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1367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虽是一个老话题,但却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从各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典型,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有些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靠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加大作业量等增加学生负担的做法,来达到所谓的高质量。

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学生的学习生活频频“超载”,但这些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质量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因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为此,我们将“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这对改变当前“老师累、学生苦”的现象,培养一代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师备课、辅导、等常规教学能力。

(2)、提升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把握重点难点、用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

(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课题的含义

课题的界定:

1.和谐:

指事物或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多样性的统一,在哲学上,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最佳的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

2.和谐课堂:

是运用恰当、科学和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和谐气氛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和谐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具有一种同化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

3.课业负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一文中认为,“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就是他的心理、生理和精神的潜力,以及间接起作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学习超过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总和就是负担过重。

2、研究意义(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在于真正意义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把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还给他们一块蔚蓝的天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丰富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从而推动新课改持续健康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将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深刻的改变,有助于教师更自觉地推动素质教育,为学校的科学、人性办学出谋划策;本课题的研究还能提高家长的认识,为学生的课外生活提供足够时间与空间,这对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一代合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假设和研究目标。

1、课题假设

本课题旨在教师备课、授课、作业设计等教法和学法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把学生从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轻学习负担。

2、研究目标(目的)

(1)、通过课题研究,培养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实现师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2)、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体现和谐课堂教学环境的操作模式,减轻学生负担。

(3)、通过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达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

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

因此,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产生教学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加涅的教等研究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都有所涉及,他们研究出了很多影响减负的因素:

1.关注教师特征:

如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这为后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2.关注学生的学习:

他们已经把注意力从教师的身上移到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上,但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

在我国,对“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学生负担”的研究由来已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同行通过实践建构了几百种教学模式,较为著名的有: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与其天赋联系起来,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元智力的机会。

2.新课程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素质教育的理论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特征的教育。

4.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学说

人具有非常优异的先天潜能,教育无需也不应该向学生灌输什么,这样做慧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

教育只需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的形成。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实验对象xx镇xx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为课题研究寻找理论依据。

(2)行动研究法:

主要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和学习考察两个方面。

(3)实验研究法:

把所形成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案投入实践,进行实验以检验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4)问卷、探访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根据课题设计相应的问卷,对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主要调查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以便获得第一手资料,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5)个案研究:

要有计划地选择不同类型的例案,跟踪实验、研究,积累实验研究过程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实验、研究。

3、变量的选取

(1)自变量: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格魅力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

(2)因变量:

学生学习负担减轻,学习兴趣增加。

4、无关变量的控制

本课题在研究中,可能出现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学条件及家庭等一些无关变量。

为控制这些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采取了以下方法:

(1)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拥有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2)注重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3)家校结合,共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负担。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的减轻,实验取得了一些课题研究实践成果。

事实充分证明了实验假设的正确性。

1、创立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论的支持下,我们探究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精讲点拨—当堂反馈—课内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据该课题的指导思想而精心提炼总结出来的,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有效地监控教学活动,较好地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的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改变了过去课堂上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沉闷低效的教学形式。

以课题组教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桥》这一课为例,简单阐述这一教学模式。

<1>、导入新课时播放歌曲《为了谁》,教师巧妙过渡语导入。

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引用5.12大地震中优秀共产党员的例子唤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情感道德教育,引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2>检查学生预习课文情况,,指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3>学生自主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标出来,多读几遍,在空白处做批注。

(这里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学的充分。

<4>合作互动,当堂反馈,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将班内学生分组合作交流,标出自己喜欢的语段,教师指导学生把句子读出感情,可见穿插课文插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句子,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赛读,通过交流促读,读中交流,交流中读,使学生在读悟中探究人物,体会老汉的崇高精神。

这一意图是:

新课程倡导,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而达成这些目标的唯一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品读描写老汉的语句,指导学生研读课文,通过交流促读,读中交流,交流中读,使学生在读悟中探究人物,感悟老汉的形象,体会老汉的崇高精神,为理解课题含义做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接着再次创设情境,理解题目(播放钢琴曲《神秘园》)五天后,洪水退了。

请听故事的最后一部分(播放课文朗读)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

你从中听明白了什么?

你现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用惊讶、敬佩、悲伤的语气把课文的最后4个自然段读一遍。

意图是运用音乐渲染情感、语言描述凝聚情感等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学生此时完全进入到了文章中去,能亲自领悟到这种人间最伟大的亲情,通过质疑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含义,加深了学生对老汉精神品质的体会,使学生走上自主感悟、自主积累、自主提升螺旋式发展的轨道,与作者、作品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

<5>课内拓展:

清明节就要来了,如果你来到老汉的墓前,你会对老汉说些什么?

请在插图旁写几句祭奠老汉的话,作为清明节送给老汉的特殊礼物。

(伴随着低沉的音乐,学生写话,说话。

)让学生“情动而词发”,带着感动,带着敬佩,带着深切的怀念,写几句为老支书祭奠的话,既深化了老汉的精神,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课堂上老师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自由的空间,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

构建了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课堂,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他们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

通过学习交流、外出听课等活动,教师对新课程逐步有了自己的认识,在宏观上能够用辩证的目光来看待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学科与课程、教与学等关系,在微观上能够恰当地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内涵和要求。

结合课改实践,课题组成员勤于总结,不断反思,撰写了许多有质量的课题论文、随笔反思。

自课题研究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获奖或发表论文5篇,其中xxx老师撰写《让减负为课堂增效导航》在《学习报》教育研究版2014年4月第115期第3版公开发表;xxx老师撰写的《反思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在《学习报》教育研究版2014年4月第116期第3版公开发表;xxx老师撰写的《通过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xxx老师撰写的《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和xxx老师撰写的《小学语文的减负认识》在山东省教科研论文评选中分别荣获“二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其次,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许多教师不仅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好课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因子,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

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变得驾轻就熟,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县教研室教学视导评估时,教研室领导听了xxx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后,赞不绝口;2013年xxx老师在xx县中小学校本课程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2014年xxx老师在xx县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2014年县第八批教学能手评选中xxx老师被评为“小学语文教学能手”,xxx老师被评为“小学英语教学能手”;xxx在2014年12月执教县公开课一节;2013年xxx、xxx、xxx三位老师被评为“教学先进个人”;2014年xxx、xxx、xxx三位教师被评为“教学先进个人”;2013年xxx老师被评为xx县教学先进工作者;2014年xxx被评为xx县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2013年xxx老师被评为xx县优秀班主任;2014年xxx、xxx、xxx三位教师被评为xx县优秀教师;2014年xxx老师被评为xx市优秀教师;xxx、xxx、xxx、xxx四位教师从不同学科各录制了一节优秀课例视频。

本课题组教师均在课题研究中凸显成效。

3、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明显的转变,由此带来的是: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针对学习内容大胆质疑,敢于思考,见解独特;学生通过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身心得到减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差异得到了尊重,学习的空间得到了拓展,学习的潜能得到了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4、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通过课题的两年多的实施,家访调查结果表明,90%的家长反映孩子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

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92%的学生反映,他们做作业的时间明显减少,休息的时间有所上升。

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成为知识、方法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学得主动、生动,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在培养学生个性、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方面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氛围良好,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成绩稳步上升。

xx教办课题组实验学校与对比学校学生成绩对比表

2011级(四年级)

学校

xx小学(实验学校)

xx小学(对比学校)

xx小学(对比学校)

学期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76

15%

100%

72.55

18.2%

77.8%

75.78

19.23%

80.25%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78.7

24%

100%

75.24

22.2%

97%

76.32

23.56%

96.5%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80.6

26%

100%

77.11

23%

91%

79.36

25.43%

95.3%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86.1

69%

100%

78.42

33%

97%

79.23

32%

93.4%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77

12%

100%

72.02

27.3%

72.7%

77.5

16.00%

75.6%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79.8

25%

100%

75.82

24.2%

87.9%

78.69

24.36%

89.56%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81.4

28%

100%

79.44

25.4%

87.9%

80.25

27.68%

90.6%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88.6

82%

100%

81.26

45.4%

93.9%

81.8

27.36%

90.21%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27.9

12%

79%

27.88

11.8%

66.7%

27.69

14%

67.36%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30.3

14%

81%

29.42

6.7%

12.7%

29.35

13.58%

78.36%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40.4

44%

100%

31.48

27.3%

63.6%

26.4

15%

79.3%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xx教办课题组实验学校与对比学校学生成绩对比表

2010级(五年级)

学校

xx小学(实验学校)

xx小学(对比学校)

xx小学(对比学校)

学期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75.8

15%

100%

73.62

28%

72%

76.35

18%

72.36%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79.3

27%

100%

76.5

19.1%

95.2%

77.26

25.23%

95.2%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81.6

28%

100%

77.05

19.3%

95.2%

77.35

26.45%

95.3%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86.9

72%

100%

79.07

33%

100%

75.98

28%

96.6%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75.9

19%

100%

76.14

24%

72%

74.56

25.56%

76.35%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79.4

25%

100%

76.79

24%

95.2%

76.35

24.65%

95.62%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81.5

26%

100%

76.74

23.1%

100%

75.46

25.34%

93.56%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87.9

68.5%

100%

79.67

38.6%

100%

76.26

24%

91.3%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28.1

6%

78%

28.52

8%

28%

29.65

8.5%

60.3%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31.1

10%

80%

31.19

8%

76.2%

31.2

8.65%

75.36%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33.3

14%

83%

31.71

7.8%

71.5%

31.65

12.56%

72.56%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40.6

39%

100%

34.62

85.7%

28.6%

32

13%

75.3%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从以上成绩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通过两年多的实验,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非实验班,实验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在稳定的基础上,逐年提升,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成绩来看明显高于往年,提升幅度较大,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优秀率增幅较大,这说明我们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策略与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前后的家访,比较发现,采用高效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在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完成作业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说明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能提高学习效率。

5、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从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出发,培养具有不同个性的多样化人才。

实验中,我们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和发展的适当空间,由学生自己支配,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提高不同阶层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学校和教师还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参加音、体、美等课外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创设宽松、开放的自由空间,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

七、课题成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通过两年多对《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一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成果显著,即将在全校推广。

我们探究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精讲点拨—当堂反馈—课内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课堂,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欲望,从而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自主探究,实施愉快学习

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使学生快乐的学习。

3、合作探究,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教学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

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共同探索能够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因此,在知识共享的时候,教师积极创设合作机制,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改变传统单一的交流形式,变“双向多流”为“多向交流”,让学生在开放的小组群体中进行自由自在的合作,无拘无束地交流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呈开放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点燃,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教学互动。

4、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有两个,即教师和学生,和谐课堂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

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生发展方向的指引者,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愉快、民主、积极的气氛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主动发展。

5、注重课堂作业的布置,减轻学生负担

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作业和练习应呈阶梯式,供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使用,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致使课题研究工作投入不足

课题组成员多为我镇的教学骨干,教学任务工作繁重,有70%的教师超工作量。

因此,在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工作中有时显得力不从心,致使课题研究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2、教学模式的运用还探讨得不够充分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精讲点拨—当堂反馈—课内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教学效果良好,但对各种类型的课,如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型应如何分别渗透这几个要素,有的放矢,灵活运用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再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时还不能适应,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使之慢慢适应过来。

历经两年的课题研究,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理论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对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总结,由过去的浅表认识到逐步提升,对“创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