5
12.1
14.4
2
56.2
7.1
0
4.0
0.5
11.6
44.6
3
47.9
7.1
0
4.3
0.5
11.9
35.9
4
138.6
50.7
0
5.7
0.8
57.2
81.3
5
168.9
82.4
0
5.9
0.8
89.2
79.8
6
118.8
79.8
0
5.7
0.8
86.3
32.4
7
137.5
92.8
0
7.4
0.8
101.1
36.5
8
132.3
90.2
0
7.4
2.5
100.1
32.2
9
107.8
77.3
0
7.2
0.8
85.3
22.5
10
113.0
80.6
0
5.9
0.5
87.1
26.0
11
27.6
25.3
0
5.7
0.5
31.5
0.0
12
24.7
7.1
0
5.9
0.5
13.6
11.1
合计
1100.0
607.5
0
69.8
8.0
685.3
0.0
从项目建成后水量平衡分析表可得出,当P=75%的枯水年时尚有余水,灌区防渗节水后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的枯水年的灌溉用水能得到满足的。
第五章规划设计
5.1指导思想
根据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结合区农业综合开发实际情况,2012年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使项目区粮食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提高项目区广大干部的科技素质,提高项目区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把项目区建设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5.2选项原则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结合本县实际,本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选项原则是:
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投资少、效益高的项目发挥项目区自然优势,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以水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