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精品课教案.docx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精品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精品课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精品课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
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3.注意分析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物的性格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促成因素。
其中后天因素和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作为一个例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所在的《水浒传》更是充分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二、介绍《水浒》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补充介绍如下:
《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古典小说。
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
《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
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
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
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
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
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
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
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
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
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
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那么课文是怎样刻画林冲性格的转变的?
三、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引子,第1节):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包括插叙和林、李对话。
作用:
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
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第二部分(开端,2-5节):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敌。
矛盾的展开:
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
没有平铺直叙,设置悬念,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
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三部分(发展,6-9节):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
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四部分(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三个自然段:
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四、分析林冲的性格
①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
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
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
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
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②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
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
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
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
“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
”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
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
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③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
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
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
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
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
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
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④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
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
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
幻想彻底破灭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
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⑤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
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
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五、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师介绍关于细节描写的知识: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
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
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
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
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
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
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
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
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
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
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总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六、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提问: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
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
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
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
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
“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
写林冲在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2.提问:
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
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
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
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
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
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
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
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
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
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
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
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
“《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去发挥。
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
模拟试题
一、基础练习
(一)选择部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迤逦(lǐ)玷(zhān)辱酒馔(zhuàn)搠(suò)倒
B.连累(lěi)髭(zī)须洗漱(shù)剜(wān)心
C.提(dī)防彤(tóng)云庇(pì)佑仓廒(áo)
D.浸(qīn)灭供(gōng)桌央浼(měi)模(mú)样
2.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天理昭然休赁地说朔风吹撼鸦雀无声
B.贪脏枉法鬼鬼祟祟碎琼乱玉余音绕梁
C.伏侍不遐交头结耳毕恭毕敬纷至沓来
D.素不相识吃饭防噎人才汇萃厚颜无耻
3.下列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中学生的作文喜欢穿靴戴帽,给人的感觉是无病呻吟,面目可憎。
B.明智的家长教育孩子很有耐心,耳提面命,从没有简单和粗暴的表现。
C.10月26日上午,2000多位影迷从全国各地自发来到八宝山公墓,参加了著名演员李媛媛的送别仪式,令人叹为观止。
D.江苏盐城市市长在政府从事行政工作20多年,辞职后,他应聘到私人公司供职,朋友们认为他未必能左右逢源。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当年征订时,据说也是为数寥寥,但谁能否认它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呢?
生前寂寞、身后热闹的事例,在文化史上真是举不胜举。
B.这一阵子闹哄着文人“下海”,朋友见面,不出三句话准问:
“怎么着?
你下去没有。
”我不得不如实禀告:
“我不敢下。
”
C.认准一个目标,只要它有意义、(尽管可能是自以为)有乐趣,就矢志不移地追求下
去,哪怕清苦,哪怕不被理解。
D.企业家出资“炒星”,为的是更大的利益和广告效应;记者“炒星”,为的是新闻的“所谓轰动效应”;青少年追星赶星,不过是“狂潮”表面的泡沫而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唐诗宋词配乐朗诵会,受到首都各界观众热烈欢迎,对这次朗诵会赞叹不已。
B.《史记》因其创例非凡,卓见绝识而不朽,更因其所呈现出的求实精神而不朽。
C.若想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教育首先应将孩子的自立精神培养放在首位。
D.他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市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____________。
爱护一枝玫瑰,并不是努力要把它的刺根除,而是要学会如何不被刺伤,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心爱的人。
b.每个人都有他的影响,这种影响如同植物的花粉或种子,散布于空气中,飘荡于旷野里,____________。
但那个可能性却很大!
①每一枝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
②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正如每一枝玫瑰都有刺
③它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成一株粗壮的树开出一簇美丽的花,谁也料不定
④谁也料不定,它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成一株粗壮的树开出一簇美丽的花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7.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原来天理____________,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性命。
②他们之间的嫌隙不可能因为哈哈一笑而____________冰释。
③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____________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
④正在撩乱之际,忽听____________一声,人弦俱寂。
A.昭然涣然陡然霍然
B.涣然昭然陡然霍然
C.涣然昭然霍然陡然
D.昭然焕然霍然陡然
8.《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多次描写雪大风狂,其主要作用是()
A.交代时间气候,突出林冲活动背景。
B.交代社会背景,渲染冷酷气氛。
C.交代林冲活动背景,烘托林冲感情变化,推动情节发展。
D.渲染悲凉气氛,烘托林冲感情变化。
9.林冲指着脸上道: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对高俅林冲仍以“太尉”称之,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A.因高俅有权有势,内心惧怕。
B.自悔自己不该冒犯高太尉,吃了这场官司。
C.对高俅的陷害和侮辱,他不是切齿痛恨,只求安于现状。
D.以前的习惯,故而一时难以改口。
10.《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对“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一句的意义或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为()
A.有象征意义:
当时的社会正如这草厅,动荡,腐朽,行将崩塌。
B.有象征意义:
林冲的命运如同这草厅,被黑暗的腐朽的恶势力(用“风雪”象征)压得走投无路。
C.对情节有推动作用:
草屋崩坏,才使林冲离开草料场到山神庙避寒;否则,林冲将被烧死,高俅如愿以偿,也就没有逼上梁山的情节了。
D.有衬托作用:
草屋的破漏、动荡,衬托了林冲的动荡的、矛盾的、不佳的心境。
11.“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这说明()
A.林冲过惯了安逸舒适的生活,故而想把小屋修理一下。
B.林冲并未识破这是一起阴谋,认为看草料场这差使不错,想长住下去。
C.雪大风紧,小屋破旧,想到修理一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任何人都会想到。
D.林冲并未识破这是一起阴谋,故而随遇而安,忍辱偷生。
1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林冲在庙内“伏门边”听陆谦、富安、差拨三人说话,作者都没交待每段话分别由谁所说,对这样写的原因最好的理解是哪一项()
A.从塑造人物看,早早亮出人物姓名,难以表现这几个人的阴险歹毒。
B.当时林冲在庙内,被大石挡着的大门隔着,看不见人影,听不清当时的谈话。
C.不交待这个内容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
D.这样写可以造成使情节更生动、曲折,从而吸引读者的效果。
13.下面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的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
B.唐代,写小说成为文人有意识的创作活动,他们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被称为唐代传奇。
C.明代出现了“话本”,即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
D.上古到先秦两汉,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先秦的寓言故事,也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的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
“怎地好?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盒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
“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
”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
入得里面看的,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
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着,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
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的烧着。
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
林冲就伏门边听的,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
数内一个①道:
“这条计好么?
”一个②应道:
“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
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
”一个③道:
“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
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
”又一个④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
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
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
不想而今完备了!
”又一个⑤道:
“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后走那里去!
”那一个⑥道:
“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得一个⑦道:
“便逃得住命的,烧了大军草粮场,也得个死罪!
”又一⑧道:
“我们回城里去罢。
”一个⑨道:
“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林冲听那三个人的,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
自思道:
“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
”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
“泼贼那里去!
”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
林冲举手,盵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
陆虞候叫声:
“饶命!
”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
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
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
“好贼!
你待那里去!
”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在胸脯,身边取出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
“泼贼!
我自来又和你无甚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
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陆虞候告道:
“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
”林冲骂道:
“奸贼!
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
怎不干你事?
且吃我一刀。
”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回头看的,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
“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
”早又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
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来,都摆在山神庙的供桌上。
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子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15.《水浒》在人物描写上成就极高;不仅那些主要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就是那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毫发毕现的。
例如下边这段文字就是如此。
作者没有交代哪段话是谁说的(这是很有道理的,想想是什么道理),但读者不难看出“一个”、“一个”……都指的是谁。
试指出①——⑨各是谁,并说说你这样认定的理由。
(1)没交代的理由?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