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统治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7974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袁世凯的统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袁世凯的统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袁世凯的统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袁世凯的统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袁世凯的统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袁世凯的统治教案.docx

《袁世凯的统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世凯的统治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袁世凯的统治教案.docx

袁世凯的统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识方面: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案”和“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和“二十一条”及“五九国耻”,护国运动等。

2、能力方面:

(1)从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和“二次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中,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2)通过相关历史材料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把握信息,正确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学习本节知识,关键是要抓住两条基本线索进行分析:

一是袁世凯对内建立和渐次加强独裁统治,乃至于复避帝制和对外卖国的种种倒行逆施;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

而且要从总体上认识到,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辛亥革命的“余波”,突出特征是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复辟的斗争。

由于线索清晰,我们学习时可按两个方面分析,以做到一目了然。

2、袁世凯的统治可分为破坏民主共和与独裁称帝两个时期。

革命党人的斗争可分为三种方式、三个阶段:

(1)运用法律手段(《临时约法》);

(2)采用改党政治手段(宗教仁议会斗争);(3)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3、学习时,要系统地掌握本节重大事件的经过,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观察。

主要分析和解决两个问题,即:

袁世凯为什么得以实现其专制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

其帝制又为什么迅速垮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围绕民主共和展开的斗争,让学生认识到:

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任何专制、独裁、复辟的行为都是倒行逆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

2、辛亥革命,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学生认识到:

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共和国的愿望未能实现。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2、难点:

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对袁世凯及梁启超等历史人物的评价。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示例]

导言一:

1913年3月20日晚10时45分,宁教仁在上海火车站突遭行刺,击中腰部,由黄兴、廖仲恺、于佑任等就近送入沪宁铁路医院。

当晚动手术钳出弹头,发现子弹有毒。

22日晨不治身亡。

6月26日葬于上海。

送葬者达数万人。

这起震惊全国的民国以来首起政治血案是何人所为?

出手如此狠毒,其目的何在?

为达到其目的他还干了哪些勾当?

结果如何?

 

导言二:

在辛亥革命后,中国是不是就像资产阶级所想的那样,成为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呢?

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挂着民国空招牌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复辟倒退;对外卖国,依靠帝国主义。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而继续斗争。

结果将会如何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节内容。

 

导言三:

以“袁世凯何以能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回顾上节所学内容,导入“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拥有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革命阵营内的立宪派、旧官僚支持;资产阶级干革命党妥协退让。

 

导言四:

以历史上资产阶级限制专制统治的表现及结果导入新课:

①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遭到封建顽固势力镇压(戊戌政变)而失败。

②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前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政体,实行责任内阁制(可要求学生回忆其具体规定),来维护共和制度,限制袁世凯独裁。

③历史真的能像孙中山所设想的向前发展?

一纸约法能限制野心家袁世凯独裁专制吗?

……

 

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1、北洋军阀统治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怎样?

2、袁世凯的专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袁世凯北洋军阀政权的性质怎样?

 

〖思维提示〗

对于第1题,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完成,并对“北洋军阀的统治”作简单阶段叙述,使学生对其有系统的了解。

对于第2题,引导学生从袁世凯上台后的内外政策去把握,从袁世凯的真实面目暴露的过程中,认清袁的反革命本质,从而透过现象,认识其政权的性质。

 

〖归纳点拨1〗

要点:

(1)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AI课件展示《北洋军阀的统治》) 图片

 

 

〖归纳点拨2〗

要点

(1)专权表现①政治上,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②军事上,削弱革命军力量,加强北洋军实力。

(2)政权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利益的卖国专制独裁政权。

(CAI课件展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内阁成员的组成上,袁世凯本来认为:

“革命人才,鲜当人意。

”因而他开始拟议的内阁名单“概属亡清旧吏,无一纯粹新人物”,使南方各界“咸怀不平”,但是为了表示这个新总统总算有几分“诚意”,他们作了些微小的让步。

(引自《辛亥革命史》)

材料二:

唐(绍仪)自孙中山先生介绍加入同盟会后,对同盟会非常忠实,与余晤谈之下,知其已向孙中山先后建议,用政治手法来对付袁世凯。

(引自柏文蔚《五十年经历》)

回答:

⑴材料一中袁世凯“微小的让步”表现在那些方面?

试就本材料分析北洋军阀的性质。

 

⑵材料二中唐绍仪的政治态度有和变化。

 

解析:

本材料题考察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第一问“微小的让步”可从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回答之;而北洋军阀的性质则是军阀独裁政权。

第二问就材料二了解唐绍仪政治态度的变化,这主要是由“拥袁”到“反袁”的变化。

答案:

(1)袁世凯的“微小让步”表现:

表面尊重同盟会,并将司法、教育、农林、工商等“冷衙门”交给同盟会控制。

军阀独裁政权。

(2)唐绍仪政治态度的变化:

唐本是袁的部下,是拥戴袁夺取辛亥革命成果的重要人物。

加入同盟会后,忠于同盟会,主张用斗争对付袁世凯的独裁。

 

 

 

 

 

 

(过渡)袁世凯专权,遭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对。

他们通过合法手段与袁世凯进行斗争,在受到袁世凯的阴谋暗算时,他们于1913年掀起了一场反对袁世凯专制卖国的“二次革命”。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1、同盟会为什么要进行改组?

宋教仁等人组建国民党的目的是什么?

2、“二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它为什么会失败?

〖思维提示〗

讲授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因果归纳法去掌握本目的几个相关的历史内容,剖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理解和把握历史内容之意愿相互关系。

本目内容可作如下简单归纳:

(唐绍仪内阁垮台→宋教仁改组同盟会→袁世凯制造“宋案”→“二次革命”。

 

〖讨论点拨1〗

(教师根据导学引思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步步深入,从而解决问题)

①袁世凯专权在政治上有哪两个重要步骤?

(安排亲信于要害部门;迫使唐绍仪辞职,组成亲信内阁。

②在看到袁打着民主共和招牌,衽专制的真面目后,以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怎样进行反袁斗争?

(走改党政治道路,维护共和制度。

③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到1912年,为什么要对它进行改组呢?

(由于党派混杂,政见不一,唐绍仪内阁垮台,同盟会内部分化,力量涣散)

④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目的是什么?

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目的有二:

一是通过改组,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建立以国民党为首的内阁。

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

根本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AI课件展示)

  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

……本党以巩固共和,衽平民政治为宗旨。

……保持政治统一。

采用民生政策。

——《国民党宣言》

请回答:

  据材料看,国民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其宗旨与同盟会纲领相比有何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①奋斗目标:

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

②变化:

宣言只提民权和民生两主义,不提民族主义。

③原因:

因为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民族革命任务已达到。

 

 

〖讨论点拨2〗

①国民党之所以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而成为第一大党的原因是什么?

(辛亥革命后,人民民主意识增强;国民党前身同盟会享有较高威望,宋教仁的积极宣传。

②袁世凯幕后策划“宋案”的目的是什么?

(阻止国民党组阁,扑灭革命势力,扫除其专制独裁道路上的障碍。

③“二次革命”前夕,中国的政局怎样?

(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后,南北方只是形式上的统一,政治上仍处于对峙状态。

北方各省基本上处于袁世凯控制之下,南方大多省份实际上处于同盟会的控制和影响下。

④“二次革命”的含义是什么?

其性质怎样?

(辛亥革命的继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起义。

⑤“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

(宋教仁被刺和江西、广东、安徽三省国民党都督被罢免。

⑥“二次革命”的结果怎样?

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失败。

原因:

客观上北洋军势力强大;主观上,国民党力量涣散。

(在师生达成上述共识的基础上,教师提炼、归纳)

“二次革命”的原因:

①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袁世凯建立的卖国专制独裁的北洋军阀政府;②国民党在国会选举获胜后,袁世凯派人刺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并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③为取得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不异出卖国主权,与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④袁的反革命面目暴露后,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进行“二次革命”。

⑤“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北洋军势力强大,主观上,国民党力量涣散。

 

子目三:

袁世凯称帝

 

 

 

(过渡)二次革命被镇压后,孙中山、黄兴等许多革命党人遭袁世凯通缉,大多数逃往海外。

革命党人自武昌起义后在南方形成的势力丧失殆尽,南方数省落入北洋军手中,这给袁世凯进一步搞复辟带来了便利。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1、简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

2、清朝封建帝制推翻不到几年,为什么会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丑剧?

〖思维提示〗

对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要求教师(或学生)对其步骤稍作讲述,特别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如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是在镇压“二次革命”以后,即1913年,1915年称帝,其他步骤均在1914年。

 

〖归纳点拨1〗

(CAI课件展示)

称帝过程

临时大总统——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终身总统——称帝

 

 

〖讨论点拨〗

①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有何局限性?

(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②“五九国耻”是怎么回事?

(1914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做皇帝为条件提出“二十一条”,其目的是要控制整个中国,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袁世凯为一己之私欲,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

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其他全部要求。

这就是“五九国耻”。

(要求学生掌握“二十一条”的内容)

(在师生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教师提炼、归纳)

要点: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如日本;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涣散;③袁世凯有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④袁世凯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活动)

 

 

子目四:

护国运动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1、简列在护国运动中孙中山、梁启超、蔡锷等人的表现。

2、关于护国运动的成败有不同的认识,你是怎样理解的?

3、为什么袁世凯的帝制梦只做了83天就破灭了?

这说明了什么?

4、简要评述袁世凯的主要罪恶活动。

 

 

〖思维提示〗

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求学生掌握“评价”的一般方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或事迹放到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中去,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评判,即辩证地看待。

同时要注意论从史出,这也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关于“护国运动的成败”,我们要从当时进行斗争的目的达成情况及最终结果两方面去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

 

 

〖归纳点拨1〗

①孙中山:

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1916年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②梁启超:

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

③蔡锷:

1915年底,与李烈钧、唐继尧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宣布云南独立。

 

〖讨论点拨2〗

  ①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和《第二次讨袁宣言》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反对袁世凯复辟;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CAI课件展示)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即忘共和,即称民贼……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请回答:

“一人”是谁?

为什么称他为“民贼”?

[学生回答]“一人”指袁世凯。

原因:

袁世凯大搞复辟帝制活动,大肆卖国,故称“民贼”。

②梁启超由支持袁世凯到反对袁世凯,最能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③“护国运动”中的“国”具体是指什么?

(民主共和政体)

④护国运动的成功之处主要表现是什么?

(维护了共和政体)

⑤从反袁斗争的结局看,“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什么?

(反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

(教师在与学生达成共识后,进行提炼、归纳)

①成功: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

  ②失败:

主要是它也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两半”性质。

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归纳点拨3〗

(CAI课件展示)

(1)洪宪帝制如昙花一现的原因:

a.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程度提高——思想基础;c.人民群众的反对和护国运动的打击,封建阵营内部的分化,帝国主义的抛弃等等——重要原因。

(2)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民主共和已成为历史潮流,并且威力强大;辛亥革命不彻底,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复辟势力。

 

 

〖归纳点拨4〗

(CAI课件展示)

(1)阴谋家:

1898年,袁出卖维新派,导致戊戌变法的失败。

(2)屠杀人民、镇压革命的刽子手:

1898年任山东巡抚后,疯狂镇压义和团运动,1911年武昌起义后,指挥北洋军大军进攻武汉;1913年,派人刺杀宋教仁;又镇压了“二次革命”。

(3)窃国大盗:

1912年,在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的支持下,玩弄各种手段,最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4)阻挠历史发展的倒行逆施者:

在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又于1915年底,企业复辟帝制,遭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对。

(5)卖国贼:

1913年,袁为镇压革命,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1915年为取得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几乎完全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本节由始至终贯穿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北洋政府之间维护民主共和与坚持独裁专制的矛盾与斗争,其斗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是顺应历史潮流前进与逆历史潮流搞倒退的斗争。

同时,向人们展示:

任何违背历史潮流的逆行,终将以失败而告终,遭到历史的惩罚。

〖知识网络〗图片

 

 

〖方法技巧〗

本节主要内容是辛亥革命的“余波”,突出特征是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复辟的斗争。

学习时可按该两方面列表整理知识,以做到一目了然。

本节要点内容可以“一二三”进行趣味记忆,从而灵活掌握:

“一”个条约(“二十一条”)、“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三”条线索(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卖国、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斗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加剧)

 

 

〖拓展延伸〗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内阁成员方面,袁世凯本来认为:

“革命人才,鲜当人意”,因而他开始拟定内阁名单。

“概属亡清旧吏,无一纯粹新人物”,使南方各界“咸怀不平”,但是为了表示这个新总统总算有几分“诚意”,他也作了些微小的让步。

——《辛亥革命史》

材料二袁世凯曾向杨度透露:

“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势的位置上。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袁世凯“微小的让步”表现在哪里?

结合材料指出北洋政府的性质。

(2)材料二体现了袁世凯怎样的想法?

(3)结合政治知识,说明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的能力以及跨学科综合的能力。

第一问从课本知识中不难得出。

第二问袁的“想法”,从材料中可知,他惧怕国民党的壮大,担心国民党通过合法手段打破其独裁企图。

难就难在第三问,政治学中“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这方面的内容在政治科目中也有明显的文字表达。

答案:

⑴表面尊重同盟会,并将司法、教育、农林、工商衙门”交给同盟会控制。

军阀独裁政权

⑵惧怕国民党的壮大,担心国民党通过合法手段打破其独裁企图。

⑶在近现代,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力量。

任何阶级要夺取国家政权,掌握和巩固国家政权,通常需要自己的政党。

袁世凯正是害怕这一点。

 

 

[例2](2003·上海)2003年是辛亥先贤宋教仁遇难90周年。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上海沪宁车站,全国震惊。

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

“何物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

”下令通缉凶手。

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后者拒不接见,应离京去津,途中被刺身亡。

请回答:

(1)此案为什么引起全国震惊?

(2)真正的狂徒——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3)为什么他拒不接见应桂馨,此人正在忙什么?

解析:

情景化命题是上海历史高考题目的一大特色,本题以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相关历史材料为背景,真实再现了袁世凯的阴险毒辣和政治野心,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初期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袁世凯的独裁也不得不在共和的外衣下暗渡陈仓。

回答第

(1)题时,要从客观上民主共和的潮流和主观上宋教仁在民众中的崇高威望两个方面分析举国震惊的原因;回答第(3)题时,要结合“1913年3月“这一关键信息,从袁世凯抵制国民党内阁及筹款镇压国民党两个方面归纳袁世凯此时的活动。

答案:

(1)全国人民拥护共和,宋教仁威望很高(或宋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等。

(2)袁世凯。

(3)袁世凯怕暴露他的专制独裁野心。

他正忙于抵制责任内阁制,破坏新生的民主政治(或忙于向列强借款,准备镇压国民党)等。

4、当堂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

1、(原创题)袁世凯上台之初,对内进行独裁统治的特点是()

A、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B、公开撕毁《临时约法》,复辟帝制

C、制造暗杀事件

D、武力镇压革命党人

〖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是袁世凯“上台之初”。

答案:

A

2、(原创题)“二次革命”中,最先宣布独立的省份是()

A、  广东B、江西C、安徽D、湖北

〖解析〗考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答案:

B

3、(变式题)“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力量强大B、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B、  没有取得人民群众支持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解析〗A、C是客观因素,D是根本原因,答案:

B

4、(变式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C、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D、袁世凯复辟帝制

〖解析〗“一人冠冕”指的就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答案:

D

5、(原创题)袁世凯复辟帝制最关键的步骤是()

A、修改《大总统选举法》B、正式宣布解散国民党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D、正式下令解散国会

〖解析〗注意是“最关键”,B、D可以排除,关键是在A、C中选择,A项暴露了袁世凯想做皇帝的野心。

答案:

C

6、(变式题)从反袁世凯斗争的结局看,护国运动失败的主要是因为()

A、孙中山是否担任大总统职务B、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C、革命党人没有采取武装斗争D、反袁斗争的群众基础还不广泛

〖解析〗C项表述错误,A项与题干无关,B项是客观因素,答案:

D

7、(原创题)在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中,都曾经首先宣布反对袁世凯的国民党籍都督是

A、  李烈钧B、黄兴C、唐继尧D、陆荣廷

〖解析〗考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答案:

A

8、(变式题)辛亥革命结束后,革命形势出现反复,袁世凯和张勋先后复辟,但是他们的复辟都短命夭亡。

这说明

A、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帝国主义不希望在中国恢复封建专制制度

D、封建残余思想根深蒂固

〖解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

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答案:

B

 

 

 

五、资料链接

关于北洋军阀史的演变概况

1、从兴衰角度来分,北洋军阀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北洋军阀的形成阶段:

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起到1912年袁世凯窃国前止。

(2)北洋军阀的发展阶段:

1912年袁世凯窃国起到1916年6月袁毙命。

(3)北洋军阀的衰落阶段:

1916年6月袁毙命到1926年7月北伐开始前。

(4)北洋军阀的覆灭阶段:

1926年7月北伐开始到1928年6月奉系张作霖被迫放弃北洋政府政权退回东北止。

2、从不同派系掌握北京政权的角度来分,也可分为四个时期:

(1)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年4月—1916年6月。

内容包括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其失败。

(2)皖系军阀统治时期:

1916年6月—1920年7月。

内容包括北洋军阀的分裂,段祺瑞把持北京中央政权,直皖战争皖系失败。

(3)直系军阀统治时期:

1920年7月—1924年10月,内容包括第一、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北京政变等。

(4)奉系军阀统治时期:

1924年11月—1928年。

内容包括张、段、冯的短暂联合,奉直联合反对国民军,北伐成功,奉系张作霖退回东北。

3、从北京政府最高掌权者的演变情况看:

1912年4月—1916年6月,袁世凯任大总统(其中有83天称皇帝。

)袁死后,黎元洪继位总统至1917年的7月张勋复辟。

1917年8月—1918年8月,冯国璋任总统。

1918年9月—1922年6月,徐世昌任总统。

1922年6月—1923年6月,黎元洪任总统。

1923年10月—1924年11月,曹锟任总统。

1924年11月—1926年4月,段祺瑞任临时政府执政。

段下台后,北洋军阀处于混乱状态。

1926年12月,张作霖以“安国军总司令”名义控制北京政府,1927年6月,改称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名义控制北京政府,1927年6月,改称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1928年6月,张作霖与蒋介石作战失败,退回东北,北洋政府垮台。

 

 

亦说护国运动

(一)护国运动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国体”而是为了维护“政体”。

国体是国家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护国运动后中国社会性质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护国运动并没有涉及此。

而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近代以来最主要的两种政体是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护国运动起因就是反对袁世凯改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后,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