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础会计学 复习资料.docx
《最新基础会计学 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基础会计学 复习资料.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基础会计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会计的目标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产生的原因:
由于生产的发展
•会计发展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的的发展——货币的出现
②生产的更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2、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会计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会计的对象
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在基础会计课中讲述的是会计核算的内容。
不同的行业会计核算的内容有所不同。
1、行政单位
核算内容为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按预算以货币资金支付的各项费用(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
2、国有事业单位(分为主管单位、二级单位和基层单位)
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
•主管会计单位:
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
•二级会计单位:
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
•基层会计单位:
向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没有所属会计单位。
核算内容为事业单位的收入和事业单位的支出和结余。
3、企业
核算内容为筹集的资金、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成本及所取得经营收入、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最终经营损益。
(三)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四)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五)会计的方法
1、会计方法
是指履行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
基础会计中讲述的是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是一个连续、系统和完整的过程,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
2、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既是进行会计核算全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或步骤,也是组织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基本方法。
会计确认和计量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
依据一定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
包括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
要素项目确认的基本标准:
(1)可用货币进行计量
(2)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
时间确认的基本标准:
应在交易或事项实际发生的时间确认。
•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
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必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会计计量也是贯穿于整个会计核算过程的一项工作,它对于发挥会计职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产管理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会计记录
会计记录:
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
会计记录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复式记账
(4)登记会计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
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告。
会计报表是会计报告的主要构成内容。
(六)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即将会计内容分解成若干个要素。
•将会计内容划分为几个会计要素的根本目的是:
便于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分门别类地为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和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
(二)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
•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特征
(1)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2)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资产的种类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包括: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2、负债
•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的特征
(1)是一种现时经济义务。
(2)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
(3)必须有能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金额。
(4)偿还的方式:
可以以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负债的种类
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金、应付利润等;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1)所有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可供企业长期使用,其出资额依法登记后,不得抽回。
(2)所有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是企业清偿债务的物资保证。
(3)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享有获取企业利润的权益,同时也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项目
构成项目: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
•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收入的特征:
1、产生收入的事项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
2、能够可靠地计量
3、收入不仅表现为现金的流入,有时也产生负债的偿还
•收入的种类
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5、成本和费用
•成本和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成本和费用的项目
期间费用: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成本:
直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制造费用)。
6、利润
•利润的定义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后的金额。
•利润的构成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二、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等式亦称会计恒等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
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表明企业在一定时点上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
从企业的一定时期即动态来观察,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发生各种费用,也取得各种收入,因而会计平衡公式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二)企业资金运动变化的四种情况
企业资金的任何变化,都会表现在数量上的变化。
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企业资金运动发生四种情况的变化:
1.一种资产增加,同时,另一种资产减少。
2.一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时,另一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3.一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时,一种资产增加。
4.一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同时,一种资产减少。
•以教材P26的例子说明,这四种情况的变化结果,都不会破坏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平衡公式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复式记账法的依据,也是处理经济业务,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帐户、复式记帐和借贷记账法
一、掌握帐户的含义及设置账户的依据。
1、账户:
就是在会计内容划分会计要素的基础上,按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以分门别类地记录和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
2、设置帐户的依据:
(1)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内容,是分类的主要依据,满足经济业务的需要是设置帐户的基本要求。
(2)管理要求也是分类和设置账户时的一个依据。
(3)为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以及金融、税务、政府机关等部门提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的需要,也是分类和设置帐户的依据。
二、掌握会计科目的含义、内容和级次,了解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1、会计科目:
是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也是账户的名称。
2、会计科目的级次:
分为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几个级次。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在性质上是从属的关系,在数量上是相等的关系。
3、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1)会计科目与帐户的联系在于:
会计科目的内容、分类和方法,决定了帐户的内容、分类和方法,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因此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内容相同、分类相同、方法相同。
(2)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区别在于:
核算范围不完全相同;提供资料不完全相同;作用不完全相同;制定的权限不同。
三、了解单式记帐的特点及其缺点。
所谓单式记帐法,是对经济业务只作单方登记,而不反映其来龙去脉的一种记账方法。
这种方法除了对有关人欠(应收款)、欠人(应付款)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帐户中进行登记以外,对于其他经济业务都只在一个帐户中登记或不予登记的记帐方法。
其特点是平时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和各种往来帐项,而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材料物资的耗用等,则不予登记。
单式记帐法在运用中虽然手续简便,但它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①单式记帐法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过程;②单式记帐法下帐户记录的数字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
四、了解复式记帐的客观依据,掌握复式记帐的概念。
1、会计等式为会计科目和帐户的设置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复式记账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复式记帐:
就是一项经济业务需要从两个方面按相同的金额,记入相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作成双重记录,这种双重记录就是复式记账。
复式记帐法能够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在复式记帐法下,帐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核对、检查帐目。
五、掌握借贷记帐法的基本原理。
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作为记帐符号的一种复式记帐法。
其基本原理包括记帐符号、帐户结构、记帐规则和试算平衡方法。
(1)记帐符号:
借、贷。
(2)帐户结构:
将所有帐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
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帐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帐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3)记帐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
在借贷记帐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帐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资产类: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六、掌握帐户的对照关系和会计分录。
1、所谓帐户的对照关系,也称帐户对应关系,是指按照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处理经济业务时,在有关帐户之间产生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产生对应关系的帐户就叫做对应帐户。
2、所谓会计分录,就是按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借助记帐符号,分别记录其增加或减少数量变化的一种方法。
会计分录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是由一个借方帐户与一个贷方帐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由一个借方帐户与几个贷方帐户或一个贷方帐户与几个借方帐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包含三个要素:
1、账户名称;2、借贷方向;3、记账金额。
第四章帐户分类
一、掌握帐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
(一)资产类账户
1、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
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坏帐准备、预付账款、物资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存货跌价准备、待摊费用。
2、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账户
1、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预收帐款、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待转资产价值、预计负债。
2、反映长期负债的账户: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递延税款。
(三)所有者权益账户
1、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和准资本的账户:
实收资本、已归还投资、资本公积。
2、反映投资者投资收益的账户:
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四)成本类账户
1、反映供应过程中的成本计算账户:
物资采购
2、反映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计算账户: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五)损益类账户
1、反映营业损益的账户: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反映营业外收支的账户: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反映扣减利润总额的账户:
所得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二、掌握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可分为:
(一)盘存类账户:
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固定资产。
(二)结算类账户
1、债权结算账户:
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2、债务结算账户: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预收帐款、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三)资本和资本增值账户: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四)集合分配账户:
制造费用
(五)跨期摊提账户: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六)成本计算账户:
物资采购、生产成本。
(七)收入账户: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
(八)费用账户: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
(九)财务成果账户:
本年利润
(十)调整账户:
累计折旧、坏帐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利润分配、材料成本差异。
第五章第五章 会计凭证
一、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作用和种类。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如实反映和有效监督经济业务,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①反映经济业务,提供记帐依据;②明确经济责任,推行经济责任制;③监督经济业务,保护财产完整和合理使用。
会计凭证形式繁多,按其用途和填制程序的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二、掌握原始凭证的概念、种类及其填制和审核。
(1)概念。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
(2)种类。
原始凭证按其来源可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按其填写方式可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
(3)填制。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包括:
A、凭证的名称;B、受证单位的名称;C、填制凭证的日期;D、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特征;E、经济业务的金额(或数量与金额);F、凭证应具备的签字与盖章;G、凭证的编号;H、凭证的联次说明;I、凭证的附件。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是:
加强审核;反映真实;内容完整;书写清楚;填制及时;统一格式。
(4)审核。
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包括:
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原始凭证的合理性;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三、掌握记帐凭证的概念、种类及其填制和审核。
(1)概念。
记帐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帐薄凭证。
(2)种类。
记帐凭证按其适用的经济业务不同,可以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专用记账凭证按其所记录的经济业务与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关系,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记帐凭证按其编制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式记帐凭证和复式记帐凭证。
掌握各种凭证的概念。
(3)填制。
记帐凭证的基本内容包括:
A、凭证的名称;B、填制凭证的日期;C、经济业务内容摘要;D、经济业务所涉及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名称;E、经济业务的金额;F、凭证的类别;(字)和编号;G、过帐的标记;H、所附原始凭证或其他资料的张数;I、凭证应具备的签字与盖章。
记帐凭证的填制要求是:
依据正确;内容完整;书写清楚;填制及时。
(4)审核。
记帐凭证的审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填制依据是否真实;填写项目是否齐全;使用会计科目是否正确;金额计算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清楚。
第六章第六章 帐薄
一、掌握账簿的含义,了解帐薄的意义、作用及种类。
(1)概念。
所谓会计帐薄,是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帐页所组成,用来序时、分类地全面记录一个企业、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
(2)意义。
为了把会计凭证所记载的大量而又分散的经济资料,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归类整理,登记到有关帐薄中去,为管理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分类、系统的核算资料,就必须设置和应用帐薄。
(3)作用。
帐薄的作用表现在:
①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②可以为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数据资料;③可以为考核经营业绩、加强经济核算,进行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提供依据。
(4)种类。
帐薄按其用途可分为序时帐、分类帐和备查帐;按其外表形式可分为订本帐、活页帐和卡片帐。
掌握各种帐簿的概念。
二、了解帐簿设置的原则、内容和启用,掌握帐薄登记的依据和要求。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和正确,登记帐簿应以经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三、掌握日记帐、分类帐的设置和登记。
(1)日记帐。
日记帐又称序时帐薄。
登记全部经济业务的称为普通日记帐或日记薄;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的称为特种日记帐。
现金日记帐是出纳人员序时记录、反映现金的收入及其来源、支出及其用途和结余额的帐薄。
其格式有三栏式和多栏式。
现金日记帐是根据审核后的收款、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的。
银行存款日记帐也是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后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日逐笔序时登记的帐簿。
其格式有三栏式和多栏式。
转帐日记帐是用来登记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经济业务的普通日记帐,也可称为“分录帐”。
(2)分类帐。
总分类帐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总分类帐户,记录全部经济业务的帐簿。
它是按照总分类科目设置的,只应用货币计量单位,一般采用三栏式。
明细分类帐是按照总分类账户的二级科目或明细分类科目设置明细分类帐户,记录某类经济业务的帐薄。
它除应用货币计量单位以外,有时还需应用实物计量单位。
明细分类帐一般有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等格式。
四、掌握帐薄平行登记的概念、要求及检查方法。
(1)概念。
帐薄平行登记法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登记有关的总分类帐户,另一方面又要登记该总分类帐户所属的各有关明细账户的一种登记方法。
(2)要求。
要保证帐薄平行登记,必须遵守下列要求:
①平行登记的金额必须相等;②平行登记的记帐方向必须一致;③平行登记的依据必须相同。
(3)检查。
检查帐薄平行登记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从平行登记的帐簿记录的发生额和余额两方面来验证,即总帐发生额应同其所属其他帐薄发生额合计相等;总帐余额应同其所属其他帐薄余额合计相等。
具体而言,总帐借方发生额应同其所属其他帐簿借方发生额合计相等;总帐贷方发生额应同其所属其他帐簿贷方发生额合计相等;总帐期初余额应同其所属其他帐簿期初余额合计相等;总帐期末余额应同其所属其他帐薄的期末余额合计相等。
五、掌握记帐错误的更正方法。
记帐错误的更正方法,一般有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三种。
掌握其含义及其运用。
六、掌握结帐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对帐的内容。
对帐的内容包括:
帐证核对、帐帐核对、帐实核对。
第七章财产清查
一、财产清查的含义和分类
1.财产清查的含义:
书上140页 实存数=帐存数
2.财产清查的原因:
一般了解。
3.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般了解。
(1)保证帐实相符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3)挖掘财产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4)加强财产管理制度;
(5)维护财经纪律;
(6)确保会计报表编制。
4.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般了解。
二、财产清查组织与方法
(一)财产清查组织
1.组织准备;
2.业务准备;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1.货币资金清查的方法:
(1)现金清查:
着重掌握现金盘点报告表的编制。
(2)银行存款的清查:
着重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2.存货的盘存制度及其清查方法;
(1)存货的盘存制度:
A、永续盘存制:
A、含义:
书上146页
B、方法:
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期末结存数(顺算法)
C、优缺点:
手续较为严密,工作量比较大。
B、实地盘存制:
A、含义:
书上146页
B、方法:
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结存数=本期发出数(逆算法)
C、优缺点:
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手续不够严密。
这是两种不同的存货盘存制度,其目的都是为了确定期末财产物资的结存数额,但由于他们的具体做法不同,因而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财产物资盘存需要。
这是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因此要求要在理解其概念的基础上,认真掌握其具体做法。
(2)确定存货实际数量的方法:
A、实地盘点;B、技术推算盘点。
(3)确定存货单价的方法:
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毛利率法。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1.财产清查后实存数与帐存数不符的情况:
2.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
(1)审批前的处理;
(2)审批后的处理。
3. 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主要是理解和掌握"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性质、结构及其运用。
具体帐务处理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审批前的会计处理,关键是调整有关资产科目的账面金额,使其与资产的盘存结果一致,保证帐实相符。
二是审批后的会计处理,即对清查过程中盘盈、盘亏的各种资产按照审批的意见进行转销。
第八章会计报表
一、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报表概述
1.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书上157页
2.会计报表的含义:
(1)资产负债表的含义;
(2)利润表的含义;
(3)现金流量表的含义。
3.会计报表的种类:
一般了解。
4.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