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1936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docx

《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docx

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魔术小珠子》教学设计

教前思考:

1、教什么?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活动中通过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培养有序思考的习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及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2、如何在活动中把自主探究和有序思考相结合?

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学生的操作一开始可能是无序的,因此要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和不断的摸索,自己发现摆圆片的方法和规律,让操作走向有序。

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可以先把所有的圆片摆在个位上,然后依次从个位上拿出一个圆片摆到十位上,直到所有的圆片都摆在十位上,就得到了所有不同的数。

也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来摆圆片,例如,得数是3的加法有4个:

0+3、1+2、2+1、3+0,相应的数也有4个:

3、12、21、30。

所以,要尊重和保护这种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摆圆片的过程中,要随时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例如,有的学生用4个●摆出不同的数后,教师可以提示学生:

“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如果不摆,你知道用5个圆片可以摆出哪些数吗?

”如果学生能够发现规律,就要鼓励学生不摆圆片,直接写出用6个、7个……圆片可以摆出哪些数。

如果学生还没有发现规律,可以让学生再接着摆下去,试着找出规律。

在多数学生已经发现了规律后,要让学生讨论:

不用摆,怎样说出用9个圆片可以表示哪些数?

首先可以让学生在脑子里想摆圆片的方法,再写出这些数,例如,在脑子里想先在个位上摆9个圆片,是9,再从个位上挪一个圆片到十位,就是18,……,一直到把9个圆片都挪到十位,就是90。

也可以利用个位数与十位数之和得9的原理来写出这些数。

还可以根据学生观察到的规律来写。

总之,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探究,有序思考,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找到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3、如何更深刻地了解100以内各数的特点?

根据学生写出来的数列出下表,让学生观察表中哪些数是用1个圆片表示出来的数,哪些是用2个圆片表示出来的数……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各组数间存在的规律,更深刻地了解100以内数的特点。

精品教案:

魔术小珠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

2.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主动探究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即:

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有序思考方法。

3.让学生在愉悦的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

教学难点:

在与同伴合作中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即:

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有序思考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数位表、小磁珠。

学具准备:

数位表、10个小圆片、学习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1、今天咱们要学习一个新内容,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学具是什么?

生:

数位表、珠子。

2、师:

“数位表”很正确,这个珠子叫磁珠。

(随手拿一颗粘到黑板上)

二、组织学生、活动探究

1、问:

猜猜用一颗珠子可以摆出几个数?

谁能上台摆一摆?

生1:

放在个位上,表示一个一。

生2:

放在十位上,表示一个十。

问:

为什么用一个珠子可以表示2个数?

生:

放在个位上表示数字1,放在十位上表示数字10。

问:

用一颗珠子可以表示几个数呢?

生:

2个

师:

说得真好。

板书:

 

2、师:

谁能用2个珠子摆一摆?

生上台板演 师帮助板书。

问:

2颗珠子放在个位上和放在十位上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为什么?

生:

放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放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

师:

所以用两颗珠子可以摆……(3个数)

板书:

师:

观察三个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①2﹤11﹤20②数字之和是2③2与20两个2表示的意义不同。

3、师:

接下来我们就用小珠子在数位表上摆数。

要求用3颗、4颗、5颗珠子摆出不同的两位数,并填写好表格。

①、请摆3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一人摆,大家读,老师帮着板书)[无序]

②、请其他组的小朋友评价他们的摆法,说说你的好方法。

[有序]

③、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④、比一比,谁摆得好?

为什么好?

评价他们的摆法。

(第二种摆法是按一定的顺序摆的,不会遗漏或重复。

)教师板书: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⑤、请摆4颗珠子的同学上台摆,评价他的表现。

(有序、不遗漏不重复、用4颗珠子摆了5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都是4)

⑥、指名直接说5颗珠子可以摆哪些两位数?

根据反馈加以评价、纠错。

如:

漏掉的是几?

你是怎么知道的?

⑦、小结。

观察用1~5颗珠子摆出的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等于珠子数、珠子数逐个增加摆出的数也在逐个增加、得出的数的个数比珠子多一个)

三、猜谜游戏,巩固应用

1、过渡:

变魔术是有技巧的,接下来就让我们运用规律不摆珠子直接写一写。

播放课件:

8粒珠子

问:

可以摆出几个数?

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1:

可以摆出9个数。

生2:

从前面的规律可以发现,1珠2数,2珠3数,3珠4数,所以8颗珠子就有9个数。

播放课件:

2、播放课件:

问:

这个数是几?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

个位从9到0。

生2:

十位从0到9,因此是63。

生3:

每个数个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是9。

生4:

前面十位已是5了,所以下一个应该是6,个位是3,应是63。

播放课件:

3、师:

如果给你一个数,你能猜测出是几个珠子摆的吗?

播放课件:

生:

7颗珠子。

因为1+6=7,所以有7颗珠子。

问:

用7颗珠子摆的其它数你知道吗?

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

生:

(齐说,同时播放课件)7、16、25、34、43、52、61、70。

4、师:

一个数也不给了,看你能不能说出是几个珠子摆的?

播放课件:

        

生1:

7个方块,所以6个珠子。

生2:

1颗珠子2个数,2颗珠子表示3个数,3颗珠子表示4个数,那有7个数,所以是6颗珠子。

师:

说得很有条理,来点掌声。

那么这几个数是多少呢?

生答。

课件依次播放:

5、猜年龄

罗老师今年的年龄是个位数字加上十位数字正好是5,猜猜我今年可能是多少岁?

(32岁)

四、课堂延伸,巩固提高。

  

播放课件:

1~9颗珠子摆出的所有数(图结构是一个等腰梯形)。

观察这个结构图,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10个珠子在罗老师给出的数为表上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呢?

是这样吗?

谁先说一说怎么摆出最小的数?

生:

把最少的珠子放在十位上。

也就是19。

学生动手摆珠子。

汇报同时播放课件:

(摆出的数按从小到大依次放)

师:

这节课我们我们用1—9粒珠子在只有个位和十位的数位表上摆珠子,得出数的个数比珠子数总是多1;所写出的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的和正好是珠子数。

但用10个珠子能数时,却发现个数并没有增加,而是少了。

这也就是说并不是珠子数越多,组成的数就越多。

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还可以去研究用11、12、13、……20个珠子摆数的情况,说不定你还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五、课堂总结,发散提升。

1、小朋友们,通过这节可的观察与探究,你有什么收获呢?

2、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一个珠子在数位表上表示了2个不同的数,可是有一个小朋友也是用同样一个珠子却摆出了3个数,你们猜猜,他摆的这个数是多少呢?

你能上来摆一摆吗?

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帮助呢?

对,他摆出的就是100.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1个珠子在个位和十位摆数只能摆出2个数,如果加上百位就能摆出3个不同的数,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认识更多的数位。

如果是用1粒珠子在更多的数位上摆数,能表示出更多的数。

因此,大家只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定会在数学王国中收获无穷的乐趣。

珠子的数量

摆出的数

摆出数的个数

1个●

2个●

3个●

4个●

5个●

……

……

……

教后反思:

在写课例研究计划时,就在思考《摆一摆,想一想》这一活动课改怎样上得既有趣味又有数学味,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并渗透有序的思考方法。

于是我思考了3个问题,即:

1、教什么?

2、如何在活动中把自主探究和有序思考相结合?

3、如何更深刻地了解100以内各数的特点?

基于对上面问题的思考,设计了初案。

在第一次试教前,本以为自己设计的一个表演环节应该是有趣和有序的,没想到在上课时,情形却和我预想的大相径庭,孩子扮演珠子移动时,总是你蹦一下我跳一下,纯粹好玩,半天也没有达到有序的目的。

弄到最后,是我擦手了进去才收了场,导致下课铃响了,课只上完一半。

课后我仔细思考,原因有:

首先,语言过于细碎,应言简意赅。

其次,表演的环节只是个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直接用珠子摆效果可能会更好。

最后,要让学生多动手摆,自己发现,多让学生说是怎样摆的,发现了什么。

于是重新修改教案,调整思路,在第二次上课时开门见山,上课开始就让学生思考:

把1颗珠子摆在数位表中,看能摆出什么数?

2颗呢?

然后让学生用3——5颗珠子能摆出几个数?

让学生独立摆数,亲身体验后,找到、发现其中的规律。

进而思考:

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讲,持久性是很短的,这时变换形式,在“快乐猜、猜、猜”的游戏中,巩固了知识,为下面的内容打好坚定的基础。

这个环节是:

由珠子数→组成几个不同的数,变为几个不同的数→是几颗珠子;给出几个数→说出其中漏下的数→珠子颗数,变为给出一个数→说出其它几个数→珠子颗数;最后一个数也不给了,根据方块数→说出组成的几个数→珠子颗数。

设计的每一环节都比前一个环节加大了难度,并且还必须以前面为基础。

1——9颗珠子都摆完后,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从整体上欣赏一下数学知识规律性的魅力所在,是不是随着珠子颗数的增加,组成的数的个数也在增加?

为了不给学生造成这个错觉,我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10颗珠子可以摆出几个数?

结果是9个,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并不是珠子越多,组成的数就越多。

在这个数学味浓厚的活动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组成、位值原理、十进制原理,同时还培养了归纳、推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巩固了数学知识,经历了形成猜想(组成的数随着珠子数递增而递增)、推翻猜想(珠子数超过9时,组成的数随着珠子数的递增反而递减)、思考原因、探究规律的过程,充分的感受了数学的精妙。

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快课堂节奏,教学环节更加条理化,教学时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