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0精选教育文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2186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020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00020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00020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00020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00020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020精选教育文档.docx

《00020精选教育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020精选教育文档.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020精选教育文档.docx

00020精选教育文档

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压轴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如图示意2019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

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

据此完成1~2题。

1、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  )

A. 藏南 B. 青海 C. 川西 D. 滇东

【答案】D

【解析】解:

读图可知,图中四地中滇东地区气温距平最大,且此季节又是冬季,可判断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是滇东。

 

故选:

D。

根据题干可知,气温距平是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冬季距平差别越大,则气温越低,冻害越厉害;距平差别越小,则气温越接近于平均值,冻害越轻。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理解透距平的含义即可解答。

2.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行政区此时段(  )

A. 积雪量大,大气反射量多 B. 积雪量大,地面吸收量多

C. 积雪量少,大气吸收量少 D. 积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

【答案】D

【解析】解:

甲行政区为西藏自治区,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推测(向西增大),西藏自治区的气温比常年偏高,将导致积雪量少,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量少,所以D正确; 

故选:

D。

甲行政区为西藏自治区,气温比常年偏高,将导致积雪量少。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气候因素的相关知识。

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如图是一帧剪纸作品,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 四川盆地 B. 黄土高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答案】B

【解析】解:

从剪纸中可以看出有窑洞等地理景观,窑洞景观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

 

故选:

B。

黄土高原之上,沟壑纵横之间孕育着黄土地独特的文化,遍布在黄土高原沟沟壑壑上的窑洞,便是这种文化的直接体现。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4. 建造图中民居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 风沙大、光照弱 B.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C.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D. 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答案】B

【解析】解:

黄土高原建窑洞主要是因为:

①气候:

黄土高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冬夏温差大,窑洞则“冬暖夏凉”。

②土壤:

黄土层深厚,直立性好。

③地形: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崎岖,平地少。

④植被:

植被稀少,缺少木材(建筑材料少)。

 

故选:

B。

据图判断,图中的窑洞景观为黄土高原特有的建筑景观,黄土高原区域年平均温度为3.6~14.3℃,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且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变化较大。

该题目难度较小,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如图为“2019年1月25日南通天气预报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图中,符合南通1月3日海平面等压线(hPa)分布状况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解:

读图可知,南通1月3日为阴雨天气,应该处于冷锋的后面,图所示甲位于冷锋前面,乙位于高压脊,丙处于冷锋的后面,丁位于冷锋前面,所以四图中,符合南通1月3日海平面等压线(hpa)分布状况的是C图。

 

故选:

C。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并推动暖气团移动;暖锋是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并推动冷气团移动。

冷锋过境会产生降温、阴雨、大风东南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容易产生连绵阴雨,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气旋的气流为北逆南顺辐合,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反气旋的气流为北顺南逆辐散,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读图可知,南通在2-5日气温降低,风力加大,出现阴雨天气,说明是冷锋过境。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明确冷锋降水在锋后,锋面出现在低压槽附近。

6. 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1月4日南通昼夜温差变小,是因为图示的(  )

A. ①变大、②变小 B. ①变小、③变大 C. ②变大、③变小 D. ③变小、④变大

【答案】B

【解析】解:

1月4日南通为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昼夜温差变小,从图示看①变小、③变大。

 

故选:

B。

昼夜温差变小,就是指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需要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逆辐射分析。

图示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

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关键是关键是具备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落。

2019年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汉江全长1 532千米,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

结合如图回答7~8题。

7、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是(  )

A. 高铁站用地面积广,建在郊区可以节约用地

B. 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

C. 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

D. 位于城乡结合部,方便居民出行

【答案】B

【解析】解:

A、高铁站远离主城区,可以减少对城区的交通干扰,但不便于旅客的集散;特大城市人口众多,城市占地规模大,城市过程中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修建卫星城和发展新区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故不符合题意; 

B、特大城市高铁站一般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可吸引人口向此处迁移,减轻大城市压力,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

故正确; 

C、高铁站远离主城区,可以减少对城区的交通干扰,但不便于旅客的集散;故不符合题意; 

D、高铁站远离主城区,可以减少对城区的交通干扰,但不便于旅客的集散;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交通运输能促进城市的发展,所以很多交通线从城市的边缘经过,是为了使郊区城市化,这是主要原因。

本题的难度较低,解题时学生注意高铁的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即可。

8. 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②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

③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

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速度快、机动灵活的高铁、高速公路等新的运输方式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进而逐渐代替了水运,故①对; 

随着河流的综合开发,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也阻碍通航,是汉江航运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故③对。

 

故选:

C。

水运相比陆上运输速度慢、灵活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交通建设因素的相关知识。

农业物联网是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农业中的集成与应用,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支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物联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电子、通信、计算机、农学等若干学科和领域,加上物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方法、技术还不成熟。

如图为农业物联网概念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农业物联网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  )

A. 粮食需求 B. 气候变化 C. 技术水平 D. 劳动力数量

【答案】C

【解析】解:

由概念图可知,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必须以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作为保障,故C正确; 

故选:

C。

技术指向型,对技术要求高,需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技术是关键因素。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互联网度农业影响的相关知识。

10.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减少病虫害,提升农产品质量

③规避灾害,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省劳动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解: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增加技术投入,不会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故①错。

 

减弱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病虫害,故②③对; 

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使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故④错; 

故选:

C。

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增加技术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将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互联网度农业影响的相关知识。

如图反映了18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

A. 技术依托型 B. 劳动力依托型 C. 市场导向型 D. 运输指向型

【答案】C

【解析】解:

读图,现在和将来影响西部开发的因素中,只有科教、人才是技术因素,所以M不是技术依托型,A错; 

未来的主导因素不可能是劳动力,B错; 

运输不是品牌、水能资源的主要因素,D错; 

只有市场,未来的发展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开发的主导车费是市场,故C正确。

 

故选:

C。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自然因素:

普通影响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响因素如某些工业对矿产、水能、空气或气候等有特殊要求;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府、科技等。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12. 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

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③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

④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解: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加强西部地区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故①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在保护中开发,故②对;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是过去开发的导向,故③错;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可能忽视环境的保护工作,故④错。

所以A对,BCD错。

 

故选:

A。

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由资源依托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

本题难度一般,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根据图文材料对此题做具体分析。

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读图完成13~14题。

13、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B. 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C. 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D. 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答案】A

【解析】解:

A、目前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大,“城乡倒置”现象明显,主要是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来到城市就业,A正确; 

B、城市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高,会导致人口老龄化比重偏高,故不符合题意; 

C、农村环境质量好,人均寿命长,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不是目前“城乡倒置”现象的主要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D、城乡老年人口没有大量迁入农村,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读图可知:

2050年前农村老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且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读材料可知: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为“城乡倒置”,主要是因为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务工。

本题以“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为背景,考查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原因,要求学生读图文材料,并分析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14. 为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在农村地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B. 鼓励城市人口大量移至农村

C. 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D.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答案】D

【解析】解:

A、我国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不管农村地区还是城市地区,故不符合题意; 

B、城市人口大量大量移至农村地区,表面可以缓解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但是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故不符合题意; 

C、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而不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意可知,“城乡倒置”现象,主要是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来到城市就业。

因此,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既可以安排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也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减少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数量,故正确。

 

故选:

D。

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农村老龄化人口比重大,是人口迁移造成,主要与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到城市打工有关;城市的社会福利保障比农村完善,人口死亡率较低。

根据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点睛:

本题以我国目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为材料考查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考查,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内蒙古武川县在打造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率先迈出坚定的步伐,同时,该县正在着力引进光伏发电,形成“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呼和浩特市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提供支持。

图中“白道”是沟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历来是一条经商之路。

读图完成15~16题。

15、武川县打造风电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

②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

③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④产业技术基础好,交通便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解:

①冬春季节,“白道”是我国冷空气南下的主要通道之一,武川县扼守“白道”,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该地风力资源丰富,故正确; 

②武川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人口密度较小,便于风电建设,故正确; 

③武川县位于内蒙古,经济并不发达,对电力的需求较小,故不符合题意; 

④产业技术基础较差,交通也不便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图示武川县南侧是阴山山口,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武川县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建设风电场土地广阔;武川县地处内蒙古,经济并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

本题以新能源风力发电为背景考查影响风电布局的因素,试题难度适中。

16.武川县发展“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  )

A. 可以降低风能利用率 B. 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平稳

C. 可以降低建设成本 D. 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答案】B

【解析】解:

A、“蓄储一体”可将多余的能量进行存储,可以提高风能利用率,故A错; 

B、风能和太阳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风光互补”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可靠平稳,故B对; 

C、引进光伏发电,会增加建设成本,故C错; 

D、通过“蓄储一体”将多余的能量进行存储,可减少能源的浪费,故D错。

 

故选:

B。

风电和太阳能都是气候资源,受气候条件影响,单独的风能或太阳能发电系统很难保证稳定的电力输出。

本题以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为背景,考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发电的意义,对学生提取材料分析的能力、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有一定要求,试题难度适中。

人类活动切碎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破碎的栖息地间修建的“走廊”称为野生动物通道,如“绿桥”(图1)等。

班夫国家森林公园(图2)的野生动物通道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特征并与植被、地形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

据此完成17~18题。

17、“绿桥”上面一般会种上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食草性动物提供食物 B. 削弱过往车辆光线和噪声

C. 绿化美化“绿桥”景观 D. 为了保持“绿桥”的水土

【答案】B

【解析】解:

由材料可知,“绿桥”是野生动物通道,该通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削弱过往车辆光线和噪声,并不是为食草性动物提供食物、绿化美化“绿桥”景观、为了保持“绿桥”的水土等。

故B对,ACD错。

 

故选:

B。

建设“绿桥”的作用是为了降低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本题主要先通过材料弄清“绿桥”作用,再结合选项分析,试题总体难度适中。

18. 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绿桥”所种植乔木的主要类型最可能是(  )

A. 常绿硬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针叶林 D. 落叶阔叶林

【答案】C

【解析】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数值可知,图中班夫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加拿大的中西部,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其对应的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所以题干中的乔木主要类型应为针叶林。

 

故选:

C。

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应不同的植被,形成不同的自然带,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确定是针叶林。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气候类型的判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位于热带地区,南北距离约4 400 km B. 地形以高原为主,河流水系呈放射状

C. 洋流向北流动,流经海域有渔场分布 D. 地处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BC

【解析】解:

根据图中的纬度判断为南半球低纬度,经度为12°E~20°E,因此为非洲西部。

结合分析可知,该地位于热带地区,南北跨经度约为16°,距离大约为1800千米,A错;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河流水系呈放射状,B正确;图示西侧为本格拉寒流,洋流向北流动,流经海域易形成渔场,C正确;地处非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D错。

 

故选:

BC。

该题考查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图的判读:

1根据经纬度、图形轮廓、区域特征判定区域位置;2有哪些信息;3区域特征分析;4区域发展方向;5区域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20. 与甲地相比较,乙地(  )

A. 正午的日影更长 B. 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更大

C. 日出时间晚于甲地 D. 春分日这天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更小

【答案】BD

【解析】解:

A、甲地和乙地的日影长短取决于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因此由于不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所以不能确定正午日影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B、乙地的纬度比甲地高,因此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更大,故正确。

 

C、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乙地的昼长大于甲地,昼长越长,日出时间越早,因此乙地的日出时间不一定晚于甲地,不符合题意。

 

D、春分日这天太阳直射赤道,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因此乙地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比甲地小,故正确。

 

故选:

BD。

由于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导致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越大,赤道永远昼夜等长;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纬度位置靠东的日出时间早。

本题以读图的方式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要多总结关于地球公转的意义和特点。

如图为“不同年份唐古拉山中段不同坡向冰川分布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关于图示现象,说法正确的有(  )

A.唐古拉山东北向冰川退缩率最为明显B.唐古拉山冰川形态呈现为七边形分布

C.唐古拉山冰川重心仍分布于偏北方向D.唐古拉山冰川退缩量西向大于东向

【答案】AC

【解析】解:

图示现象反映各坡向冰川面积变化,根据曲线变化幅度,唐古拉山东北向冰川缩率最为明显,故A项正确; 由图可知,唐古拉山冰川形态呈现为八边形分布,故B项错误; 北部冰川面积大,唐古拉山冰川重心仍分布于偏北方向,故C项正确; 唐古拉山冰川退缩量西向小于东向,故D项错误。

 故选:

AC。

结合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可知,西南季风顺峡谷进入高原,唐古拉山南向与西南向受西南季风影响。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相关知识。

22.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A.南向与西南向受西南季风影响,冰川退缩率最小

B.北向与东北向因降水时空变化,冰川退缩率明显

C.南北向冰川面积差异主要取决于是否处于迎风坡

D.各个坡向的冰川面积均有退缩主要由于气候变暖

【答案】AD

【解析】解:

结合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可知,西南季风顺峡谷进入高原,唐古拉山南向与西南向受西南季风影响,冰川退缩率最小,故A项正确; 北向与东北向因全球变暖,冰川退缩率明显,故B项错误; 山脉南坡是西南风迎风坡,冰川面积小;北坡降水少,冰川面积大,南北向冰川面积差异主要取决于坡度大小,故C项错误; 各个坡向的冰川面积均有退缩主要由于气候变暖,故D项正确。

 故选:

AD。

结合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可知,西南季风顺峡谷进入高原,唐古拉山南向与西南向受西南季风影响。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相关知识。

2019年2月5日,一列来自哈萨克斯坦装载有720吨小麦的火车从阿拉山口口岸入境,如期抵达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换装海运后离境发往越南。

表为哈萨克斯坦和越南粮食生产资料,据此完成23~24题。

国家           国土面积      播种面积        产量         出口量   人口

哈萨克斯坦266万km     21500万公顷  1870万吨  660万吨1763万

越南           33万km       2707万公顷   4500万吨  630万吨  9050万

23、哈萨克斯坦和越南都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但越南仍需进口小麦,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配置不合理B.粮食需求量大

C.粮食单产低D.人均耕地少

【答案】BD

【解析】解:

进口粮食的原因是对粮食的需求量大,从表格中读出越南的人口多,尽管产量大,但不能满足需求,出口稻米,进口小麦,故BD对。

 越南农业生产的水势条件和粮食单产高于哈萨克斯坦,故AC错。

 故选:

BD。

越南相比于哈萨克斯坦人口多,国土面积小,播种面积小,人均耕地面积少。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24.中哈粮食过境安全大通道的开通对哈萨克斯坦的影响(  )

A.扩大粮食出口市场B.提高交通运输效率C.提高农产品附加值D.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答案】AB

【解析】解:

大通道的开通,使哈萨克斯坦的粮食出口到东亚、东南亚更方便,运输的效率更高。

交通运输是实现物资位移的主要手段,不改变产品的属性,对产业结构也不产生影响。

 

故选:

AB。

考查交通运输条件变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的发展可以节省时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