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学案语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4986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学案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学案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学案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学案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学案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学案语文.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学案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学案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学案语文.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复习学案语文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学习目标】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重点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标志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突出考查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历史原因与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着重考查十月革命的主要史实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归纳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前提;

2、阶级条件: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3、思想条件:

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4、个人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作运动经验,广泛吸收人类的优秀思想成果。

(二)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内容: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

(1)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2)指出了阶级斗争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3)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4)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5)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

(三)意义:

1、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

2、推动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

3、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

1、在俄国:

列宁主义

2、在中国:

三次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一)巴黎公社革命

1、背景:

(1)民族矛盾:

普鲁士侵略(1870年普法战争中国战败)。

(2)阶级矛盾: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3)直接原因—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

2、性质:

第一个新型的工人政权

3、措施:

(1)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织;

(2)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3)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所有的公职人员;

(4)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5)通过改革法令:

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施义务教育等。

4、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

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主观原因:

巴黎公社力量弱小、寡不敌众;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2)客观原因:

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5、历史意义:

(1)为后世提供了经验教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方法技巧】

(一)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1、经济:

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2、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显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理论:

(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的理论成果

(3)英法空想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其理论不成熟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有关,体现社会主义决定社会意识

①背景:

工业革命的发展引发社会不公,贫富分化加剧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

A圣西门:

法---实行事业制度;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

B傅立叶:

法---建立合作组织“法郎吉”

C欧文:

英——社会主义的试验者;建立合作组织“新和谐公社”

③相同点:

A都认识到社会灾难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B都主张公有制(进步性)

C都不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改变而主张资本家的良心发现(空想性)

④评价:

A是人类实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表现人类正义的坚定信念,值得肯定

B还处于空想的范畴,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4、马恩个人的努力:

(1)理论:

批判地集成人类思想家进步理论

(2)实践:

马恩积极投身工人运动

(二)关注巴黎公社

1、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偶然性和失败的必然性

(1)爆发的偶然性

①是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

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面临民族危机。

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卖国,签订投降条约,对内镇压人民,从而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②直接原因:

1871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军队企图夺取蒙马特尔高地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引发了革命,由此说明巴黎公社是一次突发性的城市武装起义。

(2)失败的必然性

①客观原因:

反动力量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

②主观原因:

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

③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2、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无产阶级的解放不仅仅是一场革命,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3、注意:

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标志:

《共产党宣言》。

两位伟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

三个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四)巴黎公社归纳为“三个二”

两大背景: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两大措施:

政权建设和社会经济。

两大意义:

首创精神和光辉典范

(四)易混易错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根源是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错误。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根源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2)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错误。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只是一个地方政权。

【典题探究】

01.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

A.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        B.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

C.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        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中“19世纪中期,欧洲”工业革命发展,导致三大潮流出现,而“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自由资本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故A项正确;材料中“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是指客观效果,不等于社会主义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概念混淆,故B项错误;是工业革命而非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催生与材料中“促进了”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表明社会主义兴起,历史的发展不再完全由资产阶级决定,故D项错误。

【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02.法国元老院为表彰拿破仑的功绩,宣布用法国军队在历次战役中缴获的1250门大炮为原料,熔化后铸成凯旋柱,耸立在旺多姆广场上。

1871年,巴黎公社作出决议拆毁凯旋柱。

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向往和平反对争霸战争       B.与资产阶级政权针锋相对

C.反对政府宣扬个人崇拜       D.受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影响

【答案】A

【考点】巴黎公社

二、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

【归纳总结】

(一)背景

1、经济:

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政治:

沙皇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

3、俄国革命力量强大;

4、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促成革命的爆发;

5、二月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主要经过

1、《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2、七月流血事件——教育了人民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7日)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衩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长会。

(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3、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4、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寻求解放的道路。

(五)启示:

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方法技巧】

(一)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恶果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利用二月革命后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后的革命时机。

(4)俄国反动军队后方力量薄弱

2、主观原因:

(1)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2)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困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3)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4)革命有成熟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和杰出的领袖领导

(5)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归纳为“一、二、三”

一条道路:

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

两大阶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三大文件:

《四月提纲》、《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三)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俄国社会的三大变化

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策略:

和平夺权转向武装起义。

国家性质:

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四)易混易错

(1)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性质相同。

错误。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是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四月提纲》提出争取以和平而不是以暴力方式取得政权。

正确。

《四月提纲》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但七月流血事件表明,俄国和平夺权的方式走不通,俄国最终走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的道路。

(3)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俄国的十月革命而不是巴黎公社。

正确。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建立的政权并不是社会主义政权。

而十月革命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发展起来。

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

社会主义以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变现实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5)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苏联模式,各国也纷纷效仿。

但由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与各国国情的不符,其他国家力图通过改革突破这一模式,主要出现了南斯拉夫、中国两种模式。

实践证明苏联模式、南斯拉夫模式是失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六)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理论角度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革命道路

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革命性质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革命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

(七)多种史观认识十月革命

文明史观

政治文明方面制度创新:

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

现代史观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社会史观

《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给劳动者使用

革命史观

摆脱封建残余束缚和剥削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八)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斗争目标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斗争结果

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九)十月革命的特点:

(1)指导思想: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

(2)革命道路:

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发展阶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4)斗争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十)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1)两次革命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革命。

都使被压迫人民获得了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

(2)两次革命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3)两次革命都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

(4)在两次革命中,列宁和毛泽东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5)两次革命的成功都对世界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极大的鼓舞。

2.不同点

(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它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它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因此这一革命的性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俄国十月革命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然后再推向农村。

中国革命则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3)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吸取了十月革命的经验,它的胜利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十一)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欧洲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

(2)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871年的巴黎公社

(4)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标志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5)社会主义由一国变为多国:

二战后亚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6)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

【典题探究】

01.列宁的话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因为没有人会曾经预料到这一点。

相反,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特别是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的莫洛托夫同志。

人们的震惊最有可能是由于列宁(  )

A.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希望列宁的归来”“临时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题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回到国内发表《四月提纲》。

材料“列宁的话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说明列宁同莫洛托夫一样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持反对态度,故A项错误;列宁在《四月提纲》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故B项正确;《四月提纲》提出要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点是列宁支持莫洛托夫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实际就是推翻临时政府,故D项错误。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