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docx
《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大纲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呼吸系统解剖及影响因素、相关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对呼吸系统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总的印象,从而确立学习程序及方法,初步建立诊断疾病的临床思路。
二、教学要求:
1.熟悉呼吸系统解剖生理。
2.掌握呼吸功能的在临床的应用。
3.了解呼吸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及呼吸系统疾病的现状和前沿进展。
三、教学内容:
|
1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
2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
3气管、血管的解剖特点4呼吸器官的防御机能
5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6大气污染和吸烟的危害
7吸入变应原增加8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学特点。
9社会人口老龄化
(一).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1.病史2.症状体征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4.呼吸功能的概念及应用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容量和通气功能的特征性变化。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展望
慢性支气管炎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慢支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掌握慢支的诊断、分期、分型及治疗。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慢支的病因、病理生理|
2.掌握慢支的诊断、临床分期和分型
3.熟悉慢支的症状、体征、x线检查、呼吸功能检查
4.熟悉慢支鉴别诊断
5.掌握慢支的治疗
三.教学内容
一).慢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过敏因素、其他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
2.临床分期、分型
四).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2.呼吸功能检查
五).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国家制定的诊断标准
2.鉴别诊断:
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矽肺等
七)..治疗
1.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
2.临床缓解期的治疗
阻塞性肺气肿
一、教学目的:
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支发展的结果,通过学习肺气肿的概念、病生、症状、体征,掌握肺气肿诊断及分型。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肺气肿的概念、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2.掌握肺气肿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
3.熟悉肺气肿的并发症
4.掌握肺气肿的诊断及临床病理分型的区别
5.了解肺气肿治疗的目的和具体措施
三、教学内容:
一)..肺气肿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二).肺气肿的症状:
咳嗽、咳痰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3.体征:
视、触、叩、听触,叩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2.呼吸功能检查
心电图检查,血气分析,血液、痰液检查
四).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五).诊断和分型,各型的区别
1.气肿型
2.支气管炎型
3.混合型
六).治疗:
1.目的
2.具体措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掌握诊断肺心病并判断病情代偿期或失代偿期,熟悉肺心病的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肺心病(心肺功能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了解肺心病的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以及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的形成。
3.熟悉肺心病的各种并发症处理要点。
三、教学内容:
一).病因:
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二)发病机制和病理: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
功能性因素,解剖学因素,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
3.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三).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
2.基础胸肺疾病
3.肺功能减退的依据
4.肺动脉高压和右室肥厚的体征
5.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四)肺心病的并发症:
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休克、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肺性脑病。
五).辅助检查:
X线检查、心电图、血气分为重点,简述心电向量检查、超声心动检查、肺阻抗血流图及血液生化检查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1977年我国修定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冠心病、风心病、原发性心肌病
七).治疗:
急性加重期A控制感染B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C控制心力衰竭:
与其他心脏病心衰治疗有不同,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原则
缓解期治疗
呼吸衰竭
一、教学目的:
明确呼吸衰竭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呼吸衰竭对各脏器的影响及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3.掌握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4.熟悉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类型。
三、教学内容: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血气指标)及分类。
1.呼吸衰竭的病因:
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胸膜病变,
2.神经中枢及其传导和呼吸肌疾患。
3.慢性呼衰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4.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机制:
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动-静脉样分流、氧耗量增加。
5.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心血管、呼吸、肝、肾、造血系统的影响,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紫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三).诊断:
1.根据呼衰病因、临床表现结合血气分析作出诊断。
2.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类型
四).治疗:
通畅气道
五).氧疗:
Ⅰ型和Ⅱ型呼衰氧疗的区别,氧疗的方法。
1.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合理应用呼吸兴奋剂和机械通气。
2.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六).抗感染治疗
1.合并症的防治
2.营养支持
支气管哮喘
一、教学目的:
明确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临床上发作性的喘息伴有广泛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为避免气道进展为不可逆缩窄,全球性哮喘防治建议已成为目前防治哮喘的指南。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
2.掌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病情评价,急性发作分度的诊断标准,肺功能检查。
3.熟悉哮喘鉴别诊断,并发症。
4.掌握哮喘的用药种类及阶梯治疗。
三、教学内容:
一..哮喘病因和发病机制:
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神经机制。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四)..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痰液检查,呼吸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X线检查,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五)..诊断及诊断标准:
1.根据症状、体征可诊断典型病例,结合肺功能诊断不典型哮喘。
2.非急性发作期病情的总评价
3.急性发作分度的诊断标准
六).鉴别诊断:
心源性哮喘,喘息型慢支,支气管肺癌,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七).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合并感染,肺心病。
纵隔气肿,合并感染。
八).防治: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
A支气管舒张剂
B抗炎药
C其他药物
3.急性发作期分度进行综合性治疗:
危重症哮喘的治疗
4.非急性发作期的阶梯治疗
5.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肺炎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肺炎球菌肺炎的学习,扩充了解不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肺炎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肺炎球菌肺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3.掌握肺炎球菌肺炎临床表现和治疗。
4.熟悉肺炎球菌肺炎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并发症,鉴别诊断。
5.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军团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三、教学内容:
一).肺炎的概念及分类:
注意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
肺炎球菌肺炎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说明肺炎球菌的生物特点、分型和致病性,机体抵抗力降低和诱发因素。
病理及三).临床表现:
结合充血期、实变期、消散期解释临床表现及病程。
四)..实验室检查和X线表现
五).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胸膜炎,肺脓肿,脓胸,机化性肺炎,肺外感染等。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依据典型症状、体征、X线典型征象可作诊断。
与干酪性肺炎、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急性肺脓肿、肺癌等鉴别。
七).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支持治疗
八).并发症处理
1.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2.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军团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X线征象,首选及次选抗生素用药。
肺结核
一、教学目的:
了解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熟悉肺结核病各临床类型特点及胸片表现,掌握肺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肺结核病的传染源及传染途径。
2、熟悉肺结核病的检查手段;掌握OT试验及PPD试验的结果判断。
3、熟悉肺结核病各临床类型的特点及胸片表现。
4、掌握肺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原则,了解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
5、了解不同种群结核菌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
1、流行病学
2、结核分枝杆菌
3、肺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4、肺结核临床表现
5、药物治疗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肺癌的病因
2、掌握肺癌分类及各型临床特点
3、熟悉肺癌临床表现
4、了解肺癌的治疗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肺癌的病因
2、掌握肺癌的分类及各型特点
3、熟悉肺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4、熟悉肺癌的X线表现
4、了解肺癌的治疗
三、教学内容:
1、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肺癌的分类
3、肺癌的临床表现
4、肺癌的影像学及其他检查
5、肺癌的诊断
6、鉴别诊断
7、肺癌的治疗
肺脓肿
一、教学目的:
掌握肺脓肿病因,了解病理,熟悉临床表现,掌握药物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病因、了解各临床类型的特点
2、了解病理
3、熟悉临床表现
4、熟悉实验室检查及X表现
5、熟悉肺脓肿的诊断
6、掌握药物治疗
三、教学内容
1、病因和发病机理
2、病理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
5、诊断
6、治疗
支气管扩张
一、教学目的:
了解病因、熟悉临床表现、掌握治疗。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病因
2、熟悉临床表现
3、熟悉X线表现
4、掌握治疗
三、教学内容:
1、病因和发病机理
2、病理
3、病生
4、临床表现
5、辅助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