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9295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0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docx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docx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

黄正林:

论抗战时期甘肃的农业改良与推广

作者:

文章来源:

《史学月刊》2014年第9期更新时间:

2015年02月02日

摘要:

抗战时期是民国以来甘肃农业改良与推广最好的时期。

各种农业改良与推广机构普遍建立起来,形成了以省农业改进所为中心,农林部和中央农产促进委员会督导、省农业推广委员会领导和县农业推广所(中心)具体负责,由农会和合作社与农家相联系,比较缜密的农业改良与推广系统。

农业改良与推广的内容繁杂,主要在小麦、棉花的试验与推广,砂田的改良,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和肥料的试验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农业改良时间短、经费投入不足、农民农业技术知识不足是造成农业改良与推广绩效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甘肃农业改良与推广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了把西北建设成为坚持持久抗战的基地,开始重视和加强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发放农贷,推动甘肃农田水利、农业生产和农村副业的发展。

尤其是1941年国民政府农贷以原来“救济农村”为中心转变为以“国民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增加粮食生产是复兴农村经济的主要方面内容,而农业改良与推广是增加农业生产的途径之一①。

从1941年开始,在中央政府和国家银行的帮助下,甘肃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农业改良与推广工作。

 

自清末新政后,农业技术改良一直是历届政府所主张和推广的,其绩效如何?

学术界对不同时期的技术改良和推广有不同的评价,如对晚清时期与北洋政府时期的农业技术改良普遍评价不高,认为其在推动中国农业近代化和维护农民利益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②。

关于抗战时期的农业改良问题,学术界的研究有了许多肯定,如庄维民对近代山东农业科技的推广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农业改良和推广使得传统农业具备了某些近代化的色彩,但却未能使传统农业实现近代化③。

但对其绩效评价并不高,如徐凯希认为尽管战时国民政府在湖北进行的农业技术改良,并没有改变农村经济的困境,认为是“农村封建剥削关系依然存在,以及战事不断,天灾频仍,农民生活异常的痛苦”阻碍了国统区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④。

大后方是抗战时期农业改良的重点,有学者研究认为,一方面大后方的农业改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使农业经济获得了重要的发展,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农业改良和农业发展并未给农民带来多少利益⑤。

但目前尚无研究抗战时期甘肃农业改良与推广的专文。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抗战时期甘肃农业技术改良与推广的资料进行挖掘与梳理,对抗战时期甘肃农业改良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请学界朋友批评指正。

 

一 农业改良与推广机关及其经费来源

 

抗战时期,甘肃省政府在农业改良与推广系统建立方面,整合了原来的机构,增设了新的机构,尤其是中央机关在甘肃设立了相关部门,使农业改良与推广系统更加完整。

 

1938年秋,甘肃省政府将原经济部西北种畜场、甘肃省第一农事试验场和兰州小西湖苗圃等机构合并改组,成立了甘肃省农业改进所(简称农改所),由建设厅厅长陈体诚兼任所长,杨著诚任副所长,该所内部组织分为5股,即农业股、植物病虫害股、森林股、畜牧兽医股、农政股,“专从事有关农业之研究”⑥。

1940年,该所在陇南、陇东、天水、河西成立了4个农林试验场,试验内容包括区域试验、栽培管理试验、纯系育种试验、国内外园艺作物引种、作物病虫害试验等⑦。

同年11月,甘肃省农业推广处成立,中心工作是推广小麦及杂粮良种,防治谷类黑穗病,改良薯窖,利用休闲地,开垦荒地,种植麦类、豆类,减少非必要作物,改种食粮,推广肥料等⑧。

1942年4月,甘肃农业推广所建立了雁滩农业推广实验区,“以此为根据地,一切农林良种良法的推广,和农村社会农民生活的改进”,都是先从雁滩试验区做起⑨。

该实验区在农业改良和基层社会改进中具有示范意义。

 

1942年,甘肃省政府对基层农业改良与推广机构进行了调整,将榆中推广试验县办事处(由省农改所与中央农业推进委员会合办)改为普通推广所,试验县改为天水县;天水、临洮两推广所改为中心推广所;张掖、平凉为本省农业重点地区,各增设中心推广所1处;徽县、靖远为本省植棉重要地区,各增设普通推广所1处。

中心推广所的职责是:

(1)健全本身组织,努力充实业务;

(2)派员办理附近县份推广工作;(3)巡回辅导辖区各县推广所;(4)繁殖优良种苗,供辖区各县推广材料。

”在人事配备上,中心推广所设主任、技佐、技术员、练习生各1人,助理技术员3人;普通推广所设主任、技术员、练习生各1人,助理技术员2人⑩。

县农业推广所的职责是:

粮食作物及园艺作物的增产,优良种子、树苗、种畜、鱼苗、农具、肥料的繁殖或改良示范与推广,植物虫害及兽疫防治的推进,水土保持、旱灾防治及其他农业改进方法的推进,造林保林及公共造产的推进,农村金融及农业副业的指导,农会组织和农村合作社的倡导,农业仓库及农产运销、调剂的提倡,农场经营小型农田水利、作物与耕畜保险的提倡等(11)。

 

为了加强农业推广力度,甘肃省还确立了督导制度,将全省划分为3个督导区,8个视导区。

1942年春季,甘肃省派督导人员赴陇南建立县农业推广和辅导植棉,派员赴洮岷区督导增粮;8月,派员赴陇东、陇南及洮岷等区“巡回督导各增粮县份及推广所”(12)。

督导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农业改良与推广工作的进行。

 

为了加强农业改良与推广,国民政府农林部在各省设立推广繁殖站,目的在于“集中农林部驻省各附属机关之人力、财力,协助省农业改进机关由分区供应推广材料入手,借以普遍策动增产事业”。

在此背景下,1942年5月,农林部甘肃推广繁殖站在兰州成立,中心工作是“小麦育种与良种繁殖,马铃薯育种与栽培试验及良种繁殖,果苗良种繁殖与推广,甜菜良种繁殖及作物重要害虫之研究与防治示范等”。

据1944年统计,该站有技术人员16人,事务人员9人;场地5000亩,其中自有3000亩,租用2000亩;经费102万元(13)。

农林部甘肃繁殖站成为指导和参与本省农业改良与推广的重要机关。

 

194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林垦组改组为林垦设计委员会,对黄河上游区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甘肃、陕西进行了考察,计划将黄河上游划分为6个水土保持试验区,其中甘肃有5个区,包括兰山区,以兰州为中心,范围是兰州附近黄河支流域,进行园艺及水利改进试验;陇南区,以天水为中心,范围是甘肃境内渭河干支流域,进行水土保持、改善河道及农场管理的改进试验;陇东区,以平凉为中心,范围是泾河干支流域,进行土壤冲刷的防治与水利改进试验;洮西区,以岷县为中心,范围是洮河及大夏河流域,进行天然林的合法管理与畜牧事业改进试验;河西区,以永登为中心,范围是庄浪河及大通河流域,进行水利改善与森林的保护管理试验。

在上述区域“分期成立水土保持试验区,除由黄河水利委员会之林垦与工程人员负责技术工作外,更联合各当地之行政、建设、教育、金融及人民团体等,本建教合一原则,在保持水土之共同目标下合作推动之”(14)。

为此,1942年8月,国民政府中央农林试验所与甘肃农业改进所洽商,设立天水水土保持试验区,面积约3328亩,主要进行水土保持试验。

试验区还向天水县政府租借河北苗圃,用作牧草试验与苗木繁殖;向甘肃农业推进所借河南岸旱地30亩,专司牧草繁殖。

1943年进行的工作主要是保持水土、采集植物种子及苗木,选购应用农具,定购试验材料,举办水土保持训练班,组织附近3个村庄的农民,成立保土会。

1944年的工作“举凡迳流小区试验,梯田沟洫,沟冲控制,柳篱掛淤,河滩造林,气象观测,地形测绘,以及保土植物之育种与繁殖”。

1945年,“工作范围逐渐扩大,复承各农林机关予以经费补助,或技术合作,三年以来稍具成果”。

在农业推广方面,该试验区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944年至1945年,试验区搜集各农事试验场的优良品种,“冀求得适于天水山田之优良品种,以便普遍推广,增加产量”(15)。

1944年,试验区设立了兰山工作站,主要进行三项试验工作:

(1)保土试验与繁殖;

(2)农田水利;(3)农作保土试验(16)。

到1945年,试验区已经初具规模(17)。

 

农业改良与推广最基层的组织是农会与合作社。

农会是国民政府从事乡村建设的基本单位,即“一切发展农村经济,推行农业建设的计划,都可以通过农会来切实施行”(18)。

如灵台县农会“办农事试验场,兼派场长,以资提倡”(19)。

张掖农会“以图农业改良为宗旨”(20)。

1942年4月,天水划为农业推广试验县后,农推员与县农会接洽“合作办理乡农会事业的办法”,农推所与县农会签订了《合作推行乡农会事业暂行办法》,内容是“由县党部、县农会授权推广人员执行训练农会之任务”(21)。

合作社是银行和政府建立的以农贷为职志的基层组织。

甘肃省合作社始建于1935年,到1938年已经普及到全省(22)。

合作社不仅是乡村的农贷机关,也是农业改良与推广的基层组织。

如张掖在举办农业推广时,“由合作主管机关及有关机关,力行调整,使所有合作社逐渐健全起来,以做推广之基层机构”(23)。

皋兰等县砂田改良,以农民组织的信用合作社为对象,共有土地合作社288所,参加社员9820人(24)。

合作社在进行砂田改良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农业改良与推广经费主要来源于农贷与政府的补助款。

1941年后,农贷是国民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政策。

四联总处规定农贷包括农业生产贷款、农业供销贷款、农产储押贷款、农田水利贷款、农村运输工具贷款、佃农购置耕地贷款、农村副业贷款、农业推广贷款8种(25)。

从农贷政策来看,农业改良与推广是农贷需要支持的的主要对象之一。

据统计,1941年,甘肃省政府联合中、中、交、农与省银行“组成增粮贷款团,共同投资于农村增粮事业”,共计3000万元(法币,下同)(26),主要用于农业改良。

1942年,金融机关向甘肃省发放农贷4600万元,其中农业推广100万元(27)。

1943年,四联总处给甘肃的农贷定额为8468万元,其中农业推广贷款700万元(28)。

1942年冬季,农民银行开始举办土地改良铺砂放款,历年发放的数量是:

1942年114750元,1943年10317468元,1944年39426834元,1945年76913551元(29)。

除农贷外,国民政府农产促进委员会(30)(简称农促会)也给予一定数量的补助。

1942年,在中央农产促进会的协助下,核定了甘肃省级、县级农业推广机关、植棉、小麦棉花病虫害防治、县农业推广试验等经费78000元;此外请准留用上年结余1.5万元,成县棉业试验场及手纺训练经费1.5万元。

甘肃省通过农促会获得补助费居全国第四位(31)。

可见,在甘肃农业推广系统建立过程中,国民政府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天水水土保持协会的经费来源由3部分构成:

一是中央机关协款,二是省政府协款,三是银行贷款——以所兴办工程获得的公有土地、公共财产及公营事业的收入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32)。

在各种经费来源中,银行农贷是农业技术改良资金的主要来源。

 

二 农业改良与推广

 

1.小麦优良品种的试验与推广

 

小麦是甘肃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栽培面积及产量在全省农作物中占首位,因此成为了抗战时期农业试验和推广的主要作物。

为了检定小麦优良品种,甘肃省增粮督导团制定了《甘肃省检定麦作地方品种纲要》,作为选育优良品种的基本操作规则。

根据《纲要》,1941年甘肃省在岷县等8县进行小麦品种检定,共选出地方优良品种28个。

1942年,甘肃省粮食增产督导团制定了《三十一年度推广检定小麦品种暂行办法》,一方面在张掖、靖远两县继续进行小麦优良品种检定,另一方面对1941年检定的28个小麦品种进行复查,检查其分布面积、品种特性、亩产量、成熟期、病害种类及抗旱能力(33)。

在划定的县份,检定人员按照检定办法,做了比较细致的工作。

如泾川县农业推广选出老筋麦和白麦为本地适宜推广的品种(34)。

张掖选出白大麦子、白小麦子、火穗子3个品种,并进行采穗购种和推广工作(35)。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甘肃粮产增进委员会成立后,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广鉴定优良小麦品种。

根据该会《推广检定优良小麦品种工作专门报告》,各县检定优良品种,均采取换种方式,由检定员与农家约定存留时期自行换种,并由粮产增进委员会通知农业改进所所属各区农场及各县农业推广所进行比较试验,并在特约农家繁殖。

如岷县的蓝麦在1941年冬季推广种植5575亩,春麦可推广2500亩。

在粮产增进会指导员的指导下,农家自行混留种共计49943亩,其中洮沙县约12040亩,临洮3420亩,岷县约26408亩(36)。

表1是1941年,甘肃粮产增进委员会指导皋兰等9县农家采集健全麦种情况统计。

 

 

在甘肃粮产增进委员会的指导下,1941年,皋兰等9县共有4.5万余户农家,选留健全小麦种子41.7万担,约定播种小麦51.3万余亩。

通过对本省小麦品种的鉴定,对各地选出的产量高、抗病害强、抗倒伏较好的小麦进行育种和推广。

如1942年,张掖特约3户农家繁殖大穗子小麦品种,共计18亩;平凉推广长穗小麦12亩,红筋麦10亩;徽县推广老旱麦种10545石,红麦27石;岷县指导农民自动调换优良麦种蓝麦及洋麦;泾川引进“陕农廿七号(蚂蚱麦)”40斤,分发特约农户种植,同时引种老筋麦等210亩;榆中推广白麦147亩(37)。

1941-1942年甘肃农业推广所与平凉农场检定,比较优良的小麦品种是红筋麦、白金麦,其优点是“不脱粒,不倒伏、产量较高、品质较优”(38)。

从1943年开始到1945年,陇东农林试验场先后在平凉等9县进行小麦优良品种检定,检定出一长条、红筋麦两个品种,并于1944年开始推广,截至1946年,共示范推广16905亩,种植农户611户,种植良种1690石。

以每亩产量超过当地其他品种40斤计算,可增加产量67.62万斤;以每斗15斤计算,合计508石,可增加农民收益9016万元(39)。

足见,在本地小麦优良品种检定和推广中,甘肃各地农林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943年后,甘肃省小麦选育与试验以引种省外优良品种为主。

通过3年试验,1945年选出适宜本地生长的小麦品种18个。

特别是引进品种中的武功27、金大(即金陵大学)泾阳129、蓝芒麦泾阳302、泾阳60、陕农7号等6个品种“较当地品种确有产量高,品质佳,成熟早,脱粒易”的优越性,但除泾阳302外,其他小麦与当地红筋麦比较,产量较低而且抗寒力差(40)。

1944年后,甘肃的小麦试验与推广的重点是泾阳302麦。

 

泾阳302小麦是1923年由“金陵大学西北农事试验场在陕西渭南农田中选择之单穗”进行试验,截至1936年达13年之久。

泾阳302麦的优点是:

“1.茎干坚硬,不易倒伏;2.成熟期早,产力均强;3.抗寒力、抗霜力均强;4.抗病虫害力大;5.籽粒大面色白;6.出粉率高;7.受市场欢迎。

”该小麦适合在干旱、高寒地区种植。

1942年,农林部中央农林试验所与各省合作办理优良麦种及当地小麦比较示范试验中,泾阳302小麦脱颖而出。

甘肃农业改进所河西、洮岷、陇东、陇南农林试验场的区域进行各种小麦品种比较试验,“以泾阳302小麦在天水陇南区农林试验场试验之成效最显著,较当地品种不但年产高、品质佳,而且具有成熟早、病虫少、茎秆不倒伏及籽粒大等逐项优点。

农民极为欢迎,在适应区域上言,陇南除天水区场举行试验外,并分别于秦安、清水、徽县、西河等县举行风土适应试验”。

在各种对比试验中,泾阳302麦显示出优良品质。

如1945年天水特约繁殖及示范结果,平均每亩产量为1.68石,同时调查3个乡镇18户农家平坦肥沃的土地,种植其他小麦平均每亩产量1.42石,低于302麦0.26石;1944年,陇东冬季气候寒冷,“外来麦种均受冻害,惟泾阳302麦未受冻害”。

清水农业推广所试验的小麦品种有15个,产量以“泾阳302麦居首位,每亩合321.9斤,超出本地青熟麦、蚂蚱麦、火麦”;秦安试验302小麦“亦较当地品种生长为优”;徽县试验的结果“泾阳302麦除次于当地老旱麦外,较其他品种均优”(41)。

这些均说明泾阳302麦具有产量高、抗病虫害和抗冻性能强的特点。

泾阳302麦在甘肃各地试验产量比较统计如表2。

 

 

从表2来看,泾阳302小麦产量高于各地原来小麦亩产量的10%~38%不等,极具推广价值。

为了推广泾阳302小麦,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品种,甘肃农业推广所采取两种繁殖品种办法。

一是由农林试验场自己繁殖。

1944-1945年由陇南区农林试验场种植90.96亩,用种量9.2石,选种量126石。

二是特约农户繁殖。

为扩大种植面积以便大量推广起见,1944年秋季开始物色良种示范农家及特约农家举行示范栽培与繁殖,农业推广所与陇南农林试验场拟定推广繁殖办法,规定“一切须受农场及农业推广所之指导,农家所收获之麦,除自留种者外,陇南辅导区与中国农民银行得按市价加一成收买,作为推广材料”(42)。

表3是特约示范农家小麦繁殖数量统计表。

 

 

特约繁殖农家与示范农家涉及陇南14个乡镇,共种植泾阳302麦面积354.7亩,收获量为604.9石。

在两种繁殖办法中,特约农家是泾阳302麦的主要繁殖者。

按照事先约定,除了自行留种外,79.8%的品种或供给附近农家种植,或被农行收购,或用作推广。

 

泾阳302麦推广方法也有两种。

一种是贷种。

此种办法通过中国农民银行办理,即以实物贷款的形式把泾阳302麦种贷放给农民,次年麦收后加1成或加2成归还。

1944年,在7个乡镇96家农户,贷放籽种35.47石,播种面积354.7亩,收回籽种39.02石。

麦种由农民银行陇南分站及陕西泾阳购置,次年按加1成收回种息。

1945年,在10个乡镇107户农家,贷放籽种68.84石,播种面积688.4亩,收回籽种86.05石。

籽种由农行向陇南农林场和陇南分站购买,次年按二成收回种息。

二是换种。

由农业推广所负责倡导农民向特约农家或示范农家换种,以普通小麦1石1斗换泾阳302麦种1石,同时“指导农民仿照办理三十四至三十五年(1945-1946年)度约定特种农家以二分之一面积作为特约繁殖种子田,加工管理以备收获后供给农家换种,以达农业推广之目的”。

据统计,1945年陇南有4个乡镇换种21.76石,播种面积217.6亩,估计收获量为326石。

1944-1945年,陇南区场推广10个乡镇,834户,播种面积4501.9亩,以每亩平均收获1.5石计算,可收获小麦6752.72石。

自1943年泾阳302在甘肃试验推广以来,至1946年共推广1037户,5763亩。

“按四年试验结果,平均泾阳302麦较当地农家良种,青熟麦每亩多收4.2市斗。

兹仅以多收4市斗计算,则四年来本品种在天水一带之实际增产,系为2400余市石,若于陇南各县大规模举行区域试验及扩大推广区域,则可达增产之目的,并实惠农民,借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之鹄的”(43)。

可见,在甘肃小麦优良品种试验与推广中,泾阳302麦具有广阔的前景,对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有很大的意义。

 

2.推广植棉

 

抗战爆发后,除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外,我国其他主要棉区大部分被日本军队所占领,原棉供应急剧减少。

就甘肃而言,棉花、棉布长期依赖于河南、陕西输入,此时颇感紧张,棉价飞涨,民衣维艰。

据1941年全省户口统计,甘肃全省人口为615.6万人,以平均每人每年需要棉花7.8斤(英国人Todd估计数量),全省年需要棉花量为53.58万余担,但当时全省棉花产量不足3万担,相差50余万担(44)。

因此,抗战时期,甘肃省政府在适宜棉花种植的地区引进和试验棉花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

 

1938年,甘肃省农产改进所先后在天水、成县、徽县发放棉籽1.7万斤,种植1300余亩,每亩产棉可达55斤以上。

次年,又于甘谷、武山等10县发放棉籽4000余斤,“令其试种,成绩尚佳”。

该年陇南区有上好棉田1500余亩,总产量9万余斤(45)。

1939年甘肃省农业改进所在皋兰区、陇南区、陇东区进行植棉试验,取得了成绩,如在皋兰试验的脱字棉、斯字棉、德字棉等3种,“试验结果,以成熟较早之脱字棉生长最佳,每亩产量约皮棉三十五斤”;在天水等13县发放棉籽17000斤,“成绩较佳之棉田,天水约600亩,徽县约500亩,成县约200亩,平均每亩产棉可达55斤以上”(46)。

1940年,甘肃省在农业促进委员会、中国银行和合作委员会的努力下,在陇东、陇南推广棉种8.3万余斤,植棉0.97万余亩(47)。

这次推广植棉面积地域虽广,但有的地方效果并不显著,如武山“试种结果,未获成棉一斤,故乡人十分疑惑,大部乃改种他物,棉田顿减”(48)。

1941年3月,全国经济委员会与甘肃省政府建设厅会商,由双方共同投资,成立甘肃省棉业推广委员会,并邀请省农业改进所、合作事业管理局、四联办事处兰州分处等机关参加甘肃棉业推广事宜,全省分为河西、陇南、陇东三大推广区域,需要经费44万元,由经委会承担半数,在天水等12县区设立推广植棉办事处,共植棉6.5万亩(49)。

1942年,甘肃植棉推广办法是在规定的各重要棉区,“分别设置特约示范棉田,依规定条件,选约适当棉农,从事栽培美棉示范及繁殖良种”。

植棉推广以“集中人力、集中区域”为原则,选定天水、徽县、成县、武都、泾川、靖远为推广区域,直接发放棉种推广4119亩,指导棉农自留种推广18984亩,共计23103亩(50)。

 

甘肃推广的棉花品种有亚洲棉、美棉与非洲棉。

如“皋兰、榆中等沿黄河各县,多植脱字棉,系由前甘肃省植棉推广指导所推广者。

天水、秦安、陇南产棉各县,多脱字棉或退化洋棉。

高台、临泽等县,为一矮形之亚洲棉。

至敦煌县种植之洋棉,系新疆吐鲁番输入,康县之洋棉系陕西输入”(51)。

河西以亚洲棉最占优势,东至民勤,西至敦煌,都有种植;非洲棉在金塔县有纯种植区,在安西、鼎新、敦煌等县与中棉混种;美洲棉是抗战时期引进,在金塔、安西郊区有种植(52)。

 

通过推广和种植,甘肃形成了河西、陇南、靖远等棉花主要产地。

河西棉花主要产于敦煌、高台、张掖等县,据调查,敦煌“棉花产于黑河中游,敦煌县城附近,此流域约占河西棉田之半数”,全县棉区共有5400亩,年产棉花52.1万斤。

高台年产50万斤,张掖年产12万斤,临泽年产14.4万斤,金塔年产19.5万斤。

陇南棉花主要产于武都、成县、天水、两当等地,如武都“棉花生产,不但在甘南首屈一指,即在全省亦有相当地位,棉田约21000市亩,每年可产棉800000斤,纤维细长,光泽洁白,多脱字和斯字棉,品质不亚于陕棉”;成县在抗战时期棉花种植普及全县,1942年统计棉田9600亩,年产棉花28.8万斤;另外,天水年产49万斤,徽县年产18.8万斤,两当年产10万斤,文县年产5万斤,西和年产3万斤,康县年产1.5万斤。

陇东也有棉花出产,但数量比较少,如崇信棉田约120亩,产额2400斤;灵台植棉700亩,产额1.4万斤(53)。

又据民国《靖远县志》记载年种植棉花1.6万亩,产棉50万斤(54)。

又据甘肃省贸易公司、甘肃省农业改进所对全省28县植棉调查,植棉面积17.7万亩,年产棉花422.3万斤,“棉田数目,以敦煌为最大,武都、高台、天水、靖远、金塔、临泽、成县、徽县、泾川等县亦属可观”(55)。

抗战时期甘肃棉花产量有所增加,1943年是6.5万担,1944年为5.3万担,1945年为6.7万担(56)。

尽管所产棉花距离需求尚远,但甘肃棉花引进、试验和推广所取得的成绩应当得到肯定。

 

3.改良砂田

 

砂田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使用的一种农业技术(57)。

从学理上看,砂田对农业耕作的意义是:

(一)凡土层上面铺有砂粒之田,虽受烈风酷日之吹晒,而土壤水分永可保存;盖地面砂有疏松碎砂一层,破坏黄壤之毛细管,阻止土壤水分之蒸发,作物赖以滋养,繁殖蓬勃。

故压砂可以抗旱,以济雨量之不足,并可调剂其不匀。

(二)压砂之田吸热极易,能接收日光之温度,介入土中,增高地底之温度,有改良气候之功效,故寒冷之地一经铺砂,诸物可植矣。

(三)甘肃土壤带有碱性,危害作物……压砂制止碱盐之上升,在同一地带(皋兰古城川),土壤里层之可溶性盐类砂田与水田相差二十余倍(砂田土壤之可溶性盐类总量为0.095%,计氯化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