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工程基坑降水质量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0299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铁工程基坑降水质量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某地铁工程基坑降水质量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某地铁工程基坑降水质量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某地铁工程基坑降水质量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某地铁工程基坑降水质量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地铁工程基坑降水质量监理细则.docx

《某地铁工程基坑降水质量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铁工程基坑降水质量监理细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地铁工程基坑降水质量监理细则.docx

某地铁工程基坑降水质量监理细则

园林路基坑降水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园林路站为全线的第5座车站,位于青山区规划的武青四干道地下,跨规划的园林路布置,为两层地下岛式站台车站。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

右DK24+825.825,设计起点里程:

DK24+750.525,设计终点里程为:

DK25+217.525。

结构外包全长467m,标准段外包宽度约为19.7m。

车站共设有四组风亭、四个出入口、六个物业预留出入口。

场地周边为菜地、塑料大棚、鱼塘及1~2层民宅,地势较开阔,园林路及武青四干道尚未施工,无现状地下管线。

本站拟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车站两端区间均为盾构区间,车站端头均为盾构始发井。

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1、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高程一般在20.09~22.93m之间。

拟建场地地貌为堆积平原区,属长江冲积Ⅰ级阶地。

场地分布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以下几个单元层:

(1)层人工填土层(Qml);第(3)、(4)层第四系全新统冲击(Q4al)一般粘性土、软土、砂土层;第(15)层为白垩~下第三系东湖群组(K—Edn)泥质砂岩、砂砾岩。

各岩土层按不同岩性及工程性能分为若干亚层,分述如下:

(1—1)杂填土(Qml):

杂色,松散,由粘性土与少量砖块、碎石、等建筑垃圾混合而成(局部地表有15~20cm厚的砼地坪)。

层厚0.4~2.2m。

车站局部地段分布。

(1—2)素填土(Qml):

褐黄~灰色,以粘土为主组成,混少量碎石、砖瓦片等,多为地表耕填土,含植物根茎。

层厚0.4~2.8m。

车站部分地段分布。

(3—1)粉质粘土(Q4ml):

黄褐~灰褐色,湿,可塑,含氧化铁、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层厚0.8~4.6m。

车站大部分地段分布。

(3—2—2)粉质粘土(Q4al):

褐黄~褐灰色,湿~饱和,软塑,含少量有机质、云母片,局部夹粉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厚1.0~5.3m。

车站局部地段分布。

(3—4)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Q4al):

褐黄~灰~灰褐,饱和软塑(稍密),(粉土呈稍密状态,粉砂呈松散~稍密状态厚0.1~0.5m)含有机物质,腐植物,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厚1.1~6.8m。

车站部分地段分布。

(3—5)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Q4al):

褐黄~灰~灰褐色,湿~饱和,粉质粘土呈软~可塑状态,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粉土呈稍密状态,粉砂呈松散~稍密状态,互层单层厚度0.1~0.5m,局部达1.0m。

层厚1.3~6.5m。

车站部分地段分布。

(4—1)粉细砂(Q4al):

灰~青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由云母片、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夹薄层粉质粘土(呈软塑状态)。

层厚4.7~12.5m。

车站场地内均有分布。

(4a)粉质粘土(Q4al):

灰色,湿,可塑~软塑,夹薄层粉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呈透镜体分布。

层厚0.5~5.8m。

车站局部呈透镜体分布。

(4—2)细砂(Q4al):

灰色,饱和,中密,由云母、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夹粉土、粉质粘土(局部呈透镜体分布)。

层厚11.0~17.5m。

车站场地内均有分布。

(4—3)中粗砂夹砾卵石(Q4al):

灰色,饱和,中密~密实,含石英,长石等矿物,砾卵石粒径10~50mm,成分主要有石英砂、石英砂岩、燧石等,磨圆度呈次棱角,亚圆形,砾卵石含量约5%~20%。

厚度0.5~2.5m。

车站部分地段分布。

(15a—1)强风化泥质砂岩(K—Edn):

灰白~砖红,主要由砂岩、灰岩、硅质岩岩屑组成,基质主要为泥质和粉砂质,胶结性能较差,取芯采取率高,岩芯呈柱状,手可捏碎,锤击声哑,无回弹。

属极软岩,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厚度1.5~9.6m。

车站场地内均有分布。

(15a—2)中风化泥质砂岩(K—Edn):

灰白~砖红,主要由砂岩、灰岩、碎石质岩屑组成,基质主要为泥质和粉砂质,胶结性较差,岩芯采取率高,砂岩岩芯呈长柱状。

属级软岩,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最大揭露厚度19.1m。

车站场地内均有分布。

(15b—1)强风化沙砾岩(K—Edn):

灰白~砖红,主要由砂岩、石英砂岩、硅质岩等岩屑组成,褐铁泥质、钙质胶结,具砂砾状结构,因机械磨损面破碎,取芯困难,岩芯呈短柱状,属级软岩,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厚度6.1~9.0m。

车站局部地段分布。

(15b—1)中风化沙砾岩(K—Edn):

灰白~砖红,主要由砂岩、石英砂岩、硅质岩等岩屑组成,褐铁质、钙质胶结,具砂砾状结构,岩芯呈柱状,属级软岩~软岩,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Ⅴ级。

厚度2.0~6.0m。

车站局部地段分布。

2、水文地质

拟建场地内的地下水有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两种类型

(1)、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Qml)层,无统一自由水面,大气降水、地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渗入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

勘察期间测得其初见水位埋深为1.4~3.8m,稳定水位埋深为1.1~3.3m。

(2)、本场地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成因的(Q4al)、(4—1)粉细砂、(4—2)细砂、(4—3)中粗砂夹砾卵石及(3—4)层、(3—5)层所夹粉土、粉砂层中,与长江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其上覆粘性土层及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顶、底板。

据在该地区不同地段不同时期长期观测结果表明,该地区长江Ⅰ级阶地承压水测压水头标高一般为18.5~20.0m左右,承压水头标高年变化幅度在3.0~4.0m之间。

地下水对地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对地下钢结构具若腐蚀性。

3、地震效应

武汉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按武振办【2007】4号文规定,本场地地震动参数分区为ⅢA区,地震设计有关参数按该文附表中数据采用。

拟建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抗震作用按6度考虑,抗震措施采用7度加强。

本场地在7度地震作用下(4—1)层、(4—2)层均不会产生液化现象。

4、场地土类别及建筑场地类别

按《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本标段范围类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场地为Ⅱ类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三、设计文件对基坑降水的具体要求

根据地质报告,本站所处场地为长江一级阶地,基坑范围(3-4)、(3-5)、(4-1)、(4-2-2)、(4-3)层中存在承压含水层,测得承压水水头在地面下3.92m左右,因此施工期间应针对承压水采取减压疏干降水措施,降水设计应委托专业单位进行专项设计,并另行组织论证。

1)降水井宜布置在基坑内,必要时辅以坑处降水井,井间距应不大于15倍井管直径,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应适当加密。

2)降水井的深度应根据设计降水深度,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和降水井的出水能力确定。

设计降水深度在基坑范围内应不小于基坑底面以下1.0m。

3)施工降水需委托有经验的专业队伍进行详细的降水施工组织设计,在降水施工实施工过程中,必须先施工具有代表性的1~2口井进行抽水试验,以校核水文地质设计参数,调整设计降水井的布置和参数,保证降水效果与基坑安全。

4)基坑降水过程中应设置观测孔对地下水进行动态监测,并控制抽水中的含砂量满足规范要求。

5)降水井待顶板覆土完成后方可拔除井点管、封堵井点,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井孔回填处理。

6)对于上层滞水施工中采用明沟排水法处理,排水沟与集水井随基坑开挖下降,保持沟底,井底与基坑底面的深度差。

排水沟、集水井应采取一定的抗渗措施。

7)施工降水中应加强对地下管线与地面建筑的监测,并在重要的地下管线及需保护的地面建筑与基坑间设置跟踪注浆管或回灌井,根据监控量测数据,采取保护措施。

四、编制依据

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0299-1999)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基坑工程施工规程》(YBJ6258-97)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J08-236-1999)

6、《武汉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2-95)

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五、监理控制目标及办法

基坑降水工作是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能疏干基土中的水分,促使土体固结,提高地基强度;对处于天然地下水位以下基坑的施工,可以减少土坡土体侧向位移与沉降,稳定边坡,清除流砂,减少基底土的隆起;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能避免地下水的影响,改善了施工条件。

此外,还可以减少土方量,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

如果降水设计方案、降水方法与设备的选择不符合工程的特点,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或是降水的施工质量不佳,造成降水失效或达不到预定的要求,都会影响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正常施工,甚至危及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和市政设施的安全与使用。

目前,常用基础降(排)水方法有明排井(坑)、井点降水、井管降水等。

根据其设备又可分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深井井管等。

具体选用时,可根据工程的特点、要求的降水深度、含水层土的类别及其渗透系数、施工设备的条件和施工期限等因素,进行比较,选取经济合理、技术可靠、易于施工、管理方便的降水方案。

各种井点、井管的性能、施工工艺和操作管理不尽相同,如果不能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灵活运用和合理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1)一般要求

1)基坑降水应编制降水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为:

井点降水方法;井点管长度、构造和数量;降水设备的型号和数量;井点系统布置图;井孔施工方法及设备;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估计及预防措施等。

2)降水设备的管道、部件和附件等,在组装前必须经过检查和清洗。

滤管在运输、装卸和堆放时应防止损坏滤网。

3)井孔应垂直,孔径上下一致。

井点管应居于井孔中心,滤管不得紧靠井孔壁或插入淤泥中。

4)井孔采用湿法施工时,冲孔所需的水流压力如表所示。

在填灌砂滤料前应把孔内泥浆稀释,待含泥量小于5%时才可灌砂。

砂滤料填灌高度应符合各种井点的要求。

冲孔所需的水流压力

土的名称

冲水压力(kPa)

土的名称

冲水压力(kPa)

松散的细砂

250~450

中等密实粘土

600~750

软质粘土、软质粉土质粘土

250~500

砾石土

850~900

密实的腐殖土

500

塑性粗砂

850~1150

原状的细砂

500

密实粘土、密实粉土质粘土

750~1250

松散中砂

450~550

中等颗粒的砾石

1000~1250

黄土

600~650

硬粘土

1250~1500

原状的中粒砂

600~700

原状粗砾

1350~1500

5)井点管安装完毕应进行试抽,全面检查管路接头、出水状况和机械运转情况。

一般开始出水混浊,经一定时间后出水应逐渐变清,对长期出水混浊的井点应予以停闭或更换。

6)降水施工完毕,根据结构施工情况和土方回填进度,陆续关闭和逐根拔出井点管。

土中所留孔洞应立即用砂土填实。

7)如基坑坑底进行压密注浆加固时,要待注浆初凝后再进行降水施工。

(2)深井井点

深井井点降水是在深基坑的周围埋置深于基底的井管,通过设置在井管内的潜水泵将地下水抽出,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

该法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15m);井距大,对平面布置的干扰小;不受土层限制;井点制作、降水设备及操作工艺、维护均较简单,施工速度快;井点管可以整根拔出重复使用等优点;但一次性投资大,成孔质量要求严格。

适于渗透系数较大(10~250m/d),土质为砂类土,地下水丰富,降水深,面积大,时间长的情况,降水深可达50m以内。

1)、井点构造

①井壁管:

井壁管均采用壁厚4mm焊接钢管,井壁管直径均为φ273mm;

②过滤器(滤水管):

滤水管采用桥式滤水管,其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相同;所有滤水管外均包一层40目的尼龙网,尼龙网搭接部分约为20%~50%;尼龙网包好用铁丝捆绑牢实;

③沉淀管:

沉淀管主要起到过滤器不致因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作用,沉淀管接在滤水管底部,直径与滤水管相同,其中沉淀管长度为1.0m,沉淀管底口用铁板封死。

2)、设计要求

①井口高度:

井口应高于地表以上0.20~0.5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

②围填滤料:

滤料采用中粗砂,粒径1~5mm为宜,且干净无泥,降压井滤料从沉淀管底向上填至设计要求。

③粘土封孔:

在滤料围填面以上采用粘土填至地表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

3)、深井布置

深井井点一般沿工程基坑周围离边坡上缘0.5~1.5m呈环形布置;当基坑宽度较窄,亦可在一侧呈直线形布置;当为面积不大的独立的深基坑,亦可采取点式布置。

井点宜深入到透水层6~9m,通常还应比所需降水的深度深6~8m,间距一般相当于埋深,由10~30m。

4)、深井施工

成孔方法可冲击钻孔、回转钻孔、潜水钻或水冲成孔。

孔径应比井管直径大300mm,成孔后立即安装井管。

井管安放前应清孔,井管应垂直,过滤部分放在含水层范围内。

井管与土壁间填充粒径大于滤网孔径的砂滤料。

井口下1m左右用粘土封口。

在深井内安放水泵前应清洗滤井,冲洗沉渣。

安放潜水泵时,电缆等应绝缘可靠,并设保护开关控制。

抽水系统安装后应进行试抽。

5)、降水运行保障措施

①、用电保障

对于本工程降水,其性质为减压降水措施的工程降水,在正常的降水运行过程中,必须有合理的用电保障已满足降水运行的需求。

要求施工现场应有两路用电,降水运行中应保证一路用电停电后另一路用电能及时使用,保证停电10分钟内(具体根据抽水试验确定)能将确保降水井正常运转,避免影响降水效果甚至危害基坑安全。

②、排水设施

工程降水抽取地下水,减少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中含水量或降低承压含水层承压水压力,这就要求施工现场必须有合适的排水设施能满足工程降水的需求,确保降水运行排水的顺畅,保障降水效果。

对于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ⅰ、排水设施应满足工程降水最大出水量的需求,并保障排水的顺畅;

ⅱ、尽量缩短降水井与排水设施之间的距离,减少降水井排水的沿程水头损失,降低抽水设备的扬程消耗;

6)、封井措施

基坑内承压水的降水工作应在地下构筑物施工至上覆压力和地下水头的顶托力平衡后才能停止降水。

停止降水的时间根据上覆压力与顶托力的平衡计算结果确定的计算结果应报送设计并取得设计的认可后,施工现场才能停止降水。

坑内降压井封井基本操作顺序及有关技术要求如下:

1.当本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坑底开挖面以上50cm处,在井管外焊一止水板,止水板外圈直径φ600mm。

2.降水运行结束封井前,先预搅拌1.50m3左右的水泥浆,水灰比0.4~0.5。

3.井管内下入注浆管,注浆管的底端进入降水井滤管不少于1.0m的位置。

4.井管内填入瓜子片,瓜子片的回填高度在滤管以上2.00m~3.00m左右。

5.填入混凝土到底板面下1~2m。

6.正式注浆前井管口用钢筋作支撑,将注浆管固定,然后开始注浆,注浆时要求将水泥浆通过瓜子片的空隙渗入底部滤水管的周围将滤水管的缝隙堵死,一般要将预拌的水泥浆注完。

7.注浆完毕,水泥浆达到初凝的时间后,抽出井管内混凝土以上的残留水,并及时观测井管内的水位深度或标高的变化情况。

一般观测2~4小时后,井管内的水位无明显的升高,说明注浆的效果较好。

8.当判定已达到注浆的效果后,即向井管内灌入混凝土,混凝土的灌入高度略低于基坑底板混凝土面约10cm。

混凝土灌注结束,及时观测井管内水位的变化情况。

9.待井管内混凝土的初凝能符合要求,并能确定封堵的实际效果满足要求后,即可割去所有外露的井管。

10.井管割去后,在管口要用铁板焊封,管口低于基底混凝土面以下10cm左右。

11.管口焊封后,用水泥砂浆填入孔洞抹平,封井工作完毕。

六、防止或减少降水影响周围环境的措施

在降水过程中,由于会随水流带出部分细微土粒,再加上降水后土体的含水量降低,使土壤产生固结,因而会引起周围地面的沉降,在建筑物密集地区进行降水施工,如因长时间降水引起过大的地面沉降,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在软土地区曾发生过不少事故例子。

为防止或减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产生过大的地面沉降,可采取下列一些技术措施:

(1)采用回灌技术:

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由于土壤内地下水流失造成的。

回灌技术即在降水井点和要保护的建(构)筑物之间打设一排井点,在降水井点抽水的同时,通过回灌井点向土层内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即降水井点抽出的水),形成一道隔水帷幕,从而阻止或减少回灌井点外侧被保护的建(构)筑物地下的地下水流失,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就不会因降水使地基自重应力增加而引起地面沉降。

回灌井点可采用一般真空井点降水的设备和技术,仅增加回灌水箱、闸阀和水表等少量设备,一般施工单位皆易掌握。

采用回灌井点时,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的距离不宜小于6m。

回灌井点的间距应根据降水井点的间距和被保护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确定。

回灌井点宜进入稳定降水曲面下1m,且位于渗透性较好的土层中。

回灌井点滤管的长度应大于降水井点滤管的长度。

回灌水量可通过水位观测孔中水位变化进行控制和调节,通过回灌宜不超过原水位标高。

回灌水箱的高度,可根据灌入水量决定。

回灌水宜用清水。

实际施工时应协调控制降水井点与回灌井点。

许多工程实例证明,用回灌井点回灌水能产生与降水井点相反的地下水降落漏斗,能有效地阻止被保护建(构)筑物下的地下水流失,防止产生有害的地面沉降。

回灌水量要适当,过小无效,过大会从边坡或钢板桩缝隙流入基坑。

(2)采用砂沟、砂井回灌:

在降水井点与被保护建(构)筑物之间设置砂井作为回灌井,沿砂井布置一道砂沟,将降水井点抽出的水,适时、适量排入砂沟、再经砂井回灌到地下,实践证明亦能收到良好效果。

回灌砂井的灌砂量,应取井孔体积的95%,填料宜采用含泥量不大于3%、不均匀系数在3~5之间的纯净中粗砂。

(3)使降水速度减缓:

在砂质粉土中降水影响范围可达80m以上,降水曲线较平缓,为此可将井点管加长,减缓降水速度,防止产生过大的沉降。

亦可在井点系统降水过程中,调小离心泵阀,减缓抽水速度。

还可在邻近被保护建(构)筑物一侧,将井点管间距加大,需要时甚至暂停抽水。

为防止抽水过程中将细微土粒带出,可根据土的粒径选择滤网。

另外确保井点管周围砂滤层的厚度和施工质量,亦能有效防止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在基坑内部降水,掌握好滤管的埋设深度,如支护结构有可靠的隔水性能一方面能疏干土壤、降低地下水位,便于挖土施工,另一方面又不使降水影响到基坑外面,造成基坑周围产生沉降。

上海等地在深基坑工程中降水,采用该方案取得较好效果。

七、用于基坑抢险或分段施工的截水措施

截水即利用截水帷幕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

截水帷幕的厚度应满足基坑防渗要求,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10-6cm/s。

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应插入不透水层,其插入深度按下式计算:

l=0.2hw-0.5b

式中l——帷幕插入不透水层的深度;

hw——作用水头;

b——帷幕宽度。

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

截水帷幕目前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等。

八、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基坑地下水降不下去

1.现象

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的排水能力有余,但井的实际出水量很小,因而地下水位降下不去。

2.原因分析

1)井深、井径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井内沉淀物过多,井孔淤塞。

2)洗井质量木良,砂滤层含泥量过高,孔壁泥皮在洗井过程中尚未破坏掉,孔壁附近土层在钻孔时遗留下来的泥浆没有除净,结果使地下水向井内渗透的通道不畅,严重影响单井集水能力。

3)滤管的位置、标高以及滤网和砂滤料规格未按照土层实际情况选用,故渗透能力差。

4)水文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个符,井管滤管实际埋没位置不在透水性能较好的含水层中。

3.预防措施

1)深井井管宜按下列程序施工:

井管测量定位→控井口、安护筒→钻孔→回填并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垫井管与孔壁间的砂砾过滤层→洗井→安装深井泵(潜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

2)钻孔孔井应大于井管直径300~500mm,并深应比所需降水深度深6~8m;井管应垂直放在井孔当中,四周均匀填砾砂,砾砂应用铁锹下料,不允许用机械直接下料,防止砾砂分层不均匀和冲击井管。

砾砂填至井口下1m,然后用不含砂的粘土封口至井口面。

3)在井管四周灌砂滤料后应立即洗井。

一般在抽筒清理孔内泥浆后,用活塞洗井,或用泥浆泵冲清水与拉活塞相结合洗井,借以破坏深井孔壁泥皮,并把附近土层内遗留下来的泥浆吸出c然后立即单井试抽,使附近土层内未吸净的泥浆依靠地下水不断向井内流动而清洗出来,达到地下水渗流畅通。

抽出的地下水应排放到深井抽水影响范围以外。

4)需要疏干的含水层均应设置滤管,滤网和砂滤料规格应根据含水层土质颗粒分析。

5)在土层复杂或缺乏确切水文地质资料时,应按照降水要求进行专门钻探,对重大复杂工程应做现场抽水试验。

在钻孔过程中,应对每一个井孔取样,核对原有水文地质资料。

在下井管前,应复测井孔实际深度。

结合设计要求和实际水文地质情况配井管和滤管,并按照沉放先后顺序把各段井管、滤管和沉淀管依次编号,堆放在井口附近,避免错放或漏放滤管。

6)在井孔内安装或调换水泵前,应测量井孔的实际深度和井底沉淀物的厚度。

如果井深不足或沉淀物过厚,需对井孔进行冲洗,排除沉渣。

4.治理方法

1)重新洗井,要求达到水清砂净,出水量正常。

2)在适当的位置补打深井。

(2)基坑地下水位降深不足或降水速度慢

1.现象

1)观测孔水位未降低到设计要求。

2)在预定时间内达不到预定降水深度。

3)基坑内涌水、冒砂,施工困难。

2.原因分析

1)基坑局部地段的深井量不足。

2)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型号选用不当,深井排水能力低。

3)因土质等原因,深并排水能力未充分发挥。

4)水文地质资料不确切,基坑实际涌水量超过计算涌水量。

3.预防措施

1)先按照实际水文地质资料计算降水范围总涌水量、深井单位进水能力、抽水时所需过滤部分总长度、点井根数、间距及单井出水量。

复核深井过滤部分长度、深井进出水量及特定点降深要求,以达到满足要求为止。

深井布置应考虑基坑深度和形状,可沿基坑四周环形布置,也可在基坑内点式布置。

深井的井距一般15~20m,渗透系数小,间距宜小些;渗透系数大的,间距可大些。

在基坑转角处、地下水流的上游、临近江河等的地下水源补给一侧的涌水量较大,应加密深井间距。

2)选择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时应考虑到满足不同降水阶段的涌水量和降深要求。

一般在降水初期因地下水位高,泵的出水量大;但在降水后期因地下降深增大,泵的出水量就会相应变小。

3)改善和提高单并排水能力,可根据含水层条件设置必要长度的滤水管,增大滤层厚度。

对渗透系数小的土层,单靠深井泵抽水难以达到预期的降水目标,可采用另加真空泵组成真空深井进行降水;真空泵不断抽气,使井孔周围的土体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地下水则能较快的进入井管内,从而加快了降水速度。

4)基坑降水深度大于8m时,可根据分层挖土的情况采用二道以上滤管分层取水。

一般深井滤水管设在底部,抽水先抽滤管部位的下层水,上层水由水的重力作用通过土体的空隙往下慢慢渗透,从而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体的含水率;这样土层越厚,降水需要的时间越长。

采用多道滤管则可缩短降水时间,但要注意每道滤管挖土暴露后要立即用毛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