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4323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高》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登高》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登高》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登高》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登高》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登高》教学设计.docx

《《登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登高》教学设计.docx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⒈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⒉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过程与方法⒈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⒉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

  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

  难点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教材分析《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最后一首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

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法设计这课的教学,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⒈吟诵法。

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

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⒉讲析法和点拨法。

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⒊讨论法。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

“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

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

”语文课应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

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有助于培养和激发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学法指导本课,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⒈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

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

针对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⒉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五柳先生传》说:

“好读书,不求甚解。

”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

但《登高》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媒体

  课时2-3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手记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

夔州,长江边。

刺骨的寒风凛冽地吹着,江边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

浑浊的江水滚滚翻腾,向前奔涌。

几只孤鸟在天空中盘旋。

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一位老人走来。

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疾病,步履蹒跚……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

可是这位老人,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潦倒,孤独在外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

而让他时刻不忘的国家此时也是战乱频仍。

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大家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吧?

他在哪里?

这是历史上的哪天?

  明确:

夔州,长江边一座山上。

是767年的秋天,重阳节前后。

二、整体感知,知人论世

  师:

被后人称为“诗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怎会落到如此地步呢?

他为何在这天来到长江边?

你对他又了解多少?

请简要说说。

  ㈠走近诗人

  ⒈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曾经学过的杜甫的作品,介绍杜甫的生平。

  ⒉老师补充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特点。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南瑶湾村。

他的家庭是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地主家庭。

13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杜预的文治武功,杜甫常引以为荣。

因为杜预是京兆杜陵人,所以杜甫常自称“杜陵布衣”,这是指其郡望。

又由于他在长安时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所以又自称“少陵野老”。

杜甫的10世祖叫杜逊,在东晋初年迁居到襄阳,所以杜甫又祖籍襄阳,曾自称“襄阳杜甫”。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有意识注意,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融入到学习氛围中。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杜甫的父亲叫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的母亲崔氏是初唐著名诗人崔融的女儿,而且与李唐皇族有亲戚关系。

崔融的母亲是唐高祖李渊第十八子舒王李元名的女儿,崔融的妻子也就是杜甫的外祖母是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之次子义阳王李琮的女儿。

  杜甫的祖父叫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官至膳部员外郎。

杜甫的父系和母系家族都让杜甫感到很荣耀,这一特定的家庭出身,对他的政治态度和诗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杜甫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⑴读书和壮游时期

  杜甫自幼丧母,很早就寄养在东都洛阳建春门仁风里二姑母家。

二姑对他非常好,杜甫和她二姑的孩子都生病了,她二姑结果放弃了自己的儿子保住了杜甫的生命。

所以杜甫在二姑死了以后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为‘有唐义姑’。

杜甫在20岁之前,主要是在家读书。

他7岁时就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

他在《壮游》一诗中写道: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又说:

“往昔十四五,出入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杜甫读书很刻苦,曾自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0岁以后是他的壮游时期。

他先是去漫游吴越,也就是今天的江浙一带。

他游览了江南的许多秀丽山川和名胜古迹。

开元二十三年,杜甫24岁,由江南返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由于不合主考官口味,竟没有考取。

于是第二年他又漫游齐赵,直到30岁时才又回到洛阳。

  ⑵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京城长安,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冷漠的现实。

当时李林甫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嫉贤妒能。

天宝六载,唐玄宗下诏书,要有一艺之长的人都去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

谁知这次考试由于李林甫从中把持,结果竟无一人被录取,李林甫还向皇帝上表称贺“野无遗贤”。

这是杜甫在仕途上遇到的又一次挫折。

他这时经济上也开始困难了,为了谋取出路,他不得不几次三番地向达官贵人投递诗篇,以求引荐。

天宝十载正月,唐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

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等待分配,却又没有下文。

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经济完全断绝,生活相当困难。

终南山离长安比较近,杜甫经常去终南山采草药,加工后出售糊口。

有时候也混在饥民的队伍里,排队购买官府低价出售的粮食。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有时候也去亲戚家里混饭吃,‘平明骑驴出,未知适谁门。

’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杜甫的思想感情逐渐向人民靠近,这个时期他写出了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还写了揭露杨国忠兄妹荒淫享乐生活的《丽人行》。

  杜甫在长安苦苦等待了十年,最后才得到一个管理军械库房的官职——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而这时已经是安禄山叛乱的前夕。

官定之后,也就是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杜甫前往奉先县去探望家眷。

在前往奉先县的途中,他路过骊山,看到唐玄宗正在骊山上寻欢作乐。

而回到家中,“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想到当时国家所面临的危难和人民的饥苦,杜甫又写出了他最杰出的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是他长安十年痛苦生活的总结。

  ⑶陷贼和为官时期

  杜甫往奉先县家中探望家属时,安史之乱爆发了,安史叛军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

  这一时期正逢开元盛世和天宝前期,国家的形势比较好,杜甫个人也衣食无忧,经济条件比较好,对前途也充满着希望,所以这个时期是杜甫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漫游生活,使杜甫有机会游览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文化古迹,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结交了友人。

这个时期他曾写下《望岳》,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和蓬勃朝气。

⊙个打击,特考失败。

  ⊙第二个打击,父亲病故。

⊙第三个打击,才华不得赏识。

⊙第四个打击,儿子饿死。

十年的长安困守,使杜甫看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下层人民的苦难,从此以后他开始逐渐成为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确定了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帝。

这年二月,杜甫从奉先县返回长安。

由于敌情严重,这年五月,他又离开长安,把妻子儿女从奉先县带到白水。

不久,潼关失守,白水沦陷,于是,在兵荒马乱中,杜甫又带着一家人向北逃难,他走在难民的行列里,以野果充饥,尝遍了逃难者所遭受到的一切苦楚。

后来他听说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即位,于是他把家属安置在鄜州城西北三十里的羌村,便只身北上,投奔刚刚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李亨,可是走到半路,不幸被安史叛军截获,送往沦陷后的长安。

再现在诗人眼底的长安,经过安史叛军的杀戮洗劫,到处呈现出国破家亡的惨象。

在长安,杜甫写下了《悲陈陶》、《春望》、《哀江头》、《月夜》等著名的诗篇。

  唐肃宗至德二载四月,长安西郊处在大战前夕,杜甫冒着生命的危险,穿过安史叛军与唐军对阵的战场,终于逃出长安,一路上历尽艰辛,奔赴唐肃宗临时驻地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五月十六日,唐肃宗任命杜甫为左拾遗。

左拾遗的职责有两项,一是劝谏皇帝,二是举谏贤良。

虽只是从八品上,但却是清要之职。

杜甫感激涕零地接受了这个职务,但不久却因为上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竟遭到审讯。

房琯与杜甫是布衣之交,唐肃宗即位后,任命他为宰相。

他虽然主动地要求带兵同安史叛军作战,但他不懂军事,又自负其才,结果招致陈陶斜和青坂之败。

至德二载五月,有人告发房琯的门客招货纳贿,肃宗因此借机罢去他的宰相之位,降为太子少师。

新任左拾遗的杜甫,看到房琯受政敌谗毁,毅然上书,反对罢相。

唐肃宗勃然大怒,命令颜真卿、崔光远、韦陟审讯他。

幸有新任宰相张镐营救,杜甫才免于治罪。

六月一日,张镐宣布杜甫无罪。

但由于唐肃宗厌恶他,到了八月初,便打发他回家探亲。

杜甫离开凤翔,北归鄜州羌村探视妻子,写下了著名的长诗《北征》。

这首诗通过真实的形象描写,反映了安史之乱中的社会生活,留下了一幅兵荒马乱和人民困苦的历史图画,可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后媲美。

  这年九月,唐军收复了沦陷两年零三个月的都城长安,十月又收复洛阳,唐肃宗于十月底返京,十一月,杜甫带领妻子儿女也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

次年即乾元元年五月,杜甫受到朝廷内肃宗新贵与玄宗旧臣相斗争的影响,外调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与长安永别。

这次被贬是对杜甫在政治上的一次致命打击,从此,他重又接触到了苦难的人民。

  ⑷漂泊西南时期

  乾元二年立秋后,杜甫在华州呆了一年多,因关中地区发生饥荒,再加上他在政治上感到绝望,于是便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

他先是在秦州客居三个月,然后又由陇入蜀,于乾元二年岁末来到成都。

  由于彭州刺史高适等亲友的资助,上元元年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了一个安身的处所。

诗人在这里和农民交往,写下了许多著名的田园诗。

上元二年末,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给过杜甫不少帮助。

代宗宝应元年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在成都叛乱,杜甫曾流亡到梓州、阆láng州。

广德二年春,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杜甫也在三月回到成都。

严武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永泰元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结束了杜

  ⊙第五个打击,安史之乱中成俘虏。

  ⊙第六个打击,对官场产生绝望,放弃了官职。

这个时期是杜甫创作的高潮时期。

其主要诗作有《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春望》、《月夜》、《羌村三首》、《北征》、“三吏三别”等。

⊙第七个打击,穷困再次逼进了他的生活。

  甫“漂泊西南”的前半个阶段。

他在成都五年多,其主要诗歌有《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春夜喜雨》、《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戏为六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丹青引》等。

  杜甫于永泰元年九月到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进,因为他一路上感受湿气,肺病和风痹病发作,脚部有些麻痹,行走不便,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

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零九个月,写诗330余题,450多首,平均不到两天就写一首,这是他创作的一个旺盛时期。

如《壮游》、《昔游》、《遣怀》、《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作品。

  因为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杜甫在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

三月到江陵。

他本想北归洛阳,但又因河南兵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

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数月,在年底到达岳阳。

大历四年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他本想投靠亲友,但亲友多亡故,又加上洪水、兵乱,使他非常困难,贫病交加,最后他在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

临死之前,他写了《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的诗,其中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诗句,可见他至死也不曾忘怀多灾多难的国家和人民。

  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㈡背景交代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

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

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㈢释题

  提问:

既然老人的身体状况如此之差,为什么要在这个萧瑟的季节独自一人蹒跚着来江边登高呢?

  登高是重阳节的一个传统节目,讲究的是全家人在本地一起登高,如大家熟悉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登高外,还有赏菊,喝菊花酒这些习俗。

杜甫登高,也希望如此,可事实却是另一番样子,且又面对如此之景。

他只好寄托于诗,在诗中我们将看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诵读感悟

  其实,“言为心声”,诗人写诗的时候已经把感情融于笔端,从他的诗就可以体会他的内心。

现在我们就通过诵读来走近他的内心世界。

  ⊙第八个打击,年老人蓑,无家可归,病死客船。

  ⊙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⒈美美地听——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播放《登高》配乐朗读,同学们美美地听,注意:

  ⑴读准字音,把握节奏;⑵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⒉美美地读——训练语感,把握情感。

  ⑴次读:

再次播放《登高》配乐朗读,请学生跟着小声仿读;

  ⑵第二次读:

老师范读,作节奏、轻重音指导,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颈联的“悲秋”的“悲”字,然后学生自主朗读,酝酿感情。

  ⑶第三次读:

全班齐读,注意节奏舒缓,读出诗歌的感情。

⒊朗读方法小结

  ⑴读准字音;⑵注意轻重;⑶把握节奏;⑷读出感情。

四、赏析探究

  师:

题目《登高》已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写景诗,请同学们自读全文,并把本诗的意象找出来,思考一下这些意象有什么特色?

诗人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㈠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⒈诵读•思考

  问: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

六种。

风、天、猿、渚、沙、鸟。

十四字写六种景很凝练。

补充: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⒉涵咏•体悟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所学过的常用的8种鉴赏方式:

诠释、评点、旁涉、比照、联想、想象、妙悟、辨析等对诗句选一个点或一个角度进行一番赏析。

  在诗作之首,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

  风急——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曾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而江边的风要比其它地区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

不仅如此,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

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

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天高——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

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

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可复习意象与意境的知识:

  意象:

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清泉”。

  意境:

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了诗人投身清新的大自然中,无比喜悦、闲适的意境。

  ①师生一起简单回忆一下8种常用鉴赏方式。

  ②学生独自思考,写下鉴赏要点。

  ③四人一组交流鉴赏内容,教师巡回答疑。

  ④课堂交流:

投影部分有代表性的鉴赏内容,师生共同品评。

  猿啸哀——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渚清——“渚清沙白鸟飞回”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

“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

沙白——接下来诗人由沙洲自然写到了沙子,在描写沙子的色彩时,作者用了一个“白”字。

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鸟飞回——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

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所以用“回”,回旋地飞。

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

为什么呢?

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

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

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

补充: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总结:

首联所表现的意境是很凄清的。

可见诗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

  我们读的时候,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㈡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

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

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

问:

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

为什么?

  明确:

“落木”更好,落叶有很多种,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

“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子,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

从颜色上看“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

李白《早发白帝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是欢歌笑语,不见半点伤心,是因为李白的好运与老杜的潦倒天差地别之故。

⊙补充问: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

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王维特别向往幽静大自然。

  杜甫笔下是“鸟飞回”,有几只鸟?

一只,把‘回’变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回”说明鸟在盘旋。

曹操的《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这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什么?

是作者的孤单无依。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再问:

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

  明确:

实际上与杜甫的感情有关。

“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还是轻飘?

沉重!

所以用:

“落木”“萧萧”比较好。

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

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

提问:

“滚滚”换成“滔滔”可以吗?

表达效果不好。

  明确:

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