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488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淮阴工学院电子工程系

THSRZ-1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简介

实验台主要由试验台部分、三源板部分、处理(模块)电路部分和数据采集通讯部分组成。

1.实验台部分

这部分设有1k~10kHz  音频信号发生器、1~30Hz 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15V、+5V、±2-±10V、2-24V可调四种、  数字式电压表、频率/转速表、定时器以及高精度温度调节仪组成。

2.三源板部分

热源:

0~220V交流电源加热,温度可控制在室温~120oC

转动源:

2~24V直流电源驱动,转速可调在0~4500RPM(转/分)

振动源:

装有振动台1Hz—30Hz(可调)

3.处理(模块)电路部分

包括电桥、电压放大器、差动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电容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涡流变换器、相敏检波器、移相器、温度检测与调理、压力检测与调理等共十个模块。

4.数据采集、分析部分

为了加深对自动检测系统的认识,本实验台增设了USB数据采集卡及微处理机组成的微机数据采集系统(含微机数据采集系统软件)。

14位A/D转换、采样速度达300kHz,利用该系统软件,可对学生实验现场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动态或静态处理和分析,并在屏幕上生成十字坐标曲线和表格数据,对数据进行求平均值、列表、作曲线图等处理,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存盘、打印等处理,实现软件为硬件服务。

二、实验内容

结合本装置的数据采集系统,不用外配示波器,可以完成大部分常用传感器的实验及应用。

实验一、金属箔应变片的性能研究

实验1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用表(自备)。

三、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

图1-2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

Uo=

(1-1)

E为电桥电源电压,R为固定电阻值,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L=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1、R2、R3、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短接,输出端Uo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档),调节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0V。

Rw4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

关闭主控台电源。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1)接入电桥与R5、R6、R7构成一个单臂直流电桥,见图1-2,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直流电源±4V(从主控台接入),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调节Rw3,改变差动放大器的增益,使数显电压表显示2mV,读取数显表数值,保持Rw3不变,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计下实验结果,填入下表1-1,关闭电源。

重量(g)

电压(mV)

表1-1

五、实验报告

根据表1-1计算系统灵敏度S=ΔU/ΔW(ΔU输出电压变化量,ΔW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δf1=Δm/yF..S×100%,式中Δm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F·S为满量程(200g)输出平均值。

六、注意事项

加在应变传感器上的压力不应过大,以免造成应变传感器的损坏!

实验2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二、实验仪器:

同实验一

图2-1

实验3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实验仪器:

同实验一。

三、实验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片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如图3-1,当应变片初始值相等,变化量也相等时,其桥路输出:

Uo=KEε(3-1)

E为电桥电源电压,式3-1表明,全桥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传感器已安装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上,可参考图1-1。

2.放大器调零,参考实验一步骤2。

3.按图3-1接线,将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的邻边,接入电桥调零电位器Rw1,直流电源±4V(从主控台接入),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图3-1

4.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调节Rw3,改变差动放大器的增益,使数显电压

表显示0.020V左右,读取数显表数值,保持Rw3不变,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计下实验结果,填入下表3-1,关闭电源。

表3-1

重量(g)

电压(mV)

五、实验报告

根据记录表3-1的实验资料,计算灵敏度L=ΔU/ΔW,非线性误差δf3

六、思考题

比较单臂、半桥、全桥测量电路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4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称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定标

二、实验仪器:

同实验一

三、实验原理:

电子称实验原理同实验三的全桥测量原理,通过调节放大电路对电桥输出的放大倍数使电路输出电压值为重量的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一台比较原始的电子称。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实验三的步骤1、2、3接好线并将电路调零

2.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满量程时的增益),使数显电压表显示为0.200V(2V档测量)。

3.拿去托盘上所有砝码,观察数显电压表是否显示为0.00V,若不为0.00V,再次调节Rw4调零。

4.重复2、3步骤的定标过程,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改为重量量纲即可以称重。

5.将砝码依次放到托盘上并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计下实验结果,填入下表,关闭电源。

表4-1

重量(g)

电压(mV)

五、实验报告

根据计入表4-1的实验资料,计算灵敏度L=ΔU/ΔW,非线性误差δf4

实验二、霍尔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组件的应用—测量转速。

二、实验仪器:

霍尔传感器、+5V、2-24V直流电源、转动源、频率/转速表。

三、实验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

UH=KHIB,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只磁性体时,转盘每转一周磁场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出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安装根据图15-1,霍尔传感器已安装于传感器支架上,且霍尔组件正对着转盘上的磁钢。

图15-1

2.将+5V电源接到三源板上“霍尔”输出的电源端,“霍尔”输出接到频率/转速表(切换到测转速位置)。

“2-24V”直流稳压电源接到“转动源”的“转动电源”输入端。

3.合上主控台电源,调节2-24V输出,可以观察到转动源转速的变化。

也可通过通信接口的第一通道CH1,用上位机软件观测霍尔组件输出的脉冲波形。

五、实验报告

1.分析霍尔组件产生脉冲的原理。

实验三、压电式传感器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原理;掌握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仪器:

振动源、低频振荡器、直流稳压电源、压电传感器模块、移相检波低通模块

三、实验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压电陶瓷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式加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压电陶瓷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陶瓷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压电传感器已安装在振动梁的圆盘上。

2.将振荡器的“低频输出”接到三源板的“低频输入”,并按下图19-1接线,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低频调幅到最大、低频调频到适当位置,使振动梁的振幅最大(达到共振)。

3.将压电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到压电传感器模块的输入端Ui1,用上位机观察压电传感器的输出波形Uo。

图19-1

五、实验报告

1.改变低频输出信号的频率,记录振动源不同振幅下压电传感器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幅值。

实验四、热敏电阻的特性研究

实验1PT100温度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PID智能模糊+位式调节温度控制原理。

二、实验仪器:

智能调节仪、PT100、温度源。

三、实验原理:

位式调节

位式调节(ON/OFF)是一种简单的调节方式,常用于一些对控制精度不高的场合作温度控制,或用于报警。

位式调节仪表用于温度控制时,通常利用仪表内部的继电器控制外部的中间继电器再控制一个交流接触器来控制电热丝的通断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PID智能模糊调节

PID智能温度调节器采用人工智能调节方式,是采用模糊规则进行PID调节的一种先进的新型人工智能算法,能实现高精度控制,先进的自整定(AT)功能使得无需设置控制参数。

在误差大时,运用模糊算法进行调节,以消除PID饱和积分现象,当误差趋小时,采用PID算法进行调节,并能在调节中自动学习和记忆被控对象的部分特征以使效果最优化,具有无超调、高精度、参数确定简单等特点。

温度控制基本原理

由于温度具有滞后性,加热源为一滞后时间较长的系统。

本实验仪采用PID智能模糊+位式双重调节控制温度。

用报警方式控制风扇开启与关闭,使加热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在某一温度值上,并能在实验结束后通过参数设置将加热源温度快速冷却下来,可以节约实验时间。

当温度源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温度源中的热电阻Pt100的阻值发生变化,将电阻变化量作为温度的反馈信号输给PID智能温度调节器,经调节器的电阻-电压转换后与温度设定值比较再进行数字PID运算输出可控硅触发信号(加热)和继电器触发信号(冷却),使温度源的温度趋近温度设定值。

PID智能温度控制原理框图如图27-1所示。

图27-1PID智能温度控制原理框图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在控制台上的“智能调节仪”单元中“控制对象”选择“温度”,并按图27-2接线。

2.将2-24V输出调节调到最大位置,打开调节仪电源。

3.按住

3秒,PV窗口显示“

”进入智能调节仪参数设定,继续按

键直到PV窗口显示“

”,按

使SV窗口显示21,按“

”可改变小数点位置。

4.继续按

键使PV窗口显示“

”,按

使SV窗口显示1。

按住“

”键同时按住

3秒可回到初始状态,跳出参数设置。

5.按住

3秒,PV窗口显示“

”进入智能调节仪参数设定,按

使SV窗口显示50(上限报警值),按“

”可改变小数点位置。

6.继续按

键直到PV窗口显示“

”,按

使SV窗口显示0(下限报警值),按“

”可改变小数点位置。

继续按

键并设置参数,见下表。

7.设定好参数值,回到初始测量状态,按

键可修改SV窗口的给定值,按“

”键可改变小数点位置。

这里先设置为50.0。

8.回到初始测量状态按“

”键3秒不放,可进入自整定状态,此时SV窗口交替显示“

”字样和给定值。

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将温度源的温度控制在500C左右。

9.重复第5步和第7步,将给定值和上限报警值改为55,经过几个周期的振荡,可将温度源的温度稳定在新的给定值550C。

表27-1

参数

参数含义

说明

设置范围

实设定值

ALM1

上限报警

测量值大于ALM1+Hy值时将产生上限报警。

测量值小于ALM1-Hy时仪表解除上限报警,设置ALM1到其最大值(9999)可避免产生报警作用。

-1999-+9999℃

或1定义单位

给定值

ALM2

下限报警

测量值小于ALM2-Hy值时将产生下限报警。

测量值大于ALM2+Hy时仪表解除下限报警,设置ALM1到其最大值(9999)可避免产生报警作用。

同上

9999

Hy-1

正偏差

报警

采用人工智能调节时,当偏差(测量值PV减给定值SV)大于Hy-1+Hy时产生正偏差报警。

当偏差小于Hy-1-Hy时正偏差报警解除。

设置Hy-1=9999,正偏差报警功能被取消。

0-99990C或1定义单位

9999

Hy-2

负偏差

报警

采用人工智能调节时,当偏差(测量值PV减给定值SV)大于Hy-2+Hy时产生负偏差报警。

当偏差小于Hy-2-Hy时负偏差报警解除。

设置Hy-2=9999,负偏差报警功能被取消。

同上

9999

Hy

回差(死区、滞环)

回差用于避免因测量输入值波动而导致位式调节频繁通断或报警频繁/解除。

0-20000C或1定义单位

0

At

控制方式

At=0采用位时控制(ON-OFF),只适合要求不高的场合进行控制时采用。

At=1采用人工智能/PID调节,该设置下,允许从面板启动执行自整定功能。

At=2启动自整定参数功能,自整定结束后自动设置为3

At=3采用人工智能调节时,自整定结束后仪表自动进入该设置,该设置下不允许从面板启动自整定功能,以防止误操作重复启动自整定。

0-3

1

I

保持参数

I、P、d、t等参数为人工智能调节算法的控制参数

I参数值主要决定调节算法中积分的作用,和PID调节的积分时间类同。

0-9999或1定义单位

自动

设置

P

速率参数

P值类似PID调节器的比例带,但变化相反,P值越大,比例、微分作用成正比例增强,而P值越小,比例、微分作用相应减弱。

1-9999

自动

设置

d

滞后时间

滞后时间参数d是人工智能算法相对标准PID算法而引进的新的重要参数,本表根据d参数来进行一些模糊规则运算,以便能较完善地解决超调现象及振荡现象,同时使控制响应速度最佳。

0-2000秒

自动

设置

t

输出周期

反映仪表运算调节的快慢,t值越大,比例作用增强,微分减弱,t值越小,则比例作用减弱,微分作用增强。

t值大于或等于5秒时,则微分作用被完全取消,系统成为比例或比例积分调节。

0-125秒

自动

设置

Sn

输入规格

Sn用于选择输入规格21对应PT100;34对应0-5V电压输入

0-37

21

dP

小数点位置

dP=0显示格式为0000,不显示小数点

dP=1显示格式为000.0,小数点在十位

dP=2显示格式为00.00,小数点在百位

dP=3显示格式为0.000,小数点在千位

0-3

1

P-SL

输入下限显示值

用于定义输入信号下限刻度值

-1999~+9999oC或1定义单位

0

P-SH

输入上限显示值

用于定义输入信号上限刻度值,配合P-SL使用

同上

200

Pb

主输入

平移修正

用于对输入进行平移修正,以补偿传感器本身的误差

0.1oC或

1定义单位

0

oP-A

输出方式

oP-A表示主输出方式,应和主输出上安装的模块类型一致

0-2

1

outL

输出下限

通常作为限制调节输出最小值

0-220

0

outH

输出上限

限制调节输出最大值

0-220

220

AL-P

报警

输出定义

AL-P参数用于定义ALM1、ALM2、Hy-1、Hy-2报警功能的输出位置,由以下公式定义其功能:

AL-P=A×1+B×2+C×4+D×8+E×16

A=0时上限报警由继电器1输出,A=1时上限报警由继电器2输出

B=0时下限报警由继电器1输出,B=1时下限报警由继电器2输出

C=0时正偏差报警由继电器1输出,C=1时正偏差报警由继电器2输出

D=0时负偏差报警由继电器1输出,D=1时负偏差报警由继电器2输出

E=0报警时在下显示器交替显示报警符号,如ALM1、ALM2等

0-31

17

CooL

系统功能

选择

CooL参数用于选择部分系统功能

0为反作用调节,输入增大时,输出趋向减小

1为正作用调节,输入增大时,输出趋向增大

0-1

0

Addr

通讯地址

仪表安装RS485通讯接口后用于定义仪表通讯地址

0-100

不设

bAud

波特率

仪表有通讯接口时定义通讯波特率

不设

FILt

输入

数字滤波

当因输入干扰而导致数字跳动时可采用数字滤波将其平滑,0表示没有任何滤波,FILt值越大,测量值越稳定,但响应越慢。

0-20

0

A-M

运行状态

A-M用于定义自动/手动工作状态

A-M=0手动调节状态

A-M=1自动调节状态

A-M=2自动调节状态,并禁止手动操作。

不需要手动功能时,该功能可防止因误操作而进入手动状态。

0-2

2

Lock

参数修改

级别

Lock=0允许修改现场参数、给定值。

Lock=1可以查看现场参数,不允许修改,但允许设定给定值。

Lock=2可以查看现场参数,不允许修改,也不允许设定给定值

Lock=808可设置全部参数和给定值

0-9999

0

EP1-

EP8

现场参数定义

定义现场参数,没用到用nonE表示

不设

 

图27-2

实验2铂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铂热电阻的特性与应用

二、实验仪器:

智能调节仪、PT100(2只)、温度源、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

三、实验原理:

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热电阻用于测量时,要求其材料电阻温度系数大,稳定性好,电阻率高,电阻与温度之间最好有线性关系。

当温度变化时,感温元件的电阻值随温度而变化,这样就可将变化的电阻值通过测量电路转换电信号,即可得到被测温度。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重复实验1,将温度控制在500C,在另一个温度传感器插孔中插入另一只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PT100。

2.将±15V直流稳压

电源接至温度传感器实验

模块。

温度传感器实验模

块的输出Uo2接主控台直

流电压表。

3.将温度传感器模块

上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

短接,调节电位器Rw4使

直流电压表显示为零。

4.按图29-1接线,

并将PT100的3根引线图29-1

插入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中Rt两端(其中颜色相同的两个接线端是短路的)。

5.拿掉短路线,将R6两端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Ui,记下模块输出Uo2的电压值。

6.改变温度源的温度每隔50C记下Uo2的输出值。

直到温度升至1200C。

并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T(℃)

Uo2(V)

表29-1

四、实验报告

1.根据表29-1的实验数据,作出UO2-T曲线,分析PT100的温度特性曲线,计算其非线性误差。

实验五差动变压器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差动变压器测量振动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振荡器、差动变压器模块、相敏检波模块、频率/转速表、振动源、直流稳压电源。

通信接口(含上位机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利用差动差动变压器测量动态参数与测量位移的原理相同,不同的是输出为调制信号,要经过检波才能观测到所测量动态参数。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将差动变压器安装图3-1安装在三源板的振动源单元上。

 

图3-1

2、将差动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线连接到差动变压器模块上,并按图3-2接线。

3、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用上位机观察音频振荡器“00”输出端信号峰-峰值,调整音频振荡器幅度旋钮使Vop-p=2V。

4、用上位机观察相敏检波器输出,调整传感器连接支架高度,使上位机显示的波形幅值为最小。

5、仔细调节RW1和RW2使示波器(相敏检波器)显示的波形幅值更小,基本为零点。

用手按住振动平台(让传感器产生一个大位移)仔细调节移相器和相敏检波器的旋钮,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为一个接近全波整流波形。

松手,整流波形消失变为一条接近零点线。

(否则再调节RW1和RW2)

6、振动源“低频输入”接振荡器“低频输出”,调节低频输出幅度旋钮和频率旋钮,使振动平台振荡较为明显。

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Vo1、相敏检波器的Vo2及低通滤波器的Vo3的波形。

图3-2

7、保持低频振荡器的幅度不变,改变振荡频率(频率与输出电压Vp-p的监测方法与实验十相同)用上位机观察低通滤波器的输出,读出峰-峰电压值,记下实验数据,填入下表3-1

 

表3-1

f(Hz)

Vp-p(V)

一、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结果作出梁的振幅――频率特性曲线,指出自振频率的大致值,并与用应变片测出的结果相比较。

2、保持低频振荡器频率不变,改变振荡幅度,同样实验可得到振幅与电压峰峰值Vp-p曲线(定性)。

二、注意事项

1、低频激振电压幅值不要过大,以免梁在自振频率附近振幅过大。

附录:

THSRZ-1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简介

一、概述

THSRZ-1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适应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专业教学实验、培训、考核的需求,是一套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动手型的实验装置,可以与普教中的“物理”,职教、高教中的“传感器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非电测量技术与应用”、“工程检测技术与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实验配套。

二、设备构成

实验台主要由试验台部分、三源板部分、处理(模块)电路部分和数据采集通讯部分组成。

1.实验台部分

这部分设有1k~10kHz  音频信号发生器、1~30Hz 低频信号发生器、四组直流稳压电源:

±15V、+5V、±2~±10V、2~24V可调、  数字式电压表、频率/转速表、定时器以及高精度温度调节仪组成。

2.三源板部分

热源:

0~220V交流电源加热,温度可控制在室温~120oC,控制精度±1oC。

转动源:

2~24V直流电源驱动,转速可调在0~4500rpm。

振动源:

振动频率1Hz—30Hz(可调)。

3.处理(模块)电路部分

包括电桥、电压放大器、差动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电容放大器、低通滤波器、涡流变换器、相敏检波器、移相器、温度检测与调理、压力检测与调理等共十个模块。

4.数据采集、分析部分

为了加深对自动检测系统的认识,本实验台增设了USB数据采集卡及微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