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期末复习.docx
《社会学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期末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
1.西方社会学的创立和形成
A.社会学的创立时期及其代表人物(19C上)
1)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5法
a.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使用“社会学”。
b.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c.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
(社会结构和制度)(社会发展和进步)
2)斯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
a.社会有机论用生物有机体研究社会但超级有机体又说明与生物进化论的不同
营养系统--生产--劳动阶级循环系统--分配---商人
神经系统--调节--工业资本家
b.社会进化论局限性:
认为可自身进行调节
B.社会学的形成及其代表(19C末——20C30’s)
1)埃米尔·杜尔凯姆1858-1917法
a.社会事实论:
社会事实是一种个人的外部存在,是决定个人行为而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
物质的社会事实(劳动分工、法律)&非物质的社会事实(集体意识、社会潮流)
从感性材料出发,用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
《自杀论》
b.社会团结论:
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同质性&异质性分工的发达与不发达之分
c.给予社会学以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特定的研究方法
2)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
a.解释社会学认为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而不是社会
社会行动:
行动者以他主观认定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发生联系的行动。
目标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感情或情绪的行动一时兴起;传统的行动按照传统来的
社会学是理解社会行动的科学,即要掌握行动者赋予其自身行为和决定的主观意义。
b.政治社会学权威---统治的合法形式
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科层制/官僚制)
c.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二节当代社会学的发展
一.当代社会学的主要流派
1.结构功能主义
A.塔尔科特·帕森斯1902-1979美宏大、无所不包
a.社会行动论
社会行动包括四个结构要素:
行动者,目标,情境,规范。
社会行动体系包括:
有机行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和文化体系四个亚系统。
人的社会行动要受到有机体,人格,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b.一般系统理论适应功能;目标获得功能;整合功能;潜在模式维持功能
c.均衡论局限性:
认为社会自动发展,不要主动加速/阻碍,回避冲突
默顿认为其师帕森斯理论不成熟,提出中层理论
2.冲突理论
B.刘易斯·科赛1913-美
冲突是价值观、信仰及稀少的地位、权利和资源分配上的斗争,产生于社会报酬的分配不均以及人们对这种分配不均表现出的失望。
“社会安全阀理论”:
网络公开意见平台、校长信箱、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调节矛盾)。
局限:
未看到根本原因----阶级
3.交换理论
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视为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的理论。
行为主义&功利主义融合心理与经济价值,但没考虑社会价值。
C.乔治·霍曼斯1910-美
把社会行为视为一种至少在两人之间发生的,或多或少要获得报酬或付出成本的,有形或无形的交换行为。
a.成功命题b.刺激命题c.价值命题d.剥夺-满足命题(边际效应递减)e.攻击-赞同命题f.理性命题:
行动=价值×概率乘积大的即要选的行为,是c的发展
4.符号互动理论反实证主义的主观理论
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只有通过人际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才能得到解释,而人际互动是以运用符号以解释和确定相互间行动的意义为媒介的。
因此,社会是个人借助符号互动的产物。
D.查尔斯·库利1864-1929美
“镜中我”理论:
社会自我是一种镜中自我,即以他人的看法为镜子来认识自我,也即想象自己是如何出现在他人的意识中的。
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
“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互相映着对方。
”明镜&浑镜
费孝通认为自我意识的形成方式:
我看人看我
二.当代社会学发展的特点
实用化;定量化;多元化;本土化
第三章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
1.社会的概念
A.来源《旧唐书·玄宗本纪》:
“村闾社会”日本学者明治年间society译为“社会”。
B.西方的两大派别:
社会唯实派&社会唯名派
唯实:
a.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b.emergent“突生特质”构成社会后带来了特有的特质,是要素没有的
唯名:
a.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
b.真正实在的是个人
简答C.社会的本质
※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和基础。
2.社会有机体:
简答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论ABCD
D.社会有机体概念是包括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其他一切社会要素的一个综合范畴。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骨骼和血肉
人——细胞人群共同体——器官和组织
A.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的本质时,把社会称为“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
B.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关系”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所持有的一种本质性的存在;
C.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作为基础的)是生产关系,社会也就是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D.概念的三个基本思想:
a.首先,社会构成要素相互结合的高度有序性;b.社会构成要素的高度相关性;c.最后,社会有机体具有自身的活动规律和自我调节功能。
简答3.社会的功能:
a.整合功能;b.交流功能(工具、场所、规范);c.导向功能(文化);d.继承和发展功能
第二节社会结构
名词解释1.概念: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整体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2.研究的内容:
a.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角度;b.从社会形态的角度;c.从构成社会的人群共同体的不同层次的角度。
3.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思想文化因素。
第三节自然环境与社会
1.自然环境的概念
a.定义:
自然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b.构成:
生态环境(地理条件)、生物环境和地下环境。
简答2.自然环境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A.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a.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b.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c.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B.人类社会生活作用和改变自然环境
a.人类生产活动改变自然环境的面貌;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对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程度;c.社会制度影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d.人口规模影响生态平衡
3.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保护
第四节人口
名词解释1.人口的概念和内容
人口---在特定的时空内,由一定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a.人口的数量和质量
b.人口的构成:
自然构成(性别、年龄);社会构成(文化教育、家庭状况);地域构成(人口流动)
c.人口的变动:
数量上(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质量上(平均寿命、科学文化素质----受教育水平,文盲率);三种类型(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是用来描绘按性别划分的人口的年龄分布与构成情况,并用以分析人口发展状况的一种统计图。
增长型静止型缩减型
简答2.人口因素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A.人口因素影响社会稳定与协调发展
人口的数量影响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相对平衡;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人口数量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问题是其他一些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B.社会因素影响人口状况
社会经济是制约人口过程;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稳定程度影响人口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口过程;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影响人口出生率;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社会心理以及宗教等社会意识影响人口出生率;人口政策直接影响人口过程。
3.我国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的实质:
人口的再生产与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之间的失调。
数量上(人口分母效应);质量上(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结构上(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独生子女问题)
老年型社会----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社会,称为老年型社会。
第四章社会文化
第一节社会文化的构成和特征
一.文化的概念
1.定义:
广义:
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比较2.文化&社会a.不可分离,都起源于人类的劳动;b.文化:
社会的精神现象社会范围广泛。
3.文化&文明a.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进步有赖于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促进文明进步;
b.文化同人类社会与生俱来,文明是较高阶级的文化。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文化中性词,有主流文化、支流文化、进步与反动之分。
二.文化的特征
1.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后天习得,非主流遗传;与他人互动,在关系中形成)
2.复合性3.象征性4.传递性(纵代传递,横向民族传递)
三.文化的构成
1.根据文化所包括的内容的性质:
外层(物质层);中间层(心物结合层);里层(心理层)
2.根据文化所包括内容的复杂程度和范围大小:
文化特质:
一种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小单元,筷子、和服、作揖等;
文化丛:
若干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质群;
文化模式:
互有关联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结丛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
3.根据不同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第三节文化的运行规律
1.文化的积累与传递两重性:
历史继承性和选择性
2.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必然性;合理性
3.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文化融合;文化冲突
4.文化震惊与边际文化
文化震惊:
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边际文化:
是指某种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第四节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a.否定的态度b.肯定的态度c.分析和持中的态度
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
a.现代化建设有赖于传统文化的变革b.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不能与传统文化严重对立
c.我国现代化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化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人的社会化
1.人的本质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从事生产劳动的有意识的生命个体。
包括自然属性:
肉体需要、体力和智力、遗传和变异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
2.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
社会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经由这一
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3.社会化的意义:
A.从个人角度分析:
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
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B.从社会角度分析:
经过社会化的人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行;社会化使社会及其文化保持一致性,实现社会的共同目标。
社会化使社会文化世代延续和发展。
4.社会化的必要条件A.个人生物基础条件: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较长的依生活期B.外界社会环境条件: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第二节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一.社会化过程的划分
艾里克森的八阶段划分法
以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映来表示社会化的八个阶段: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0-1岁);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期2-3岁);3.主动性与内疚感(学前期4-5岁);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期6-11岁);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7.关注后代和关注自我(中年期);8.完善与绝望(老年期)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掌握生活技能。
2.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3.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完善自我观念。
4.培养社会角色。
价值体系——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信仰及较为持久的信念。
社会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用以调整、控制人们行为的文化手段的总和。
社会化与个性:
个性:
即人格,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
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性形成的过程。
自我:
自我,也称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及存在状况的觉察,是自己对于属于自己的人的特征及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
*Freud:
本我、自我和超我;*Cooley:
镜中我;*Mead:
主我和客我。
第三节当前我国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化问题
1.早期社会化:
是指从四、五岁到小学、中学的时期,即从幼儿到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阶段。
*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
*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
2.再社会化:
社会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克服个人社会化失败而发生的病态现象的过程。
3.继续社会化:
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人,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的文化内容及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
第四节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首先,社会角色是一整套权力、义务的行为规范;其次,社会角色还是一整套的行为期待。
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1.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
先赋角色&自致角色
2.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
规定性角色&开放性角色
3.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
功利性角色&表现性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1.角色期待(期望)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与要求
2.角色领悟(认知)角色的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与理解
3.角色实践(行为)角色扮演的实践过程或活动
四.社会角色的失调
1.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的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精力的分配上就会发生矛盾,产生角色紧张。
2.角色冲突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当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时,就发生了角色冲突。
(1)角色间的冲突:
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发生的冲突
(2)角色内的冲突:
一个人承担多种角色后,在他自身内部发生的冲突
3.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
4.角色中断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5.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
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中退出角色;角色的扮演者虽还处在某个角色位置上,但实践证明其角色扮演已经失败。
第六章社会群体
第一节社会群体概述
1.定义:
广义:
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
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简答2.特征:
(1)群体成员有共同的利益或目标。
(2)群体成员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3)群体成员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4)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5)群体成员有一定的分工和协作。
(6)群体成员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7)群体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3.分类:
根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的程度:
初级群体&次级群体;根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互动方式: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内群体&外群体;根据成员的身份归属:
所属群体&参照群体;根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
血缘群体&业缘群体&地缘群体。
4.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社会群体:
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实现目标的需要。
5.行为特征:
从众行为个体在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下,观念或行为朝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从众行为的经典实验:
A.偏离焦虑B.行为参照
判断光点移动试验谢里夫
简答群体规范形成的过程:
由于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成员共同的判断标准或依据原则,从而使各个成员的判断趋于稳定。
第二节初级社会群体
1.初级群体----
定义:
亦称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成员间有着面对面地直接地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较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
简答特征:
a.群体成员数量有限,群体规模较小。
b.群体成员有着经常地面对面地互动。
c.群体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全部个性。
d.群体成员的交往富于感情。
e.群体成员难以代替。
f.群体成员聚合力强,整合度高。
g.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形成条件:
a.活动空间接近※现实中的区位关系※观念上的区位关系;b.接触时间长;c.相互交往较自由,不受过多的约束;d.交往各方在角色、地位间的差异较小
功能:
※正功能:
1.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位。
2.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社会。
※负功能:
1.微观心理上,压抑个性,限制个人社会化。
2.宏观结构上,防碍组织实现目标和提高效率。
第三节家庭
1.定义:
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基本群体。
2.起源历史演变:
血亲杂交--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3.结构:
※核心家庭:
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
父母与一个已婚子女及未婚的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
至少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代的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其他家庭
简答4.功能:
(1)经济功能
(2)人口再生产功能(3)满足性需要功能(4)教育功能(5)赡养和抚养功能(6)情感交流功能
5.发展趋势:
a.爱情是婚姻的唯一考虑;b.真正的一夫一妻制;c.男女间将完全平等;d.家庭功能简单化。
6.制度:
A.家长制:
是以家庭或家族成员为主要管理人员,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以及对家族的忠孝、服从和信赖的基础上的,管理权利主要集中在家长一人手中。
(1)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中。
(2)分工不明,责任不清。
(3)任人唯亲,因人设职。
(4)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5)终身制。
B.科层制:
(1)权力分层,职务分等。
(2)因事设人,专职专人。
(3)量才用人,法理权威。
(4)规章成文,按章办事。
(5)公文往来,言行有据。
7.群体领导
(1)定义:
群体领导是指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
(2)领导形式※工具性领导:
引导群体为达到目标而奋斗;※表意性领导:
力求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谐。
(3)领导作风(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第七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社会分层的定义: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2.社会资源:
是指人们所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
※稀缺性※有用性
3.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各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1)法律不平等&事实不平等
(2)稳定性不平等&暂时性不平等
4.社会分层的根源:
a.社会分工b.私有制
5.社会分层的理论:
A.马克思主义阶级论
(1)阶级的涵义: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阶级产生的条件:
※剩余产品的出现※生产资料私有制(3)阶级的内部关系和发展(4)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5)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6)基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
B.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
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1)经济地位(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
(2)声誉地位(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3)权力地位(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
三位一体分层模式对西方分层研究的影响:
第一,采用多元分层标准;第二,采用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第三,引进了主观分层标准。
C.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精英,指那些具有特殊才干,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社会成员。
比较A&C:
(1)阶级是由人们在所有制中所处地位决定的,基于社会差别;精英以天赋的自然差别为基础。
(2)阶级论认为阶级关系是种稳定性不平等;精英论认为流动可变稳定性不平等为暂时性不平等。
(3)阶级论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努力很难弥补人们在竞争起点上的差距,阶级壁垒阻碍流动;精英论认为精英循环是以打破阶级壁垒。
(4)阶级论认为社会冲突根源于阶级关系的对立;精英论则认为是由于精英循环路线不畅造成的。
6.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
※功能理论强调社会分层的积极作用“戴维斯-穆尔”分层理论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分层的消极作用图明
积极作用:
(1)能够保证一批社会精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社会创造性活动中去,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2)形成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去奋斗,导致社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机制,推动社会发展。
消极作用:
(1)导致社会不平等。
(2)是社会犯罪的重要根源。
第二节社会阶层
1.社会阶层概念:
社会阶层是由社会身份、社会地位或职业特征相同的人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2.类型:
※阶级内部的阶层※阶级外部的阶层
3.划分的基本方法和标准:
a.主观法:
自我评价法;他人评价法b.客观法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阶层的变化:
A.农村社会阶层的变化:
(1)农业劳动者阶层
(2)亦工亦农阶层(3)农村知识分子阶层(4)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5)农村管理者阶层
B.城市社会阶层的变化:
(1)产业工人阶层仍是人数最多的一个阶层,但第三产业的职工人数明显增加。
(2)不同阶层之间以及各个阶层内部的收入差距有所增大。
第三节社会流动
1.含义:
也称社会位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社会位置的移动。
选择题2.前提条件:
a.个人与社会位置的非固定化;b.一定的社会位差的存在;c.社会结构的开放性。
3.基本类型:
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4.影响和制约社会流动的社会因素:
a.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及类型b.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
c.文化价值观念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分化
5.社会流动的合理性及其意义:
A.合理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
a.量的合理性:
下限:
社会流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限:
社会流动不能超过社会的承受力
b.质的合理性:
普遍性原则;机会均等原则;自获性原则
B.合理社会流动的意义:
(1)形成开放、动态式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2)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间的相互了解和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
(3)有效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
第八章
第一节社会变迁概述
1.定义: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