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评 方法模拟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679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评 方法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评 方法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评 方法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评 方法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评 方法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评 方法模拟题.docx

《安评 方法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评 方法模拟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评 方法模拟题.docx

安评方法模拟题

1、下面选项中,()不是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通常所需的资料。

D

A.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PIDB.现有流程图PFD、装置布置图

C.操作规程D.设备维修手册

2、HAZOP研究的基本过程就是以引导词为引导,对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加以确定,找出装置及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B

A.共性B.变化(偏差)

C.装置状态D.物料状态

3、HAZOP研究中的“偏差”是指使用关键词系统地对每个节点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发生一系列偏离工艺指标的情况;偏差的通常形式为“()”。

A

A.引导词+工艺参数B.原因+结果

C.原因+工艺参数D.后果+工艺参数

4、 风险管理的()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降低意外损失风险,防止企业倒闭破产;维持生存,避免企业经营中断;安定局面,稳定企业收入;持续发展,提高企业利润;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C

A.微观目标B.临时目标

C.宏观目标D.近期目标

5、风险评价根据项目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予以等级划分。

下述()不是风险评价等级的划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D

A.物质的毒性和反应性危险类别

B.可能引起严重事故危害的物质的使用量或贮运量

C.装置或设备的危险类别等

D.建设周期

6、()不属于模糊关系(fuzzyRelation)的性质。

D

A.反射性B.对称性

C.传递性D.相关性

7、下列关系中()可视为模糊关系。

B

A.a={0.211,0.211,1.263,0.211,0.105}

B.a={0.211,0.211,0.263,0.211,0.105}

C.a={0.211,0.211,0.263,1.211,0.105}

D.a={0.211,1.211,0.263,0.211,0.105}

8、热剂量准则的适用范围为:

热通量作用于目标的时间非常短,以至于接收到的热量来不及()。

C

A.保存B.吸收

C.散失D.达到临界量

9、定量风险分析(QRA)是对某一设施或作业活动中发生事故的估算频率和/或后果进行表达的系统方法,也可以讲它是一种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技术手段。

B

A.定性B.量化

C.质量D.后果

10、事故损失按时间特性可划分为()。

B

A.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B.当时损失、事后损失、未来损失

C.经济损失(或价值损失)和非经济损失

D.个人损失、企业(集体)损失和国家损失

1.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可控性原则。

A

A.预测性B.唯一性

C.经济性D.公平性

2.下述选项中,()不属于对区域安全影响的自然条件因素。

D

A.温、湿度B.风频

C.降水D.电力输送

3.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

C

A.不会影响区域内其它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B.需要对区域内的人员立即紧急疏散。

C.可能产生严重的连带、重叠影响。

D.其它单位不用关注。

4.区域应急救援体系规划,涉及()、监测预警系统、指挥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等的规划。

A

A.应急救援组织机构B.自然资源控制

C.人口控制D.经济发展

5.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频率风向的()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

A

A.小、上B.大、下

C.小、下D.大、上

6.在自然条件对区域的影响分析中,如工艺条件认为自然条件的温、湿度将影响区域内企业生产的,则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补偿措施,尽可能地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通过设计补偿还不能满足工艺条件的苛刻要求,应()。

D

A.加强管理B.制定应急救援措施

C.加强培训教育D.重新选址

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规定,联合企业中不同类型的工厂,应按生产性质、相互关系、协作条件等因素分区()布置。

A

A.集中B.分散

C.独立D.线性

8.总体布置是指在已选定的拟建企业场地上,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功能区、居住区、相邻企业、水源、电源、渣厂、运输、平面竖向、防洪排水、外部管线、发展预留、施工用地等进行()。

B

A.局部规划B.全面规划

C.调查D.经济性分析

9.在获取安全评价所需区域周边人员情况资料时,应调查区域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内的()、人口分布、常驻和停留人数。

B

A.人口素质B.人口密度

C.人种数量D.人员年龄结构

10.确保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厂址选择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是保证与周边的()。

B

A.产业结构不同B.安全距离满足要求

C.人员素质相同D.经单项选择题

1.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B )。

A.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险

B.遵循提出安全对策的原则

C.预防安装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D.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2.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不包括的是( C )。

A.消除

B.预防

C.检测

D.减弱

3.下列关于提出安全对策应遵循的原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生产设备本身应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任何事故或危险

B.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益上的要求,再考虑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

C.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和有害因素

D.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4.安全对策实施的重点是( A )。

A.“安全设施”

B.“安全评价”

C.“事故隐患”

D.“隐患控制”

5.安全评价的关键是通过评价安全设施来( A )。

A.说明危险有害因素是否构成事故隐患

B.分析产生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原因

C.解决生产危险和有害因素

D.提出解决生产和有害因素的方法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安全对策措施的要求包括( ABCD )。

A.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B.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C.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生产的危险、危害

D.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险的发生

E.遵循提出安全对策的原则

2.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包括( ACD )。

A.预防

B.维护

C.隔离

D.消除

E.检测

3.下列关于安全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DE )。

A.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和有害因素

B.当消除危险和有害因素存在困难时,可采取降低性技术措施

C.在无法消除危险和有害因素且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应采取警告性措施

D.在无法消除、预防和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作业人员与危险和有害因素隔离、

E,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

4.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的特点有( CDE )。

A.隐蔽性

B.随机性

C.针对性

D.可操作性

E.经济合理性

5.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后果的特点包括( ABC )。

A.隐蔽性

B.随机性

C.交叉影响性

D.可操作性

E.针对性

济效益不同

例1:

2011年10月5日上午11时45分,南钢炼铁厂5号炉淘汰停炉准备过程中发生铁水意外溢出事故,当班操作工和维修工共有13人,已有11人死亡、1人受伤,1人失踪。

事故原因也初步查明:

南钢炼铁厂内一废弃高炉在施工中顶部压力设施已卸除,正常情况下,在顶部压力设施卸除后,高炉内铁水本可以降温到正常水平,但这次高炉体内残留高温铁水,施工中高温铁水击穿高炉炉壁,造成事故。

1.列出并分析炼铁生产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2种事故。

2.分析炼铁厂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参考答案

1、炼铁生产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事故是煤气爆炸和铁水穿漏。

①煤气爆炸。

多数煤气爆炸事故是由于在休风时未遵守操作规程而发生的。

休风就是停止向炉内送风,也就是停止生产。

这时煤气系统中还有很多煤气,如果不将煤气赶走或保持正压力则由于气体冷却造成负压就会吸入空气。

当空气与CO混合(46%~62%空气,54%~38%煤气)到着火温度(约610~650℃)时就会发生爆炸性的燃烧。

②铁水穿漏。

铁水穿漏的征兆是出铁量连续减少,冷却器出水温度骤增,或在工作平台上有蒸汽冒出来,有时还跑出煤气。

其原因是炉缸或炉底被侵蚀得很厉害,尤其是在出铁口附近炉衬容易变薄,如果这一薄层砖衬或渣皮受到破坏,则铁水可能将冷却水箱烧毁而流到炉外,一遇积水就发生猛烈的爆炸。

2、炼铁厂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灼烫伤害。

可能造成灼烫伤害的生产事故类别为风口、渣口、铁口烧穿及炉前事故,煤气爆炸事故,炉缸、炉底烧穿事故等。

这些事故直接导致爆炸、喷溅爆炸或跑铁跑渣喷溅爆炸,是造成灼烫伤害的主要原因。

②机械伤害。

胶带机、起重机、泥炮、铸铁机等设备运转时,防护不当容易造成机械伤害。

③起重伤害。

起重机作业频繁,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起重伤害。

炼铁厂的炉前吊挂作业频繁、物件多样、形状特殊、场地狭窄,使得吊挂作业事故较多。

④煤气中毒。

高炉煤气中含有23%~30%的一氧化碳,当设备有泄露或操作不当时,可能引起人员中毒。

⑤粉尘。

炼铁原料系统、炉前出铁场、铸铁机室及碾泥机室等处均有大量的粉尘产生。

⑥高温。

炼铁属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热源来自被加热空气的对流热和生产设备及周围物体表面二次热辐射。

⑦噪声。

炼铁生产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高炉鼓风、煤粉喷吹、煤气放散以及机电设备的运转。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7类:

1、生产性粉尘;2、毒物;3、噪声与振动;4、高温;5、低温;6、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7、其他有害因素。

某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

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

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百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一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

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

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

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问题: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措施。

参考答案:

(1)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①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②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

间接原因:

①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②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违章操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说明双方单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③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

政府和厂方也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2)处理意见

①化工厂为危险品化学生产单位。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82、85条,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②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3)防范措施

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②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③双方单位应当对有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这一事故隐患;

④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某场所被认为“相当可能”发生危险事件或致残事故,且有一名检修工人每星期必须去此作业场所工作一次。

试选择一种方法,计算该作业的作业条件危险性,并对危险程度进行描述。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值表

分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分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10

6

3

1

完全会被预料到

相当可能

不经常,但可能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0.5

0.2

0.1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表

分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分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10

6

3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2

1

0.5

每月暴露一次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非常罕见地暴露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表

分值

可能结果

分值

可能结果

100

40

15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3

1

严重,严重伤害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危险性分值与危险程度描述表

分值

危险程度

分值

危险程度

>320

160~320

70~16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20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

相关知识: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影响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

(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E)

(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C)

D=L·E·C

参考答案:

根据上表查得:

L=6,E=3,C=3,所以,D=54。

属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1.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依法负责全国煤炭行业的监督管理。

()

2.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现代化建设,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所引起的一切疾病。

()

4.电梯应当至少每30El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

5.质检部门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

6.机动车必须到指定的场所进行检验。

()

7.矿井井下每一个水平、每一个采区至少有两个便于逃生的安全出口,并与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

()

8.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

9.1986年3月,联合国召开专门会议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问题进行了研究;1988年12月,又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并通过了相应文件,以推动世界各国对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我国也被联合国确定为开展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试点国家之一。

()

10.安全评价机构申请甲级资质证书,其专职技术负责人有安全评价人员资格,具有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安全评价工作经历、并且从事安全工作7年以上。

()

11.严重率表示某时期内,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

伤害人数是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

()

12.潮气、粉尘、高温、腐蚀性气体和蒸汽都会损伤电气设备的绝缘性,增加触电的危险。

()

13.安全检查员当场说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填写统一制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将行政处罚书归档备案。

()

14.与事件树分析不同,故障树分析时使用演绎法。

()

15.安全评价的内容是危险度评价、对策建议及评价报告的编制。

()

16.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用用处电池作备用电池。

()

17.车间或班组成员可根据事故事态发展自行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8.接尘作业人员必须配戴防尘口罩,并且防尘口罩的阻尘率应达到I级标准要求。

()

19.火灾分类中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和固体物质火灾。

()

20.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

21.设计生产设备,当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益上的要求。

()

22.职业接触毒物按危害程度分级,分为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三级。

()

23.消防安全标志可以设置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

()

24.厂前区和生活区(包括办公室、厨房、食堂、托儿所、俱乐部、宿舍及体育场所等)布置在当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

2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5607—1995中规定,喷粉区按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划为1l区。

()

261969年,美国国防部批准颁布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安全军事标准《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MIL-STD-822),对实现系统安全目标、计划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程序。

()

27.由于定性安全评价结果不能给出量化的危险度,所以不同类型的评价对象之间安全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

()

28.一般来说人员可靠性分析技术应该在其他评价技术(如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之前使用,识别出具体的、有严重后果的人为失误。

()

29.机构程序文件的多少,每个程序的详略、篇幅和内容,在满足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前提下,应做到越少越好。

()

30.进行安全评价时,可按有害因素(有害作业)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

()

31.对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通风气体可以循环使用。

()

32.车问主任命令工人甲登上高塔进行维修作业,已知工人甲患有恐高症,该危险有害因素属于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中的从事禁忌作业。

()

33.安全标志可以分为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和禁止标志。

()

34.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中,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为,实际上不可能的事件为O,完全意外又极少可能的分值l,确定完全会被预料到的分值为10。

()

35.安全评价没有必要贯穿于工程、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退役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

36抽样调查法是以部分样本代替整个样本空间对整体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

()

37.培训计划可以不包含基于预案中规定的各级岗位职责。

()

38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与评价报告按规定由建设单位送审。

()

39.起重机械的碰撞是指与建筑物、管道、堆积物及其他车辆之问发生碰撞。

()

40.火灾应急预案包括:

工作场所火灾危险性一览表、潜在火源及其控制措施、火灾危险控制及其消防设备维护人员的姓名、职责等。

()

41.概率危险评价法仅可用于评价技术安全措施,不能用于改善技术安全措施。

()

42.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其物质系数应根据生成物的状态来决定。

()

43.FMEA的目的是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能影响。

()

44.加油站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应采用沥青路面。

()

45,毒性因素在蒙德法和道化学法中都得到了考虑。

()

46.对新建项目,当工艺设计要求很严格时,使用HAZOP方法最为有效,对于在役装置,一般不能用HAZOP方法。

()

47.仅在同一最小割集中出现的所有基本事件,结构重要系数相等。

()

48.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

49.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50.事故预防PCDA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避免(Avoi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