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解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7101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解答.docx

《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解答.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解答.docx

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标准知识条目解答

高一历史会考内容标准解答

必修第一册

红体为千分考重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ab)

分封制(P6)

1内容:

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帝王后代。

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主要诸侯国——燕、鲁、宋等。

②影响: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后来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社会动荡。

宗法制(P7)

①内容:

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②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分封制。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c)(P4课前提示)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

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

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

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ab)(P8-9)

①过程: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

之后继续扩大帝国规模(1.北击匈奴,修直道、长城2.修灵渠,平定岭南3.平西南夷,修五尺道)。

②秦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国家一体格局的形成。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ab)(P9-10)

郡县制的建立

①建立: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始皇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②内容: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等职官,“县”隶属于“郡”。

③特点: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是世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皇帝制度的建立

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3)秦朝的“三公”及其职责(aa)(P10)

丞相:

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太尉:

主管军事。

御史大夫:

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aa)(P14)

时间:

西汉汉武帝时期。

设置:

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

职责:

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唐朝三省六部制(aa)(P14)

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3)元朝的行省制度(ab)(P16)

行省的设置:

元朝开创,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省。

行省与中央的关系:

①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

②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③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行省制度的意义:

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4)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cd)

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①特点:

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

(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

②史实:

汉代:

汉武帝时,频繁更换宰相,并形成中外朝制,由中朝(内朝)作为决策机构。

唐代:

在中央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散相权。

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

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①特点:

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

②史实:

a、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b、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aa)(P17)

设立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

导致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设立时间:

明成祖时期。

目的:

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职能:

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

但职能不明朗,不能统领六部百司。

影响:

加强了皇权,但后来宦官参政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2)清朝的军机处(ac)(P18)

设置时间:

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军机(房)处.

职能: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特点:

①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

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评价:

提高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其政治决策封闭性日趋明显。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d)

积极: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加强民族交流等。

消极:

绝对专制的君主权利和日益腐败的官僚系统,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鸦片战争的背景(ab)(P24)

①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减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发生巨变的前夜。

(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aa)(P24)

1840—1842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法国挑起的中法战争);1894—1895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ab)(P24)

条约

主要内容

危害

《南京条约》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①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①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bc)(P25)

①列强侵华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a.列强剥夺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b.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中国主权完整。

c.经济上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②在列强的枪炮下,中国国门洞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ab)(P28)

概况:

鸦片战争中的1941年5月,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抵抗英国侵略。

意义: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黄海海战(aa)(P29—30)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爆发时间:

1894年9月

清军爱国将领:

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致远”管带邓世昌、“经远”管带林永升,“靖远”管带叶祖珪

结果:

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从而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c)(P30)

背景:

1895年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力量:

邱逢甲、徐骧领导组成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

意义:

反割台斗争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3、伟大的抗日战争

(1)卢沟桥事变(aa)(P33)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炮击宛平县城和卢沟桥,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2)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aa)(P34)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30万人遇害。

日军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c)(P34—36)

建立的原因:

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建立的过程: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帝出中国。

②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抵抗暴力。

⑤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建立的意义:

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aa)(P37—38)

正面战场:

⑴淞沪会战;⑵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⑶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进入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1940年彭德怀指挥。

(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bc)(P38—39)

胜利:

①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②1945年春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这次会议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③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美英等国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关东军;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④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aa)(P48)

目的:

为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组织基础: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地点:

1905年日本东京。

领导人:

总理孙中山。

性质: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的爆发(aa)(P49)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参加力量: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

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成立(aa)(P49)

成立: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b)(P50)

颁布: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②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性质及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c)(P50)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3、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ab)(P52)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

过程:

①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初步成果: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性质意义: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一大”(ab)(P53)

召开:

1921.7.23在上海召开。

主要内容:

①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ab)(P53)

制定时间: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主要内容: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国民革命(ab)(P53)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连克武昌、九江、南昌,1927年初,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及原因:

①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②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客观)和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主观)。

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

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红军长征及其意义(bc)(P54—55)

长征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过程: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意义:

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④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6)遵义会议(ab)(P54—55)

召开:

1935.1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意义:

①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7)三大战役的胜利(aa)(P55)

1948年底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bd)(P56)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做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这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四分之一的大国里扫荡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从而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这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④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的经验表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

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ab)(P60)

(1)时间、地点:

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

①规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意义:

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b)(P61)

(1)时间、地点:

1949年10月1日、北京。

(2)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b)(P61—62)

(1)时间、地点:

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性质:

是新中国的根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内容:

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意义:

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bc)(P62—63)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建立: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②发展到新阶段: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

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法律保障: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④五大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⑤意义: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ab)(P6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ab)(P67)

(1)时间、地点:

1978年12月、北京。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3)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4)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bb)(P67—68)

(1)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ab)(P69)

(1)含义: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

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先建议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确立:

1984年,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