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 考试必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3906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学 考试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修辞学 考试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修辞学 考试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修辞学 考试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修辞学 考试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辞学 考试必备.docx

《修辞学 考试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学 考试必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辞学 考试必备.docx

修辞学考试必备

1、修辞和修辞学的含义

1、修辞是努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接受效果的活动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2、修辞学是研究提高修辞表达和接受效果的规律的学科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学科,就是研究言语交际表达主体如何依据和利用语境选择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组建能够适切表达思想内容的话语,以及接受主体如何正确理解和接受表达主体所传话语信息的规律、规则的学科。

2、修辞是言语现象

修辞是运用语言增强交际效果的活动,,任何修辞活动都要依据具体的言语环境去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恰切组建话语和透过语言表达手段正确理解话语,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

语境有语言性的静态语境,也有语言性的动态语境。

修辞主要就是依据动态语境,而随动态语境选用语言表达手段组成的话语是语言运用的产物,人们运用语言,不管是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和接受,都会有修辞上的考虑和要求,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修辞寓于语言的具体运用之中,人们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修辞。

因此修辞是言语现象。

3、语境是什么,语境的构成

名词解释:

语境:

是语用活动的环境,主要包括交际对象、表现对象、时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辅助语环境和交际话语的前言后语或上下文等因素。

语境构成:

1、非语言语境,指影响和制约言语交际的各种非语言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

(1)交际对象:

指语言交际的接受者,

(2)表现对象:

是言语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内容,(3)社会文化环境:

包括影响和制约言语交际政治、经济、文化、时代特征、社会思潮、民族心理等环境,(4)时空环境:

包括影响和制约言语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自然环境等,(5)辅助语环境:

指伴随有声语言而出现的交际主体的身体姿势、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

2、语言环境,也叫语内环境、语篇环境,即通常所说的某一语段的上下文,这里的上下文,可以是语篇内的词、句、短语、句子、句群、段落,也可以是该语段所在的整个语篇。

语篇的上下文对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4、联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的修辞功用

1、联绵词:

(1)名词解释:

指一些不能分解的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就是说,这些词一旦被分开,单个的字都不能表示任何意义。

(2)类别:

双声词,两个音节的声母都相同;叠韵词,两个音节的韵母都相同;双声叠韵词,两个音节声母韵母都相同;非双声叠韵词,两个音节声母韵母都不同。

(3)修辞功用:

双声或叠韵突显了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相邻音节,它们的声音以及由此声音所表达的情绪,势必得到强化,从而使铿锵的越发铿锵,婉转的益见婉转,荡漾的更加荡漾,促节的尤为促节。

(4)举例分析:

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使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

例子中加“—”的词,或双声,或叠韵,都是联绵词,作品中用以写景状物,增加了语言的和谐悦耳美。

2、叠音词:

(1)名词解释:

指两个音节的声音形式完全相同的词。

(2)类别:

双音节的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两个音节连绵在一起,分开后单个音节不表示意义;双音节的合成词,由两个语素合成,两个音节分开后都能单独表示意义。

(3)修辞功用:

叠音实质上是声韵交错的重叠,兼有双声叠韵的作用。

恰当的运用叠音词不仅可以壮大声势,协调音韵,加强语意,增强节奏,加深印象,使语言富有感染力,而且可以夸大描绘效果,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4)举例分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最难降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例中“寻寻觅觅”形容若有所思,用“冷冷清清”形容孤独寂寞,用“凄凄”形容寒凉凄苦,用“惨惨”形容心中抑郁凄惨,用“戚戚”形容忧愁悲伤,这七个叠音词把词人内心世界复杂的情感体验描绘的淋漓尽致,而且每个叠音词都是这副心灵画面上不可缺少的一笔。

3、象声词:

(1)名词解释:

又叫拟声词、摹声词或拟音词,是一类纯粹用来模仿声响、记录声音的词。

(2)类别:

根据模仿声音的不同形式,可分为四类:

单音节,如呜、咔、啪、咚等;双音节,如咚咚、汪汪、叽叽、叮当等;三音节,如呱呱呱、轰隆隆、咕噜噜、哒哒哒等;四音节,如啦啦啦啦、叽叽呱呱、稀里哗啦、淅沥淅沥等。

(3)修辞功用:

象声词是模仿客观世界各种各样声音的词,它的修辞功用在于直接传达客观世界的声音节奏,缩短人和自然界的距离,使人感到自然轻松亲切。

(4)举例分析: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火鸡围在一起,谈起那件事,脸都红起来,不停地叫着,咕噜咕噜,咕噜咕噜。

例中的加“—”的都是象声词,不仅真切的描摹了动物的声音,增加了叙述语言的音乐美,给人如闻其声的真实感,而且增强了描绘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印象。

5、平仄的修辞功用

1、平仄的基本规则:

主要有四条规则(一声二声为平,三生四声为仄)

(1)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以五言诗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用“仄”。

七言诗也是依次类推。

这是组句规则。

(2)两句之间平仄相对:

如果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平平仄仄平”。

七言诗依次类推。

这是组联规则。

(3)邻句之间平仄相黏:

绝句四句,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尾联。

第二句(首联对句)与第三局(尾联出句)平仄要相黏,即相同。

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额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律诗的第二句(首联对句)和第三句(额联出句),第四句(额联对句)和第五句(颈联出句),第六句(颈联对句)和第七句(尾联出句)音节的平仄要相同,即相黏。

例:

红军不怕远征难,(平平仄仄仄平平)——出句

万水千山只等闲。

(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仄仄平平平仄仄)——出句

乌蒙磅礴走泥丸。

(平平仄仄仄平平)——对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平平仄仄平平仄)——出句

大渡桥横铁索寒。

(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句

更喜岷山千里雪,(仄仄平平平仄仄)——出句

三军过后尽开颜。

(平平仄仄仄平平)——对句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不论,不守前三规则;分明,守前三规则

二四六分明遵守上三规则,同上相近。

一三五不论不遵守上规则,可只要能避免孤平和句末的三平、三仄调,却也正确。

孤平:

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

孤平句:

五言诗的“平平仄仄平”写成“仄平仄仄平”,七言诗“仄仄平平仄仄平”写成“仄仄仄平仄仄平”时,叫做孤平句。

句末三平、三仄调,指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都是平声或仄声字

2、平仄格律的修辞功用

(1)平仄格律能够产生“疏密、长短、抑扬、轻重”的节奏美和回旋往复的回旋美,从而能给思想内容的表达增添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量。

(2)体现出生动性、音乐性的特点

(3)汉语特有的风格手段,他能使语言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

6、节奏的修辞功用

1、节奏的分类:

就节奏在句中的作用来看,可分为“顿”和“逗”两类。

就诗句而论,四言诗为2+2两顿,五言诗为2+1+2或2+2+1三顿,七言诗为2+2+2+1或2+2+1+2四顿。

例: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两首诗中,

(1)的读法是2+1+2,

(2)的读法是2+2+1。

与“顿”相对的概念,还有“逗”。

所谓逗,也叫半逗,是指一句之中能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的最显眼的那个顿。

例: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中,“||”为逗,读诗时,停顿时间比“|”长,是为逗。

2、节奏的修辞功用:

(1)顿逗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要求。

(2)顿逗还有一特殊功能,即通过不同的顿逗,可以使同一篇诗作具有不同的音律美。

(3)古文中没有标点符号,顿逗成为断句了解文意的重要手段。

七、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的修辞功用

1、多义词的修辞功用:

可以造成委婉、含蓄和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

  

2、同义词的修辞功用:

(1)、按需选择,便于形象刻画。

(2)、同义词换用,可避单调重复,使语言活泼多变。

(3)、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

 

3、反义词的修辞功用:

(1)、反义词配对构成的语句,可以使文意更加鲜明

(2)、多组反义词连用,可加强语气,强调语意。

8、模糊词的修辞功用

1、混沌、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给表达着的表达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无限空间,也给接受者提供了联想、想象以及审美再创造的充分条件。

2、模糊词语不仅在文学语中对描绘艺术形象大有用处,在谈话语体的日常交际活动中也表现非凡。

3、法律语言、诉讼审判语言常也会用到词语的模糊意义。

例如:

第八十四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一)因公致残,被确定丧失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疾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4月27日颁布)

例中的“部分”在边缘上是模糊而不确定的,但不会影响法律的正确执行,因为“部分丧失”是多少在法律条文中不适宜做硬性规定,而用模糊词语来表达,则使表达更具有灵活性,便于根据客观情况或需要而定。

9、辞格的运用

一、修辞格的含义 

修辞格简称“辞格”,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唐钺的《修辞格》(1923年出版)一书。

唐钺:

变格的语法 。

修辞格是在长期的言语交际过程中逐渐定型的,为了适应修辞主体的审美追求和语体需要而运用的,功能上具有特定的修辞效果,结构上具有特殊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用上具有特别的偏离性和变异性的表达模式。

2、辞格的产生基础

1、辞格的产生离不开语言文字基础。

2、辞格的产生有其客观基础。

3、辞格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

4、辞格的构成还有美学基础。

3、修辞格的分类

1、语形求同类

语形,是指语言文字自身的外部表现形式。

语形求同,是指语言单位的词性、结构乃至某些构成要素力求相同或相近,造成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有同的效果。

语形求同类辞格包括:

对偶、排比、层递、同异、同字、迭现、列锦、顶真、反复等。

2、语形变异类:

语形变异:

是指通过对语言文字外部结构形状的拆解、替换、增减或重新组合,使得原本平常的语言文字变得富有创意。

语形变异类辞格包括:

仿拟、回环析字、析词、藏词、镶嵌、序换、错综、断取、避复、节缩等。

3、语义变异类

语义变异:

是指通过这类修辞手法,使语义发生旁转变化,形成对比和反差,从而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义变异类辞格包括:

对照、衬托、教物、借代、双关、反语、换义、别解、曲解等。

4、逻辑变异类

逻辑变异:

是指有意超越甚至是违背逻辑规则,打破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习惯,产生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

逻辑变异类辞格包括:

夸张、杂混、闪避、岔题、谬语、误解等

5、搭配变异类

搭配变异:

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打乱语言单位的正常组合搭配,通过联想、关联、错觉等心理手段赋予语言单位以新的组合搭配,从而产生一种奇异新鲜的表达效果。

搭配变异类辞格包括:

比喻、借用、降用、比拟、移就、移觉、移时、倒反、易色、拈连、转类、异语等。

6、用句变异类

用句变异:

指为了取得简明、清晰、强调等表达效果,而改变了正常的句子使用方式。

用句变异类辞格包括:

设问、反问、疑离、奇设、引用、互文、伸缩、折绕、避讳、换算、设疑、增语等。

4、常用修辞格

(一)、语形求同类:

对偶、排比、层递、反复、顶真

1、对偶: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语句成对比地排列起来。

对偶的结构类型:

(1)正对,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个事理,在意思上相近、相似、相补、相衬的,是正对,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例句的上下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上相互补充,属于非常工整的正对。

(2)反对,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从正反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事理,在意思上相反或相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反对。

例: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是串对。

例: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例句中表示事物的发展过程相关联的承接关系。

对偶的功用:

(1)对偶韵律上显得节奏感强,富于音乐美,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2)能把事物之间的对称、对立乃至相关的意思鲜明地展现出来,以加强感染人的力量。

2、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格,叫排比。

排比的结构类型:

(1)句子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单句排比:

即机构相近的单句,接二连三地表达同范畴、同性质的内容,是单句排比。

(3)复句排比:

用结构相似的复句,接二连三地表达同范畴、同性质的内容,是复句排比。

(4)语篇排比:

用一连串的排比构成一个段落或篇章的,是语篇排比

排比的功用:

(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四)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3、层递:

是把要表达的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轻重、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的修辞方法。

层递的结构类型:

(1)、递升:

递升就是指按照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等顺序排列的层递。

(2)、递降:

递降就是指按照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由多到少、由远及近、由深及浅、由高到低等顺序排列的层递。

层递的功用:

1、层递可使读者层层跟随,因而引人入胜。

如是叙事,条理清楚;如是说理,说服力强;如是抒情,易生感染效果。

2、层递修辞的最主要作用,是一种顺着文句所形成的层次感,让主题概念层层逼出,让事理说服力得以深化,语言之感染力得以深切,也可藉由上下语义脉络的连贯一致、规律变化,使表述的重点内涵能安置在最妥当之处,方便读者理解记忆。

4、反复:

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反复的结构类型:

连接反复和间隔反复。

(1)连接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的是连续反复。

(2)在连接使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隔有其他的词语或句子的是间隔反复。

反复的功用

1.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2.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5、顶真:

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顶真的结构类型:

分为词语顶真、句子顶真和章段顶真

顶真的功用:

(1)有利于表现事物之间的连锁关系,揭示事物之间的发展过程,或者强调所指的事理。

(2)顶真用力描绘景物,能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3)顶真结构严谨,语气连绵,语势畅达,使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

(二)、语形变异类:

仿拟、回环、拆字、析词、藏词

1、仿拟:

就是仿照现成的词,固定词组、句子、语篇的结构形式临时性造出新的词语、句子或语篇的一种修辞格。

仿拟的结构类型:

防词语、仿句子、防语篇。

仿拟的功用:

(1)增添语言的幽默情趣。

(2)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表意更强烈。

2、回环:

运用颠倒语序组成语句形式上的回环往复以表现事物相互关系的修辞格叫做回环。

回环的结构类型:

严式回环和宽式回环

回环的功用:

(1)使语言回环往复,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2)能言简意赅地揭示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或相互对立的关系。

3、拆字:

先刻意就文字的形体、声音、意义加以分析,然后把文字的各部分再重新组合或分别使用的一种修辞格,叫拆字。

拆字的结构类型:

离合、增减、拆散。

拆字的功用:

拆字格常用于对联和文学语体,它的主要修辞功用是用来表示不便直说的思想内容,使话语显得婉转含蓄也可以隐晦曲折地鞭挞、嘲讽坏人坏事,还可以使语言增添幽默情趣。

4、析词:

词或成语有凝固性,一般是不能拆开来运用的,但有时出于表达的需求,故意把一些词语或成语拆开来使用,这样的修辞格叫析词。

析词的结构类型:

插嵌式、变序式、拈用式、拆换删削式。

析词的功用:

(1)使析词所蕴含的语义更充实、更丰富。

(2)可使原词在意思上增添新色,或更细致,或更新,或强调。

(3)可使语言幽默风趣。

(4)可使语言变化、新颖。

5、藏词:

要用的词本包含在人们熟悉的成语或俗语中,故意隐藏本词,只将成语或俗语的另一部分用在语句中代替本词,这种修辞格叫藏词。

藏词的结构类型:

藏头、藏腰、藏尾。

藏词的功用:

藏词运用得当可以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可以使语言表达委婉、含蓄、幽默,可以使语言简洁精练。

(三)、语义变异类:

借代、双关、对照、教物、衬托、反语

(四)、逻辑变异类:

夸张、闪避

(五)、搭配变异类:

比喻、比拟、移觉、移就、拈连、摹拟

(六)、用句变异类:

设问、反问、换算

十、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1、兼用式:

同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一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另一种辞格,这种辞格使用现象就是辞格的兼用。

例: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例中兼用了对偶、夸张、比喻。

2、连用式:

一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辞格,这些辞格并列相接而不互相包含,这就是辞格的连用。

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

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例中的引用、排比、拟人三种辞格前后相接,连续使用。

3、套用式:

一个语句,从整体来看用了某种辞格,但这种辞格内部的成分如果解开来看,又包含着其他辞格,这些辞格彼此之间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这种辞格使用现象叫辞格的套用。

例:

富士山!

今天你怀有无限忧愁么?

你曾经爆发过火焰,而今天,你不是也饱含着多少烈火将要喷射出来吗?

例中前句是设问中含比喻,后句是反问中套拟人。

4、混用式:

由连用式和套用式交错地综合运用,叫混用式。

例:

这真是有趣的自然现象,正是三伏暑天,沙漠中热风灼肤,山峰上却银装素裹。

冰雪在尖尖烈日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银光,很是璀璨夺目。

我觉得雪上像个做了一些恶作剧勾当的顽皮孩子,正躲在那重山迭岭后面,露出戴着银色小帽的脑袋,偷偷对着大地笑呢!

例中前句中“热风灼肤”与“银装素裹”构成对偶和对比,而“银装素裹”又是借喻。

最后一句是比喻之中包孕着比拟。

这样综合运用几种修辞格,使雪山奇景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