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统计人数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8065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统计人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统计人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统计人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统计人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统计人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统计人数教案.docx

《小学统计人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统计人数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统计人数教案.docx

小学统计人数教案

小学统计人数教案

【篇一: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由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因此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直观感受条形统计图。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这些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

上册学生对统计的体验只是数数、涂格,还没有系统地感悟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甚少,对统计的方法也比较陌生。

本设计以突出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为教学主线,安排三个统计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读懂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从信息中提出问题,体会统计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第一课时。

(教科书93页例1、94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学会正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通过具体的情景,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重点: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学会正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策略:

教法:

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

学具:

统计图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体验信息收集、整理、记录的全过程。

(一)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

师:

孩子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这是哪儿呢?

对,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有宽敞、美丽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整洁的环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你们看。

教师出示课件:

校园生活:

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运动会等活动场景。

师:

(出示课件:

一个小花坛中有26朵四种颜色的郁金香。

)我最喜欢学校的这一处小花坛,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我想知道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你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完成题卡(先数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再涂色)。

教师提示:

涂完后注意标上下面的数字。

(二)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引出新知

师:

(出示统计图)说一说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

生:

(齐答)红花有8朵,黄花有7朵,蓝花有5朵,粉花有6朵。

师:

(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比较题卡与刚才的画面,哪一个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生1:

第一幅图混在一起,看不清楚;第二幅图分开了就很清楚。

师:

(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花的朵数数出来并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这一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也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统计。

(板书:

统计)

二、实践操作,掌握新知

(一)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

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都喜欢什么颜色的花,你能不能在喜欢的那种花下面打“√”告诉老师?

学生完成题卡后,教师收上题卡。

(二)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

1.初次进行记录。

师:

现在老师手里拿着同学们的题卡,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生1:

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最多?

生2:

喜欢黄色的有多少人?

生3:

喜欢红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4:

喜欢粉色的人有多少?

生5:

喜欢蓝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6:

喜欢红色的有多少人?

师:

让我们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吧!

教师较快地读数据,学生记录不下来。

2.小组讨论记录的方法(方式开放,教师适时简介写“正”字的方法)。

师:

研究一下怎样才能记下来?

学生讨论记录的方法。

(小组讨论)

师:

研究出来了吗?

你打算怎么记?

生:

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

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粉色的,我在下面画“○”。

生:

老师说红色,我在下面打“√”。

生1:

老师说红色,我在下面写“1”。

生2:

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粉色的,我在下面画“△△”(教师指导:

如果用一个符号记会更快)。

教师简介写“正”字的方法,演示“正”字的结构,说明为什么。

3.再次进行记录。

教师读数据,学生记录

师: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录的?

生1:

喜欢红色的有11人,喜欢黄色的有10人,喜欢蓝色的有9人,喜欢粉色的有8人。

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粉色的,我在下面画“○”。

师:

有没有结果一样,方法不一样的呢?

生2:

我用“√”。

生3:

我用“○”。

生4:

我写“正”。

师:

有数据不一样的吗?

生5:

喜欢红色的有10人,喜欢黄色的有12人,喜欢蓝色的有9人,喜欢粉色的有8人(教师指导:

记录要认真,并请该生重复正确的答案)。

(三)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师:

(出示统计表)请同学们说数据,老师把它们填在统计表里。

红色11人黄色10人蓝色9人粉色8人

学生们说数据,教师把它们填在统计表里。

师:

(出示统计图)如果我们还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的话,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应该用多少个小格表示呢?

随着学生们的回答,教师从统计图中抽拉出11个单位格的红条,10个单位格的黄条,9个单位格的蓝条,8个单位格的粉条。

师:

如果没有小格你能知道有多少人吗?

生:

(齐答)不能。

师:

(抽拉出纵轴左边的数字)没有小格,这回能看出来有多少人吗?

生:

(齐答)能,因为上面有数字。

生:

(齐答)统计表。

(四)通过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

看着统计图、统计表你还能知道哪些问题?

生1:

一个比一个少1。

师:

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2:

一个比一个多l。

生3:

最前面的最高,最后面的最低(教师订正:

喜欢红色的人最多,喜欢粉色的人最少)。

生4:

喜欢红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多1,喜欢蓝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少1。

生5:

黄色比红色少1(教师订正:

喜欢黄色的人比喜欢红色的人少1)。

师:

喜欢红色的比喜欢蓝色的怎么样?

生1:

少2(教师纠正:

多2)。

(五)小结

师:

这样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每种数据的数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统计图(表)的意义。

三、课堂活动,观看动画片

师:

刚才同学们已经做了两个练习,一定很累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部动画片吧,瞧,老师都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动画片呢?

(课件播放《喜洋洋和灰太狼》、《猫和老鼠》、《海绵宝宝》和《聪明的一休》的片头,同学们根据动画片的出现而欢呼雀跃。

师:

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四部动画片,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看一部动画片,你想看哪一部动画片呢?

学生兴趣高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

现在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了,哪位同学能帮大家想一个办法,统一一下大家的

意见呢?

生:

可以统计一下,看想看哪一部动画片的人数最多,今天就看那一部动画片。

师:

你的办法不错,今天老师就听你的,那就请你来帮我统计一下吧。

(用举手的办法,一部一部地统计,并要求每个同学只能举一次手,然后师生共同观看动画短片。

四、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师:

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先看到这里,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调查一下在一周内你家扔了多少个塑料袋,把统计结果用涂颜色的方法纪录下来,并讨论塑料袋的利与弊。

五、全课总结、收获成果

师:

这节课你都学到哪些知识呢?

生:

(略)

师:

刚才我在征求该放哪一部动画片的时候,就用到了今天所学的统计知识,统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作用也很大,我们可以根据统计的结果作出一些决定,或者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使我们的管理更为科学有序。

我想,只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去发现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你们就一定能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更能体会到数学给你们带来的乐趣。

【篇二:

小学数学《统计》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课书p108—10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并利用这种特点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

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简单分析。

教具准备: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出示学习目标

(1)出示自学提示。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谈话引入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师:

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四、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五、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

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

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xkb1、com

师:

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

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六、随堂练习

1、根据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表制成折线统计图。

2、根据某地2000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制成折线统计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老师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遇到这类问题时能灵活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

八、课后作业: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板书设计:

认识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能准确清楚地表示一种数量的变化情况教学反思:

【篇三:

统计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

舒永强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自主探索。

1、创设情境,收集整理数据。

师:

大家请看站在讲台上的这4个孩子大家都认识吧,指着其中一个问:

他是谁呢?

生:

回答老师做适当补充。

师:

你们喜欢他们吗?

生:

喜欢。

师:

在他们当中你最喜欢的是谁呢?

生1:

我最喜欢肖彦琦。

生2:

我最喜欢张沁怡。

生3:

我也喜欢姜宇航。

生4:

我最喜欢张雨涵。

……

师:

如果我们想知道喜欢谁的人数最多,就需要进行一个统计。

现在我们就以画正字的方式去记录本班同学喜欢各自喜欢他们的人数。

(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人名,写在纸片上,然后老师唱名字,指明学生画正字)

师:

大家一起数一下喜欢他们的人数各有多少,填在下面的表中。

2、制作统计表。

师:

请大家根据统计的情况完成手中的统计表。

肖彦琦

张沁怡

姜余航

张雨涵

师:

这个统计图你会涂吗?

你准备怎么涂?

谁来说一说?

生:

一个格子表示1个人,喜欢某个人的有几人就要涂几格,…………师:

说的非常好,那现在请你在你的练习纸上试着涂一涂。

(学生各自涂)

师:

格子不够了怎么办呢?

可以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同桌互相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

(学生小组交流)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涂的?

生1:

我们组认为在猫旁边的格子再涂几个格子,合起来刚好是10个格子。

生2:

我们组认为现在格子不够了,就在上面再画2个格子合起来刚好是10个格子。

生3:

我们组觉得一个格子表示1个人不够,就用1个格子表示2个人,涂5个格子就是10人,这样更方便一些。

师:

你们觉得哪种办法好?

生1:

我们认为生3的方法好,这样不用涂那么多格子,可以节省时间。

生2:

我也喜欢生3的方法,这样很方便。

……

师:

既然你们都喜欢生3的办法,那我们就以这种办法去重新完成统计图。

4、学生合作,动手操作完成统计图。

可能会出现单数的情况,那样就有“半格”的出现,如果恰好都是双数,教师爷要灵活教学,让学生理解“半格”在以后的练习中可能会出现,并学会正确处理。

师:

这里怎么出现了半格呢?

生:

1格表示2人,半格表示1人。

5、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涂得非常好,当我们在遇到数据比较大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个格子表示2个单位或者是更大的数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的重点——知道在统计图中根据实际情况“一格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或者更大的数。

6、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师:

刚才我们把统计图完成得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你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并揭示课题:

像这样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运用数据的过程就叫——统计(板书课题)

二、出示主题图,巩固新知:

(一)师:

请孩子们打开课本94页,帮图中的孩子们完成他们的统计三、课堂练习

下面是二年级

(1)班同学对水果的爱好情况。

把统计的结果填在下面统计表中。

学生根据信息分小组填写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在下面格子里涂色,并回答问题。

(人)

2220181614121086420

苹果

香蕉

师:

同学们画得真好,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

你们能说说你从统计图中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1:

我从图中可以知道喜欢喜……..。

生2:

我从图中可以知道喜欢……..。

生3:

我从图中可以看出喜欢……..?

生4:

我从图中可以看出喜欢…….。

小结:

孩子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师:

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统计是我们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一种重要的数学知识,统计表和统计图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统计到的数据。

同时也可以依据统计出的数据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如果收集的数据过大,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单位或更大的数去制作统计图。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