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每年中药材原料药产地初加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2481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吨每年中药材原料药产地初加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吨每年中药材原料药产地初加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吨每年中药材原料药产地初加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吨每年中药材原料药产地初加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吨每年中药材原料药产地初加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吨每年中药材原料药产地初加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吨每年中药材原料药产地初加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吨每年中药材原料药产地初加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吨每年中药材原料药产地初加工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吨每年中药材原料药产地初加工可行性论证报告

扶持方式:

财政无偿支持

项目类别:

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中药材)

项目代码:

中药材原料药初加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名称:

中药材原料药初加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宁夏六盘山2000吨/年中药

原料药产地初加工整理项目

资金申请报告

一、项目概况

固原三阳药业有限公司为宁夏六盘山地区一家较大的中药材原料药生产企业,也是该地区具有年产2000吨中药原料药企业。

草药采收后,绝大多数尚呈鲜品,因药材内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亦随之分解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

所以,除了少数要求鲜用或保持原状外,大部分药材必须在产地初步加工。

开展中药材产地初步加工符合国家,自治区及当地政府和公司自身发展需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通过扩建洗涤、润制车间、蒸、煮、烫、干燥车间,切片间、中转间、筛选分级、液压打包、熏硫车间等,总面积1500㎡。

购置真空汽相置换式润药机、直线往复式切药机、柔性支承斜面筛选机、中药材液压打包机、全自动SP100捆包机、中药材烘干成套设备等加工设备25台套,以及科技培训等。

年收购加工整理包装中药材原料药2000吨,本项目建设总投资474万元,实现年销售收入2800万元,平均利润140万元,平均所得税35万元。

二、企业基本情况

2.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为固原三阳药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注册地址宁夏隆德县人民街(金湖兰庭1号商住楼1010号),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金为100万元,企业法人XXX。

公司目前拥有总资产66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87.5万元。

⑴基础设施设备情况:

目前公司有办公场所200㎡,仓贮库房1000㎡,晒场2000㎡,药材初加工厂房300㎡,拥有中药材筛选、干燥、净选、包装等全自动机械20台(套)。

公司有专业技术人员8名,同时还聘请宁夏大学、宁夏药品检验所等有关单位中药材专家学者4名,担任本公司常年顾问。

公司现已初步形成包含信息服务、技术引进、培训、咨询、技术推广、销售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⑵员工队伍情况:

现有员工40人。

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人;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16人(其中:

中级职称、执业药师6人),高级技术职称的9人。

公司总经理、产品质量负责人均为主管中药师、执业药师。

在生产、经营及产品研发方面作指导,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经营与开发。

公司现已初步形成包含信息服务、技术引进、培训、咨询、技术推广、销售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公司下设行政管理部、科研部、生产部、财务部、质控中心、经销部等组织机构。

公司法定代表XXX,女、汉族、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职称。

曾在宁夏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宁夏固原福利医院工作。

2010年6月,应邀加盟固原三阳药业有限公司。

于《中国循环杂志》发表“脑钠素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论文。

公司总经理:

马耀明,男,1961年生,宁夏固原隆德县人,山西省生物技术职业学院毕业,中专学历。

农艺师,长期从事中药材生产、开发、经营管理。

1983年~1988年在宁夏隆德县药材公司工作,1988年~1991年就读于山西省生物技术职业学院,1991年~2004年仍在隆德县药材公司工作任业务股长。

经过长期生产一线实践,对中药材种植、基地组织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六盘山中药材生产有着独到的见解。

2010年被聘为固原三阳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公司技术负责人:

张国勤,男,一九六六年生,宁夏固原隆德县人,山西农业大学毕业,最终学历本科。

农艺师,从事中药材生产、研究、开发、种植及药品生产,尤其对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和管理有较丰富的经验。

2010年被聘为固原三阳药业有限公司隆德基地经理,主要负责1、完成公司下达经济指标和各项任务;2、落实公司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各项技术规程;3、监控基地的生产安排和管控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主要工作经历,

1996年~-2009年在宁夏西北药材有限公司任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整体经营和基地种植基地整体经营管理工作

2010年至今应固原三阳药业有限公司邀请,负责基地中药材种植、病虫害防治、收获、销售等整体经营工作。

⑶组织管理情况:

公司登记注册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有可操作性强的决策、人事、财务、分配、技术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完善、滚动发展”的模式实行全员聘任制,公司运行机制灵活,利益分配合理,员工创新的积极性高。

公司下设财务部对所发生资金使用情况及时登记备案,应用计算机管理药材进、销、贮,财务管理工作科学、规范,使公司资金运转做到有源可查、有因可溯。

同时公司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所使用的设备、原料及费用,经董事会讨论后及时审批购置,确保项目如期展开。

⑷种植基地建设情况:

公司和固原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有组培育苗实验室一座;在陈靳乡高崖村有育苗中心1个,有各种育苗器械30余件,可同时开展5种植物的组培育苗工作;有田间育苗基地500亩,其中日光温室塑料育苗大棚10亩。

公司现有苗圃100亩,节能日光温室1000平方米,机井1眼,灌溉设施齐全。

项目实施期间需补充扩建移动温棚等基础设施。

试验基地土地筹措:

充分利用生态移民搬迁的土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固原三阳药业公司龙头企业形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

公司与农户签订正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合同经村、乡政府签章,在县农经站备案确认生效,公司付给每亩300元的租赁费,农民可作为公司固定雇员开展药材生产,并获得相应劳务报酬。

在隆德县的沙塘和平、董庄、光联村,陈靳乡红崖村中心地带基地,投资建设田间灌溉设施、水源工程、育苗温室、种子储存等基础设施。

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了中药材种植技术服务合同。

⑸主要业绩与技术贮备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六盘山独特的自然优势和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紧紧依托相关科研及技术推广单位,搞好产品的开发利用,以科技带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重点开展了新药种引进、新技术示范推广,中药材初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服务,并随时进行“中药材种植管理规范(GAP)”和“中药材技术操作规程(SOP)”的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及提供相关技术培训。

实行订单农业,采取保护价收购,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

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元化的中药材产品营销网络。

先后承担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科技计划攻关项目二项,取得了一些初步科技成果,受到了自治区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公司2010年在隆德陈靳乡、山河镇实施退耕林地间作种植重楼、大黄、秦艽、黄芩、地黄、党参等药材技术试验示范。

承担了自治区农牧厅立项的《六盘山板蓝根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公司现已初步形成包含信息服务、技术引进、培训、咨询、技术推广、销售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2.2项目单位财务情况

依据公司2011年末财务报表分析,2011年末,公司资产总额663.5万元,其中:

流动资产77.5万元,固定资产187.5万元,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65.7万元;所有者权益828.2万元;公司负债总额164.7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4.8%。

三、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3.1建设背景

中药产业是我国独具特色和优势的民族产业,也是国家的战略产业,国家为此出台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全国有10多个省、市以中药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并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

随着人类医学模式从治疗型向预防型的转变,以及“回归自然”潮流的涌动,中药以其疗效好、毒性低、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们的青睐。

目前全世界植物药的年交易额近200亿美元,并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

中药的保健治疗在欧美各国的影响日益扩大,使用中药保健和治疗疑难病症的人越来越多。

国际中草药和植物药市场的广阔前景为我国中药材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00年9月,国家将宁夏确定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将中药材基地建设列入《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把中药材列为自治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2009年8月16日自治区在银川成立了中药产业发展委员会,10月13日自治区主席王正伟主持召开了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制定扶持中药材产业的对策和措施,提出要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带动、资金扶持和科技创新等多种措施,全面开发六盘山中药材资源,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中药材生产,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数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机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1产地初加工是中药材的重要环节。

药材经产地初加工后,剔除了非药用和劣质部分,保证了药材质量,同时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从而可以提高药材在临床上的疗效。

在初加工时按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他技术处理,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中草药采收后,绝大多数尚呈鲜品,因药材内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亦随之分解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

所以,除了少数要求鲜用或保持原状外,大部分药材必须在产地初步加工。

药材经产地初加工后,剔除了非药用和劣质部分,保证了药材质量,同时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从而可以提高药材在临床上的疗效。

3.2.2是提高中药材质量的需要。

草药采收后,绝大多数尚呈鲜品,因药材内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亦随之分解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

所以,除了少数要求鲜用或保持原状外,大部分药材必须在产地初步加工。

药材经产地初加工后,剔除了杂物和药材的质劣部分,保证了药材质量,同时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从而可以提高药材在临床上的疗效。

另外,在初加工时按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他技术处理,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

3.2.3是宁夏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的需要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中药材产业列为特色支柱产业,在政策、资金、科技诸方面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宁夏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

我区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种质优势明显,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种群集中在六盘山区域。

按照《宁夏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和《宁夏六盘山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在六盘山北段建立100万亩中药材资源恢复区,加快中药材资源的自我修复。

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建立40万亩林药间作基地,在六盘山外围建立3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万亩种子种苗基地,1000亩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圃。

建成仓储、运输、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将六盘山区建成起点高、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型的国家级特色药材生产基地。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目标

4.1项目目标

为实现公司年加工整理包装生产中药原料药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2800万元的目标,结合现有生产车间厂房,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

总体方案是在原来厂房的基础上,依照中药原料药生产要求,进行技术改造提升。

4.2技术改造的内容

4.2.1基础设施条件改造

场区内车间、库房、检验、办公等总建筑面积2000㎡已经建好,依据中草药种类繁多,其处理程序主要有:

洗涤→清理和选择→脱皮→修整→蒸、煮、烫→浸漂→熏硫→发汗→干燥等环节进行技术改造。

此次技改需要进行扩建洗涤、润制车间、蒸、煮、烫、干燥车间,切片间、中转间、浸漂、熏硫车间等,总面积1500㎡。

以及配套改造洁净、隔断、供电、采暖等内装修工程和改扩建配套室外供排水、供电、网络通讯等附属设施。

基础设施改扩建方案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性质(改扩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