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669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docx

《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docx

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

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

小品大气-----国家博物馆明清扇面展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赋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看见这几句词,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肯定是千人千种了。

而我想到的是那杜丽娘手里行云流水的扇子功。

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级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

下面就请欣赏国家博物馆的明清扇面展。

山水寄情

传统中国文化中,自然与人息息相关,

明山秀水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致,更是人们修心养性,寄托理想的精神家园,明清时期画派纷繁,

烟江草树、幽谷溪泉、

或空寂旷远、

或蓊郁深邃,表达人们心中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明代成化23年(1487年)张复的《松岩高士图》金笺墨笔

此图以平远法绘溪山小景,构图疏淡,简帅却不失韵致,墨色浓淡相间

逸笔草草,意境闲远。

文征明的《古木寒江图》明代泥金笺墨笔

此扇绘石岸古树,寒水孤舟的江岸景致笔法疏放,风格简淡。

是一件接近文征明粗笔山水面貌的画作

沈仕的《秋江归棹图》明代泥金笺

墨笔

此扇取法吴镇,绘丛树高挺坡岩耸峙,江流平阔渔舟晚归,远山连绵起伏,树影迷离笔法柔和,皴染滋润苍茫浑厚,平淡天真。

明代宋旭的《帆影秋晚图》纸本墨笔

此图绘山峦坡脚,杂树高轩,湖水宽阔,渔帆点点,润笔写形,浓墨点染,风格苍润萧瑟。

明代正德7年(1513年)陈谟的《山居客话图》泥金笺

设色

明代宋懋晋的《茅屋春树图》泥金笺设色

此扇以生拙之笔绘坡岸春景,小桥横卧,芳草萋萋、茅屋掩映、树色浓淡相间。

坡岸皴擦率意。

笔法粗放,风格写意。

明代万历二十五年丁云鹏的《曾岩竟秀图》纸本设色

此扇为丁云鹏五十岁时所绘,图中峰岩耸峙,溪水平流,万木峥嵘。

高人独立桥头,正在欣赏壮丽的山水美景。

风格秀润,敷色淡雅,有吴门画派之风;墨色温润、用笔略粗,又具有松江画派之韵。

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陈裸的《水榭迎秋图》泥金笺

设色

此扇近、中、远。

三景互相映衬。

山脚红树乔立。

隔岸坡峦宽展。

水榭笔法细腻。

远山勾勒简约。

构图疏密有致。

色彩明丽清雅。

明代万历二年(1574年)钱谷的《临轩观瀑图》泥金笺

设色

他的老师是文征明。

这幅图画的是初秋的季节,城外山间飞瀑天降的壮丽精致。

近景山树紧密,远处隐隐可见城郭。

构图新颖。

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吴彬的《湖山春色图》泥金笺设色

明代天启六年(1627年)谢道龄的《湖山秋晚图》纸本设色

此画布局高远。

平远兼有山石。

用笔细秀。

施以披麻皴,双钩树木青绿着色,清秀明净,意境疏简。

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陈焕的《溪山晚归图》泥金笺设色

此扇绘溪谷飞瀑,曲径村居,平湖飞阁,山间的狭仄幽险与山外的平旷

形成鲜明对比。

构图饱满笔法简单,气势飞动,风格朴拙。

明代万历三十三(1605年)曹羲的《西山会友图》泥金笺

设色

此图绘高山秀水,长树草亭,两个游人前呼后应,观赏其间。

山石勾勒简括,略施皴擦,树木远山笔势灵活,设色浓淡相间。

颇具北方山水的雄浑之气。

明代王思任的《疏木寒江图》纸本墨笔

此图仿倪瓒笔法,取平远之景,画山水林屋,有“只傍清水不染尘”隐逸意蕴。

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张宏的《松岩幽寺图》泥金笺

设色

此扇绘长松挺拔,平湖远阔,孤峰耸峙,庙宇幽深,笔法细秀,墨色滋润

皴染浅淡,风格清雅。

明代恽向的《秋江远眺图》泥金笺

墨笔

此扇绘一江两岸之景,近树错落,远山清寂,江流平阔无尽。

笔法清健生拙,勾染洒脱,率意

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年)高岑的《仿米家云山墨戏图》泥金笺墨笔

此图仿米友仁笔意,以纯水墨为之。

是典型米氏云山风貌,惟其墨有余而笔不足。

清代龚贤的《萧树寒江图》纸本墨笔

清代顺治十一年(1654年)梅清、施朱美的《科场贺捷诗画扇》

此扇书画合璧,施朱美的小楷工整秀致,梅清绘山寺松塔构图奇险,用笔灵动,运墨酣畅,雄浑中见润秀。

清代李寅的《水阁帆影图》纸本设色

顺治康熙年间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此图取一水两岸构图,绘古木草亭,云水远山,用笔简略,皴染淡雅,老干虬劲,枝如蟹爪,气韵高古。

清代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杨晋的《湖溪读书图》纸本

墨笔

此扇绘湖滨小景。

树形各异,勾染自如。

丛竹写法亦佳,而风格粗放。

布局率意,笔法生拙。

应是其晚年作品。

清代顾昉的《林泉秋景图》纸本设色

此扇绘山林岩坡,木屋溪泉,坡石以润墨皴染。

林木用细笔勾画,敷色淡雅,笔意灵动,圆熟处略见生拙。

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华喦的《翠山古寺图》

纸本设色

此扇取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意。

绘青山带水,村外柳荫,皴染颇有层次。

布局繁中见疏,笔法细秀,墨色淡雅。

清代乾隆十七年(1752年)张庚《双松平远图》纸板

墨笔

此扇以平远绘江岸秋景。

枯笔勾描,干墨皴染,苍润秀逸,气象万千。

颇有赵孟頫山水风致。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蔡嘉的《寒林小景图》泥金笺

墨笔

此图取一河两岸构图,用平远绘峦冈秋林,笔法精细墨色淡雅,宽阔水面,增添了画面萧索之气。

清代李世倬的《山村雪景图》

纸本设色

此扇绘山间初雪景色。

天光微茫,气象清幽。

笔法细腻,设色淡雅,淡墨皴染,温润自然。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攀恭寿的《湖柳春意图》纸本墨笔

此图绘初春湖栁新绿。

柳枝随风摇扬,墨色浓淡相间,繁而不乱,笔意清润,颇得自然之妙。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王学浩的《夏山归鱼图》纸本设色

此扇绘群山脚下。

湖滨小村的自然风光,远山用淡墨皴染。

近景以彩笔勾描,构图繁密,用笔简率,层次表现略显不足。

清代朱昂之的《山溪幽隐图》洒金笺墨笔

善画工书。

山水法恽寿平。

笔意劲峭。

书学董其昌,行草笔墨精妙。

此图仿元人画法。

绘山峦叠嶂,溪涧幽舍,树色迷离。

曲桥胜水,山形简约,树法多变,意境高旷。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吴谷祥的云扶绝壁图纸本设色

清代朱鹤年的《一苇万倾图》纸本设色

此图绘夏日雨后的溪山景色。

近树枝叶姿形多变,远山以润墨点染,笔意粗放。

清咸丰八年(1858年)戴熙的《西山遇雨图》纸本墨笔

清李雨林的《群峰秋霁图扇》纸本设色

花鸟娱心

红花绿叶有意,禽鸟草虫含情。

墨色之间曲尽生命之美,观赏之余,令人市井之心稍去,田园之意渐萌,

明清时期

花鸟画突破了宋代院体的写生模式。

水墨写意,没骨花卉等技法的创新,给这一天地带来了新的动感与活力。

明代邢侗的《兰石书意图》泥金笺墨笔

此扇是邢侗以书法入画的闲逸之作。

绘坡石、兰草、勾、描、点,画之间可见撇捺,顿挫飞白等书法笔意。

清代

恽寿平的《折枝桃花图》纸本设色

此扇绘没骨桃花。

笔法圆熟,设色淡雅,构图疏密相间,风格清理不俗。

清王武《江南春色图

》纸本墨色

此图用没骨画法绘桃花一只。

花娇叶肥,秀润欲滴,天机物趣,溢满画幅。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杨晋的《双色梅花图》

纸本设色

此扇绘斜出梅花两只。

红白映衬,争奇斗妍。

梅枝痩劲挺秀,梅朵清丽脱俗。

笔墨间透露出一股孤傲之气。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周之冕的《海棠栖禽图》泥金笺

设色

此图绘一对鸟雀嬉戏于海棠花枝之间。

花朵双钩轮廓加色彩点染,枝叶及时鸟则以没骨写就。

笔法简率,色彩清淡。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高其佩的《丛兰绽蕊图》纸本

墨笔

此扇绘兰花一丛。

叶脉轻挺、花蕊绽放、奇情逸趣,信手而成。

指法熟中带拙,墨色浓淡相映。

清代李因的《芙蓉春意图》泥金笺墨笔

此图绘芙蓉两朵。

花团浅勾轮廓,阔叶水墨写就。

意态生动,有不需千万朵,一柄足春风之态。

清蒋廷锡、查升的《梅柏同参诗画扇》泥金笺设色

此扇书画合璧。

蒋氏梅花风姿秀逸。

查氏小楷,端庄隽美。

一诗一画,相得益彰。

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高凤翰的《折枝芍药图》泥金笺

设色

此图用没骨法绘折枝芍药。

设色艳丽,意态飞动,有一枝闹春之势。

清边寿民的《菊蟹秋熟图》纸本墨笔

此扇以时令为题。

绘静物写生。

酒瓮

,句话用笔粗狂。

闸蟹以水墨表现浓淡得宜,活灵活现,生动传神。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姜璜的《花蝶野趣图》泥金笺设色

因得罪权贵而隐逸雁宕山。

善山水、兼作花鸟,草虫。

此图绘野生花草一簇。

茎叶纤细,花分两色,双碟凌空飞舞。

蝈蝈攀枝鸣唱,用笔精细

设色明丽,动静映衬,充满了山间野趣。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李鱓的《秋葵诗意图》

纸本墨笔

此图右绘折枝蜀葵一株。

笔墨秀逸。

左题晚唐诗人薛能七言绝句《黄蜀葵》一首,行书紧凑,诗画相得益彰。

清乾隆三年(1738年)蒋溥、柏谦的《诗画合璧扇》纸本

墨笔

此扇书画合璧。

柏谦楷书录唐诗,蒋溥墨绘竹枝莲花。

内容不同,而风格一致。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戴洪的《碧桃图》

此扇绘碧桃两枝,枝杈痩挺,新叶娇嫩。

花团锦簇勾染细腻,层次分明,娇丽而不艳,精美而不俗。

扇面以矾红为底,极为少见。

清佘集的《寒梅初绽图》纸本墨笔

此扇绘梅竹一株,枝桠挺劲,花朵团团。

淡墨写树形,浓墨点花蕊。

笔法轻灵,简括至极。

右题五言绝句一首,咏赞花香,贴合画意。

方熏的《菊石秋意图》纸本墨笔

此图仿明代画家王问笔意。

以水墨写意之法,绘坡石竹菊,淡墨写意,浓墨渲染。

虽逸笔草草,而层次分明,情态生动。

清张赐宁等的《百合诗意扇》纸本设色

此扇为文人雅集而作。

诗画合璧。

百合娇艳秀润,花间有韩廷秀、卜葆鈖等四人题诗。

书风各异。

清黄易的《一枝春意图》纸本墨笔

此扇书录朱彝尊《一枝春.梅》词,并依词绘墨梅一枝。

梅枝以淡墨写就。

梅朵锦簇。

以细笔勾画,点染,清脱超逸,摇曳生姿。

清姜壎的《梅花万点图》纸本墨笔

此扇绘梅花盛开之景。

构图饱满,繁而不乱。

笔法娴熟而变化较少。

图左行书咏梅词一首,侧峰用笔,劲健多变。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钱杜的《仿李流芳江南春信图》纸本墨笔

此图仿明代李流芳《江南春信图》笔意。

绘梅花报春,梅干以粗笔挥就。

花朵用圈点蕊法出之,笔墨清润,梅香满幅。

清汤禄名的《风动荷花图》纸本设色

善白描人物,工设色仕,而花鸟,蔬果,禽鱼尤为擅长。

湿笔点染,干笔皴擦,有华喦遗意,没骨写意则仿恽寿平。

此扇绘荷塘小景,荷花以没骨打底,花瓣浅勾、蕊珠轻点、笔法简括,色泽清淡。

清同治九年(1870年)王礼的《坡石秋菊图》纸本设色

擅花鸟,人物花鸟。

此图绘园中菊石,布局疏朗、墨色浅淡、逸笔草草。

上端行书七律菊花诗一首,笔势豪纵,贴合画意。

清同治九年(1870年)周闲的《村居秋爽图》纸本设色

善书法,精篆刻。

所作花鸟气韵深厚,超逸有致。

此扇绘秋日篱墙上的花果蔓叶,淡彩写意浓墨勾染。

布局随意,乡土气息浓厚。

有海派花卉的鲜明特色。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赵之谦的《牡丹图》洒金笺设色

擅人物,山水尤工花卉。

此图以没骨法绘花枝牡丹,用笔清润,秀逸以浓淡不同的着色。

表现花叶的质感及阴阳向背,娇嫩柔美,尤见盎然春意。

清同治八年(1869年)任颐《鸳鸯双憩图》洒金笺

设色

此图绘玉兰树下一对鸳鸯依偎在塘边休憩。

笔法细腻,敷色淡雅,照型古朴,情境静谧温馨。

清咸丰六年(1856年)任熊的《花卉草虫图》泥金笺设色

擅人物。

是上海画派开派鼻祖。

花鸟画工笔重彩与没骨写意兼收并蓄

并吸取西洋水彩画法,富有装饰趣味,此扇绘坡草花蛾,双钩细腻。

设色明丽,浓淡相衬,繁而不乱。

容影随性

在文人画的美学思想里,图写人物当以精神气质为首,外形的真实与否反在其次。

明清时期的人物肖像在一段时间的沉寂后

,纷纷突破前人成规,从民间绘画和西洋绘画中汲取营养,形成了新的艺术潮流。

陈洪绶的人物风格奇古,个性张扬。

海上三任,则将人物审美引向世俗,开启了近现代人物画的新风。

明陈洪绶的《携杖观画图》泥金笺设色

善画花鸟人物、山水,人物尤工。

形象古朴而颇见夸张。

此扇自画其在苏州狮子林作画时的情景,人物高古、背景简洁、线描尖细流畅,转折顿挫间充满变化。

清嘉庆四年(1799年)顾洛的《秋水横琴图》纸本设色

善画人物、山水、花鸟,擅仕女。

此扇绘一高士临流抚琴。

画面温润华茂,设色明快,构图略满,景物布置略微杂乱。

人物受陈洪绶画风影响

形象古拙,衣纹线条略作渲染,具有一定的立体效果。

道光十六年(1836年)费丹旭的《桐荫秋思图》纸本设色

擅绘仕女,以情神酷肖为人称道。

亦能山水花卉,取法恽寿平。

此图绘桐荫树下,一仕女倚抱古琴,临窗遐思之景。

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

画意绵长。

同治十三年(1874年)钱慧安的《泛舟访梅图》纸本设色

善画人物,兼作花卉、山水,为海派代表性画家。

名重一时。

此图仿华喦笔意,绘高士寒江赏梅之景,坡岩峻峭、梅树苍劲,人物造型古朴写实,敷色淡雅,风格清幽。

清光绪五年(1879年)任熏的《高士观鹤图》泥金笺设色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李育的《李仙幻像图》洒金笺

设色

此扇绘画铁拐李倚匏施法。

幻影飞空的情景,人物设色,形象夸张。

坡石草树以墨笔皴染,风格写意、笔法灵动、技法圆熟、意态生动。

诗文咏志

文人墨客以吟诗作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书法不仅是其载体,也是艺术化了的诗章。

勾、提、点、捺。

飞白,顿挫之间写出了形意之美,也张扬了书写者的个性与激情。

馆阁体代表着庄重与规范。

行,

草书体现了唯美与自由。

碑学隶法与金石篆体的流行,则意味着寻求突破的探索与尝试。

王宠的《行草书七言诗扇》泥金笺

书法初学蔡羽,后追范晋唐。

与祝允明,文征明并称于世。

被誉为吴门三家。

此扇行草书作七言绝句两首。

赞誉沈周画艺,布势疏朗自然。

笔法遒劲灵动,流丽灿烂,姿态横出。

焦竑的《行书五言诗扇》泥金笺

官翰林院修撰,工书法,真、行书取法苏轼

此扇行书自作五言律诗《龙泉庵》一首。

运笔随意洒脱,结体遒美,气韵生动,雄浑苍劲,枯润相宜。

董其昌的《行草书七言律诗扇》泥金笺

书法综合晋唐宋元各家自成一体。

书风秀媚雅致,飘逸空灵,华风十足。

此扇行草书七律《麦饼宴诗》一首。

结体正中出奇,笔法遒雅多变,

用墨枯湿浓淡尽得其妙。

陶望龄的《草书唐诗扇》泥金笺

工诗善文。

此扇行草书唐孟浩然七言律诗《登安阳城楼》。

笔法流利

草中带行,纵而不散,逸而能收,遒爽豪纵,情浓势足。

清王铎的《

草书临王羲之帖扇》泥金笺

书法功力深厚,诸体悉备。

书风苍郁雄畅,劲健洒脱。

此扇草书临《淳化阁帖》中王羲之的《奉对帖》、《屏风贴》、《远宦帖》笔势奔放

奇正相生,富有变化。

清吴伟业《行书无言诗扇》纸本

善书画山水。

此扇行书自作五言律诗

《莫厘峰》一首,结体规整,运笔流畅,姿态静逸。

是典型的文人体貌。

清王士禄、王士禛《行书七言诗扇》

纸本

此扇王氏兄弟行书各一首。

士禄字形端谨,体近小楷,禛字体圆熟,

意态飞扬。

明代陈继儒《行草书五言诗扇》泥金笺

清张孝思的《行书唐寅散曲扇》

纸本

此扇行书散曲《黄莺儿》一阕。

布局疏朗从容,用笔洒脱飘逸婉转流美

清秀圆润。

明代刘若宰草

《书无言诗扇》泥金笺

清乔莱《行书五言古诗扇》纸本

收藏家梁清标学生。

善画山水,用笔工细。

结构精微,颇有逸致。

此扇楷书五言古风一首,记关中名士李因笃辞官归养之事。

小楷端正,隽秀,

布局整齐美观。

清陈元龙

查升等四家书扇纸本

此扇右起第一则为陈元龙临宋儋《报友书》帖,第二则为德某楷书七言诗一首,第三则为某友草书节录《水经注》语

,第四则为查升行草唐人段成式《独梪树》文。

清黎简

《行书七律诗扇》纸本

此扇行楷书七言律诗《闻石帆将归》一首。

字体宽方,行楷兼具。

结构多变,笔多波磔,有金石味。

清代

伊秉绶《杂临王羲之诸帖扇》纸本

清李兆洛

《行书苏轼论文扇》纸本

此扇行书节录苏轼《与王庠书三首》之一。

体多偏锋,间架规整,运笔流畅,而功力略显不足。

林则徐《临米芾行书帖扇》

洒金笺

此扇临米芾《长至帖》、《韩马帖》行草兼施。

融苏轼之丰腴,米芾之跌宕于一体。

清孙诒让《行书七绝诗扇》

纸本

此扇行楷七言绝句《题埃及古石刻》二首。

笔法圆劲,结体方正,楷行兼具,意蕴淳厚。

清杨锐

篆书《儒林传》赞语扇

此扇节录《汉书.儒林传》篆书线条刚健,呈现出一种凝重,古雅的风格,行书款字与篆书正文形成对照。

清屠寄

《楷书七律诗扇》泥金笺

此扇楷书自作七律五首,记甲午中日战争。

表达了他对国家危难的忧思

字体端秀,布局规整。

上面的图形可不是小旗子。

是扇子的演变过程。

扇子最早称“翣”,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扇子起初是一种礼仪工具,是统治阶级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特权而使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