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1888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1.docx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1.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1.docx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总结1

新教材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全册5单元知识点整理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

1.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与冷和热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

2.用手测量温度是不准确的。

要想知道准确的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3.温度计主要由液泡、液柱构成。

(如右图)

4.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5.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6.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7.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

8.正确的读取温度计示数的姿势:

9.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10.在实验中,如果发现结论与自己的假设不一致,也不要紧。

因为假设仅仅是我们的主观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的实验结论与自己的假设不一致,这也是很正常的。

1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

电子水温计:

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数方便。

电子体温计:

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干湿温度计:

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感应温度计:

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12.在“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怎样变化的”实验中,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

继续观察下去,会发现水温下降速度越来越慢,达到某一个温度(该温度大多数情况下与室温相同),这个时候,温度就会停止下降,保持不变。

13.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报告记录。

问题:

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还是匀速下降,或是其他?

假设:

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实验设计:

①安装好测温装置。

②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

③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曲线。

实验记录: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温度/°C

98

32

23

19

17

16

15

绘制水温变化曲线图。

实验结论:

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2.热胀冷缩

1.下图这两支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温度计中的液泡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当我们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热膨胀,液柱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冷收缩,液柱就会下降。

2.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按正确的方法操作!

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④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4.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

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5.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6.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

夏天温度高,轮胎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容易爆胎。

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乒乓球内气体受热膨胀,可使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

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如果夏天架电线时拉得太紧,到了冬天电线遇冷收缩,就会绷断。

7.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关?

温度计就是利用热胀冷缩最简单的例子。

因为水银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变化较明显。

人们就把水银或酒精,导入密封的玻璃管,用来测量温度。

铁路专家研究发现,钢轨温度每升降1℃,每1米钢轨就会伸缩0.0118毫米。

所以,钢轨之间都预留了缝隙,中国铁路的铁轨接头之间的缝隙在18毫米之内。

人行道的地砖每块之间还留有空缝。

有的门在夏天很紧,开关不方便。

8.研究液体、气体、固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问题一:

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放入热水中

放入冷水中

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实验结论:

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问题二:

空气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放入热水中

放入冷水中

气球鼓起来了

气球变瘪了

实验结论:

气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问题三:

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加热铜球

冷却铜球

铜球不能通过铁圈

铜球又能通过铁圈了

实验结论:

固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3.水受热以后

1.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冰是固态,水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冰、水、水蒸气的相同之处:

无色、无味、透明……

冰、水、水蒸气的不同之处:

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是固体;水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液体;水蒸气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气体。

2.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3.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

当温度达到0°C时,冰开始融化,并且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一直是0°C。

4.冰是水的固体形态,我们称之为固态,水是液体形态,我们称之为液态。

从固态冰变成液态水,需要的条件就是加热。

5.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6.满壶的水烧开后会产生哪些现象?

为什么?

现象:

水壶里的水变少了,产生了大量气泡;在壶盖和壶把手上有水珠形成。

原因:

分别发生了沸腾和凝结。

7.画出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

②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C?

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C。

③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8.画出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

②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C?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C。

③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是否继续上升?

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不再继续上升。

④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会有什么变化?

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了。

4.水遇冷以后

1.露水一般什么时候出现?

那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还是低?

露水大多出现在温差较大的凌晨时分,这时候的气温在一天中比较低。

2.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

3.凝结的条件是遇冷。

4.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

5.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先是下降,然后不变,再下降。

因为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时开始结冰,结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一直保持在零摄氏度,一直到水完全结冰后,温度就会又开始下降。

6.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C时,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7.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水会沸腾,而当温度降低到0°C时,水会结冰。

8.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现象。

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

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瓶子外壁时,凝结成水珠,这是一种凝结现象。

屋檐下挂满冰凌。

屋檐下挂满冰凌,是因为融化的雪水在往下流的过程中遇冷凝固成冰凌。

①水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

②瓶子里的水结冰后,瓶子鼓胀。

③冬天水管易爆裂。

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冬天室外温度比较低,当达到零摄氏度时,水会结冰,体积膨胀,缸就会被撑破。

瓶里的水结冰后、冬天水管容易爆裂,也是这样的道理。

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

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时,会凝结成水珠。

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9.研究水蒸气遇冷实验:

实验方法:

①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口,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

②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

③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

实验现象:

实验中,在玻璃棒上出现了流下来的水滴。

实验研讨:

从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呢?

水蒸气遇到了温度较低的玻璃棒的时候,就从气态变成了液态,就在玻璃棒上凝结成了水滴。

10.画出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C?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C。

2.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一直维持在零度,直到全部结成冰之后才会继续随着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温度。

11.冰、水、水蒸气是如何相互变化的?

在括号里填写变化条件。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第五课《地球》

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

2.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从太空看到了地球一颗蓝色的星球。

3.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

4.(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唯--已知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5.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山地、沙漠);绿色部分可能是(耕地、森林和草原)。

.

第六课《月球》

1.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

3.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

(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

4.世界_上第一一个登.上月球的字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5.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6.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第七课《太阳》

1.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

2.(太阳)是银河系中--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颗恒星。

3.太阳离地球约有(1.5亿)干米。

4.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第八课《太阳钟》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到东),

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到长).

2.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3.一天中最短的影子出现在(中午)。

4.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

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晷”)。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昆虫

9.庞大的“家族”

1.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群体,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有100余万种,占动物总数的61%。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大“家族”。

这个“家族”的踪迹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广泛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2.昆虫的共同特点: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大多数昆虫都有一对或者两对翅膀。

3.在庞大的昆虫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