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5370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7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幼儿教师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幼儿教师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幼儿教师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幼儿教师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考试资料.docx

《幼儿教师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考试资料.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师考试资料.docx

幼儿教师考试资料

幼儿教师考试资料:

2015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精选练习一

【单项选择题】

1.幼儿性别行为的产生发生在()。

A.1岁左右

B.1.5岁左右

C.2岁左右

D.3岁左右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幼儿2岁左右是其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2.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岁时能够正确判别前后。

A.3

B.4

C.5

D.6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3岁幼儿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幼儿开始能正确辨别前后的方位。

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A.恐惧

B.爱

C.哭

D.笑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幼儿基本情绪包括哭、笑、依恋、恐惧等,不包括爱。

4.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是在()岁。

A.3

B.4

C.5

D.6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

5岁幼儿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

[page]

5.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A.会叫"妈妈"

B.思维出现

C.学会评价

D.掌握代名词"我"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6.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利用了()。

A.有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机械识记

D.无意识记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幼儿识记的特点是无意识记占优势。

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7.()幼儿角色意识强烈,游戏中往往喜欢争当同一角色。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中班幼儿角色意鹈强烈,往往争当同一角色。

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如何处理与同伴间的矛盾,学会用自报公议、推选、轮换等方法来确定角色。

8.中班幼儿思维的特点是()。

A.感知运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中班幼儿的思维由直觉行动性思维发展为具体形象思维,即他们可以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

[page]

9.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出现"自我中心"是在()。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在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具备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10.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放在工作的首位。

A.知识掌握

B.能力发展

C.健康

D.品德发展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简答题】

1.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据优势地位。

小班幼儿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许多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中班幼儿经过幼儿园一年的教育,无意注意得以发展,他们对有兴趣的活动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注意。

大班幼儿的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和稳定。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在幼儿园中,老师在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时,经常提醒幼儿“注意听老师讲”,就是为了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此外,幼儿从始至终地听老师讲故事,认真地画画、做手工等都是幼儿有目的的活动,而且为了完成活动要努力控制自己不做别的事,这也是幼儿的有意注意。

2.简述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要点】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幼儿的各种活动。

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想象发展,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1)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

(2)从简单的再造想象发展到创造想象。

(3)从极大夸张的想象发展到合乎现实的想象。

3.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答案要点】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识记的内容与性质。

(3)识记方法。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4.简述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答案要点】

(1)社会生活环境。

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儿童具体生活环境来起作用,因为幼儿是生活在具体的家庭和同伴环境中,亲社会行为受社会文化以及电视媒介等的影响。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①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表现在:

一方面是榜样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

②同伴的相互作用。

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幼儿看到同伴做出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可能会模仿,也可能会通过观察行为的结果发生替代性强化。

(3)移情。

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还是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

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2015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精选练习二

【单项选择题】

1.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A.父亲

B.母亲

C.同龄人

D.教师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在幼儿语言障碍类型中,“说话节律不顺畅,夹杂复杂字音”是哪种语言障碍的症状?

()

A.口吃

B.失语症

C.语言发展迟滞

D.发音异常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说话节律不顺畅,夹杂复杂字音”是口吃的症状。

发音异常在语言障碍中最常见,包括音的替代、省略、添加、歪曲及齿音不清等。

失语症是因脑部受伤而致言语功能异常,不能了解语言,亦不能使用语言。

语言发展迟滞是指说话时语句破碎且字句少。

3.以下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儿童动作的发育受后天环境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

B.语言的发展是儿童对环境的反应

C.学前儿童的情绪是成熟和分化的结果

D.遗传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儿童动作的发育,受生物预置程序化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A项错误;认知的发展是儿童对环境的反应,B项错误;环境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项。

4.()是影响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因素,它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性。

A.先天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先天遗传因素是影响生长发育最基本的因素,它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性。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

.3~4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中,()占多数。

A.名词和形容词

B.动词和副词

C.名词和动词

D.数词和量词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3~4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中,名词和动词占多数,这是由他们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决定的。

因为名词代表着具体的东西,动词与具体动作联系着,这些具体东西和具体动作是幼儿生活中常常经历和感知到的,所以容易掌握。

6.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青春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学前期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学前期是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

7.()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

A.科学

B.艺术

C.文学

D.健康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

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8.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时期为()。

A.关键期

B.转折期

C.危机期

D.最近发展区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9.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幼儿能够集中注意l0分钟左右。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左右,4岁幼儿的注意可保持l0分钟左右,5~6岁的幼儿的注意能保持20分钟左右。

10.()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A.观察

B.思考

C.倾听

D.分析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幼儿主要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即通过广义的观察来学习,幼儿的观察学习常与模仿相联系,幼儿的模仿学习比婴儿多得多。

【简答题】

1.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答案要点】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是密切联系着的。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知觉是多种感觉的有机结合,但它不是个别感觉成分的简单总和,它包含了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感觉成分的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

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也丰富得多。

感觉也不能脱离知觉而孤立存在。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感觉到事物个别属性时,就同时知觉到具体事物的整体。

任何整个事物及其个别属性都是密切联系的。

知觉与感觉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统称感知。

2.简述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案要点】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3.简述幼儿注意较难集中的原因。

【答案要点】

幼儿的注意处于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还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因此很容易出现分心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单一,较为单调。

(2)无关刺激的干扰。

(3)较难进行注意的转移。

(4)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4.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答案要点】

性格与气质都是描述个人典型行为的概念。

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性格是后天的,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不容易改变;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第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与气质又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

先从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上来看,首先,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它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就表现出来,婴儿的气质特征会影响家庭环境,影响父母或其他哺育者的不同行为反应。

其次,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

最后,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

再从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来看,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015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精选练习三

【单项选择题】

1.幼儿认为月亮在跟他走,只要他不走,月亮也就不走了。

这种现象反映了儿童()的心理特点。

A.泛灵化

B.自我中心

C.思维不可逆性

D.思维的刻板性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幼儿这一行为的原因在于幼儿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参照自己去理解事物,不能客观地看待事物,反映出其自我中心的特点。

2.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题干所描述

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3.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

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特征。

A.直观行动性

B.自我中心性

C.具体性

D.形象性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很具体的。

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

4.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

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5.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铡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期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自身的状态。

此题是刺激物的物理特性

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6.幼儿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情境中发生的。

A.日常生活

B.教学

C.教师创设的

D.游戏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

幼儿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游戏情境中发生的。

7.在游戏的条件下,幼儿注意的稳定时间比一般条件下()。

A.短得多

B.差不多

C.长得多

D.视情况而定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在游戏的条件下,幼儿注意的稳定时间比一般条件下特别是枯燥的实验条件下要长得多,如2~3岁幼儿注意持续时间可达20分钟,5~6岁幼儿可达90多分钟。

8.学前儿童血液量与体重的比例()成人。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确定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学前儿童血液量与体重的比例大于成人,占体重的8%~l0%。

年龄越小,比例越大。

9.成人习惯于说:

"你如果不多加衣服就会感冒。

"孩子则不能接受这种预见的后果,她看到裙子好看,就要穿。

这说明这个孩子的思维还处在()阶段。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前概念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

由此可知这个孩子的思维还处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10.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

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A.0~1岁

B.1~3岁

C.4~5岁

D.3~6岁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儿童出生后第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一些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

在这一年里,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

【简答题】

1.简述幼儿教育研究的方法。

【答案要点】

幼儿教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观察,并进行录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因为言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要外部表现之一。

(3)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

(4)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教师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5)个案法。

个案法是指教师在自然状态下,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识该案例的现状或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

2.简述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要点】

(1)3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

(2)4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

(3)5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认左右方位。

(4)6岁儿童还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水平,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认尚未发展完善。

3.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答案要点】

儿童的动作发展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骨骼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儿童的动作发展和儿童的身体发展密切相关。

儿童的动作发展有以下规律:

(1)从上至下。

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方向进行。

(2)由近而远。

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

,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3)由粗到细。

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

(4)由头至尾。

对头部的控制早于手臂和躯干,对手臂和躯干的控制早于大腿。

(5)由整体到局部。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以后儿童的动作才逐步分化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4.简述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答案要点】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影响知觉的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2)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3)知觉的选择性也明显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影响。

2015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精选练习四

【单项选择题】

1.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僻,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的幼儿。

A.抑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胆汁质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疑虑、孤僻是抑郁质幼儿的特点,题干所述正是针对这类幼儿的。

2.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人格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发生的阶段是在()岁。

A.0~1.5

B.1.5~3

C.3~6、7

D.6~12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幼儿对羞怯发生在1.5~3岁;主动对内疚发生在3~6、7岁;勤奋对自卑发生在6~12岁,而信任对怀疑发生在0~1.5岁,是信任感建立的关键期。

3.先学会说"再见",较晚才学会问"早上好",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这是()。

A.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B.情绪的分化

C.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D.情绪的社会化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受理智支配的程度很低,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因此,他们比成人更多地受情绪支配,情绪的动机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各种心理活动。

4.儿童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的知识一般是在()。

A.1~2岁

B.2~3岁

C.3~4岁

D.4岁以后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儿童在2~3岁开始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的知识。

[page]

5.幼儿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声带,选择适合学前儿童音域特点的歌曲或朗读材料,每句不要太长,每次练习时,发声时间最多在()分钟。

A.2~3

B.4~5

C.5~6

D.6~7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学前儿童身体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损伤。

幼儿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声带,选择适合学前儿童音域特点的歌曲或朗读材料,每句不要太长,每次练习时,发声时间最多在4~5分钟。

鼓励学前儿童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说话,避免高声喊叫。

6.儿童出现想象萌芽的时期是()。

A.1.5~2岁

B.2~2.5岁

C.2.5~3岁

D.3~3.5岁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l.5~2岁幼儿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7.幼儿记忆的特点是()。

A.无意记忆占优势

B.比较精确

C.意义的理解记忆

D.有意记忆为主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幼儿记忆特点是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记得快忘得也快,精确性差。

8.()、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A.心理发展

B.情绪发展

C.社会性发展

D.思维发展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社会性发展、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让幼儿“学会做人”的教育远比知识和智能教育重要。

[page]

9.幼儿教师在教授动作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

D.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

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所以示范动作时,教师往往采取“镜面示范”。

10.()岁幼儿,情绪反应的动因处于由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A.1~2

B.2~3

C.3~4

D.4~5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

在引起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主要动因。

3~4岁幼儿,情绪反应的动因处于由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简答题】

1.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幼儿期的自我意识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5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

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三方面。

其中尤以自我评价的发展最为显著。

幼儿初期,幼儿还不会真正自我评价。

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

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有时会对成人的评价持批判态度;还能够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评价也比较细致全面。

总体来说,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

2.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

【答案要点】

(1)口唇期(0~1岁):

婴儿的欲望主要是通过口唇的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动来得以满足的,口唇是这一时期快感最为集中的区域。

(2)肛门期(1~3岁):

这一阶段,排泄成为婴儿性快感的主要目标,婴儿从排泄活动中得到极大的快乐。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按时大小便的训练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page]

(3)前生殖期(3~6岁):

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产生性别意识,关注性别差异。

表现在男孩出现了“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即男孩对自己的母亲感兴趣;女孩出现了“埃勒克特拉情结”,也称恋父情结,即女孩对自己的父亲感兴趣。

(4)潜伏期(6~12岁):

此阶段的时间很长,期间没有明显的性发展表现。

这一时期,儿童失去对与性相联系的活动兴趣,而把他们的能量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

(5)生殖期(12岁至成年):

在这一时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又称两性期。

3.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系统。

【答案要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动力系统。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自人出生便已存在。

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是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的。

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

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与超我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

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格。

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

4.简述性格的结构。

【答案要点】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现出来的一般特征。

(2)性格的认知特征。

性格的认知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心理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

2015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精选练习五

【单选题】

1.婴儿最初掌握语言是通过()学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