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全文及翻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7106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全文及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全文及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全文及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全文及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全文及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全文及翻译.docx

《《大学》全文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全文及翻译.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全文及翻译.docx

《大学》全文及翻译

《大学》全文及翻译

学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qīn)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shù)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

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慊(qiè)。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yā)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

“瞻彼淇澳(qíyù),绿竹猗猗(yī)。

有斐(fěi)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xiàn)兮!

赫兮喧(xuān)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僩(xiàn)兮者,恂栗(xúnlì)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

“於戏(wūhū)!

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luò)其乐(luò)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

“克明德。

大甲曰:

“顾諟(shì)天之明命。

帝典曰:

“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

“作新民。

诗云: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

“邦畿(jī)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

“缗蛮(miánmán)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

“穆穆文王,於(wū)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

为人子,止于孝。

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

“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懥(fèn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bì)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hào)而知其恶(è),恶(wù)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

“人莫知其子之恶。

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

弟(tì)者,所以事长(zhǎng)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

“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lì),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fèn)事,一人定国。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jiézhòu)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

“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

“其仪不忒(tè),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zhǎngzhǎng),而民兴弟(tì);上恤孤,而民不倍(bèi)。

是以君子有絜矩(xiéjù)之道也。

所恶(wù)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

“乐(luò)只(zhǐ)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bì),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仪监于殷,峻(jùn)命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bèi)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

“惟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

“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

“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

“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chì)若自其口出;寔(shí)能容之。

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人之有技,媢嫉(màojí)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bǐ)不通;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dài)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fú)人之性,灾(zāi)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

“畜马乘(shèng),不察于鸡豚(tún);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zhǎng)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彼为善之。

小人之使为国家,灾(zāi)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学翻译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白话解: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白话解:

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白话解:

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4.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白话解: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齐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养好自己本身的德行(修身);要想修养自己本身的德行,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意(正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意,必先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诚意);要想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必先明理─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其不正确的观念(格物)。

※格者:

正其不正。

※【研机于心意初动之时,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

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白话解:

经过一番穷理尽性的功夫,物欲革除之后(物格),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知至);明理之后,起心动念皆是真诚无妄(意诚);起心动念真诚无妄,自然存心端正无私无偏(心正);身心端正无私,自然会好好地修养德行(身修);能够修养德行身体力行,自然一家和睦井然有序(家齐);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之后,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国治);国家的治理能够上轨道之后,才能进一步使天下太平(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白话解:

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如果不修身,连根本的修身都搞乱了,却想要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把切近的修身、齐家看得不重要,反而去高谈治国平天下,从来没有这样的道理。

7.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白话解:

商汤在他盥洗用的铜盘上,刻上铭词,用以自我警惕。

铭词说:

「如果能够把今天所习染的污垢洗净而自新,就应该天天振作,求自新求进步,更要继续不断涤除污染,一天比一天进步。

8.诗云: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白话解:

诗经上说:

「有个文采斐然的君子,他治学修德的功夫就如同切骨、磋角、琢玉、磨石一般反复为之,希望精益求精。

」『如切如磋』是指他研究学问的功夫;『如琢如磨』是指他存养省察,磨练德行的功夫。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白话解:

经文所谓:

「诚其意」,是说不要欺骗自己。

※(不被人欺是聪明,不欺人是存心忠厚,不自欺诚实地面对自己,才是大丈夫。

10.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

白话解:

一个人内心真诚,一定会表现在外。

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一定更为小心谨慎,不敢随便。

※(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11.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白话解:

曾子说:

「一个人独处时,就像有十双眼睛在注视着你,十双手在指着你,这是多么严峻可畏啊!

」※

君子不欺暗室。

1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白话解:

有钱人,总是会用财富来装饰他的屋子,有德行的人,则是用道德来充实自身,因为内心宽大平和,自然身体舒泰了。

13.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白话解:

所谓:

「修身的目的在端正自己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愤怒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恐惧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贪图爱恋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忧愁的时候,心也不得端正。

※(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六欲,皆使人心受到种种影响。

14.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白话解:

如果心不专注,受到情绪支配的影响,就会变成:

眼睛看着东西,却像没有看到一样,耳朵听着声音,却像没有听到一样,口里吃着东西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15.谚有之曰: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白话解:

俗话说:

「人都是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坏处,不知道自己家的稻苗已经长得很茁壮。

」※(心有所偏,则不得其正,见不到事实真相。

16.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白话解:

存心真诚地做,虽不能做到与目标完全相合,也相差不远了。

17.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白话解:

有德行的领导人(君子),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要求别人行善;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没有恶行,然后再禁止别人作恶。

※(子曰:

「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

」)

18.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君子有絜矩之道。

白话解:

凡是我所厌恶上司对待我的态度,就不可以拿那一种态度去对待我的部属;同样的道理,凡是我厌恶部属对待我的行为,我也不能以那一种行为来事奉上司;我所厌恶在我前面的人,对我所做的事情,我也不可以做那些事情,去对待在我后面的人;我厌恶在我后面的人对我所做的事,我就不可以做那些事去对待在我前面的人;我厌恶在我右边的人所做的恶事,我就不可以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左边的人身上;我厌恶在我左边的人所做的恶行,我就不可以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右边的人身上。

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行为,就是所谓:

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19.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白话解:

看见贤能的人不能推荐,推荐举用之后又不肯亲近,这是怠慢轻忽的行为;看见坏人不能拒绝、黜退,黜退之后又不能疏远他,这是错误的行为。

20.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白话解:

喜好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好的,这叫做违反人性,灾祸必然降临到你的身上。

21.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

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白话解:

因此治理国事的君子,必须有修己治人的法则:

那就是忠诚信实才能得民心,骄傲、奢侈、放逸随便,必将失去民心。

富国裕民也有一定的法则:

从事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速度快,用的慢;那么国家的财富就能经常保持充裕了。

22.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白话解:

有仁德的人,运用财物帮助他人,自然得到众人的拥戴,不仁的人,利用身份地位以搜刮财富,终必招来亡身之祸。

23.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白话解:

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以利为利,即是以利为目标,那么上下交争利,国危矣!

以义为利,即是以义为目标,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