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531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x

《最新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x

最新学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标要求]以西气东输为例,说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研读课本】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的在西气东输工程

[读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①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三部分?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

②一线与二线工程的市场各是哪里?

一线工程市场是长江三角洲,二线工程市场是珠江三角洲。

③西气东输工程一线主干管道建设途经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达到上海。

全长4200千米。

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

郑州、南京、上海。

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四个;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山西、河南、安徽三个;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有:

江苏、上海两个。

④管道运输有什么优点?

管道运输的优点: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昼夜不停运输等。

⑤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管道修建工程有哪些难度?

全线穿越的地区多沙漠、戈壁,施工相对困难的是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还要穿越吕梁山和太行山。

⑥西气东输的管道为什么不走直线?

一方面为了扩大输气来源,另一方面是为了向更多的地区供气。

⑦所经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该工程的西段大致与古代的丝绸之路相接近,存在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

经过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有灌溉农业区,经过黄土高原地区,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根本原因: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读图5.2]①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比较,在矿物能源消费量与能源生产量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从能源消费量来看,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更大于西部地区;从能源生产量来看,东部地区在原油生产方面比西部和中部地区生产量都大,但原煤生产量小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天然气生产量更是大大地小于西部地区。

总体来说,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大于生产量,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②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___,但是能源相对______,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供求(>或者<)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供求(>或者<)

[P84活动]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的22%,但为什么却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呢?

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

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

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以______为主,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

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2)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2.7%。

[思考]①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

从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方面思考。

②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显,加之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是指与煤炭、石油相比,获得同等热量的价格较低)等。

消费天然气与消费煤炭相比,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③2002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而我国只有2.7%。

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通过比较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预测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这是由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

[思考]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我国东、西部油气资源发展前景是否相同,为什么?

(1)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

(2)开发现状

a.目前,东北、华北等地区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

b.______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c.我国的油气开发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从具体意义分析

⑴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⑵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②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读图5.5、5.6]①我国东、西部的资源利用效率有什么差异?

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

从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从西部输送到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

[思考]②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的3/4、同等热值煤气的2/3。

你认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以促进西部的发展。

通过提高天然气的价格,来获得经济效益,是一种短期行为。

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可以看作是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根本目的,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

如何做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从全国的角度看问题,并且需要中央政府来协调。

通过提高价格获得经济效益并不可取。

⑷对环境的影响

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②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但是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

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阅读]通过该材料的阅读,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地区的电力资源,并输送电力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

2.西电东送工程将形成三大通道。

⑴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

⑵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千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⑶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3.西电东送的原因

⑴我国电力资源的分布特点:

水电、煤炭等能源资源分布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提高水电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

4.西电东送对区域发展影响

①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积极开发西南水电,可以迅速带动西部交通、水泥、钢材、机电制造等行业的发展。

变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②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开发西南水电实施西电东送,不仅可以解决东部地区发展的电力需求,而且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③促进我国电力结构调整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我国的电力管理体制和电网结构以省为单位,电力资源基本上在一个省内配置。

开发西南水电,实施西电东送,促进全国性电网的建立,电力资源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发挥水火互补、东西互补、南北互补的作用,这将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④促进江河治理

西南地区的水电站大多位于长江、珠江干支流上,不仅具有发电效益,而且还有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开发西南水电可以促进江河治理。

⑤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水电是清洁能源,积极开发水电将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⑥促进内需扩大,拉动经济发展

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果在今后十年左右时间内再开发西南水电装机3000万千瓦,建成西电东送的全国性电网,需投资2500亿元左右,这将有力地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发展,解决职工就业问题。

⑦有利于实现全国电网互联,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思考】

1.分析能源的划分方法及类型?

1.

(1)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分为太阳辐射能(过去的和现在的太阳能,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波浪能、水能、生物能、沼气)、地球内部能量(地热、核能)和潮汐能三大类。

(2)按利用情况分类——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风能等)两大类。

(3)按性质分类——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两大类。

(4)按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分类——分为一次能源(也叫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转换一次以上的能源)。

2.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各有什么特点?

2.煤炭作为能源的优点,恰好是天然气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开发和利用的难度大小和成本高低及储存、运输的难度大小和回收周期长短等方面;煤炭作为能源的缺点正是天然气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燃烧效率高低及对环境污染的大小等方面。

3.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地区环境有何影响?

3.对沿线地区的农民来说,推广天然气的使用,可以减少其对薪柴的需求量,从而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环境。

但是数千千米的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而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这也是工程施工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高频考点】

探究点一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08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正式生效,与原有的法律相比,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在法律层面将节约能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材料二 我国常规能源调运方向示意图

(1)能源是制约国民经济的命脉,根据材料分析,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应实施什么样的能源战略?

(1)①建立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②节约能源;③积极寻求新的能源替代品或积极开发新能源。

(言之有理即可)

(2)依据材料,分析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及原因。

(2)①来源:

哈萨克斯坦、俄罗斯。

②原因:

两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且出口量大;为我国陆上邻国,输送方便。

(3)读图分析A、B、C三条线路输送的主要能源是什么?

(3)A火电(答煤炭也可),B天然气,C水电。

【反思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跨区域调配一定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

如:

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配置

西气东输工程

资源调出地区

(1)资源储量丰富

(2)资源产量(或潜在产量)巨大

(3)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消费量远小于资源生产量,能够满足输出

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巨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天然气消费量小,天然气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水平提高较慢

资源调入地区

(1)经济发达,资源消费量大

(2)区内资源储量小或资源产量远远难以满足资源消费需求

(3)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东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小,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而其他能源生产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制约经济发展。

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严重环境问题

探究点二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②段经过的地形区中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1)主要分布在绿洲上。

绿洲上有比较充足的水源,利于人类生存和农业、工业、城市等经济活动的发展。

(2)“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________问题。

(填字母)B

A.水资源紧张

B.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水平不相协调

C.交通紧张

D.木材短缺

(3)输气管道尽量经过大、中城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主要目的是什么?

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减轻城市大气污染。

【反思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效益(经济发展)、社会效益(社会进步)和生态效益(生态环境是否改善)等方面入手。

如:

对资源调入地区的意义

对资源调出地区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

(1)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2)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3)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2)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3)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4)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西气东输工程

(1)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2)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3)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4)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1)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发向发展

(3)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实施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西电东送工程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辩证评价类综合题——综合题答题建模

【题型特点】

评价类试题的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

【思维建模】

评价类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

1.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的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

对此类设问进行分析时要注意:

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

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评价”。

分析这类设问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是从哪方面进行评价等,这样就缩小了答题范围。

“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就要先注意前者的优势或者不足,然后对比分析要评价事物的优势或者不足。

而“从××方面进行评价”注意评价时限定了条件,只能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模板典例】

地理要素

思维方向

水利工程

(水库)

利弊评价

有利影响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的大小;调节库区气候能力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等生态效益表现

不利影响

上游地区(库区)蓄水会淹没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对库区原有生态环境和疾病的影响等

对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自然肥力、海岸侵蚀状况、河口三角洲面积、生态破坏和渔业资源的影响等

河流航

运条件

自然条件

地势落差和径流量大小、水位深浅、结冰期长短等

人文条件

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水运网络配套设施完善程度等

城市化

9、如果你亲戚朋友送你一件DIY手工艺制品你是否会喜欢?

影响

4.WWW。

google。

com。

cn。

大学生政策2004年3月23日正面影响

对人口合理流动、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生产效率、科技文化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与对外开放程度、城市与乡村交流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等方面

2003年,上海市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就达到46700元,是1995年的2.5倍;居民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为14867元,是1995年的2.1倍。

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

2003年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040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为3369元,是1995年的3.6倍。

负面影响

目前,上海市创业培训中心已开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共招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应届毕业生62人。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地面下沉和环境污染等;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附件

(二):

调查问卷设计一、选择题

(五)DIY手工艺品的“价格弹性化”

2009年7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水北调黄河以南干线正式进入新阶段。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1~2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PS:

消费者分析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 ②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据上述部分的分析可见,我校学生就达4000多人。

附近还有两所学校,和一些居民楼。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大学生。

他们总希望自己的无论是衣服还是首饰都希望与众不同,能穿出自己的个性。

但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缺少自己的个性和琳琅满目的饰品,所以我们的小饰品店存在的竞争力主要是南桥或是市区的。

这给我们小组的创业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

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

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一)上海的经济环境对饰品消费的影响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9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布了“中国可开发水能资源按地区分布示意图”(见图1),图2为“溪洛渡水电站和龙滩水电站位置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我国水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水能较东南地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地势起伏大

B.东南地区水能较华北地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河宽水深

C.西北地区水能较东北地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地域广大

D.东北地区水能较华北地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降水丰富

4.关于溪洛渡、龙滩水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溪洛渡位于横断山脉,龙滩位于云贵高原

B.红水河水能较金沙江更丰富,因此红水河上的龙滩水电站被称为“标志工程”

C.溪洛渡位于川、滇接壤处,龙滩位于广西

D.两水电站输电的主要目的地都是能源需求量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为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5~7题。

5.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6.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有关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7.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8.下列关于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2009·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9~10题。

9.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B.ⅡC.ⅢD.Ⅳ

10.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二、综合题

11.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________(填字母),其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________(填字母)基地,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地和E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哪些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反映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可知,我国开始建设的若干石油储备基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