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docx
《八年级下册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历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历史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949-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1956-1966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30日):
在北平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是:
(1)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 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3)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二、开国大典(时间:
1949年10月1日)
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国内: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时间,是20世纪世界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②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③从此,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2)国际:
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北压迫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是:
1951年。
方式:
和平解放;
2、意义:
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唐——文成公文入藏
元——设立宣政院辖地
明——设乌思藏都指挥使司
清——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
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
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二、整顿经济秩序:
1、措施:
①严厉打击银元投机;②平抑物价;③统一全国财政收支;
2、成果:
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
3、意义:
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二、“抗美援朝”(1950-1953)
1、主要原因: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入侵朝鲜,并公然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延烧到中国东北边境。
彭德怀司令员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共同抵抗侵略者。
2、精神:
志愿军指战员为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舍生忘死,慷慨奉献,发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代表人物及事迹:
邱少云为部暴露部队的行踪在烈火中纹丝不动;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
了掩护部队前进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
3、意义:
①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②使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③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的环境
三、土地改革(1950-1953年):
1、法律依据: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全国土地改革逐步展开,2、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意义: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第3 课向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1949-1956年)
内容:
规定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为“一化三改”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原因:
由于旧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基本任务:
(1)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3、成就:
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开工,被称为“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1954年,青藏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1956年,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出厂;1954年,南昌飞机厂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从此“南北天堑变通途”。
4、意义:
使中国基础工业实力大力增强,农业、交通运输业、科技、教育、卫生、文艺等事业都得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方式:
①对农业改造创造了多种过渡形式,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步将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以适应工业化对农业生产的需要;②对手工业的改造:
有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等多种形式;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国家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和平赎买的办法,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3、实质: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变革,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4、意义:
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②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颁布: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了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
2、性质: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意义:
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跃进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评价)这条总路线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雄伟目标,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善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过分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大跃进首先在农村发动起来,而后在工业上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3、影响: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二、人民公社
1、时间:
1958年,公社的特点是:
一大二公。
2、实质:
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急于求成,不切实际的提出向社会主义过度,大刮“共产风”
3、影响:
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
(1)党中央对于经济建设缺乏经验,急于求成;
(2)党中央对我国现阶段的情况认识不足。
5、历史教训: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②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时间:
1961-1965年;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一、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66年)出现的典型人物: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他们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二、铁人王进喜:
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是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带领工人客服重重困难,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1960年,石油会战的成功,打破了中国贫油的悲观论点
三、两弹元勋邓稼先:
1、目的:
为了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2、成就:
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先进事迹:
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成功试制和爆炸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北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四: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为治理自然灾害,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五、精神:
热爱祖国、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
第6课文化大革命
1、时间:
1966-1976年
2、起因:
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形式估计的越来越严重
3、开始的标志:
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结束的标志:
四人帮的粉碎
4、性质: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影响的内乱。
5、影响:
①政治上长期动乱;②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③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
6、教训:
①健全民主法治,反对个人崇拜;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走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7 课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
1978年):
1、背景:
历史背景党中央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思想基础1978年,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冲破了连个凡是的禁锢。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2、内容:
思想上否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政治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解开了序幕。
☆20世纪历史上中国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革:
1、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孙中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毛泽东)
3、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1982年
(1)内容:
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影响:
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把全国各组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展开。
2、中共十三大:
(1987年)
(1)系统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组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点” (3)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南方谈话(1992年):
(1)邓小平视察的城市:
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南方城市;
(2)意义:
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谈话内容: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四、中共十五大:
(1997年)
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名为“邓小平理论”,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同年2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
(四个现代化:
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四川农民于1978年率先实行。
2、主要形式: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3、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意义:
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原因: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2、影响: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又一个伟大创新,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也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国有企改革:
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1、试点和探索:
扩大企业自主权;
2、中心环节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明明确提出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
3、1993年,党中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9课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试办经济特区。
1988
年,海南也成为了经济特区。
2、1984年,我国对外开放了14个港口城市:
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
3、1985年,相继开放了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为经济开发区
4、开放格局:
全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5、意义:
经济特区的创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1、:
时间:
20世纪90年代
2、原因:
(1)国际: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2)国内:
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长江流域经济腾飞,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
3、成果:
经过努力,浦东已建成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初步建立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本框架。
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
1、原因:
①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②世贸组织也需要中国 2、影响:
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地姿态走向世界,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加入世贸组织,不仅给我们带来的是各种机遇,还有各种挑战。
第10课民主法治建设
一、依法治国
1、目的:
为了促进社会文栋,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措施:
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中国开始步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康庄大道;
二、《刑法》和《民法通则》
1、颁布时间:
1979年7月,全国人在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此同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行了历史新时期。
1997年3月,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做了重大修订,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
刑法的完善和实施,在保卫国家安全,保护公私财产,保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全国人大于1986年4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并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终于有了体系性的总体构架,为制订完整的、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法通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法人制度,并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以国家授予它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这就为经济开放扫除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三、村民自治
1、背景:
1983年后,全国各地普遍废除了“政企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乡镇以下建立了村委会。
为适应新的变化,将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基层,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立。
2、措施:
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3、核心内容:
全国各地农村逐渐开展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民主自治实践。
4、意义: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
我们现在实行的村民自治,实践证明它完全符合我国国情。
四、这些措施的作用:
使民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初步建立和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五、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意义:
①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②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12课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
一、民族政策: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1、民族分布格局:
大杂居小聚居
2、措施:
⑴政治上:
保障平等参与,享有充分权利。
⑵文教上:
保护民族文化,培养民族人才。
⑶习俗上:
尊重民族习惯,保护宗教信仰。
⑷经济上:
安排建设项目,扶持民族经济。
三 、民族区域自治
1、内容:
是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2、我国现有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个是内蒙古自治区
3、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四、各民族共同繁荣:
有计划地在中国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积极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第13课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20世纪80年代初)
1、目的:
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出者:
邓小平
2、“一国两制”内涵:
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在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3、意义:
“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和伟大构想,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也为国际社会经和平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做出了贡献。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和澳门回归:
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能回归的原因:
内因:
①综合国力的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外因:
外国帝国主义殖民体制土崩瓦解。
3、历史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1、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发表《告台湾同胞书》;20世纪80年代,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领域不断扩大;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表示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解决台湾问题有利因素:
①海峡两岸同根同源,都是炎黄子孙。
②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关系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④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大,大陆拥有极大的感召力,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平统一。
5、解决台湾问题不利因素:
①“台独”势力猖獗。
②美国等外国的干涉。
6、前景: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7、台湾问题的本质:
台湾问题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第14课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一、海、空军的建立
1、背景:
①国内:
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军事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当时,国内的国民党残余军队还在负隅顽抗;②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并竭力阻止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同时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
2、海军的建立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宣告成立。
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数年后,海军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相继成立。
3、空军的建立:
人民空军是同新中国一起诞生的。
1949年8月,组建了我军第一个飞行大队。
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空军正式诞生。
4、意义 :
海、空军的相继建立,初步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1、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适应现代条件下的战争需要。
2、建立:
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第二炮兵”。
3、发展水平: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中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
①发射方式先进。
②导弹种类齐全。
4、自卫的原则
中国发展数量有限的战略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遏制可能出现的核袭击。
从拥有核武器的那一天起,中国政府就向全世界庄严承诺: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三、军队建设的现代化
1、背景:
面对世界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突飞猛进。
2、目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战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之上,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3、方向:
①人民解放军加大对部队体制、编制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力度;②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③全面推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使部队的军政素质和作战能力明显提高。
4、措施:
①实行军衔制,是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②人民解放军坚持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之路。
5、意义:
①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②为包围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钢铁长城;③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上世纪80年代)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时间:
1953年
2、目的:
首次提出处理中印关系的基础
3、人物:
周恩来
4、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作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二、出席亚非万隆会议:
1、时间:
1955年4月,2、地点: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3、内容:
会上周恩来提出亚非国家应“求同存异”的方针——(作用)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赞同,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4、性质(特点):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国际性会议。
5、意义:
这次会议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影响。
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2、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从此,中国外交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四、中美建交
1、背景: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政府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
中国政府审时度势,从促进世界和平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立场出发,对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做出了积极回应。
2、过程:
①积极回应。
②“乒乓外交”。
③基辛格秘密访华。
④握手言和: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⑤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