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期末含计算题.docx
《物流成本管理期末含计算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成本管理期末含计算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成本管理期末含计算题
1、名词(5*3’)
物流成本管理:
是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最终达到在保证一定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归纳法:
通过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方法,通过物流成本管理研究人员对于物流管理实务和物流管理惯例有目的的观察,收集实证数据或者实务证据,从中发现一般以及规律性的东西,在经过整理和描述之后,形成某种理论。
演绎法:
亦称演绎推论法,通过一般原理推导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其特点是从已经具有的科学结论、科学原理出发,通过推理、演绎,得出另一特定事物的规律性结论。
广义的物流成本:
包括狭义的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成本。
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物流对象实体与价值变化而发生的全部费用。
其中包括了物流过程中的显性成本,还包括了不为企业所注意的隐性成本。
客户服务成本是一种隐性成本。
固定成本:
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指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近似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客户服务成本:
是一种隐性成本,是当物流客户服务水平令客户不满时,产生的销售损失。
物流服务水平的衡量:
通过一定的技术与方法,测量与评价企业提供的物流客户服务所达到的水平。
作为企业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时的决策依据与变动基准。
外部衡量:
指针对企业或物流部门的物流服务接受方进行的衡量和评估。
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所服务的对象对各类服务的评价与看法,是企业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的主要依据来源。
内部衡量:
针对提供物流客户服务的企业或企业的某个提供物流客户服务的部门进行的,属于企业或相关部门的内部审计与检查。
物流成本归集:
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按一定的对象,如各种产品、作业各个车间或部门所进行的成本数据的收集或汇总。
成本的分配:
是指将归集的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过程,也叫间接成本的分摊或分派。
运输:
是物品借助于运力在空间上所发生的位置移动。
具体地讲,运输是使用运输工具对物品进行运送,以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用。
国际多式联运:
是一种较高的运输组织方式,它集中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扬长避短,融汇一体,组成连贯运输,达到简化货运环节,加速货运周转,减少货损货差,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合理运输的目的,比传统单一运输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仓储成本:
是指由仓储作业(如流通加工、分拣、装卸搬运、出入库操作等)带来的成本,以及建造、购置仓库等设施设备所带来的成本。
定期盘存制:
指会计期末通过实地盘点以确定期末各项库存的结存数量,再分别乘以各项库存的盘存价格,计算期末库存成本。
计算出期末库存的购进,不计减少,采用倒算的方法确定本期销售或耗用库存成本。
永续盘存制:
指对库存项目设置经常性的库存记录,也就是分品名规格设置存货明细账,对存货的增减变动进行连续记录,并随时结出存货的结存数量。
移仓成本:
是为了避免库存过期、废弃而将库存从一个仓库所在地转移到另一个仓库所在地时所产生的费用。
包装成本:
指企业为完成货物包装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运输包装费和集装、分装包装费;包括业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包装设施年折旧、包装材料消耗、设施设备维修保养费、业务费。
物流成本分析:
指利用物流成本核算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以本期实际物流成本指标与目标物流成本指标、上期实际物流成本指标、国内外同类企业的物流成本指标等进行比较,以便了解物流成本相关指标升降变动情况,及其变动的因素与原因,并分清单位与个人的责任。
指标对比法:
通过相互关联的物流成本指标进行各种对比,来确定数量差异的一种方法。
因素分析法:
是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并分别计算、分析每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物流成本预测:
指依据物流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结合发展前景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并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期间物流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推测和估计。
物流成本决策:
是指根据物流成本分析与物流成本预测所得的相关数据与结论,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选择最佳成本方案的过程。
物流成本控制:
是企业在物流活动中依据物流成本标准,对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严格地审核,发现浪费,进而采取不断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实现预定的物流成本目标。
理想标准成本:
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
现行标准成本:
根据其适用期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制定的标准成本。
作业成本法:
简称ABC法,也称为作业成本会计或作业成本核算制度。
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的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
2、选择/填空/判断(35*1’)
1、影响客户服务水平的主要方面有以下几个因素:
订货周期、库存水平、运输
2、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
物流成本横向管理法、物流成本纵向管理法、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法。
3、客户服务的本质特征:
无形性、感知性、不可分性、不确定性。
经营性特征:
有偿性、可得性、互动性、独特性。
4、物流客户服务的组成要素:
存在于交易前、存在于交易中、存在于交易后的物流客户服务要素。
5、存在于交易前的物流客户服务要素:
客户服务书面指南、客户服务书面指南的沟通与提供、构建企业实施客户服务的相关组织结构、确保企业的客户服务系统具有一定的柔性、向客户提供管理服务。
6、物流服务水平的衡量:
外部衡量、内部衡量。
7、成本核算制度:
完全成本法、制造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8、常见的五种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9、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产品特征、产品密度、产品的可靠性、产品的装载性能。
10、运输特征:
输送距离、载货量、装卸搬运。
11、运输成本市场因素:
竞争性、流通的平衡性。
12、企业获得仓库等设施设备的方式共有三种类型:
企业自有仓库、租赁仓库、公共仓库。
13、影响仓库设施设备折旧的因素:
计提折旧的基数、仓库设施的净残值、仓库设施的使用年限。
14、企业仓库设施的折旧方法:
直线法、加速折旧法。
15、现代仓库中的仓储作业(7种):
出入库作业、验货作业、场地管理作业、日常养护与管理作业、备货作业、装卸搬运作业、流通加工作业。
16、企业在决定采用哪一种类型的仓库进行仓储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周转量、需求的稳定性、市场密度。
17、库存持有成本包括4大类:
资金成本、库存服务成本、储存空间成本、库存风险成本。
18、包装的主要功能:
保护货物、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与效用、信息传递、有助于其他物流作业营销手段。
19、库存风险成本包括:
过期成本、破损成本、损耗成本、移仓成本。
20、影响库存持有成本的因素:
库存周转率、库存水平。
21、物流的营运能力指标:
人力资源营运能力指标、作业资源营运能力指标。
22、作业资源营运能力指标:
物流总资产营运能力指标、物流流动资产营运能力指标、物流固定资产营运能力指标。
23、物流成本预测的方法:
外推法、因果法、判断分析法
24、标准成本按其指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
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
25、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
现行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
26、作业划分(米勒,沃尔曼):
逻辑性作业、平衡性作业、质量作业、变化作业。
27、成本动因分类:
资源动因、作业动因。
28、选择成本动因因素:
相关程度、实行成本、行为导向
一、判断题:
1、物流成本计算只能按月进行。
(×)
2、不能计算某客户的物流成本。
(×)
二、多项选择
1、物流成本计算对象的三要素是(ABD)
A.物流成本计算期间B.物流成本计算范围
C.物流运作方式D.物流成本承担者
2、物流成本承担者可以是(ABCD)
A.服务B.推销渠道
C.客户D.销售地域
3、简答(5*7’)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微观作用:
1、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由于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
2、增强竞争优势
物流成本的降低,首先意味着增强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扩大销售,并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其次,增加时间和质量上的竞争力。
宏观意义:
1、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总体竞争力
物流业越发展,物流成本越低,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例就越低,物流业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竞争力,经济效率与宏观调控力的重要标志,物流成本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撑新型工业化
加强物流成本管理,促进先帝啊物流的发展,改变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
加强以物流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可以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3、加强物流成本管理还可以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物流成本的研究内容
1、物流成本分析模块
是进行物理成本决策与控制的基础。
1)物流成本计算
2)物流成本分析
2、物流成本决策模块
主要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利用已有的成本信息对未来的物流成本作出预测;然后从若干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作出决策;在此基础上根据决策的结果来制订物流成本计划。
1)物流成本预测
2)物流成本决策
3)物流成本计划
3、物流成本控制模块
是根据物流成本计划的控制过程中的实时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控制手段,来保证计划的实现。
1)物流成本控制
运输成本控制、库存持有成本的控制、装卸搬运成本的控制、包装成本控制、流通加工成本的控制
2)物流成本信息反馈
简述物流成本冰山说:
物流冰山学说理论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在1970年提出的,是指当人们对物流费用的总体内容并不掌握读财务报表时,提起物流费用大家只注意看到企业公布的财务统计数据中的物流费用露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下面的冰山主体却看不见,而这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一部分,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用的主要部分因此有相当数量的物流费用是不可见的。
“效益悖反”理论:
效益悖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的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
效益悖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
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悖反
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是由高水平的物流成本做保证的,在没有较大的技术进步情况下,物流企业很难做到既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同时叉降低了物流成本。
2、物流个功能活动之间的效益悖反
在构成系统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效益悖反”状态,要想较多的达到某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会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一定损失,也就是一方成本降低,而另一方成本增大。
物流成本的构成
广义的物流成本包括狭义的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成本。
狭义的物流成本包括:
1)物流活动中的物资消耗,主要包括电力、燃料、包装耗材,固定资产的损耗。
2)物资在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3)企业为了开展物流活动的人力成本。
4)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包括与物流活动有关的办公、差旅支出。
5)用于保证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资金成本。
6)研究设计、重建与优化物流过程的费用。
物流成本的重要特性
1)物流成本的隐含性;
2)不同企业间,物流成本难以相互比较;
3)从销售关联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中过量服务所产生的成本与标准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是混同在一起的,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4)物流成本削减具有乘数效应;
5)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核算对象、核算方法不统一;
6)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水平关系密切;
7)物流成本与物流规模关系密切;
8)各类物流成本之间具有悖反关系。
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
1)物流服务(竞争性)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优质的客户服务是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而高效物流系统是提高客户服务的重要途径。
物流服务和成本成正比关系,若要提高服务水平,其服务成本也会随之上升;相反,若降低成本,服务质量也可能会降低。
影响客户服务水平的主要方面有以下几个因素:
订货周期;库存水平;运输方式和工具
2)产品因素:
产品的特性不同也会影响物流成本,主要有:
产品价值(产品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物流成本的大小);产品密度;产品废次品率;产品破损率;特殊搬运。
3)环境因素:
主要指空间因素、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等。
空间因素主要指物流系统中企业制造中心或仓库相对于目标市场或供货点的位置、距离、交通条件。
4)物流管理因素:
管理成本本身与企业的生产和流通没有直接的数量依存关系,但却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物流成本的大小。
降低物流成本管理的手段:
1)从商品的流通过程降低物流成本:
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效率化
2)通过物流服务削减成本
3)借助信息降低物流成本
4)通过配送降低物流成本
5)削减退货成本
6)利用一贯制运输和物流外包降低成本
物流服务水平的制定:
1、以客户为导向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标准
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制定企业应当提供的物流客户服务水平。
2、以成本收益为导向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标准
企业提供的物流客户服务水平越高,为此耗费的成本也就越高,因此,企业不能只是一味的考虑客户的需求。
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将企业能从客户那里得到的收入与企业为其提供服务所要支付的成本进行比较,选择利润较大的物流客户服务水平作为最终的服务水平。
3、以竞争为导向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标准
将竞争对手或物流客户服务标杆的表现,纳入到企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决策的视线范围中来,通过制定恰当而且经济的物流客户服务水平来获取竞争优势。
物流成本计算的原则:
为提高物流成本核算的质量,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计算成本时注意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成本合算遵循合法性原则,有助于保证成本信息的合法性和有用性。
②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
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③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
④分期核算的原则,成本核算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⑤权责发生制原则,成本核算应该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
⑥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⑦一致性原则,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以提高成本信息的利用程度。
⑧重要性原则,应管理要求,区分主次,对物流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
目,应作为管理重点,力求精确,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可以从简处
理。
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计算的一般方法:
会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和统计方法的物流成本核算。
会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双轨制,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
二是单轨制,即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现行的其他成本核算如产品成本核算、责任成本核算、变动成本核算等结合进行,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共同凭证、账户、报表核算体系。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辅助方法有分类法、定额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是按照产品批别(如劳务作业的批次)归集生产经营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单件生产为件别)由于产品的批别大多是根据销售订单确定的,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订单法。
2、在分批法下,为了保证各批产品才能计算的正确性,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的设立和结算,应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结合,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
3、在分批法下,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而在计算月末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经营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应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
2、多步骤生产的产品往往跨月陆续完工,月末各步骤如有未完工的在产品,为了计算完工产品成本,需要将生产经营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
3、需要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骤成本,
降低运输成本的措施:
1)简化运输系统,减少中间环节。
运输网络的合理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直达直线运输;“四就”直拨运输。
2)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组织轻重配装;实行解体运输;高效的堆码方法。
3)选择最佳运输手段,降低运输成本。
拼装整车运输;实施托盘化运输;实施集装箱运输。
4)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
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实行联合运输;开展国际多式联运。
仓储与仓库的作用:
仓储:
1、仓储可以创造“时间效用”,仓储提高了物的使用价值,实现了被仓储物的增值。
2、仓储是社会物质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1 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在生产领域中会出现不均衡、不同步的现象,因此为了使生产和先飞能够相协调,必须对生产的产品进行一定时间的仓储保管。
2 出于合理使用资源、防止由于产品过剩而造成消费的现象,也必须要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定时定量的仓储。
仓库:
1、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与直接运输相比,作为集散中间环节的仓库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调节运力差异,提高运输效率。
2、进行产品整合,满足生产和市场需要
原有的单纯的保管仓库已不能适应生产和市场的需要,增加配送和流通加工功能的流通型的仓库才是现代仓库的发展方向。
3、调节供应和需求,为销售服务,防止由于产品过剩而造成浪费
公共仓库的优缺点:
优点:
1)没有投资风险
2)公共仓库具有规模效应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3)便于企业掌握与控制成本
4)满足企业对储存空间的动态需求,满足企业对仓库需求的时间、地点的变化
5)公共仓库的合同是短期的,增强企业经营的灵活性
6)有利于企业扩大市场范围
7)利用避免管理上的麻烦和困难
缺点:
1)增加企业的包装成本
2)增加了企业控制物流活动的难度
降低备货作业成本的方法:
1)合理选择备货作业方式。
全面分拣适合产品种类多、批处理分拣适合产品种类较少、分区分拣适合仓库面积大、分拨分拣师和不同订单不同运输。
2)合理分区,降低备货成本。
整理好备货作业的工作环境,有效将仓库分成“储藏区”和“备货区”。
3)加强场地管理,提高备货作业效率。
备货人员必须熟悉产品存放的位置,这有利于降低备货成本。
物流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有以下3种形式:
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
通过对比,说明计划完成的程度,为进一步分析指明方向。
2)本期实际指标与前期实际指标对比
通过对比,梵音企业物流成本的动态和变化趋势,有助于吸取历史经验,改进物流成本管理。
3)实际成本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反映被企业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扬长辟短,努力挖掘降低物流成本的潜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素分析法的一般做法:
1)确定分析指标由几个因素组成
2)确定各个因素与指标的关系
3)采用适当方法,把指标分解成各个因素
4)确定每个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方向与程度。
物流成本控制必须遵循的原则:
1)经济原则。
即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它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
2)全面原则。
包括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控制、全员控制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只有切实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使物流成本控制真正发挥其效益。
4)目标控制原则。
以目标物流成本为依据,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约束和指导,力求以最小的物流成本获取最大的盈利。
5)重点控制原则。
对超出常规的关键差异进行控制,旨在保证管理人员将精力集中于偏离标准的一些重要事项上。
作业成本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
1)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
2)相对于传统成本管理,能更好地适应高新紧急技术环境对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
3)有助于加强控制成本
4)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缺点:
1)成本管理的内向型局限,即要发挥决策作用必须要有附加条件。
2)成本管理的基础资料来自现行的权责发生制,成本动因的选择具有主观性
3)工作量大,实施成本高。
4)各作业中心之间成本协调、配套管理跟不上。
应用作业成本管理的关键:
1、获得企业高层的认同。
企业领导者的认同是实施作业成本的前提。
只有获得企业领导者的支持,才能为在企业中推广作业成本法,进而开展作业成本管理创造条件。
2、明确实施的责任主体。
作业成本法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同时牵涉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
如果作业成本的实施中没有一个具体的主管部门,就可能出现人人有责、人人都不负责的情况。
3、推动组织再造。
作业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全员实施的一项工程,因为作业成本必须清楚企业的运作过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基础数据收集以及改善行动都需要全员参与。
4、开发和应用实施工具。
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尽快开发适合我国企业特色的作业成本软件,使得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标准化、信息化,同时加快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集成,是促进作业成本法在制造、电信和IT等行业规模化实施的关键。
4、计算(1*15’)
1、多个起点和终点的问题(运输问题)
某物资要从A1、A2、A3运往B1、B2、B3,平衡表和运价如表,如何调运使总运费最低?
(表上作业法)
解:
2、内含报酬率法:
(仓库选择问题)
一家企业在某地区有较大量的且比较稳定的仓储空间需求,为了获取这一长期稳定的仓储空间,企业可以有两种选择:
一种使用公共仓库,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前提下该公共仓库每年要收取企业存储费600 000元,搬运费450 000元;另一种方案时自建仓库,建造企业需要的仓库的投资为6 700 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700 000元,以直线法折旧,法定残值为600 000元,此外,为了实施仓储作业,企业还要付出每年580 000元的运营成本。
企业选定的贴现率为10%,所得税率为40%,请问应当如何抉择?
解:
首先计算自建仓库方案在10年内的净现值:
该资产每年的折旧额为:
(6700000—700000)/10=元
报废后,收回的元的净残值应交税费为:
(700000—600000)*40%=40000元
1—9期的税后现金净流量:
—*(1—40%)+*40%=—108000元
10期后的税后现金净流量:
—*(1—40%)+—40000+*40%=元
再计算使用公共仓库的净现值:
1—10期的税后现金净流量:
—*(1—40%)=—元
比较方案的净现值可知,使用公共仓库更经济。
3、因素分析法(成本替换):
例1、设物流成本指标N是由A、B、C三因素乘积所组成,其计划成本指标与实际成本指标分别列示如下:
计划成本指标N1=A1×B1×C1
实际成本指标N2=A2×B2×C2
差异额G=N2–N1
计算程序是:
计划成本指标A1×B1×C1=N1
第一次替换A2×B1×C1=N3N3–N1=A变动影响
第二次替换A2×B2×C1=N4N4–N3=B变动影响
第三次替换A2×B2×C2=N2N2–N4=C变动影响
以上三个因素变动影响的总和为:
(N3–N1)+(N4–N3)+(N2–N4)=G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