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山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855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山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山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山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山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山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山西.docx

《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山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山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山西.docx

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山西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二)(山西)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节选)

刘仰东

  梁漱溟是不是学者,这本来不成问题。

1916年。

他23岁时就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次年开讲,先讲“印度哲学”,再讲“儒家哲学”。

讲“儒家哲学”时。

听者踊跃,除一般学生外,还有四五十岁的前辈,还有一些当时及后来的风云人物。

四年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更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

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

  但是,梁漱溟本人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

也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

他生前曾在许多文章或演讲中明确表态。

1930年,他在题为《我是怎样一个人》的文章中写道:

“大家误解我什么?

这就是误认为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部不合适:

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谈学问,在我只是不得已,非是有心……我只是好发生问题——尤其易从人事上感触发生问题。

有问题,就要用心思;用心思,就有自己的主见;有主见。

就从而有行动发出来。

外人看我像是在谈学问,其实我不过好用心思来解决我的问题而巴,志不在学问也。

  此时,梁漱溟不足40岁,他的后半生,依然没有变。

在梁漱溟看来,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

他曹说:

“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

”他认为如果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只当做哲学思想来讲,则“其固有精神实质亡矣”!

梁漱溟曾再三强调,孔子的学问是专门致力于人的身心进于白觉、自主。

使人的生命整体上有所变化和提高,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修养实践上。

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

这个观点贯穿于梁漱溟的一生,他晚年依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有的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中国古书汗牛充株。

除了少数研究者,未必人人都要去读,但有一本书,即《论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

是不可不读的。

  1924年夏天,他在当讲之年教然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学的讲台上。

当时也有几所大学请梁漱溟去,但梁漱溟谢鲍了这些邀请。

多年后。

他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

“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

只有一个念头:

责任。

”又说。

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

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

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

  他在1924年(31岁)辞去北大教职后,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山东、广东、上海、山西、河南等地办学和考察。

自1931年起,梁漱溟落脚山东邹平,开始7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

他的长子梁培宽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没有水电,我们生活在那里。

吃的是井水。

点的是油灯。

……基本上过的就是农村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里,梁漱溟一干就是七年。

他在自撰的《生平述略》中说:

“1931年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它以全体乡民或村民为对泉,培养农民的团体生活习惯与组织能力,普及文化,移风易俗,并借团体组织引进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

  抗战的爆发,让梁漱溟为之努力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戛然而止。

但随后他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

1938年1月,梁漱溟访问延安,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

1939年2月。

梁漱溟赴晋冀豫皖苏鲁等地的敌后游击区巡视,与国民党将领和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罗荣桓、陈光、彭雪枫等都进行了会晤。

1940年底,梁漱溟与黄炎培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试图以“第三方面”的力量促成两党的团结,以求抗战的最后胜利。

  30岁到50岁,被视为生命的黄金时期。

而梁漱溟从31岁退出北大后。

二十余年间奔走于社会,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无疑都属于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

自这个意义上看,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

  (选自《师资建设》)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梁漱溟23岁时,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四年后,就因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使他享有了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

  B 梁漱溟认为。

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

为了实践这一观点,他在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

  C 抗战爆发后,梁漱溟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

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D 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这就是梁漱溟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的目的。

  E 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

这正是他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意义之所在。

(2)梁漱溟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学者?

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3)本文题目是《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那么,请根据全文,简要说说梁漱溟的“与众不同”之处。

(6分)

 

(4)文章作者认为,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

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请说说你的看法。

(8分)

 

①C、D

  

(2)①梁漱溟不认为自己是学者,是因为:

他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只是好发现问题,好用心思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已,谈学问,只是不得已。

外人看他像是在谈学问,其实,志不在学问。

(意思对即可)

  ②他辞去北大教职。

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

原因是:

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他要把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

梁漱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是把解决中国问题放在心上,离开北大到各地考察办学,是他进行人生实践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好方式。

(意思对即可)

  (3)①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

②他不幕名利,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他却在他当讲之年毅然辞去。

③注重实践。

许多人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当做哲学思想采讲,而他认为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

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总是把中国问题最大问题摆在心上,不怕困难,先后用七八年的时间,到许多地方办学和考察。

(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4)示例1 认同,梁漱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不是学者。

  ①梁漱溟从不自视为学者,他做学问是不得已,其缘起、目的和态度都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

②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研究学问,是为了实践。

③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许多地方办学和考察,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参与政冶活动,这些都表明他是一名社会活动家。

  示例2不认同,梁漱溟还是一个学者。

  梁漱溟在北大期间主要身份就是学者,虽然离开北大后,从事了许多社会活动,但最终使他闻名后世的,还是他在学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

学者并不是只呆在书斋里一味研究学问的书呆子,把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中探索发现。

同样是学者的本分。

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

  示例3 梁漱溟既是学者,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①梁漱溟的学术水平、学术成果以及学术地位,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

梁漱溟是优秀的学者。

②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

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许多地方办学和考察,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这些都表明他是一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

③这两种角色不是截然分开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在梁漱溟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他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和目的研究学问,产生了学术成果。

又以学者深厚的学养实践于社会活动。

所以。

尽管梁漱溟不自视为学者,但实际上,他首先是学者,然后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力学之父”钱伟长

邓艳玲

  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

在苏州中学求学之时,钱伟长的父亲病逝,本来就家境贫寒的他,只能靠叔父(钱穆,著名学者)的接济才得以继续上学,因此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特别刻苦。

除了白天抓紧时间学习之外,每天晚上学校熄灯以后,他还总要再自学两三个小时。

钱伟长此后伴随一生的“开夜车”的习惯,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养成的。

1931年,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原本是要学习历史或者文学,因为这两科他的考分都是满分。

钱伟长入学清华大学第二天,“九一八事变”爆发。

那年清华的物理系,因为“九一八”,而变得十分的热门,新生中竟有五分之一的人想进物理系,但该系的名额只有十名,面对这些学生,系主任吴有训十分为难。

  物理只考了5分的钱伟长也在其中。

晚年他回忆,当自己从广播中听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是因为中国没有飞机大炮,打也是失败的论调时,就火了,“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学物理系,要造飞机大炮。

  已经到北京大学任教的钱穆并不赞同他的选择,建议他还是继续家学渊源的历史学。

钱伟长去找史学大家顾颉刚。

顾颉刚满口赞成:

“我们国家站不起来受人欺负,就因为科学落后。

青年人有志于科学,我们应该支持。

”钱穆便不再反对。

  为了说服吴有训,他那段时间每天都去吴的办公室软磨硬泡。

吴早上八点到办公室,他六点半就等在门口。

最后,吴有训被他的热情感动,决定让钱伟长先到物理系学一年,期末考试物理和高等数学成绩达到70分才可以继续学下去。

  这个没有难倒钱伟长。

刻苦学习本来就是他的习惯,从清华大学毕业时,钱伟长已经成为物理系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吴有训也非常器重他,还把他收为自己的研究生。

  1956年我国第一次制定12年科学规划,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钱伟长参与了这个规划制定。

钱伟长在自己的计划之中,秉着在当时“国家需要什么就搞什么”的原则,提出五项科学计划:

原子能、航天导弹,还有自动化、计算机和自动控制。

这个计划遭到了数学、物理等多个基础学科约400来名知名学者的反对。

但钱伟长坚持己见,并最终得到了周总理的支持,计划顺利实施。

  为了国家的需要是钱伟长弃文从理的原因,也是他留洋求学的初衷。

1940年1月,他考取了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

出发前,四叔钱穆特地从苏州赶到上海,为他送行,钱伟长告诉钱穆,出国绝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而是想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和钱伟长一起出国留学的学生,和他有着相同的想法,钱伟长后来回忆说,当时大家在甲板上都立下誓言,凡是每人出去所学的那门学科,回国后国家就不用再派人去留学了。

  为国家学习的动力激励着钱伟长,入校第一天他就定下了自己的研究计划。

因为他和导师辛吉不约而同地研究同一个课题,于是他们立即合作,仅用了五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这篇论文被收录在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六十岁祝寿文集里。

那部文集里,也收录了爱因斯坦的论文,钱伟长一举成名。

  两年后,取得博士学位的钱伟长受冯·卡门邀请,到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之后,他又进入美国著名的喷气推进研究室工作,参加火箭和导弹试验。

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优越。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不过,当钱伟长听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立即决定回国。

1946年,钱伟长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机械系的教授。

同时他还在其他三所大学里兼职任教,几乎包下了这些学校物理系中所有的基础课程。

  那个时候,教师的日子非常清苦,生下两个孩子之后,钱伟长不得不靠向同事借钱度日。

1948年,他一度在当时尚未回国的钱学森的建议下萌生了举家移居美国的念头,他工作过的美国喷气推进研究所一直期望他回去。

最终,钱伟长没有离开。

  之后一直到1949年的岁月里,钱伟长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该班学员,日后大多成为中国从事力学研究科学的领军人物。

钱伟长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便发端于此。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伟长还在读中学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叔父钱穆接济钱伟长继续上学,主要是因为血缘关系。

如果不接济,伦理上说不过去。

  B.钱伟长被清华大学录取后弃文从理,是因为他认为国家科学落后就会被动挨打,学理更能直接为国效力。

  C.本文主要介绍钱伟长,可是在第10段中介绍其科研成果时,提到了爱因斯坦的论文。

这属于作者选材不当,应予删除。

  D.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祝寿文集里收录钱伟长的论文,使钱伟长一举成名。

钱伟长能在短期内取得这样的成就,“为国家学习的动力激励”是关键因素。

  E.“最终,钱伟长没有离开”中的“最终”表现了钱伟长面对国外优越条件曾经犹豫不决,这不符合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

(2)为什么当时与钱伟长一起出国留学的学生会立下“凡是每人出去所学的那门学科,回国后国家就不用再派人去留学了”的誓言?

请简要分析。

(6分)

 

(3)钱伟长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原因是什么?

请概述。

(6分)

 

(4)有人说钱伟长的“五项科学计划”既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试结合新中国的科技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8分)

 

(1)B、D【解析】A项“血缘关系”肯定是一个因素,但未必是“主要因素”;C项选爱因斯坦的论文,是用正面衬托的手法,很好,不宜删除;E项爱国知识分子也有犹豫的时候。

  

(2)示例:

一是当时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急需人才,学习的机会不易,应该珍惜;二是当时国家贫穷落后,应该在本学科取得最高成就,让有限的经费发展更多的学科;三是相互勉励,要努力取得顶尖的成就。

(言之有理即可)

  (3)①钱伟长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②同时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为日后力学研究科学培养了许多领军人物;③钱伟长在力学研究上有很大的成就,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为我国力学研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意思对即可)

  (4)示例:

“五项科学计划”是“国家需要什么就搞什么”原则的具体体现。

①在当时,尖端科学落后就要挨打,尖端科学上去了,国家就会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当时国家还比较贫穷落后,项目多,就会财力分散,只有财力集中,才能让尖端科学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③从当初我国原子弹的爆炸、火箭的研发,到如今的载人航天、“嫦娥一号”绕月球飞行,都离不开“五项科学”的奠基,所以说既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言之有理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他是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的老人

沙林

  他是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的老人!

复旦大学教授、巴金研究专家陈思和几年前说:

这个社会正在逐渐走向开放,人人都有权利追求事业成功、财富增长、名利双收……但唯独巴金,还在一字一句地写他的忏悔录。

他沉浸在噩梦般的恐怖之中,把自己作为箭垛,一鞭一条血痕地解剖自己、指责自己,提醒人们不要忘记20年前的民族劫难。

  巴金对中国青年的意义,是他影响了整整三四代中国青年,使他们懂得了爱和自由,进而反叛封建社会和家庭。

我们党是在这个基础上引领他们走向革命的。

  这些出于人道和爱情的反叛,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注定要与人们内心的阶级斗争说发生冲突。

因而巴老的命运有了不同。

  但广大青年对于巴金作品的热衷程度比起解放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是,1958年,姚文元等人对巴老发起“拔白旗”运动,指责巴老的作品是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说“觉慧出走以后肯定是无政府主义,不可能是革命者”。

围攻了半年多后(为什么叫围攻呢,当时北师大、武大、北大的学生社团和《中国青年》、《读书》、《文学知识》等刊物群起而攻之),有意思的是,《文学知识》登出了批判中的来稿统计,全部肯定巴老作品的有74篇,又批判又肯定的有35篇,全部否定的仅有4篇。

以后又来了1000多篇来稿,还是这种比例。

这说明一直到了1958年,虽然经过了反右之祸,巴老在中国青年心目中还是受欢迎的,青年们还是不避风险地为他说话。

  一直到了“文革”前夕的1963年,巴金的作品还是文艺类中出借率最高之一。

  巴金晚年留给了中华民族另一座令人仰目的高峰,那就是他在中国思想史或者文艺史上说也说不尽的《随想录》。

这是他引起争论最多的作品。

有些人认为这部作品老谈“文革”,没有多少艺术性,没有上升到哲理高度。

还有人认为这是右的代表……巴金知道这是种种来自上面和下面的非议。

他一辈子劝人爱和非暴力,但他的爱妻却在人性恶的大爆发中惨死。

  “‘文革’的教训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太大了。

我们社会现在许多负面的东西:

腐败、理想破灭、缺少操守,包括最后的阵地——学术界的沦丧,都跟‘文革’的恶果有关。

但没人去清算。

巴老为此紧抓住这个不放,顶住了压力写出《随想录》。

许多文章只能被删改或是先拿到香港的《大公报》上发表,但收入《随想录》时,巴老坚决要求恢复原样。

”他觉得他一个人的反思真是很艰难:

“我现在走的还是一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

  巴金晚年最著名的一句话是“讲真话”。

在《随想录》中至少有4篇以“小骗子”为名,反反复复说这件事。

他在晚年一再强调的“说真话”,对于他,是道德人格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准则。

  巴金的“讲真话”表现了一种深刻的自责精神。

他对陈丹晨说:

我们当时听了话,批判胡风,后来说批错了,但没人出来负责,反而让我们内心经受煎熬。

不忏悔,这是我们民族的弱点。

这一点我们确实应该像德国人学习。

他们不认为法西斯是希特勒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德国民族的耻辱,而我们却把一场民族的悲剧推到几个人(林彪、“四人帮”)身上。

  巴老最感人的人格魅力就表现在他强调言行一致。

他早已在内心有一个决定,像托尔斯泰晚年那样用实际行动进行忏悔。

他反反复复苛刻地解剖、鞭挞自己“为了保金自我而被动去写检讨,去讲假话,去批判人,包括所熟悉的友人”的行为。

他是中国第一位表现出忏悔精神的伟大人物。

  巴金有两个梦想。

他多次给不同时期的中央领导写信,终于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世界上最现代化、最宏丽的文学纪念馆的建成。

他的另一个梦想还没实现,那就是建立“文革”博物馆。

  (选自《百年巴金》,略有删减)

(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第一段“他沉浸在噩梦般的恐怖之中,把自己作为箭垛”一句的含义的理解。

(5分)

 

(2)联系文章2~5段,阐述作者说“巴老在中国青年心目中还是受欢迎的”原因。

 

(3)巴金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结合全篇进行归纳概括。

(6分)

 

  (4)巴金有哪两个梦想?

你如何看待巴金的这两个梦想?

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8分)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揭示了巴金勇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的精神,反映了巴金一鞭一条血痕地解剖自己、指责自己,提醒人们不要忘记20年前的民族劫难。

(2)①他影响了整整三四代中国青年,使他们懂得了爱和自由,进而反叛封建社会和家庭。

②1958年“拔白旗”运动中,《文学知识》登出的批判来稿中,全部肯定巴老作品的有74篇,又批判又肯定的有35篇,全部否定的仅有4篇。

以后又来了1000多篇来稿,还是这种比例。

③一直到了“文革”前夕的1963年,巴佥的作品还是文艺类中出借率最高之一。

(3)①巴金启发青年懂得了爱和自由,引导他们走向革命道路。

②巴金晚年顶住压力,写出了《随想录》,留给了中华民族另一座令人仰慕的高峰。

③巴金的“讲真话”表现了一种深刻的自责精神。

④巴老最感人的人格魅力就表现在他强调言行一致。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示例:

巴金有两个梦想:

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建立“文革”博物馆。

巴金的第一个梦想已经实现,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世界上最现代化、最宏丽的文学纪念馆的建成。

这一梦想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巴金建立“文革”博物馆的这个梦想目前还没有实现。

实现这个梦想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激发人们勿忘历史,不断忏悔自我,总结教训。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

竹笛诗魂俞逊发

林克仁

  挚友俞逊发离开我们,竟已有五年了。

深夜孤灯下,我仍时时忆起他的高大身影。

  想当年俞逊发过往南京,必定落脚我家,晚上总要促膝长谈——我俩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他最喜爱楚辞,枕边一册在手,随意翻翻,都不亦乐乎。

他十分豁达、坦诚,如同笛竹那样的耿直、热情。

谈起流派,他认为不要分什么南流、北派,好的都要学,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演奏。

我们在八十年代初就探讨了笛吹双声,还交流了许多笛艺的理论问题。

当时我已感觉他已将艺术触觉伸向理论领域,在酝酿构思理论与著作。

我们都认为,理论兼有指导演奏的宏观优势,缺乏理论的演奏只能陷入一种盲目“傻吹”的境地,就毫无文化可言了。

谈起笛艺文化,历史上主要指精英文化,是由历代精英创造的代表性的文化样式,就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一样。

作为昆曲的先导,元曲也是文人文化之菁英。

起初元曲是用箫演奏的,后来世俗化了,才改用笛。

所以箫的内涵很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正宗。

我写《中国箫笛史》,把箫放在前面,也是由其渊源关系决定的。

这一点我们要向台湾的同行学习,他们很早就有洞箫比赛。

  可能由于地域文化相连,也可能是缘分使然,俞氏与我林家三兄弟非常投缘。

记得1988年我在省政府礼堂举办师生独奏会,他和刘波等三人前来助兴,结束后由于赶演出任务,他们是连夜买了站票一路站到上海,以至于回沪后感冒高烧不止,对友人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九十年代初我的大弟子徐昌茂在盐城举办独奏会,逊发夜半赶到黄海之滨,不愿打扰任何人,翻墙头爬进校园找到徐家,显示了他独有的游侠风度。

2004年元旦他又一次现身我的独奏会,那天好客的弟子一日三趟酒,安排不下只好加上夜宵,现在想来令人好生心疼。

八十年代初他还出席了市文化局由林克群主持的研讨会,一幕幕往事记忆犹新。

可以说凡江苏重大活动都会有俞逊发,他是江苏笛坛的保护神。

  我还记得某年春节,俞氏和闵惠芬女士来宁演出。

因天冷,体育馆气温低,演奏中他的笛膜松了,但他在台上依然气定神闲,一吹到底。

事后他说:

“此乃天意也。

”当时一位大学生要买他的光盘,因未带钱,要求以后汇款,他立即说:

“好的,拿去吧。

”事后也不知钱汇了没有。

在俞氏身上,此类事常常发生。

  江先渭老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他曾对我说:

“没有俞逊发的挖掘,就没有《姑苏行》的今天。

  俞逊发是笛坛巨匠。

无论是一笛独吹的《琅琊神韵》,或者是与民乐队合作的《秋湖月夜》、《汇流》,甚至是交响合奏《第四交响曲》,无不闪烁他的睿智与才华。

他的笛音如诗如歌,如吟如叹,倾倒了多少痴男怨女,文人墨客,他是当之无愧的竹笛诗魂。

“文革”时期,当民族艺术被淹没在高、强、快的盲流中时,他慧眼识珠,缩编了《姑苏行》,将之吹遍五湖四海,为被扭曲的文艺舞台争取了一线生机,保留了一点公道。

改革开放之初,他立即感受到政治气候的突变,以旺盛的时代精神谱写了《汇流》,接着,诗情画意的《秋湖月夜》是对那一时期流行音乐泛滥的反制。

《第四交响曲》则提升了笛乐的历史地位。

他成为频频获奖的专业户。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他精妙的艺术与高尚的人格交相辉映。

在对待生死这一大事上,他也能坦然面对,表现出强大的人格力量。

他临终前曾说过:

“死是和空气,和阳光,和雨水一样自然的事情,就不要去惧怕它的到来。

我以为,生命之外还有‘生命’,那就是‘精神’。

  (2012年1月26日《文汇报》)

  【注】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箫笛名家。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俞逊发在八十年代初就已将艺术触觉伸向理论领域,与作者交流了许多笛艺的理论问题,对作者写《中国箫笛史》有着许多启发和指导。

  B俞逊发认为,理论兼有指导演奏的宏观优势,缺乏理论的演奏只能陷入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