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全面经典题库 精品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332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全面经典题库 精品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小学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全面经典题库 精品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小学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全面经典题库 精品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小学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全面经典题库 精品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小学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全面经典题库 精品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全面经典题库 精品推荐.docx

《小学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全面经典题库 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全面经典题库 精品推荐.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全面经典题库 精品推荐.docx

小学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全面经典题库精品推荐

2018最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知识大全

教育学填空题

填空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填空题题型特点

  在试卷中,填空题是另一类重要题型,分为9道小题,每小题只留有两个填空,这是填空题形式的主要特点。

从内容上看,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最广。

重视的是细节,答案比较固定,填的多是关键词和重要概念,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

这是填空题内容上的特点。

  

(二)填空题解题技巧

  

(1)填空题本身有文字描述,给你实际提供了思考的材料,要会利用这一点进行答题。

  [例l]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______计划、课题计划和______计划。

  在这道题中,课题计划对你是一个提示,明确了范围,举一反三,可很快填出答案来,这就是“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考试大

  [例2]高级社会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主要有道德感、______和______等三种。

  同样的方法,这道题以道德感出发进行思考,答案应填“理智感”和“美感”。

  

(2)原理和规律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一般要进行多次复述和记忆。

命题的一个策略,就是将原理和规律中的关键词,抽出来后作为填空题出。

遇到这类问题,当你突然一下想不起时,可把原规律通过记忆复述一遍,也就是通过整体想到个别,填出关键词。

  [例1]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组织学生的______,统一______的过程。

  这个问题是一条德育规律,我们已记住了它,把规律只需复述一下,答案就自然在脑海浮现出来。

这个方法很有效,让你想起关键词应是“活动和交往”及“多方面教育影响”。

  [例2]心理是______的机能;心理是______的反映。

  用复述法,可立刻答出来,这儿应填的关键词是“人脑”和“客观现实”。

  (3)教育理论中一些内容,既不好命为选择题,又不宜出成问答题,而这些内容又要求你必须掌握,则最可能命为填空题,复习时应当注意。

  [例1]综合课的结构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应填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

  这五个知识点,可任意抽掉两点变为填空题。

  [例2]人的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应填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这些要点,同样可抽出两点命为填空题。

这反映出命题的一种方式。

考试大填空题中的这类问题最不好回答,所以,我们对这类问题要多加注意。

  此外,凡是含有两个知识点的问题更容易被命为填空题,这是由填空题的出题形式特点决定的。

  [例3]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______和______的反映。

  答案:

“概括”和“间接”。

  [例4]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

“启发式”和“注入式”。

  填空题要求只填两个知识点,这类问题正好符合这一命题要求。

  最后,课程中的重点概念也倾向以填空题方式来考察。

考试大

  [例5]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______。

  答案:

总体系。

  [例6]动机是一个人与满足某种需要有关的、发动和维持活动的______,是______的具体表现。

  答案:

“内部动力“和”需要”。

  凡此种种,有了这些知识,就有利我们形成较好的解决填空题的技能。

育路网

教育学选择题

148.《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149.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15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151.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A.普通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学前教育

152.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体现出来的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内容D.教科书

153.通常认为智力的核心是

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想象能力D.思维能力

154.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A.小组教学B.道尔顿制C.个别教学D.课堂教学

155.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A.阶级性B.历史性C.社会性D.民主性

156.“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57.提出以高难度和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的是

A.凯洛夫B.赞科夫C.布鲁纳D.巴班斯基

158(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①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②洛克的《教育漫话》③卢梭的《爱弥尔》④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59.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①生物性②永恒性③历史性④阶级性

160.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①幼儿教育√②中、小学教育③高等教育④职业技术教育

161.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

①家庭教育②社会教育③学校教育√④一切教育

162.培养学生审美(    )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

①感知②理解√③判断④创造

163.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    )环境。

①宏观的②间接的③一般的√④特殊的

164.(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①课堂教学②复式教学③开放教学④电化教学

165.教育过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

①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状②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可能性③教育要求④教育影响

16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

①高等教育②中等教育√③职业技术教育④初等教育

167.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

①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②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③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④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168.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

①理论加实践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③读书加劳动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169.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把发展(    )的责任交给地方。

①基础教育②中学教育③中等教育④职业教育

170.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三种教学计划。

1)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②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③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④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171.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有的(    )乃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条件。

①生物性和社会性②生物性和阶级性③历史性和阶级性√④受教性和可教性

172.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

①参观法②实验法√③演示法④练习法

173.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①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②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③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④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174.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    )。

√①讲解②讲读③讲述④讲演

175.(    )说: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①《论语》②《孟子》③《学记》④《大学》

176.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问道:

“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

”李小林低着头回答:

“第五次了”。

“你为什么不改呢?

”“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

”教师应从(    )入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①道德认识②道德情感√③道德意志④道德行为

177.夸美纽斯指出: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

”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

“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    )原则。

①循序渐进②因材施教√③直观性④巩固性

178、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效性  D、深远性

179、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   )

  √A、热爱教育事业  B、团结同志、关心教师集体  C、热爱学生    D、严于律已、勤于进取

180、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    )

  A、部分与整体  B、整体与部分  C、后者包括前者 D、 前者包括后者

181、教学的任务:

(     )

  √A、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B、发展学生智力 C、发展学生体力

  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绪、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18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83、教学过程的几种必然联系:

(      )

  A、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 B、掌握知识和发展体力 C、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 D、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

184、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     )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自我教育法 D、情感陶冶法

185、课外活动的特征:

(     )

  A、单一性  √B、兴趣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

186、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

  A、教育者与教育手段   B、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

  C、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D、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

187、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以上三点均正确

188、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大教学论》D、《教育学纲要)

189、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

A、外部动力B、内部动力C、内外动力D、潜在动力

190、下列学者中就其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而言,属于“社会本位论”者是()。

A、卢梭B、裴斯塔洛齐C、涂尔干D、杜成

19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

192、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是古代先哲()。

A、孔子B、孟子√C、苏格拉底D、亚里斯多德

193、“纲要信号法”为()所倡导。

A、布鲁纳B、布卢姆C、沙塔洛夫D、凯勒

194、通过论证、解释、说明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教育方法属于()。

A、理论教育法?

B、形象教育法C、环境教育法D、评价教育法

195、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

A、掌握体育知识B、养成锻炼习惯C、掌握体育技能√D、增强身体素质

196、学校卫生包括了()。

A、身体卫生B、心理卫生C、青春期卫生√D、身体卫生和心理卫生

197、学校组织机构是指()。

A、行政机构B、非行政机构√C、行政机构和非行政机构D、垂直和横向机构

198.《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199.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20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201.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A.普通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学前教育

202.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体现出来的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内容D.教科书

203.通常认为智力的核心是

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想象能力D.思维能力

204.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A.小组教学B.道尔顿制C.个别教学√D.课堂教学

205.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A.阶级性B.历史性C.社会性D.民主性

206.“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207.提出以高难度和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的是

A.凯洛夫B.赞科夫C.布鲁纳D.巴班斯基

教育学综合选择判断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2.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B.完整性原则C.简明、可行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公式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

()

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多段随机取样法D.定额取样法

5.“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

”这是采用()。

A.简单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

6.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整群随机取样法B.分层随机取样法C.等距随机取样法D.多段随机取样法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

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

√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8.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

试判断这里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

9.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的用操作定义定为“举起100公斤杠铃、两小时连续长跑25公里、跳高1.8米、6小时游泳横穿渤海峡、一年四季从不生病…”的人;试判断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不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任一种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例如,实验组和对比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

B.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反之,样本容量太大,就可能失去对总体的代表性。

C.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D.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许多无关变量是对研究是有影响的,这种问题可以采用消除法解决。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12、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

试判断这里采用哪种定义方法(A)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D.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

13.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的用操作定义定为"举起100公斤杠铃、两小时连续长跑25公里、跳高1.8米、6小时游泳横穿渤海峡、一年四季从不生病…"的人;试判断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B)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不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任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例如,实验组和对比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

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

B、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反之,样本容量太大,就可能失去对总体的代表性

C、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D、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许多无关变量是对研究是有影响的,这种问题可以采用消除法解决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B.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的

C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纪录D.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

16.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17.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18.高等学校的双重任务是()

A.教学和教育B.升学和就业√C.教学和科研D.生活和生产

19.“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20.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

2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

22.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6年B.5年C.8年√D.9年

23.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24.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25.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

26.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答案:

A

27.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28.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

2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

30.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31.“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夸美纽斯C.华生√D.赫尔巴特

3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B.昆体良C.皮亚杰√D.亚里士多德

3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34.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

35.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

36.“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

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

37.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发展√B.科技进步C.教育技术进步D.产业革命

38.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人的现代化

39.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A.1996年3月B.1996年5月C.1987年5月D.1989年6月

40.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

41.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42.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A.教育规范√B.学制C.教育体制D.国家

4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44.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劳动者D.推进素质教育

45.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

46.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考试成绩

47.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8.社区教育的实质是()

A.教育的社会化B.社会的教育化√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D.全民接受教育

49.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