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174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氧气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氧气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氧气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氧气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氧气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氧气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氧气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氧气中毒窒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氧气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

1.1氧气系统概况1

1.2主要危险有害物质1

1.3事故类型5

1.4危险性分析9

2组织机构及职责13

2.1应急救援体系机构13

2.2应急机构职责划分14

2.3应急小组主要负责人的职责16

3预防与预警17

3.1危险源监控17

3.2预警行动17

4信息报告程序17

4.1报警程序17

4.2报警电话18

5应急响应19

5.1II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响应19

5.2I级事故应急处理的响应19

5.3响应结束19

5.4善后处置20

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20

6.1后勤保障20

6.2队伍保障20

6.3应急处理程序21

6.4事故调查处理21

6.5物资保障21

6.6通讯保障21

7附件21

7.1冶金公司应急机构电话号码22

7.2冶金公司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机构23

7.3冶金公司氧气事故应急救援装备清单24

7.4冶金公司氧气事故应急组织机构25

7.5氧气系统应急处理平面示意图26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氧气系统概况

冶金公司氧气系统包括制氧车间、充装站、储气罐区、输送管道和使用设备等。

制氧车间位于冶金公司厂区中北部,隶属冶金公司动力厂,现有职工221人,承担着冶金公司生产所需氧气、氮气、氩气的生产、输送。

主要生产装置:

20000Nm3/h制氧系统、10000Nm3/h制氧系统、4500Nm3/h制氧系统,拥有生产、输送设备100余台套,氧气总生产能力为34500立方米/小时。

年配出量:

氧气约18000万M3、氮气约2760万M3、氩气约280万M3。

车间中部是氧气和氩气、氮气充装站。

车间南部车间南部是气态产品储气罐区,有200M3氧气球罐2个,400M3、650M3氧气球罐各1个、200M3与650M3氮气球罐各1个、200M3氩气球罐1个。

另外在3套制氧机周围,还有1000M3液氧贮槽1个、800M3液氧贮槽1个;1000M3液氮槽1个、300M3液氮槽1个;100M3液氩槽3个、50M3液氩槽2个。

车间东北部是医用液氧站。

制氧车间有氧气系统管网总长2万余米。

制氧车间生产的氧气、氮气通过管网送往炼钢、轧钢等生产现场。

1.2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在制氧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有:

压缩空气、氧(压缩的、液化的)、氮(压缩的、液化的)、氩(压缩的、液化的)、四氯化碳等。

其主要物化性质、危险特性和急救措施如下:

(1)压缩空气

危规分类及编号:

2.2类22053——不燃气体。

物化性质:

纯净、干燥的空气是一种成分相对稳定的气体混合物。

以体积计:

含氮78.09%,氧20.95%,氩0.93%,二氧化碳0.03%。

此外还有其它微量气体,如氢、臭氧、二氧化氮和稀有气体。

在环境空气中最多可含有0.5%的二氧化碳,数量不定的气溶胶(即悬浮的微料状物质,如水滴、水晶、粉尘、烟雾)以及1%以下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空气相对密度1.293(0℃)。

折射率1.000。

临界温度-140.7℃。

临界压力3.77×106Pa。

危险特性:

液态空气与可燃物或油类混合会发生爆炸。

同时,液态空气也可点燃有机材料。

人需要氧气的安全极限为15%左右(占空气的百分比)。

应急措施:

如果液态空气泄漏造成木材、纸张等可燃物的燃烧,首先须切断液态空气泄漏空气的气流,然后用水将火扑灭。

(1)氧(压缩的、液化的)

危规分类及编号:

氧(压缩的)2.2类22001;氧(液化的)2.2类22002。

不燃气体。

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物化性质:

相对密度1.33。

熔点-218.4℃。

沸点-183℃。

临界温度-118.6℃。

临界压力5.11×106Pa。

蒸气相对密度1.05。

化学性能活泼,可与绝大多数元素生成氧化物。

与可燃性气体(如氢、乙炔、甲烷等)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微溶于水和醇。

危险特性:

氧气本身不燃,但能助燃。

能与有机物或其它易氧化物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与油脂接触则反应生热,此热蓄积到一定程度则可自燃。

氧气与乙炔等可燃气体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液态氧和易燃物共储时,特别在高压下、有爆炸的危险。

液氧易被衣物、木材、纸张等吸收,见火即燃。

氧无腐蚀性,但有水分存在时会促进金属的腐蚀。

气体本身无毒。

健康成人吸入纯氧3小时一般认为无任何影响。

但吸入更长时间或在202.65~303.98kPa以上时持续吸入高浓度氧时,则可出现“氧中毒症”。

皮肤接触液氧时可引起严重冻伤,导致组织损伤。

应急措施: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

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

如果由于液氧泄漏造成木材、纸张等可燃物的燃烧,首先切断液氧的气流,然后用水将火扑灭。

如果因氧气与液体燃料相遇引起火灾,则先切断液体燃料,再进行灭火。

急救措施:

应使吸入气体的患者脱离污染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安置休息并保暖。

皮肤冻伤立即用水冲洗,并送医院救治。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专用储罐或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最好专库专储。

与酸、油脂、乙炔、还原剂、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隔离储运。

隔绝高温、电火花和热源。

液氧易被衣物吸收,见火即燃,故在未换去工作服前禁止吸烟。

泄漏处理:

首先切断一切火源,同时再切断气源,选择远离可燃物和火源的安全场所排入大气。

(3)氮(压缩的、液化的)

危规分类及编号:

氮(压缩的)2.2类22005;氮(液化的)2.2类22006。

危险性别属第2.2类——不燃气体。

物化性质:

无色无臭的气体。

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助燃。

熔点-209.8℃。

沸点-195.6℃。

临界温度-147℃。

临界压力3.40MPa。

微溶于水和醇。

危险特性:

当氮气在空气中分压升高,而氧分压降到13.3kPa以下时,则可引起窒息,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如不及时处置,则可引起意识丧失而死亡。

液氮可引起皮肤和其他机体组织的严重冻伤。

应急措施:

本品不燃。

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态蒸发,但不可使水枪射至液氮。

急救:

应使患者脱离污染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安置休息并保暖。

如液氮与皮肤接触须用水冲洗,如果引起冻伤,须就医诊治。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处理泄漏物必须穿戴氧气防毒面具和全身防护服,防止液氮灼伤。

关闭泄漏的阀门,用雾状水保护关闭阀门的人员,并进行通风。

将氮气排放到大气中。

(4)氩(压缩的、液化的)

危规分类及编号:

氩(压缩的)2.2类22011;氩(液化的)2.2类22012。

不燃气体。

物化性质:

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

化学性质十分不活泼,不能燃烧,也不助燃。

熔点-189.2℃。

沸点-185.9℃。

临界温度-122.3℃。

临界压力4.89×106Pa。

微溶于水、乙醇和苯。

危险特性:

氩气本身无毒,但当空气中氩浓度达33%以上,氧浓度减少到平时的2/3以下时,则有窒息危险,若氩浓度达50%以上则出现严重症状,如达到75%以上则能在数分钟内死亡。

最初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减退、肌肉运动失调,继而出现判断力下降,所有感觉消失,情绪不稳定,全身疲乏,进一步则出现恶心、呕吐、衰弱、意识丧失、痉挛、进入昏睡而死亡。

液态氩溅入眼睛内可引起炎症,对皮肤则可引起严重冻伤。

应急措施:

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急救:

应使患者脱离污染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安置休息并保暖。

液态氩与皮肤接触须用水冲洗,如果引起冻伤,须就医诊治。

泄漏处理:

关闭泄漏的阀门,用雾状水保护关闭阀门的人员,并用排风机将泄漏的气体排至大气中。

(4)四氯化碳CCl4

危规分类及编号:

6.1类61554,毒害品。

物化性质:

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

有特殊气味。

熔点-22.9℃。

沸点76.8℃。

临界温度-122.3℃。

临界压力4.56×106Pa。

危险特性:

在潮湿空气中逐渐分解成光气和氯化氢。

不燃。

但遇高温或明火易产生剧毒气体光气。

有轻度麻醉作用,对肝、肾有严重的操作。

由呼吸道吸入或经皮肤吸入可使人中毒,是毒害性较大的一种溶剂。

最初刺激咽喉,引起头痛、呕吐,而后呈麻醉状态、浑水,有时在兴奋后失去知觉,重则死亡。

应急措施:

在火场高温下能放出极毒的烟雾,施救时需戴好氧气防毒面具,以防中毒。

急救:

应使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保暖;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并就医诊治;误服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

储运条件: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受潮,与氧化剂、硝酸隔离储运;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器受损。

泄漏处理:

戴好氧气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沙土吸收,倒至空旷处任其挥发;对污染的地面进行通风,蒸发残余液体和排除余气。

另外,分馏塔使用的保冷剂珠光砂,虽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但如人员跌落其中,有造成窒息的危险,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3事故类型

1)容器爆炸

在制氧生产中,高压的压力容器较多,高压使得压力容器的金属材料极易发生蠕变,降低机械强度,有导致容器爆炸事故的可能。

2)灼伤(深冷)

在制氧生产中,生产的产品液氧、液氮和液氩的沸点都在-183℃~-195℃,如果人体皮肤接触到这些低温液体、设备、管道等会造成严重的冻伤,被接触的皮肤会变硬、变脆、坏死。

3)火灾

氧本身并不能燃烧,但它是强烈的助燃剂。

当空气中氧浓度达到25%时,已能激起着火体活泼的燃烧,达到27%时火星将发展到活泼的火焰。

氧与可燃性气体(氢、乙炔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火源,则发生爆炸,各种油脂与高压(>0.1MPa)氧接触时,当温度达到燃点时,可发生自燃。

被氧饱和的衣服及其它纺织品与火种接触时,会立即着火。

因此制氧车间、氧气充装间和氧气、液氧储存区等存在着容易发生火灾的潜在危险性。

一般情况下,发生火灾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因爆炸引发火灾;

(2)被氧饱和的衣服、棉纱等遇火源发生火灾;

(3)氧气压缩机填料压得过紧,因摩擦过热发生火灾;

(4)氧压机气缸中有积油时,当冷却水不足时,因气缸温度过高而引起燃烧事故;

(5)输送氧气的压力管道,如果开启过急,易产生压缩热,使局部温度猛升,一但因管道内存在微量的铁屑(末)等杂物或积碳)撞击、磨擦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管道内着火;

(6)液氧泄漏,浸透有机物质(如木材、棉织物等)遇到火源引起燃烧;

(7)仓库中的各种润滑油、煤油、汽油等保存、使用不善,引起着火;

(8)电气装置、线路损坏、漏电或电器开关产生电火花,在富氧条件下引起可燃物燃烧;

(9)在车间任意动火、吸烟引起火灾。

4)其它爆炸

在制氧生产过程中,各种性质的爆炸危险是客观存在的,有因超压引起的机械设备和压力容器的物理性爆炸,也有因激烈氧化反应引起的化学性爆炸。

物理爆炸就是物质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体积)迅速发生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

其特点是在爆炸现象发生过程中,造成爆炸发生的介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仅是介质的状态参数,例如压力管道、气缸、气瓶等物品的爆炸等。

化学爆炸就是物质由一种化学结构迅速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

在生产过程中,各种压力容器、压缩机、压力管道等因超压或设备缺陷可能会发生物理爆炸,不仅会对各种设施造成破坏,而且会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在氧气系统里如果有乙炔、氢气进入并积聚到一定程度,会发生化学爆炸,同样可使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5)中毒与窒息

氮气和氩气,都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既不能燃烧,也不助燃。

当其在空气中的含量显著增加时,人的呼吸就感到困难(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即缺氧),如果其浓度很高时,人就会因缺氧而窒息,甚至会死亡。

缺氧轻症患者,在供氧正常后,可很快自行恢复健康。

缺氧时间较久者,会引起脑水肿,症状表现有头疼、恶心、呕吐、幻觉,表情淡漠、兴奋。

重症者会造成大脑皮质、基底带等永久性病变,会发生瘫痪、遗忘、意识丧失等。

如果储存氮、氩气的设备、管道在室内出现泄漏,或其放空管口距地面太近,或检修人员进入未经空气置换的储罐内作业时,都会发生人员窒息事故。

健康成人吸入纯氧3小时,一般无任何影响。

但更长时间吸入或在202.65-303.98kPa以上时持续吸入高浓度氧时,则可出现“氧中毒症”。

6)静电

空分装置内、外积聚液态空气、液态氧的各类设备及氧压机、氧充瓶管道和室内架空氧气管道因介质流速过快、磨擦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而静电具有高电压、静电感应及尖端放电的特性,放电产生的火花易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7)高处坠落

操作人员登高作业、巡回检查时,如果警惕性不高,或防护栏不规范,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高空作业人员如果不慎失落工具或设备零部件等,会给下面人员造成坠落物打击伤害。

8)机械伤害

生产过程中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因防护不好或无防护,当人与其接触时,会使人遭受打击、挤压、绞卷、碾压等伤害。

各种气瓶充装人员搬运气瓶时,如果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或竖立的气瓶未放置在防护栏内,被人不慎碰倒时,可能会砸伤人员。

9)电气危害

能引起电气危害及事故的原因有电气设备不防爆,开关及照明灯具不防爆,绝缘老化,电线架设不规范造成短路,用水冲洗电气设备等。

此外,变压器、配电室配电设施、配电盘(箱)、电缆、电线等因故障、误操作等原因都可能引起人身触电伤害,或造成设备损坏。

10)车辆伤害

充装站是车辆频繁出入的场所,操作人员在厂区行走不慎或驾驶员误操作均有车辆伤害的危险。

11)噪声与振动

噪声包括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等。

噪声能引起人的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

噪声还干扰信息交流,使人听不清谈话或信号及容易引起疲劳、烦燥,促使误操作率上升。

车间内各种压缩机、各类泵及氮气放空管等部位都产生很强的噪声,对人的听觉和健康会造成严重伤害。

空气压缩机能够产生强烈的振动,如没有采取防振措施,会造成厂房和设备基础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严重的会损坏设备和设施。

12)起重伤害

制氧站设备安装、灯具更换,循环水泵房设备安装等均需使用起重机械,若违章作业和操作失误、设备和防护装置存在缺陷、操作技术不熟练、作业环境条件不良、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在起重作业中极易发生起吊物坠落、起吊物碰撞人员和设备等事故,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1.4危险性分析

氧(压缩的)、氮(压缩的)(液化的)、氩(压缩的)(液化的)的主要特性见表

名称

特性

氧(压缩的)

氮(压缩的)(液化的)

氩(压缩的)(液化的)

(1)标识

危险性类别

化学类别

第2.2类不氧气体

空气(氧气)

第2.2类不氧气体

非金属单质

第2.2类不氧气体

非金属单质

(2)主要组成

外观与性状

主要用途

高纯氧(体积)≥99.99%。

无色无臭气体

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燃料、炸药等。

氮气≥99.999%

无色无臭气体

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等

高纯≥99.999%

纯氩≥99.99%

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

用于灯泡充气和对不锈钢、镁、铝等的电弧保护“即氩弧焊”。

(3)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吸入。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宭迫综合征。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吸入

氮气过量时氧分压下降会引起缺氧。

大气压力为392kPa表现爱笑和多言,视、听和嗅觉迟钝,智力活动减弱;在980Kpa时,肌肉运动严重失调。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麻醉作用;上升时快速减压,可发生“减压病”。

吸入

普通大气压下无毒。

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

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

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无妨碍

无妨碍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5)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闪点(0C)

爆炸下限(%)

爆炸上限(%)

引燃温度(0C)

最小点火能(mJ)

最大爆炸压力(MPa)

危险特性

灭火方法

助燃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迅速切断气源。

用水喷淋保护,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不燃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

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不燃。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不燃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本品不燃。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走至空旷处。

(6)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快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相应的作业工作服。

切断气源,通风对流,稀释扩散。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后,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再用。

该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7)储运注意事项

不燃性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0C,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易氧气体、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不可混储混运。

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不燃性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0C,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不燃性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0C。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

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8)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它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避免高浓度吸入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高浓度环境中佩戴供气式呼吸器。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穿工作服

戴防护手套

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需有人监护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9)理化性质

熔点(0C)

沸点(0C)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临界温度(0C)

临界压力(MPa)

溶解性

-218.8

-183.1

1.14(-183.10C)

1.43

506.62(-1640C)

-118.4

5.08

溶于水、乙醇

-209.8

-195.6

0.81(-1960C)

0.97

1026.42(-1730C)

-147

3.40

微溶于水、乙醇

-189.2

-185.7

1.40(-1860C)

1.38

202.64(-1790C)

-122.3

4.86

微溶于水

(10)稳定性和反稳定性

聚合危害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

稳定

不聚合

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末、乙炔。

稳定

不能出现

稳定

不聚合

(11)环境资料

对环境无害

对环境可能无害。

(12)废弃

允许气体扩散到大气中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

(13)运输信息

危规号

UN编号

包装分类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

22001

1072

5,11

钢质气瓶

22005

1066

5

钢质气瓶

22011

1006

5

钢质气瓶

(14)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2.类不氧气体;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2.类不氧气体;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2.类不氧气体;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救援体系机构

2.1.1成立公司氧气中毒和窒息、爆炸安全事故救援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生产和设备的副总经理担任;各部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指挥部设在公司总调度室。

2.1.2成立分厂(部、公司)级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由各分厂的厂长(部长、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各分厂主管生产安全或设备安全的副厂长担任,各分厂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现场应急处置组指挥部设在各分厂调度室。

2.1.3成立基层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由使用单位车间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其它副主任担任,在岗职工为应急救援小组组员。

2.2应急机构职责划分

2.2.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职责

2.2.1.1负责本专项预案的编制、修订、评审、演练、总结工作。

2.2.1.2负责落实本专项预案资金、物资保障工作。

2.2.1.3发生事故时,负责指挥事故单位单位现场应急处理小组迅速开展抢救工作,并协调公司专业救援队伍快速做好应急处理支援工作。

2.2.1.4有权紧急调用全公司各类物资、人员、设备,有权对抢救工作中发生的各类问题临时做出处置决定。

2.2.1.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负责通报地方政府部门,并配合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2.2.1.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并负责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及安抚工作。

2.2.2分厂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的职责

2.2.2.1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