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443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docx

《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docx

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

《生活与消费》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生活与消费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所需时间

6课时(每周2课时,共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的关键词是“生活”“消费”。

生活必然要消费,消费就是生活。

物质消费、精神消费都离不开俗称为“钱”的货币,用货币去支付,用信用卡去结算,等等。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了货币的古老而现代、有形而无形的神秘面纱,展示了货币产生、演化、发展的历程。

消费必然是与商品和服务连在一起的,商品和服务都是有价格的,所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价格有高低,买卖有贵贱,价格是多变的。

那么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价格变动的规律是什么?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这就是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所要回答的问题。

消费是多彩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消费心理、消费观。

这就是第三课“多彩的消费”里诠释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多色调的消费。

本单元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社会调查和课堂辩论,深化认识。

让学生了解货币、价格与消费的知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以利于他们将来科学、合理地进行消费。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2、理解、识记影响价格的因素以及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3、明确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及不同类型的消费观念,启示并要求学生做一个理智、优雅的消费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开展收集、制作相关学习资料的活动,体验信息技术手段在学习中的应用;

3、通过对货币、价格、消费的研究,初步体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形成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科学性。

3、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观。

对应课标

1.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经济现象,理解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认识能力。

3.结合时政热点、身边事例,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增强比较和鉴别能力。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如何辨别货币的五种职能?

纸币发行遵循什么规律?

汇率变化对经济有何影响?

2、哪些因素导致价格涨跌?

价格变化对生活、生产有怎样的影响?

3、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消费中坚持怎样的原则?

专题划分

专题一:

神奇的货币(2课时)

专题二:

多变的价格(2课时)

专题三:

多彩的消费(2课时)

专题一

神奇的货币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解剖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信用工具和外汇”则从时代和发展的角度介绍了,扩充了货币的外延,彰显了现代经济生活的时代特征。

本专题的逻辑结构是:

由货币的起源引出货币的本质、职能──由此引出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然后引出信用卡、支票、汇票等信用工具和外汇、汇率的有关知识。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3、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怎样判断一种产品是不是商品?

2、如何辨别货币的五种职能?

3、各种信用工具有何优点?

4、汇率的变化对经济有何影响?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课件、寓言故事

常规资源

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学案,学习笔记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把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8名同学。

每组推选一位组长。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组长组织,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活动一: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知识,完成预习学案并自我检测。

活动二:

导入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短剧《一叶障目新编》:

俊俏的媳妇上街在摊铺旁轻巧地拿出五文钱给摊铺的伙计说“香粉一盒”,伙计收了钱很礼貌地递上香粉说:

“请拿好,请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俊俏的媳妇轻巧地接着香粉,嫣然一笑,优雅地离去。

俊媳妇的书呆子丈夫则拿着所谓的“蝉翳叶”遮在脸上,很迅敏地从摊铺上拿着东西就走。

伙计一把捉住且大声怒斥说:

“你这个读书人怎么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

”书呆子羞愧万分)

师:

问题一:

俊媳妇买的香粉是商品吗?

为什么?

商品有什么基本属性?

生:

小组合作交流,1、2组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3、4小组点评。

师:

归纳商品具备的条件:

(1)含义角度:

用于交换┿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角度:

使用价值┿价值

师:

问题二:

俊媳妇是用货币去购买,而书呆子不是用货币去购买。

那么,什么是货币?

它是怎样产生的?

本质是什么?

在这次交易中,货币执行了什么职能?

生:

小组合作交流,5、6组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1、2小组点评。

师:

总结货币的含义、本质、基本职能,结合课本、学案,点拨易错易混点。

生:

举例说明货币的职能。

师:

给予评价,点拨区分货币五种职能的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生:

做学案相应练习题加以巩固。

活动二:

导入情境,提出问题

情景剧表演:

货币的发展史:

贝壳——金银、铜钱——钞票、

师:

问题一:

纸币是怎么来的?

何为纸币?

纸币是货币吗?

生:

小组合作交流,3、4组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5、6小组点评。

师:

归纳总结上述问题。

师:

辩论赛:

经济发展滞缓时,有人提出,多发行纸币不就解决了吗?

生:

1、3组学生展开激烈辩论,有理有据。

其他小组同学点评。

师:

提示:

货币发行遵循的规律及公式,货币发行过多、过少的弊端。

点拨:

易错易混点。

生:

做学案相应练习题加以巩固。

识记本节重点知识并互相检查。

第二课时

活动一:

(用多媒体或音像资料展示下列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商场里人们选购了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后,将小推车推到收银台前,有的用现金进行结算,有的则将卡交给服务员,进行刷卡结算;在法国著名的香榭里大街,一群中国游客在用欧元买法国香水)

师:

在上面的场景中,人们购物才用了什么结算方式和工具?

有何优点?

生:

小组交流讨论,2、5组展示,4、6组点评。

有的用现金结算,有的用信用卡结算。

师:

点拨信用卡的有关知识。

活动二:

师:

(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人民币外汇牌价”如下)

人民币、美日欧元的汇率、币值发生怎样的变化?

人民币升值对经济有何影响?

生:

小组交流讨论,1、6组展示,3、5组点评。

师:

分析、总结补充,明确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生:

做学案相应练习题加以巩固。

师:

做课堂小结。

生:

黑板展示、完善知识体系。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自主学习效果

评价方法:

自我检测

评价指标:

自测题完成迅速准确

2、课堂合作探究

评价方法:

评价量表,学生自评+互评

评价指标:

小组讨论交流积极主动;

回答问题观点正确,思路清晰

专题二

多变的价格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以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价格的变化为话题展开的,阐释了价格和价格变动的知识和规律,共分“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两节。

其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节先从供求关系的互动变化中,解释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再从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中,从商品的价值量入手,分析了价值是怎样决定价格的;“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经营的影响,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策略和经营的启示。

价格是商品的价格,价格离不开商品。

这一课还简单剖析了商品的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等基本知识。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理解、识记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

2.明确价格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的关系;

3.全面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4、理解、识记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哪些因素导致价格涨跌?

价格变化对生活、生产有怎样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分别有何影响?

3、如何理解价值规律?

4、十对比例关系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上查询、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PPT课件

常规资源

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学案,学习笔记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把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8名同学。

每组推选一位组长。

活动一:

导入情境,提出问题:

视频资料:

中秋节临近,各地市场上月饼销售火热。

师:

问题一:

中秋节为什么各地各地市场上月饼价格上涨?

生:

小组合作交流,1、2组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3、4小组点评。

风俗习惯引起月饼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

师:

板书总结:

供求(直接因素)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

(2)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间接因素,改变供求引起商品价格变化。

师:

问题二:

月饼价格再高,也不会超过一辆汽车的价格,这是为什么?

生:

小组合作交流,5、6组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1、2小组点评。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会脱离价值无限制涨跌。

师:

指导学生回忆:

由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价值尺度”我们接触到了“商品的价格”。

价格与商品的价值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生: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师:

商品的价值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价值与劳动生产率、价值总量有何关系?

生:

1、3组学生展示,其他小组同学点评。

师:

(1)点拨概念: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个别劳动生产率;

强调做题时加以区分。

(2)引导学生填写比例关系图。

(3)提示:

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

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而不是直接影响因素:

供求。

做题看清题意和设问要求。

生:

做学案相关部分的练习题加以巩固。

师:

结合主观测试题,讲解体现类、原因类答题技巧。

师:

阶段小结: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的价格。

眼花缭乱的价格变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这就是价值规律。

生:

结合课本,自学该部分知识。

并提出疑问:

等价交换就是价格与价值相等吗?

师:

点评:

从某一次交换来看,价格与价值可能是不符的,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

等价交换的实质是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

生:

做学案相关部分的练习题加以巩固。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导入新课:

(视频资料):

2012年我国汽油价格多次上调。

师:

汽油价格上调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生:

小组合作交流,1、3组学生展示,2、6组同学点评。

汽油价格上调,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影响比较大;人们会选择其他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电动车等出行工具。

师:

(1)总结原理: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化影响消费需求;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

(2)强调:

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

遵循“原理┿材料”的答题思路:

(3)课件展示:

规范答案供学生熟悉答题结构

生:

举例说明:

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及其价格变动的影响。

师:

结合高考题分析需求弹性曲线和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关系曲线,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这部分知识。

活动二:

[现象分析]阅读P16“牛蒡”的多变命运——“跟风上”与“一哄散”思考:

师:

(1)牛蒡的“跟风上”与“一哄散”说明了价格变动对生产带来的影响?

生:

讨论总结:

当初牛蒡因供不应求,价格飞涨,农民获利增加,纷纷“跟风”扩大种植规模,牛蒡供应量声速增加,市场逐渐出现供求逆转,最后导致供过于求;接下来必然出现,牛蒡价格下跌,种植户损失惨重,于是乎“一哄散”,牛蒡种植面积急剧缩减,市场牛蒡供应明显不足,于是乎又供不应求……调节生产(见课本图)

师:

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商品供求变化影响价格变化,而价格变化又会影响商品供求调整。

也就是说,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

 

师:

(2)面对价格变化,企业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生:

及时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师:

注意变型题的转换,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生:

做学案相关练习题加以巩固。

熟记本节重点原理,教师抽查。

师:

做课堂小结:

展示知识体系及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专题三

多彩的消费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多彩的消费》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

本课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现象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关于生活消费的知识,同时是对前两课关于商品和价格知识的提升,又为后面学习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做好了铺垫。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2.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3.列举身边的事例,深入了解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增强比较和鉴别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人们消费要考虑些因素?

2、有哪些消费类型?

3、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意义

4、你应该如何理性消费?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学生制作的PPT

常规资源

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学案、学习笔记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把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8名同学。

每组推选一位组长。

学生的学习准备:

结合课本,完成预习学案,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课堂活动一:

(视频资料)近年来,我国假期旅游市场火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师:

为什么我国居民的假期旅游消费强劲?

生:

小组合作交流,1、4组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3、5小组点评。

收入影响消费,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预期收入稳定;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消费。

师:

多媒体展示:

影响消费的因素:

(1)客观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物价水平

(2)主观因素:

消费心理

提示:

经济生活中考查根本原因或者措施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勿忘这一原理。

生:

做学案相关练习题加以巩固。

活动二:

资料:

2010年,夫妻二人月收入12000元时,每月用于食品的支出1000元,用于购买衣服支出2000元,用于交通、通讯支出1000元,生活杂费支出500元,其他存入银行,做旅游基金。

现在,夫妻二人月收入20000元,每月用于食品的支出1000元,用于购买衣服支出2000元,交通、通讯支出1000元,生活杂费支出500元,娱乐及艺术欣赏支出1000元,还房贷4000元,请保姆2000元,给孩子报早教中心的亲子课程1000元,其它存入银行,作为旅游基金。

师:

(1)请指出以上家庭消费都有哪些类型?

生:

讨论发言:

按交易方式分: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按消费对象分:

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按消费目的: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师:

(2)如何看待贷款消费?

生:

点评:

贷款消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

当然,在贷款消费是也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还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

师:

(3)从2010年到2012年,张家的消费结构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

小组合作交流,2、3组的代表展示,4、6小组点评。

张家的消费食品支出比重小,其他消费支出增加,说明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生:

做学案相关练习题加以巩固。

活动三:

(视频资料)90后青少年消费大调查:

师:

上述调查反映了青少年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如何评价这些消费心理?

生:

讨论发言: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实心理健康合理。

师: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水平,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一个理性、优雅的消费者呢?

举例说明

生:

积极发言: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结合生活实例说明以上消费原则。

师:

有些青少年认为:

在物质生活大为丰富的今天,谈艰苦奋斗没有必要。

你如何看待?

生:

辩论赛:

5、6组辩论,其他小组点评。

师:

总结评价:

优良传统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生:

做学案相关练习题加以巩固。

构建知识体系并掌握重点知识,学生互查、教师抽查。

师:

做课堂小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评价要素:

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

评价方法:

使用评价量规,学生互评+师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