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5056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docx

《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docx

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

纽约布朗克斯地毯宅提案

NewYorkBronxCarpet-HousingProposal

朱涛

摘要:

地毯式集合住宅作为一种连续的肌理,覆盖整个基地,连结被挡土墙分隔的高低两个社区。

地毯上表面构成如画的城市风景,地毯下部空间可容纳多样的城市公共活动,地毯的厚度成为私有住宅本身。

Abstract:

AcontinuousfabricofCarpet-Housingcoversthewholesite,connectingtheupperandlowertwocommunities,whichwereseparatedbyaretainingwall.Whiletheuppersurfaceofcarpetturnsintoapicturesquelandscapeandthespacebeneaththecarpetaccommodatesdiversepublicactivities,thethicknessofthecarpetbecomesthehousingitself.

项目性质:

1999年秋季,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研究生院建筑学硕士二年级课程设计作业

项目用地:

纽约布朗克斯区维伯斯特大道(WebsterAvenue),168街与171街之间

指导教授:

姜纳森·克斯费尔德JonathanKirschenfeld

设计合作者:

泰瑞·张TarryChung

引子

  "建筑学硕士"(MasterofArchitecture)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研究生院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主体项目。

针对这个为期三年、共六个学期的项目,在院长伯纳德·屈米的带领下,哥大制定了一套独特的"三部曲"式的设计课教育体系。

粗略地说,一年级强调概念性的设计,二年级强调实践性的设计,三年级则因众多设计课教授的相异的旨趣而呈现出设计追求的多样化。

  这便形成一些有趣的文化现象,比如:

由于第一年的课题设计强调高度抽象、概念化的设计思维和表达,使得众多新生整天疲于奔命(或津津乐道)于无尽的理论探讨、概念思辩、抽象模型和绘画的练习中。

直到第一学年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不屑、或根本没有时间和能力设计出哪怕一栋成型的房子。

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氛无疑会使很多新生在刚入学时感到一种强烈的"文化震荡"。

而当他们经过艰苦的自身调整,逐渐使自己汇入上述文化气氛中,开始以不设计房子为荣时,第二学年的开始注定会让他们再次感到一种"文化震荡",一种反向的"文化震荡":

第二学年强调的是综合性的、实践性的设计,而其中第一学期的设计课题便是集合住宅设计,它要求学生们将住宅设计从各种宏观问题一直落实到门窗开启等细节。

  1999年秋季,我进入哥大第二学年的集合住宅设计课题时,姜纳森·克斯费尔德恰巧被邀请来哥大作二年级的客座教授。

此君曾在普林斯顿师从格雷夫斯,又在意大利跟随阿多·罗西工作多年,现在纽约独立开业。

学期伊始,为便于学生自由选择设计课指导教授,各教授照例要对自己针对该设计课题的独特构想做一番介绍。

姜纳森的介绍中流露出对欧洲城市中连续、稳定的城市肌理和历史文脉的挚爱,并一再强调在设计中对住宅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严格遵守。

即使如前所述,哥大二年级教学相对强调实践性的设计,但多数教授仍不放弃对设计的实验性的关注,而运用计算机技术、利用"图解"进行设计分析和形式生成等手段近年来一直在哥大各年级蔚然成风。

相形之下,强调用手作图,强调建筑学的恒定性,反对形式创新的姜纳森象是误入哥大的一个异类。

当时我本人刚经过哥大第一年的高度概念性的训练后,感兴趣的倒不是来一个180度的转向,设计出所谓"实际的"、能满足各项指标但没有创意的房子,而是渴望锻炼出一种能力:

能将强有力的概念毫不妥协地贯彻到实际设计的方方面面中。

在听完姜纳森的自我介绍后,我好奇地想:

选择一个与"哥大文化"格格不入的教授,也许对我的能力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和促进,于是以一种赌博般的心态选择了姜纳森。

随后一学期的设计课的经验远远超出我所预料。

第一、二周

基地现状与分析:

地形特征:

基地位于纽约布朗克斯区的南北向的维伯斯特大道(WebsterAvenue)上,168街与171街之间。

该用地有着独特的地形特征:

维伯斯特大道相对较为平坦,而其西边平行相邻的克莱大道(ClayAvenue)则在沿基地半英里的长度内高出维伯斯特大道平面约50英尺(约17米)。

克莱大道的东面住宅边界上设有巨型挡土墙。

布朗克斯区本来具有着从曼哈顿延续过来的规整的街区网格,但由于克莱大道与维伯斯特大道之间的挡土墙,169、170和171街的东西向道路网格在基地内被中断了。

对此,我产生了新住宅应起到"城市链结"功能的最初想法(图1)。

图1.基地作为"城市联结"分析图:

图2.基地周边居住类型分析

图3.历史先例中居住类型分析

居住类型:

调查发现,该基地周边分布着极其多样化的住宅类型。

沿克莱大道的是多层联排TownHouse,而维伯斯特大道东面的则是高层塔式住宅楼群,此外基地附近还存在着低层独院住宅、多层庭院式公寓、高层板式公寓等多种形式,以及随地形变化而产生的各种变体(图2)。

先例研究:

我的研究随后扩展到对普遍意义上的住宅类型的探讨,涉及中国窑洞民居、美国独院式住宅、密斯的庭院式住宅以及现代高层板式公寓等(图3)。

撇开各住宅类型在尺度、密度上的特定差异及其文化意义上的差别,我开始对一个更抽象的问题产生兴趣:

即作为实体的居住体和作为虚空的庭院或户外空间之间的组织关系。

第三周

  设计课过去了两周,按课程计划尚属对基地的研究、分析阶段,但我本人已经有对设计跃跃欲试的冲动。

在某堂枯燥的"职业实践"(ProfessionalPractice)课上(该课讲述与美国建筑师开业有关的繁文琐节),我勾勒了一张草图(图4),并产生下列想法:

  

图4.构思草图

1)"超级实体":

设想按照80户/英亩的标准居住密度,所有住宅体汇聚成一条沿南北向延伸的"超级实体",覆盖整个基地,填满沿克莱大道的挡土墙与维伯斯特大道之间的空隙。

"超级实体"的西边缘与挡土墙上表面取平,东边缘则针对维伯斯特大道上的环境因素发生翘曲变形:

在面临每一个城市路口处,"超级实体"的边缘塌陷到维伯斯特大道的路面高度,而在每两路口之间则向上提升,其提升最高点高度与西边挡土墙的高度基本持平。

这种"提升"可弥补因"超级实体"的边缘塌陷而损失掉的建筑实体体量,以维持应有的居住密度。

"超级实体"上表面布置连续的绿化带,并设有公共步行道,可方便行人在克莱大道与维伯斯特大道两个层面之间穿行,从而真正起“城市链结”的功能。

2)"挖空─填实":

在"超级实体"上有系统地开挖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空隙作为庭院、天井,以满足实体──各住宅体的视野、采光、通风的需要,同时也以各庭院、天井为核心,形成各住宅单元的明确的组织关系。

另由于"超级实体"最深处的深度相当于基地西边挡土墙的高度(约50英尺),考虑到视野、采光、通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全部作为住宅使用,于是设想在"超级实体"表面30英尺(约10米)以下的部分全部用土填实,作为"不可居住的实体"。

  我兴冲冲地将草图拿给姜纳森,却换来一头冷水。

他慢条斯理地回了一句:

"我的老师阿多·罗西说过,在还没有对设计的所有条件深思熟虑时,永远不要开始画草图。

"我一听就急了:

"是吗?

我看过罗西发表的很多草图,我不认为他的每张草图都经过所谓的深思熟虑,况且对设计条件的深思熟虑,并不能保证设计师最终一定获得一个有创造性的设计。

"接着,我向他保证,我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构思,但会随着分析、研究的深入使我的设计在各方面均站住脚。

概念模型

  说服了合作者泰瑞接受我的构思后,我们共同制作了一个1"=60'-0"的概念性的基地模型(图5、6)。

基地上的"超级实体"是由粘土塑造而成,清晰地展示出与基地周边的关系以及自身的实体/居住体─虚空/庭院的组织关系。

在周边地形、街道和建筑物的衬托下,粘土"超级实体"的形象既整体又有机,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尽管下一步的工作仍没有头绪,模型的美和概念的力度已足以鼓舞我将构思发展下去。

图5、6.1"=60'-0"的概念性基地模型

  姜纳森似乎由上帝所派专门来挑战我们,他坚持认为我在设计初期阶段过于被"形式感"所驱使,我则申辩道无论理性的分析多么透彻,最终到达一种明确的建筑形式才是设计的根本,而分析─设计的过程没必要遵守预设的线性程序。

当然最终我们谁也没说服谁,但达成一个协议:

只有设计在功能和经济技术指标满足要求时,他才会信服。

第四周

总体平面

  在粘土模型之后,我决定转向二维的总图研究,以将空间组织关系进一步精确化(图7)。

我在平面上引入了30英尺x30英尺(约10米x10米)的均匀的几何格网,算是一个突破性进展。

几何格网二维的规整性为有效地理解和捕捉复杂的三维形式、控制各住户规模和维持一种明晰的住宅单元组织关系提供了一个简洁、有力的媒介。

此外,最终制成的总图还展示出一种有趣的反转的图─底关系:

基地上的黑色为"底",指代"超级实体"─居住体;基地上的空白为"图",表示开挖出的系列空隙如庭院、天井、公共路径和小广场等虚空间。

在反转的图底关系图中,实─虚系统的组织关系、配置规律和密度分布一目了然。

图7.总体平面图

立面拼贴

  在严谨的总体平面研究后,利用测绘出的周围建筑立面信息,我又即兴制作了一张更倾向于表现性的立面拼贴图(图8)。

该图传达出一种张力:

我们的"超级实体"住宅系统在周围TownHouse和高层塔式住宅的映衬下,既象一个横空出世的异类,又与基地建立起一种异常紧密的地形关系,远甚于其它任何一种孤立的住宅类型。

图8.总体立面意向拼贴图

  

  不幸的是,此刻我们与姜纳森的师生关系正在陷入危机。

我们开始意识到,因为我们的设计策略与他的习惯思路相左,他完全不能从正面促进我们设计的发展。

在姜纳森指导的整个小组中,甚至有同学开始起草给院长屈米的投诉信,状告姜纳森的教学的"保守"、"固执"和"欧洲中心主义",而我和泰瑞一方面同意在信上签名,一方面则调整心态,开始把姜纳森当作将来在社会上必定会遇到的一类保守的业主,通过与他的辩论和抗争,来反向推动我们设计的深入。

第五、六周

工作模型

  按课程计划规定,在确定对基地的整体用地策略后,我们选取了基地中的一英亩地开始做深入设计。

针对选定的一英亩地,我和泰瑞按照1/32"=1'-0"的比例制作了第二个粘土模型(图9),以更精确地描述地形的起伏和实体─虚空的组织关系。

图9.1/32"=1'-0""减法模型"

图10.1/32"=1'-0""加法模型"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做的两个粘土模型皆为"减法模型"──先塑造出整体实体,再局部切挖出空隙。

这种方法使我们对空隙的分布规律较有把握,但对实体居住单元的组织关系仍不明了。

接下来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制作了一个1/32"=1'-0"比例的"加法模型"(图10):

将基地平面划分为30英尺x30英尺的结构网格,每个居住单元在平面上占据一个网格。

这里暂不考虑各单元屋面实为特定的三维曲面,而将该一英亩地中所有80个居住单元都抽象为方形盒子(平面30英尺x30英尺,1─3层高,层高10英尺),原则上按照粘土模型的体量在三维空间中堆集起来。

在保证居住密度和明晰的单元组织关系的前提下,我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推敲各单元之间的空隙,以达到合理的交通流线和使每一单元都能得到良好的视野、采光和通风。

  姜纳森提出我们将"居住的住宅实体"下部(即"不可居住的实体")完全用土填实会增加工程造价。

我们随即提出可掏空下部设置停车库,以提供给每住户一个停车位,但姜纳森反对的理由是对于纽约这种高密度城市环境,应大力提倡公共交通而非私人用车。

最后,姜纳森的"刁难"换来我们的灵机一动:

"超级实体"下部的"不可居住的实体"被掏空后,可成为一个别具一格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其中可综合布置商店、餐饮、健身、娱乐等设施。

这个设计内容的新突破也反映在我们?

quot;加法工作模型"上(图11)。

图11."加法模型"展示出住宅下部挖空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至此,"地毯宅"的概念在平面、剖面上都已基本成熟:

住宅体不再是堆集在整个基地上的"超级实体",而更象一张带有一定厚度、表面翘曲变形的巨型住宅"地毯"覆盖在基地上。

其上表面的连续的绿化带可为城市提供如画的风景,其步行道系统可联结起克莱大道和维伯斯特大道两个不同的标高层面及各居住单元,"地毯"下部空间可营造出激动人心的城市公共生活,而"地毯"的厚度则成为住宅体本身。

  转眼六周已经过去,期中已经来临,但令我们沮丧的是,持续的奋斗仍未赢得姜纳森的首肯,反而不时被他冠上莫名其妙的"形式主义"的标签。

所幸的是,同组同学递交的投诉信引起了屈米的极大关注。

屈米参加了我们小组的期中评审,对我们的设计构想和迄今为止的工作大加肯定。

屈米的力挽狂澜使我和泰瑞将设计进行到底的信心倍增!

第七周

结构组织

  在"加法工作模型"中,地毯宅的结构形式被设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即利用30英尺x30英尺的均质柱网将地毯式住宅向上支撑起,并为住宅下部空出公共活动空间(图11)。

但其缺点是一方面下部的柱林不便于公共空间的灵活使用,另一方面线性框架的结构支撑逻辑与地毯宅强调面和体的组织关系的概念结合得并不紧密。

  最终,"加法工作模型"上部的盒子住宅的格板、围墙,而不是下部大空间的框架,给了我们启发:

混凝土格板系统无疑是该方案最妥贴的结构形式!

随后制作的1/32"=1'-0"的格板结构模型(图12)清晰地展示出结构系统与空间组织之间的有机关系:

穿越基地东西向短边,排列有21片形状各异、间距为30英尺的混凝土格板。

每块格板一端支撑在维伯斯特大道边,其中心横跨过基地60英尺的宽度,另一端搭接到克莱大道的挡土墙上;该21片格板与挡土墙和两道沿基地南北向通长的混凝土格板一起构成方形格板结构。

该结构一方面向上托起所有形状、空间各异的地毯宅单元,并使地毯宅屋面联结成一个连续的三维曲面,另一方面在地毯宅下部留出一个毫无遮挡的大空间,可灵活容纳各种公共设施(图13)。

图12.1/32"=1'-0"结构格板与80个住宅单元模型

图13.1/32"=1'-0"模型显示出结构格板与80个住宅单元的组织关系

第八至十二周

剖面分析

  在30英尺x30英尺的平面均质格网的基础上,21片形状各异的混凝土格板(图14)之间构成变化多端的剖面关系。

一系列的剖面分析图(图15)和剖面模型(比例:

1/8"=1'-0")(图16─21)展示出,在连续的剖面拓扑变形中,地毯宅融1─3层庭院式住宅和4─5层临街板式住宅等不同居住类型为一体。

从空间组织的角度,地毯宅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将众多截然不同的空间性格叠置在一起:

地毯宅上表面是如画的田园风景(高低起伏的花园和散步道),下部是动感十足的城市生活共享空间(架空田径跑道、游泳池、网球场、酒吧街等),而"地毯"的厚度则是私有住宅和向不同方向开放的庭院(向天开放成为通常意义的"内庭院",向下开放可使住户直接观赏城市公共生活的共享空间(图14),横向向维伯斯特大道开放则成为"空中花园")。

在这种特殊的空间组织中,横向的交通系统(如屋面公共步行道、住宅走廊和田径跑道等)可方便用户在各层面的空间中独立活动,竖向的交通系统(玻璃电梯、螺旋楼梯等)则可使用户在瞬间体会到不同空间场景的戏剧性的转换(图16─21)。

图14.21片混凝土格板的侧立面图

图15.剖面分析图。

混凝土格板侧立面中黑色代表格板间建筑实体部分(住宅或共建),灰色代表格板间实体切挖后的虚空(庭院);混凝土格板侧立面外填斜线部分为基地元素(周边住宅实体、街道和挡土墙)。

图16.1/8"=1'-0"剖面模型的拼装过程显示出"地毯宅"的空间、结构组织关系。

图22-26.1/32"=1'-0"总体模型

设计成品

临近期末的冲刺阶段注定会产生很多奇迹,紧迫的日程反而使一切变得可能。

我们拒绝一切反对派的意见甚至建议,将所有能量注入到一系列设计产品的制作中,以确保最初的草图和粘土模型在最终的设计发展中得到的不是一种降格的妥协,而是在实践性的深度中达到升华(图22─30)!

图22-26.1/32"=1'-0"总体模型

图27.首层平面图

图28.二层平面图

图29.三层平面图

图30.四层平面图

后记

  回顾在哥大三年经历过的六个学期的设计课,姜纳森是对我在设计上直接启发最少的一位指导教授。

但略具讽刺意味的是,由于他对我持续的质疑,促使我不得不通过大量具体、深入的设计工作与之抗争,最终反而使得我的集合住宅设计成为我哥大三年中最具设计深度的一个课程作业。

  由于同学们的负面评价,姜纳森仅在哥大执教一学期后便被屈米拒绝续聘了。

在他离开前,我们进行了一次友好的交谈。

他坦承自己在哥大倍感孤立,并抱怨哥大学生近年来流行用计算机绘制各种各样的玄虚的"图解",而几乎放弃了传统建筑绘画手段。

我反问他在80年代求学于普林斯顿时学生之间流行什么,他大笑:

"这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那时绝大多数学生热衷于绘制格雷夫斯式的彩色铅笔画,我的一个同学可以两天两夜不停地在图板上磨铅笔,画得可比格雷夫斯的好多了!

"

  永远会有不同的建筑潮流,有些建筑师选择单纯的回避,更多建筑师则会全力追随,但只有极少数建筑师能在深深介入后奋力超越。

经过集合住宅设计这一学期,我愈加相信姜纳森仍会坚持他的信念,而我则更自信地走向我的追求。

作者: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候选人,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访问学者,朱涛工作室设计主持。

本文原载于《时代建筑》2003年第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