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862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位置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位置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位置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位置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位置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位置研究.docx

《地理位置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位置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位置研究.docx

地理位置研究

一、地理位置的特性

    地理位置是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地壳上一事物对外在客观事物的相互关系,是地壳上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地理位置的本质是对地壳上点的剖析。

主体与客体的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决定地理位置具有综合性、确定性、层次性、历史性和价值性等特性。

1.地理位置的综合性

    地理位置借助客体表述。

表述地理位置的客体是多样的,地理位置也是多样的。

按照客体的性质可将地理位置分成三类。

    

(1)天文地理位置,反映地表事物所在的经纬度。

如,北京位于北纬39°57′,东经116°19′,乌鲁木齐位于北纬43°47′,东经87°37′。

    

(2)自然地理位置,反映地表事物与山、河、湖、海等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例如,聚落位于江的北岸,位于山的南坡。

我国古代,称江河以南为阴,江河以北为阳,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这一阴一阳,便是聚落的自然地理位置。

    (3)经济地理位置,反映地表事物与人类活动创造的事物的相互关系,如对铁路、工厂、城市的相互关系。

地理位置是天文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总称,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2.地理位置的确定性

    在某一特定时间里,地理位置是确定的,唯一的。

地理位置的确定性受方位和距离两个因素制约。

地表事物的主体与客体间有方位关系和距离关系。

方位和距离决定地理位置的唯一性。

    

(1)方位。

主体和客体间的位置关系用方位表述。

例如,某村在火车站东南。

精确的方位可以用东偏南多少度表述。

    

(2)距离。

主体和客体间的位置关系必须有距离要素。

例如,某村庄离火车站5公里方位和距离规定城市的确切位置。

济南在津浦铁路与胶济铁路交汇点。

重庆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点。

这两个交汇点只能是济南和重庆,不可能是别的城市。

3.地理位置的层次性

    地理位置可以用不同的距离尺度表述。

根据尺度大小,地理位置大体有三个层次。

    

(1)地址。

用最小的尺度研究位置,一般称店址、场址、厂址。

它只涉及周围近距离内的具体事物。

例如,某商店位于两条大街的交叉路口。

    

(2)小位置。

从相对较近的距离范围研究事物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3)大位置。

从比较远的距离范围研究事物与客体的相互关系,包括从全球角度研究位置。

大位置与小位置在发生影响时相互渗透。

新加坡的崛起,既得益于在东南亚的小位置,背负马来西亚,面向印度尼西亚,也受惠于东西方航运中枢的大位置。

新加坡的转口贸易、技术服务、电器生产、炼油业和采油平台生产,主要为东南亚地区服务;修造船业,金融业为东西方航运和整个远东地区服务。

    大多数城市在出现时,小位置的作用比较重要。

城市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大位置的作用比较突出。

在四川省成都与重庆两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尺度的位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复杂影响。

从小位置比较,成都优于重庆。

成都附近是农业资源富饶的都江堰灌溉区。

重庆位于丘陵起伏的地带。

两千年来,成都基本上保持了四川和西南政治中心的地位。

从大位置比较,重庆优于成都。

重庆得长江和嘉陵江航运之便,是西南的交通枢纽。

在铁路网形成以前,重庆的大位置优势尤其突出。

抗日战争期间,迁入四川的工厂,十分之九在重庆落脚。

国民党政府迁都内地,选址重庆。

1949年以后,铺设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成都的运输条件得到改善。

然而,重庆在西南的工业首位优势没有动摇。

可见,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优越的大位置可以弥补小位置的不足。

4.地理位置的历史性

    地理环境的变化引起地理位置的变化。

沙漠扩张,海岸升降,河道改流,洪水淹没,港口淤塞引起自然地理位置的变更。

交通技术改进,交通网扩展,行政区划变更,引起经济地理位置变更。

地理位置的历史性是城市迁移和兴衰的重要原因。

“唐代僰道城(今宜宾市)842年遭洪水,翌年移城;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某年洪水,移纳谿城;明代1560年洪水,翌年遭雨灾,移秭归城。

1870年洪水,丰都和公安移城。

”宋、明时期,朱仙镇与夏口、佛山、景德齐名,称四大名镇。

如今,其余三镇继续繁荣。

夏口是今天的汉口,佛山、景德都已建市,唯有朱仙镇衰退。

原因是交通条件变化。

宋明时代贾鲁河航运畅通,朱仙镇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极盛时人口达30万,转运西北山货,河南牲口和土特产,输入南方木材、瓷器、盐、糖、布匹、粮食。

后因黄河决口,贾鲁河淤浅,水运中断。

加上京汉、津浦铁路通车,华北平原上的运输网络发生变化,朱仙镇成为闭塞的地方。

    美国纽约兴起是经济地理位置变化的结果。

19世纪初,纽约与费城、巴尔的摩、波士顿在美国东部的地位不相上下。

1825年580公里长的伊利运河修通,纽约与五大湖水系贯连,从布法罗到奥尔巴尼的运费从每吨100美元降低到每吨10美元,从大湖区运小麦到纽约的运费下降四分之三。

从此,纽约一枝独秀,超过波士顿、费城和巴尔的摩成为全美国的首位城市。

5.地理位置的价值性

    地理位置包含有人类劳动的结晶。

这部分因素是有价值的。

优异的地理位置可以促进区域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繁华。

可以对经商、办企业带来效益。

五口通商,开辟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五个商埠。

上海鹤立鸡群,历一百余年不衰,得惠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我国许多良港,长期弃置不用。

修建一条通向内地的铁路后,很快成为商务繁忙的港口。

50年代黎湛铁路建成,推动湛江市兴旺。

80年代修建兖州到石臼所的铁路,出现崭新的日照市。

良好的经济地理位置由巨大的基本建设转化而成。

    “酒好不怕巷深”,讲的是质量对销售的决定性作用,却忽视了位置对销售的影响。

根据商品零售的原理,在其它条件相似时,销售额与人流密度成正比。

这是店铺面向大街的原因,也是拐角位置比一般临街铺面销售额高的原因。

50年代,我国不少居住小区将商店建在街区中央,远离大街,选址原则脱离市场销售规律,经营状况普遍欠佳。

“一步差三市”是我国商贩的经验总结。

有人站在北京东四过街天桥上观察桥两边两个冰棍摊位的销售情况。

当西侧摊点销售15支冰棍时,东侧摊点才销售1支冰棍。

因为西侧有隆福商场和服装一条街,人流密度大。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1983年调查,区中心百货商场每平方米营业面积的营业额等于北下关百货商场营业额十二倍。

决定性的因素是位置。

“酒好”加“巷浅”,经营更红火。

美国埃丝黛·劳德提出著名的“劳德”学说,其中有一条讲柜台位置对销售的影响。

他经过一周观察发现90%的妇女走进商店后习惯先向右看。

因此,他建议把色彩明快富有吸引力的柜台放在右侧,以便抓住女士们的注意力。

二、地理位置的影响

    地理位置对社会经济有广泛的影响。

可以从区域开发、城市发展、工农业布局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综述地理位置的影响。

1.地理位置对区域开发的影响

    地理位置是制约区域开发的重要因素。

在历史上,文化和技术有一个扩散过程。

离文化和技术发源地近,接受扩散较早。

相反,离文化和技术发源地远,接受扩散较晚。

    欧洲经济中心转移与地理位置有关。

13世纪威尼斯是欧洲经济最活跃的城邦。

那时丝绸之路畅通,威尼斯处在丝绸之路西端,与远东、印度有大额贸易,是整个西欧面向东方的门户。

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主力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当时奥斯曼帝国兴起,陆上丝绸之路堵塞。

开辟海上通往东方的航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前哨。

不少意大利海员转到西班牙、葡萄牙谋生。

工场手工业兴起以后,经济富裕的来因河流域地位上升。

位于来茵河口的荷兰成为贸易的主要门户,逐渐超过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航海中的地位。

工业革命起源于航海便利,煤、铁资源丰富的英国。

从18世纪起,英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

    我国西北建设的时序与铁路铺设有关。

铁路铺到哪里,工厂建到哪里。

50年代天水到兰州铁路通车,兰州大兴土木。

60年代兰新铁路通车,乌鲁木齐开始大规模建设。

90年代南疆开发,仍与铁路同步,从库尔勒、阿克苏,向喀什推进,最后到达和田、若羌。

2.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是物流、客流和信息流的焦点,是大量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在狭小地域范围内的统一。

城市能够在狭小的地域中集聚大量人口,建筑物和社会经济活动,全赖良好的位置。

当一个区域需要一座城市的时候,它在什么地点诞生,决定性的因素是位置。

一座城市,只要有良好的位置,遇到天灾人祸以后,很快可以得到重建。

中美洲伯利兹的中心城市也叫伯利兹,是一座港口城市。

1961年10月一场飓风摧毁伯利兹城85%的房屋。

灾后,行政中心迁到内地贝尔莫潘。

不久,伯利兹港迅速恢复,人口增加到5万,占全国三分之一,贝尔莫潘只有6千人,是座纯政治中心。

    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

我国古代有南船北马一说。

南方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有T形战略、弓形战略等见解,都以城市位置的轴线为根据。

T形战略是沿海一线与长江一线的结合。

弓形战略在T形战略基础上增添北京经武汉至广州轴线。

    地理位置历史变迁是城市迁移的主要动因。

城市在地理上的迁移有蠕移和转移两类。

    蠕移是城市在原位置基础上渐渐向新的生长点挪动,新市区与旧市区连成一片,新市区兴起的同时,旧市区可能衰落。

安徽省阜阳市进入20世纪后对外交通口岸发生三次重大变迁,城市也发生三次蠕移。

在20年代以前,阜阳市的对外交通口岸是泉河,货栈、钱庄、店铺集中在旧阜阳城北泉河南岸一带。

今天那里成为萧条幽静的小巷。

从街道的形式和建筑物的外貌可以依稀识别当年繁华景象。

第一次蠕移发生在20年代以后。

由于泉河淤塞,主要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到颍河西岸。

那里离阜阳旧城东门三里,有三里河之称。

当年,三里河与东门间布满坟地,现在成了阜阳市中心。

1958年前兴建的码头、仓库、工厂集中在这一带。

第二次蠕移开始于1958年。

当时在三里河南的颍河上修成颍河大闸。

闸上虽有过船设施,航运毕竟不便。

加上三里河岸线短,土地有限,1958年后新建的工厂移到大闸以南七里湾一带。

七里湾因距旧城七里得名。

60年代在七里湾一带形成新工业区。

第三次蠕动发生在1972年后。

1972年从淮北市到阜阳市的铁路通车。

火车站在颍河东,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工业区和仓库区。

接着阜阳到淮南市铁路建成,京九铁路南北贯通,阜阳成为巨大的铁路枢纽,火车站北形成大型铁路编组站。

火车站附近将成为阜阳市新的生长点。

    转移是一座城市由旧址移到新址,好像球由一个点跳到另一个点。

新城在旧城基础上产生,执行旧城职能,拥有旧城腹地。

历史上淮河流域中部的经济活动中心是临淮。

1908年津浦铁路在蚌埠过河。

蚌埠很快从500户人家的小村发展成淮河流域的经济中心,替代临淮关的职能。

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建德县中心由梅城转移到临近坝址的白沙。

南北大运河网废弃后,山东东平县中心由州城转移到东平镇(原后屯村)。

这些都是城市转移的实例。

    由于船型增大、航道淤塞,河口城市的转移规律是从上游向下游河口方向移动。

例如,天津向塘沽方向移动;上海向吴淞口、外高桥方向移动;温州向杨府、七里、黄华方向移动;福州向马尾、闽江口、福清湾方向移动;广州由白云山南麓向珠江口方向移动(图3)。

这些都是河口城市移动规律的体现。

河口城市规划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区域中的城市位置有中心位置和门户位置两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心位置与门户位置的作用有区别。

在封闭型的社会,中心位置起主导作用。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在开放型社会,门户位置地位上升。

不少区域有双首位城市。

原因之一是中心位置与门户位置分离。

俄罗斯欧洲地区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列宁格勒)是双首位城市,一个在中心位置,另一个在门户位置。

山东省济南在中心位置,青岛在门户位置。

青岛开埠以前是个渔村,济南府是历史名城。

开埠以后,青岛赶上济南。

解放后又经历一次反复。

改革开放以前济南发展快。

改革开放以后青岛发展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殖民地大批独立,出现迁都高潮。

在殖民政府管理时期,行政中心大都选在门户位置,便于殖民地和母国的联系。

独立后,新政府要协调部族矛盾,加速内地开发,纷纷在中心位置择都。

马拉维的政治中心由松巴迁到利隆圭;尼日利亚首都从拉各斯迁到阿布贾;坦桑尼亚首都由达累斯萨拉姆迁到多多马;科特迪瓦首都由阿比让迁到亚穆苏克罗。

都是从门户位置迁到中心位置。

当一个国家有两个经济中心或者两个门户时,需要有一个城市起协调作用。

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和加拿大的首都都有协调作用。

印度首都新德里协调阿拉伯海畔的孟买与孟加拉湾旁的加尔各答。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协调悉尼和墨尔本,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协调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协调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协调加拿大法语区和加拿大英语区。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变化,我国不少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不在一处,给经济发展造成不少麻烦。

以浙江省温州地区为例,平阳县政治中心在昆阳,经济中心在鳌江;苍南县政治中心在灵溪,经济中心在龙港;永嘉县政治中心在上塘,经济中心在瓯北;乐清县政治中心在乐成,经济中心在柳市。

解决矛盾的办法之一是将政治中心迁到经济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