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职工队伍发展的阶段性变化.docx
《山东省职工队伍发展的阶段性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职工队伍发展的阶段性变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职工队伍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山东省职工队伍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山东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职工队伍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队伍进一步壮大,结构进一步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观念进一步转变,先进性进一步发展,广大职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同时,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给职工队伍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科学认识和把握职工队伍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研究职工队伍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落实,发挥广大职工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近年来山东职工队伍的基本状况
1978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山东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省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0275.5亿元到2007年的25887.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7723元,分别是2002年的2.5倍和2.4倍。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74.5亿元,是2002年的2.7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89亿元,是2002年的5.4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85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87.3%。
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省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40.3%提高到46.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队伍的来源、组成、结构等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职工队伍总量快速发展壮大
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职工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来源更加丰富,组成更加多元化。
一是传统产业工人大大减少,脑力劳动者、技术、管理人员的比重大大增加。
二是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新兴的产业工人。
据省统计部门的数据,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年均递增8.9%以上,到2005年末,全省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为1736.3万人,主要包括两部分人员,一是城市扩张、城镇发展,部分失地农民变为市民;二是农村新生劳动力进城务工变为农民工。
目前,在建筑、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餐饮服务业等许多行业,农民工成为一线工人的主体,如建设系统的农民工就占到职工总数的80%以上。
三是新兴社会阶层人员成为职工队伍的新生力量。
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6个新的社会阶层。
在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除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外大多数人都成为职工队伍的一部分;另外,其他以各种形式被雇用的人员,如家庭雇员、家政人员、小时工等也加入到职工队伍的行列。
据省统计局统计,2006年我省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总数和城镇就业人员数比2002年分别增加874.6万人和476.4万人,增长了31.7%和24.45%。
(二)职工队伍结构显著变化
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的不断拓展,目前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工队伍分布结构已基本定型。
一是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整体上趋于年轻化。
据山东省第六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职工的平均年龄为37.27岁,比2002年第五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时平均年龄小3.67岁。
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占43.1%,比5年前高7.9个百分点。
36-50岁的职工占47.3%,比5年前低4.2个百分点。
51岁及以上职工占9.6%,比5年前低3.7个百分点。
二是职工队伍的所有制归属趋向于非公有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逐年减少,非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全省城镇公有制单位的从业人员由2002年的588.4万人,减少至2006年的480.7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由30.2%减少到19.82%,下降了10.38个百分点;城镇非公有制从业人员从2002年的1360.2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944.3万人,净增584.1万人,增长42.94%,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由69.80%增加到80.18%。
三是职工的产业、行业结构变化较大。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建设制造业强省和大力发展服务业战略的实行,我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迅速增长。
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1375.1万人,此后以平均每年100多万人的速度增长,2006年达到1870.3万人,净增495.2万人,增长36%;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增长迅速,由2002年的760.7万人增加至2006年的1223万人,净增462.6万人,增长60.8%。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02年为1382.3万人,到2006年已达1761.7万人,净增379.4万人,增长27.5%。
其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增长迅猛,分别从2003年的5.9万人、7.9万人和9.2万人,猛增至2006年的39.8万人、32.9万人和148.6万人。
而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由2003年的46.94%降至2006年的39.06%,下降了7.88个百分点。
(三)职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近年来,随着企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职工的自我进取意识增强,学习掌握技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本次调查显示,有49.6%的职工希望参加技术技能培训,14.1%的职工希望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培训,7.4%的职工希望参加文化知识培训,7.2%的职工希望参加创业培训,回答无所谓的只占6.9%;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职工占62.5%。
43%的职工认为自己的劳动积极性没有得到较充分的发挥,认为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仅占16%,愿意参加劳动竞赛的占73.1%。
从中反映出了职工强烈的求知愿望,渴望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充实自己,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才能的精神风貌。
全省职工的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
据山东省第六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2.2%,比2002年降低0.7个百分点;初、高中(含中专、中技)文化程度者占60.9%,比2002年提高6.4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36.9%,比2002年低5.7个百分点;而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5.3%,比2002年提高2.8个百分点。
同时,职工队伍的技术结构进一步优化。
职工中有初级职称的占22.2%,中级职称的占24.3%,高级职称的占5.7%,比2002年分别高6.8、8.4和2.1个百分点。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37%,比2002年提高8.8个百分点。
但初级及以上技工仅占职工总数的28.1%,其中,高级及以上技工仅占5.5%。
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技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技工的数量明显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我省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
(一)职工就业市场化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省的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格局基本形成,劳动就业基本上实现了自主化、市场化和契约化。
职工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已逐步接受了市场经济规则,由主要靠政府安置,转变为主要靠劳动力市场调节、由劳动关系主体双向选择确定。
就业形式日趋多样,由过去单一、全日制正规就业发展为正规就业、劳务派遣、临时就业、钟点工等灵活、多元的就业形式。
劳动关系双方保持着明确的契约关系,劳动合同签订率不断提高。
调查显示,我省有20.9%的职工通过毕业分配,30%的通过单位招工,18.1%的通过亲友帮助,10.3%的通过自己到用人单位应聘,11.2%的职工通过劳务市场、职业介绍机构和网络应聘等方式找到工作,而依靠政府安置或原单位帮助就业的职工只占9.5%。
职工就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主要表现在一、二、三产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就业人员的分布日趋合理。
2002至2006年,我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向二、三产业流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由50.1%降至39.1%,降低了1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分别由24.88%和25.01%,增加到31.38%和29.56%,分别提高了7.5和4.55个百分点。
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2年的2.01:
1:
1.01转变为2006年的1.24:
1:
0.94,分布更加均衡。
全省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人员下降了18.3%,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增加了42.9%,调查显示,我省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已占企业职工总数的51%。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成为提高就业率、缓解城镇就业压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二)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劳动关系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中,职工经历了从国家职工到企业职工和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身份裂变,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实现了由行政隶属关系向利益主体明确的对等劳动关系主体转变,并逐步走向市场化、契约化、法制化。
目前,全省国有、集体、私营(民营)个体、外商投资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达到74.4%、65.1%、53.7%、87%和79.5%。
截至2007年底,全省签订集体合同11.4万份,覆盖职工1099.7万人,其中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2982份,覆盖企业46125家;签订行业性集体合同933份,覆盖企业24687家;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24194份,覆盖企业47256家。
劳动关系的形成、劳动条件的确定以及劳动力价格水平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供求的状况,并按照市场规则和法律来规范。
(三)职工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我省大力推进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强了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制定实施了《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对工资确定、工资支付、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问题做了规范;适时上调最低工资标准,2002年以来,省政府根据全省经济发展和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情况,先后3次上调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率达到41.6%。
这些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全省职工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据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省工资总额为1664.5亿元,比2002年净增796.1亿元,增长了91.67%;全省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9228元,比2002年增加7854元,增长了69.05%。
我省除沿海地区职工人均收入较高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工人均收入也有了可观的增长。
职工非工资性收入如股票、基金、房产等也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
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职工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
2006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122.5亿元,比2002年增加3044.53亿元,增长74.7%;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为8468.40元,比2002年增加2872.01元,增长了51.3%;城镇居民人均净存款为1311.81元,比2002年增加719.3元,增长了121.4%。
以居住、汽车、通讯、医疗保健为热点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
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发展,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样性。
分别有63.4%、52.1%、48.8%、35.9%、30.7%、25.3%、23.9%的职工喜欢参加群众性文体活动、看文化演出、红色旅游、志愿者活动、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听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
同时,我省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保障了职工群众的基本生活。
近几年,按照加快建立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我省认真落实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社会保障法规和政策,加大对社会保险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强化基金征缴、加大社会保险扩面清欠工作力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建立完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到2006年底,全省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06.3万人、996.1万人、789.7万人、647.3万人和488.8万人,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2.1%、63.3%、12.6%、132.7%和51.2%;全省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达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支出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提高,总额从2002年的212.4亿元,增至2006年的341.4亿元,增长60.8%。
(四)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职工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职工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愿望更加迫切,要求日益提高。
他们不仅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同样十分关注自身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
调查显示,职工愿意参加本单位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民主选举的占75.4%;认为职工参与企(事)业管理是职工应当享有的权利的占94%,职工参与企(事)业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事)业发展的占96.1%,有利于维护职工利益的占97%,应当让职工都有机会参与企(事)业管理的占92.4%。
适应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我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基层民主管理工作不断发展,民主管理的形式更加丰富,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调查显示,有56.7%的职工所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有23%的职工所在的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参加了区域(行业)性职代会或基层联合职代会。
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的厂务公开工作步入了经常化、制度化轨道,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因企制宜建立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有38.1%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所在单位实行了厂务公开”。
有34.9%的被调查职工所在企业“实行了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27.2%的被调查职工“所在单位实行了民主议事会制度”,有26.6%的被调查职工所在企业“实行了工会与单位行政平等协商制度”。
许多单位还建立了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企业管理者与职工代表对话等制度,并经常不定期开展民主接待日、民主座谈会等日常民主管理活动。
职工通过直接向单位管理者反映意见、通过单位的职代会(包括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向单位工会组织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参与厂务公开活动、在民主议事会恳谈会上发表意见和建议、向职工董事、监事反映意见和要求等多种形式,参与了本单位的民主管理。
(五)职工思想观念积极、务实、多元化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仅给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而且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影响,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激荡的形势更加复杂。
我省职工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积极健康、奋发向上、追求民主、法制,成为职工思想的主流,并呈现出自主、务实、多元的特征。
调查显示,大多数职工关注社会事务,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持肯定态度。
对党和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78%的职工认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实”,76.3%的职工认为“能给广大群众带来实惠,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但也有39.9%的职工认为要“真正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得到落实比较难”;对党和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76.1%的职工认为“符合中国社会实际,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74.2%的职工认为“合民心,顺民意,能让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40.6%的职工认为“这一战略思想很好,但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认为“党和政府的政策是好的,但落实起来较难,未必能完全实现”的占40.5%。
随着企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职工的自我进取意识增强,学习掌握技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调查显示,有49.6%的职工希望参加技术技能培训,14.1%的职工希望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培训,7.4%的职工希望参加文化知识培训,7.2%的职工希望参加创业培训,回答无所谓的只占6.9%。
在对待自身的工作生活上,大多数职工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
职工更加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较少关注与自身利益联系不密切的社会和集体的追求。
调查显示,职工最大理想为“家庭生活舒适安定”的最多,占23.9%,“获得一份稳定工作”的占20.9%,“赚较多的钱”的占11.8%,而选择“为社会做贡献”的,只占14.3%;职工择业最看重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收入高,占75.4%,其次是职业稳定和社会保障待遇好,分别占63.6%和54.6%;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排在前两位的是工资收入低和社会保障待遇差,分别占89.2%和51.7%;近年来,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因为76%的职工认为钻研技术(业务)能给自己带来实惠。
这些都充分反映出职工对经济利益的关注。
同时,职工更多的根据自身获得的利益来判断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的好坏。
对于党和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看法,认为“能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的占76.3%;在回答“要调动职工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要应解决什么问题”时,选择“提高工人工资”的占88.7%,大大高于其它选择。
(六)职工队伍内部群体分化明显
随着经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城镇工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不同身份的职工在政治地位、文化(技术)水平、经济收入、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差异日益扩大,职工队伍内部的群体分化更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同群体职工中中共党员所占比例差别大。
其中,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最高,占86.5%;公务员为78.3%,一般管理人员为56.6%,专业技术人员为39.1%,下岗失业人员为31.0%,城镇工人为19.0%,农民工比例最低,为8.9%。
这反映出不同群体所处政治地位的不同,城镇工人和农民工群体处于较低的社会政治地位,对社会的影响度也较低。
二是不同群体职工文化技术水平差距大。
从具有大专(高职)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占所在群体的比例来看,公务员的文化程度最高,为83.2%,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78.4%,专业技术人员为68.3%,一般管理人员为61.4%,城镇工人为17.7%,农民工为14%,下岗失业人员最低,为12.7%。
在专业技术职称上,从具有初级及以上职称的职工占所在群体比例来看,专业技术人员最高,为88.7%,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81.1%,一般管理人员为66.9%,农民工为35.9%,城镇工人为29.0%。
城镇工人、农民工及下岗失业人员群体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都远远低于其他群体,使得他们的就业压力大、选择余地小而且工作条件不好。
三是不同群体职工收入差距大。
从个人收入来看,个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公务员最多,为88.7%,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80.0%,专业技术人员为73.9%,一般管理人员为68.8%,农民工为41.1%,城镇工人最少,为37.8%。
从家庭生活水平上看,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54.1%,公务员为53.2%,一般管理人员为41.3%,专业技术人员为40.0%,农民工为19.3%,城镇工人为18.7%,下岗失业人员最低,为9.8%。
城镇工人和农民工的经济生活水平远远低于企事业管理人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群体的经济地位对其社会地位有直接影响,与此相对应,城镇工人、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也是比较低的。
四是不同职工群体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
认为自己“能享受到比较充分的社会保障,有安全感”和“享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比较有安全感”的,公务员最高,为87.6%,一般管理人员为73.9%,专业技术人员为71%,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70.3%,城镇工人为56.6%,农民工为47.1%,下岗失业人员为29.5%。
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水平,拉大了不同群体间的生活水平、社会地位差距。
公务员处于社会的优势地位,而城镇工人、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七)农民工群体日益壮大,权益维护难度大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就业的趋势仍将持续加快,农民工群体日益壮大,但他们的劳动经济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一是就业难度大。
虽然近年来我省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来,但发育尚不成熟,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自发形式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工进城打工就业信息渠道不畅,找工作较难。
二是企业用工不规范。
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较低,调查表明,仅有55.3%的农民工与单位签订合同,特别是在建筑和餐饮等流动性强的行业,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大量存在。
许多企业是通过劳务公司或劳务承包企业整建制地招用农民工,只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承包合同,而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同时,劳动合同期限短期化严重,与农民工签订合同在3年以内的达68.7%,其中1年以内的达42.9%。
在进城打工3年以内的农民工中,有51.5%的人换过1次以上的工作,大多数人工作不稳定,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流动性和短期性。
三是农民工就业环境差。
主要表现为劳动报酬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差。
农民工收入普遍低于同地区及本单位城镇职工,一些实行计件工资的企业,只规定很低的计件单价,没有计件定额,变相压低农民工工资,有的甚至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
调查显示,农民工月工资低于1000元的占58.9%,比城镇职工高出15.7个百分点,两者的差距十分明显。
农民工工资支付方式不规范,有些企业采用先发生活费最后结算的方式,少数企业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农民工超时劳动现象比较普遍,每周工作49小时以上的占50.1%,56小时以上的占30.6%,没有休息日的占37.9%,经常加班的占76.4%,有39.2%的农民工表示领不到或说不清是否领到了加班费。
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都很大,劳动保护条件较差,职业危害比较严重,工伤事故比例高。
四是社会保险参保率低。
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只为农民工交纳工伤保险,为农民工交纳养老、失业、医疗、生育保险的比率较低。
有的企业将缴纳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奖励措施,只有在企业工作超过一定年限或有技术特长的职工才能享受。
调查显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金的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的39.7%、37.1%、29.3%、39.1%和25.2%,都没超过一半。
农民工群体的劳动权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我省职工队伍的发展变化趋势
(一)职工就业流动性将继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仍将十分突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变化,职工对企业的依附感不同程度地减弱,在职业选择上更加灵活,更多地从自身利益和发展的角度来选择工作,自主择业,流动性不断增强。
在被调查的职工中,有43.7%的至少换过一次工作,23.4%的有下岗(失业)经历,其中35.5%的职工在3个月之内实现再就业,27.8%的职工在1年内实现再就业。
劳动合同呈现短期化趋势,企业与职工签订合同期限1年以内的达22.6%,1年以上3年以下的为23.7%,3年以上的为33.2%,以完成一项特定工作为期限的为1.0%,无固定期限的仅为19.5%。
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我省职工在各种所有制之间的、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趋势都将继续加大。
我省是人口大省,近年来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同时,职工的素质技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出现了低技能劳动力供大于求,而高素质人才、熟练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现象。
在被调查的普通工人中,“无技术等级”的高达71.9%,初、中、高级技工分别占12.2%、10.4%、4.3%,工人技师(包括高级技师)仅有1.2%;而且43.4%的工人在企业没有参加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47.7%的职工无职称,具有初、中、高级职称的分别占22.2%、24.3%和5.7%。
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