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中考满分作文1.docx
《常州中考满分作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中考满分作文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州中考满分作文1
2017年江苏省13大市中考满分作文(常州)
【真题回放】
围墙,有形无形,各种各样。
开满鲜花的,引来朋友;钢筋水泥的,保护安全;无知的围墙,使人孤陋寡闻;冷脸的围墙,让你形单影只。
围墙的里边,有你有我;围墙的外边,故事无限。
走出围墙,可以领略世间沧桑的无限情怀。
请以“围墙外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
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名师释题】
2017中考作文题已经精彩亮相。
今年常州市的中考作文题,依然保持了多年来秉承的原则和理念:
以命题作文为主,不设审题障碍,题目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同时,也尽量给写作基础扎实,写作能力强的同学提供广阔的思考和写作空间。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方向,拓展考生的写作思路,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激情,在题目前还设置了一段简明的文字进行必要的提示,可谓考虑周全,匠心独运。
看到“围墙外边”这样的作文题,可能会让“墙里”的莘莘学子一点小小的意外,因为在校园的高墙内“两耳不闻窗外事”已经习以为常,现在一下子要把目光引向“墙外”,把触角延伸到火热的生活中,延伸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里来,下笔伊始会有点艰难。
不过,只要认真阅读作前提示,静下心来思考过往的生活,就会发现有无数的精彩画面可以去描摹,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可以去讲述,有众多美好的品德可以去歌颂,“围墙外边”可写的素材其实丰富多彩,“围墙外边”的世界原来精彩无限。
要写出精彩的考场作文,当然需要平时关注生活,留意身边的一切事物,形成丰厚的积累;在考场上,还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要仔细把好审题关。
“围墙外边”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外边”,“围墙”是处所,是对“外边”的限制。
写作时不能把重点放在“围墙”里,更不能放在“围墙”上,而要把着眼点放在“外边”的事物上,“围墙”里是铺垫,“外边”的风景才是重点,要不惜笔墨加以渲染,不然就会有偏题的嫌疑。
二是要认真阅读提示语,从中获得写作的启迪和灵感。
“围墙,有形无形,各种各样。
开满鲜花的,引来朋友。
钢筋水泥的,保护安全。
无知的围墙,使人孤陋寡闻。
冷脸的围墙,让你形单影只。
围墙的里边,有你有我。
围墙的外边,故事无限。
走出围墙,可以领略世界沧桑的无限情怀。
”这段提示语暗示学生可从“围墙”的有形无形两方面去构思文章,以此表现“围墙”外边的人生百态和人间冷暖。
比较容易下手的,是写以景物描写为主的记叙文。
可以具体描述在围墙外边看到的蔷薇、爬山虎、紫藤等植物,从形状、色彩、味道等多方面刻画其姿态,并从中领略其风采,或从中提炼出生活的哲理。
也可以把“围墙外边”作为故事发生的一个特定地点,具体记叙在这个地点曾经发生过的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
是亲人的相见离别,还是友情的分分合合?
是老熟人的温情脉脉,还是陌生人的情谊融融?
是关键时刻的出手相助,还是危难时刻的见义勇为?
每一个故事,都可以传递一种正能量,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弘扬一种新风尚。
如果写议论文,可以阐述有形围墙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可以分析人们心里筑起的那堵高高的无形的“围墙”是如何疏离人与人交往的距离,冷却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的温情,让人与人变得陌生,社会因此而变得没有活力的危害,可以启发人们深思,该如何越过墙的藩篱,去领略墙外的美好风景,让心灵不再变成荒漠,让真情飞跃心墙的隔离,走进一片和谐美好的世界。
文笔老练一点的,可以写散文。
描写“围墙外边”车水马龙的市井生活,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并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与以前的落后萧条作对比,以此表现改革开放给我们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展示现代社会的崭新风貌。
还可以想象身处“围墙”里边的人,心灵孤寂,内心压抑,因而对围墙外面的精彩纷呈的生活充满渴望,以此表达对自由的追求,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佳作快递】
围墙外边1
曾经,就是这么一堵钢筋水泥砌筑的墙。
如若它还在,那一定满是攀缘的爬山虎,满是垂挂的绿萝。
我站在这里,感受着它的余温。
墙的那边,叫做东柏林;墙的这边,叫做西柏林。
我缄默着,在这条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彷徨。
时至今日,街边是五色杂陈的商铺小楼。
街东的年轻人捧着报纸,自由地走到街西,街西的老者,拄着木杖,缓缓地走向街东。
也许,你会说,我无需观察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
七十年前的今天,也是在这里,军警横行,关卡四立,人们屏息凝神,在这堵墙的两侧相互守望,念及亲朋。
老人在墙东痛哭流涕,年轻人在墙西踉跄倒下,鲜血浸染了衣襟,乌黑油亮的枪管冒着尚未散尽的硝烟。
这便是柏林墙。
围墙外边,有些什么呢?
儿时嬉戏玩闹的花园?
回家时时常光顾的报亭?
和蔼的母亲?
机敏的爱子?
不,见不到了,都被三尺宽的围墙挡住了,一切念想尽被尘霾吞噬。
我行走着,思索着:
这是怎样的一堵围墙?
无言,无感,无温,无形。
因为我们没有亲历过,没有站在墙的一边高喊母亲的名字,没有虚度过十年难捱的光景,没有亲人的离散,没有爱人的丧命,所以,也无泪,也无情,只能默默品味。
诗人们,你们会为了墙塌时破损的瓦砾生情;学者们,你们会为了这段灰色的历史而纵泪。
可是,能有谁去理解高墙两边的苍生与百姓,去问一问他们的苦楚?
七十年了,物质上的柏林墙倒下了,道义上的柏林墙倒下了,但是,人性之中的墙,真的倒下了吗?
我彷徨在墙的故址,一边是多瑙河碧水清波,一侧是蔷薇花热情似火。
透过围墙,外边有些什么呢?
朝战的三八线?
分裂中国的台湾海峡?
东欧的严阵?
南海的摩擦?
原来,人们只是在道义上否定了这堵墙,又在内心的深处把他重砌,怯懦地龟缩在墙内,然后对自己的子孙说:
“提防着围墙外面。
”
人性是如此可笑,人情是如此悲哀。
惟一的改变,便是卸下了具象的小墙,砌起了抽象的大墙。
知识链接:
柏林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纳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占领。
原纳粹德国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
苏联占领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首都设在东柏林(柏林的苏联占领区),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首都设在波恩。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含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
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
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
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和柏林完成统一。
两德统一后,柏林墙被拆除,不再存在。
围墙外边2
家乡的围墙上总爬满了青藤,在围墙的外边,总坐着一群人。
记忆中最清晰的,便是围墙外的青藤,他们紧紧缠绕着彼此,紧紧缠绕着围墙,因为缠得紧,绕得密,更加贴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就像这围墙外的人,相濡以沫,一年又一年……
风吹起碎花般的流年,又匆匆掠起时光的裙角。
围墙外,总有邻里间谈笑的声音,那一群人或坐在围墙外嗑一盘花生,细数家常;或倚靠在围墙上,道人生无常。
没有人会嫌他们喧闹,因为身后的围墙,正细细聆听,听你道着欢愉与不悦……
夏夜里,蛙声一片,树影婆娑。
围墙里的那群人,又悉步走出,捧一只西瓜,端一张小凳,围成一团,细数家常。
有时也会有一些人空手而来,那也无妨,友好的邻里会将自家的西瓜摆放到中间去,你一勺,我一勺地分享。
每到这时,围墙外边的空气中便氤氲出温暖的滋味来,浸润着故乡人热忱的心。
冬阳下,日光微醺。
他们又会端一壶老酒,慢慢温着,待东邻西居的人都在时,便会打开酒壶。
忽而间,酒香弥漫,沿着围墙向四周荡漾,每个人都微闭着双眼,嘴角轻轻上扬,像是醉在酒香里了,又像是醉在邻里间相濡以沫的感情里了。
微风抚过脸颊,拈起记忆的花边。
眼前,依旧是那堵围墙,那堵温暖人心,有形似无形的围墙。
墙的外边,依旧坐了一群人,其中,一位老人白衣洒蓝花,一位老人红衣洒蓝花,坐在阳光里,打着毛线。
她们头上的银丝在清风中颤动,又被一只历经沧桑的手夹到耳后,脸上慈祥幸福的笑靥,诉说着她们内心的安乐。
“奶奶,外面风大,为什么不坐到里面去呢?
”
“里面啊,太冷清,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还不如坐在围墙外边,大家在一起,多好!
”
故乡的那一堵围墙,宽厚而敦实,却隔不开邻里间相濡以沫的感情;故乡的那一堵围墙,冷清无温,却包不住故乡人温暖人心的热情……
故乡的人哟,就像围墙外边的青藤,相濡以沫,一年又一年……
围墙外边3
外婆的面前亘着一道围墙。
小时候,外婆家境贫困,兄弟姊妹又多,读书的事只好耽搁下来。
这一耽搁,就是除了自己的名字,几乎目不识丁。
这似乎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围墙,将外婆与围墙外边的诗情画意,大千世界隔绝。
围墙竭尽全力要把她困在颛顸的渊薮里,永世不得翻身。
她却生生地在墙角凿穿了一个孔洞,凿壁借光。
(颛顸的渊薮:
糊涂无知的深渊——刘心武《错过》)
外婆自己被不识字这道围墙困住,便竭力要将她的孩子们往外推,让他们代她见识围墙外边的世界。
小学时她每天来接我,必定要问我学了什么。
我写作业时吃东西、看杂书也必定被她严厉教训。
外婆说:
“外婆吃够了不识字的苦,不识字什么也干不了。
念了书,好好学习,将来日子就好过。
”
外婆真的什么也干不了吗?
当然不!
四季弥漫的饭菜清香,是外婆巧手烹调;窗明几净的厅堂,是外婆勤劳打扫。
她甚至学会了用Ipad和智能手机,仅用一个晚上就学会了在手机上玩斗地主和麻将。
没过几天工夫,她又学会了拍照。
上次姨婆(外婆的妹妹)来串门,外婆稳稳举着手机,凝神屏气,咔擦一声便拍下了一张全家福。
姨婆一家都啧啧称奇。
对此我并不感到过于惊奇,毕竟外婆要强,干练,活脱脱一个布衣王熙凤。
围墙关不住她,她总会出去。
外婆真的出去了。
她常和老姐妹们出去游玩,回来时手机里总装满了青山绿水、花团锦簇。
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自拍的一张照片:
外婆站在梅花下,笑容洋溢,似乎连每条皱纹都焕发出青春。
生命的活力似乎要透出屏幕,化作如雪花瓣,纷扬而下。
我知道,命运的围墙困不住一颗永远顽强、永远年轻的心。
围墙终会在外婆面前轰然坍塌,到那时,围墙外边的大千世界将任她一览无余。
围墙外边4
我曾见过故宫朱色的围墙,绣闼雕甍(《滕王阁序》第三小节:
披绣闼,俯雕甍),帝王家的威严扑面而来;我也曾见过凡尔赛宫的外围,镶金雕花的一圈铁栅栏,彰显着国王的奢华自信,那些宏伟宫殿的墙将内外隔成了两个世界,墙外的一切似乎都不再与墙内有关。
但到了列支敦士登,统治者的围墙就与以上的两种大相径庭了。
大公一家就住在山上的一间城堡里,说是城堡,也真像堡垒似的,外头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只有灰黑相间的砖头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如此富裕的小国中,统治者住得这么简朴,实在是让人大为不解。
当我们有幸登上了城堡所在的山头时,我知道我错了。
城堡围墙之外的地方,仿若仙境,明亮深邃,一路哼唱着轻快的歌谣奔向山下,泉水所到之处开满了色彩鲜艳的花朵,羽毛斑斓的鸟儿在花丛中嬉戏,花鸟虫鱼在围墙之外无忧无虑地、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大家都不禁驻足,陷入了思考中,讲解员的声音也适时地响起:
“列支敦士登是一个公国,名字意为发亮的石头,土地人口不多,自治度很高,很多事都由全民投票决定,大公是最高的统治者,围墙外这些花草都由大公亲自打理,已经平静地世袭了很多代啦。
”
我久久地注视着那座城堡,墙内是古朴的大公住所,墙外是鸟语花香的仙境,在离城堡不远的地方,是一些矮矮的暖色民居。
大公与他的子民好像连成了一个整体,一同归进了自然的怀抱。
人们平等而相爱,然后一同爱着自然,自然又将爱回馈给他们。
那围墙好像消失了,倒在了青翠草地的怀里,一切交融升华,好像我们的思绪也一同带向了远方。
我久久地注视这小国寡民的城邦,二战的战火也未曾烧到过这里,入侵者也未曾踏上这片土地,整个国家都好像处在一个固若金汤的围墙之中,不惧风雨。
此时的围墙内外,又好像有分别。
朱色的宫墙挡不住辛亥革命的浪潮,法国大革命的民众冲倒了雕花栅栏,什么样的围墙有用,墙内墙外的世界怎样相同?
时间会证明,平等博爱是永恒的基础。
参考:
(余秋雨《行者无疆》第三卷—西欧/《玲珑小国》)
围墙外边5
熊培云(南开大学副教授,曾驻巴黎,任《南风窗》驻欧洲记者)问:
“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
”很多人会答:
“束缚人,压迫人的”,“关押政治犯的”,“把活人变成死人的”等等,但其实,他们的思维是被围墙围起来的——这些回答都是从迫害的角度来答的。
若跳出围墙,答案就可以多种多样:
集中营是用来逃脱的,是用来钻地洞的,甚至能用来反抗的。
由此可见,思维如同一个人,若这个人只依照思维定势做事,就会成为围墙的奴隶,被围墙永远困住;但如果他跳出思维定势这堵墙,就能获得自由,获得世界。
楚王攻打陈国,细作报告楚王说陈国城高池深,粮草颇多。
朝廷内有人主张放弃,却也有人主张攻打。
主战者没有从一般人所考虑的“城高池深,粮草颇多”的角度思考,而是另辟蹊径,从“陈国是个小国,城高池深说明民力困乏,粮草颇多说明剥削严重”的角度思考。
楚王最后攻打的结果与主战者结果相符。
可见思维定势这堵墙只有翻越了,才能看得更远。
楚王的思维定势无非就只导致楚国不出战而已,但实战中的思维定势却无关乎成败。
马谡镇守街亭,见到山便被思维定势引诱着驻军山上,结果被魏军断了水源,导致兵败,诸葛亮的北伐计划也只得泡汤。
这正是一念之差导致的。
若马谡能摆脱思维定势,驻军山下,诸葛亮还会出师不捷而身先死吗?
古今中外,被思维定势所阻者不计其数。
亚里士多德的“常识与空想”的物理学体系蒙骗了欧洲许多个世纪,直至伽利略用实验击垮了它,欧洲科学才蓬勃发展;爱迪生的助手为求灯泡容积绞尽脑汁却没跳出测量——计量的围墙,直至爱迪生教他使用量筒。
为什么小学学历的爱迪生能成为发明大王,而他的助手不能?
答案就在这里:
爱迪生比助手更能跳出思维定势之墙。
定势就像墙,把你围得紧。
你若翻了墙,墙外花草香;你若不想翻,抱怨也白忙。
鸿鹄怎能久困于樊笼中?
翻过围墙,你会发现,围墙外面的生活多彩,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和围墙里的生活是截然相反的。
围墙外边6
岁月如溪,映照着所有的希冀;清风飘荡,一切如梦星移。
不知何时开始,我拖着梦的一角缓慢远行,渐渐远去,你和我间筑起了厚厚的一面围墙。
你总是沉默不语,我不曾见你开怀一笑的场景。
你奔波在外,与你相处甚少,所以感情也淡薄了许多。
我曾一度认为你不在乎我的,那堵无形的墙便愈加厚重了。
那日,天渐黑,补习过后我托着疲倦不堪的身体向车站走去。
道旁的梧桐缱绻落叶,带着不知名的哀伤。
上了公车,困意油然而生。
不知何时,窗外下起了小雨,雨愈下愈大,模糊了视线,渐成滂沱大雨。
一路上,我如坐针毡,想象着如何狼狈地回到家里。
车缓缓驶入路口,我动身准备下车。
透过车窗的玻璃,一个身影在冷风中孤独地颤抖着,撑着一把橙红色的大伞,醒目极了。
只见他笨拙地朝这边跑来,伞往上扬了扬。
是父亲!
风肆无忌惮吹刮着他两鬓的白发。
父亲见到车中的我,眼前一亮,头顶顿时晴空,急忙向我招手示意。
这是那个冷漠的父亲吗?
我有些迷惘了。
父亲跑到我跟前,来不及喘气便拉住了我的手,想要给予我温暖。
我略显惊异,因为我分明触碰到了一只冰冷的大手。
父亲连忙要将手抽回,但我下意识地攥紧了他的手。
父亲说:
“我的手太凉了。
”我不语,回以一个灿烂的笑。
此时空气的温度在升高,心中的那块寒冰在快速地融化,一堵墙倒塌了,留下了我们父女赤诚相待。
我早已熟悉围墙里面的生活,没有温暖,充斥着孤独与冷漠,阳光被阻隔在外边。
墙外边,蔷薇盛开,香气四溢,温暖心扉。
而现在,我就在墙外。
温情常在,不必苦苦地将自己包围,试着了解,学会宽容,解放自己,围墙的外边别有洞天。
外表冰冷的父亲其实一直都在围墙外等待,只等我迈出去那一步,冲破心里的那堵墙。
望远处,窗透初晓,没有了围墙的阻隔,大地广袤无垠,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我知晓,这份温情值得我穷尽一生来仔细珍藏!
围墙外边7
一纸冰冷的诏书筑成了一道富丽堂皇,看似坚实实则脆若蝉翼的围墙,将达官贵人们的醉生梦死掩藏在围墙后的同时,也困住了他们的命运。
你伛偻着身躯,沉重地喘息,不堪于身上的负重——千里疆土、万丈海域的锁链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但你始终倔强地昂着头,看向围墙外边。
一切渴望自由的挣扎都湮灭在模糊的血泪中。
万丈深渊中,你仍渴望围墙外边。
上扬的手臂僵直了,却仍指着外边的太空,这无声的呐喊也震耳欲聋。
终于有一天,墙倒了。
迎接你的不是“初日照高林”的第一缕阳光,而是伴随着围墙从外被大炮轰倒后的种种屈辱。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如风刀霜剑般严相逼,你被伤得体无完肤。
后悔吗?
不,落后就要挨打!
围墙外边是危险却也是自由。
在你的血脉中沉寂了百年的血性开始沸腾,你疯狂地挣扎着,试图摆脱围墙倒下后留下的阴影。
斗争,斗争,永不停止的斗争!
用战斗的激情拥抱围墙外边的天地,哪怕“泽国江山入战图”的血染黄花!
在你前进的路上,一道接一道的围墙接二连三地竖起,妄图将你隔绝,让你重回暗无天日的墙内。
你带着“十万旌旗斩阎罗”的悍然无畏,劈碎了一道道围墙,在如铁的雄关漫道上开出了一朵朵香透天下的寒菊。
(1、陈毅《梅岭三章》: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2、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美建交,重返联合国,中日建交······那些曾被硝烟炮火击碎的自尊,你终于用血泪咬着牙再次重拾。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启动),一个对于你而言,令一次次的质疑都鸦雀无声的巨大改变。
这一次,这围墙不是从外面被炮火击碎,而是从里面破茧成蝶。
没有列强的恐吓,没有割地的耻辱,你带着自信,用实力击碎了这堵围墙,用微笑面对围墙外边。
你知道这永不会是最后一堵墙,围墙外边也永远有围墙,但你同样深知,你会再次成功。
因为,你的名字叫中国!
围墙外边8
铃声悠远而轻扬,在校园中渐渐弥漫。
不曾想到惊扰了栀子花的梦,在围墙外边,悄悄开放,像极了被青春惊扰到的我。
在这片铃声里,我总是无暇休息的。
我总喜欢飞一般地冲出教室,再将自己挪到你教室的窗前,漫不经心地放慢脚步,堆起笑容,假装和朋友交流着,余光却落在你的身上,单纯地盼望着你的目光。
也曾痴痴地走到后门,看着阳光洒在你素净的衣上,就这样,便是我一天的快乐。
我突然意识到我走出了高墙,不再被“年少无知”束缚,幻象着陆游与唐婉的真情,天天吟诵《钗头凤》,望着你的笑靥绽放在薄裙一般的晨曦里。
可我却总看到你与他人嬉笑、谈论,或者询问学习方法。
我不要陆游唐婉式的悲剧,于是我开始拼命努力。
“一怀愁绪,几年拼搏,难难难!
”你曾一度是我学习的动力。
我获得作文金奖,为你关注;数学竞赛,搏你一笑。
甚至小到一次月考,大到省区竞赛,仅为你的赞叹。
我似乎走出了幼稚,却好像……埋得更深。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
”我不懂什么是爱,却想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的时候。
你终于向我发起了对话。
你的笑容绽放在脸上,询问我的秘诀。
我不明白,什么是方法,却体验到了别样的欢乐。
我紧紧地攥着双手,脸憋得通红,脚无措地点着地。
你“扑哧”一声笑了,我也笑了,心却湿漉漉地颤抖,心头飘下一阵花瓣之雨。
你笑,我快乐;你哭,我悲伤。
时光把故事拖在地上行走,我站在云端,像一个守望者,防止时光偷走属于我们的美好脸庞。
同样不知何时,我再次成长,走出了幻象。
“可我们已不再属于童年属于单纯属于幻想”,你是否像我一样看着我,已无关紧要,围墙外边,还有围墙,生命不止,围墙无尽。
我记下属于我的青春懵懂。
“我锁得住笔,可我为什么,锁不住爱与忧伤?
”围墙之外的风景,是更美,还是糟糕?
若是糟糕,我宁愿单纯地喜爱,单纯地奋斗,单纯地生活。
知识链接:
《钗头凤·红酥手》
《钗头凤·红酥手》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词作品。
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婉)的爱情悲剧。
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围墙外边9
原来它一直如此美好,恬淡宁静,它曾是我的负担,我的苦难,我难以抛却的噩梦,但只有当我透过五线谱,翻过那重重围墙,才感受到悠悠琴声中的情怀。
十级考试前,每天上午,我总会背着沉重的手风琴,踏入整天枯燥无味的练琴之中。
窗外就是围墙,框出了四四方方的天空。
偶有年幼的孩童的笑声从远方传来,却被围墙阻隔,让我体会不到欢乐,唯有逼仄无味的琴谱与我相伴。
我不知道如何渡过一整天的练习,寡淡无味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在耳畔响起,老师走到我跟前,眉头紧蹙,说道:
“你没有与琴融为一体啊,《百鸟朝凤》的空灵,自由没有被你演绎出来,你被一堵墙围住了啊,休息一下,去外边看看吧。
”突出其来的休息还是让我心中欢呼了一下,但又疑惑“围住”的真正含义。
走出琴房,我并未看到什么,仅有楼上女高音的花腔在回响,索性走出学校。
盛夏,人们都不愿出门,“绿树浓阴夏日长”,茂密的树丛中鸟儿的欢笑不时响起,点缀这一碧如洗的长空。
在琴房中弹琴数日,却未曾发现高高的围墙外还有如此自由的心灵,它们的叫声清脆空灵,与手风琴所演绎的世界完全不同。
从前我认为只要指法无误,节拍和谐,手风琴演奏便是成功的。
直至现在,我才发现,不仅琴房外边有围墙,我与手风琴间有更厚的障壁。
不由得重新哼起熟悉的曲调,它所表达的,不正是自然中生命的自由,无拘无束吗?
坐在高高的围墙上,我仿佛看到了曲谱中的无尽故事,走出围墙,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法国组曲》,那是巴赫心灵的写照,悠扬的《波兰圆舞曲》,那是舞者心情最好的表达,欢快的《欢乐颂》,那是人们愉悦心情的倾诉······
回到琴房,平时看得再熟悉不过的音符也跃动起来,它们有生命,绕过围墙,我看到了音符的故事,弹出了内涵深厚的动人乐章。
围墙里边,几乎体会不到美好,但围墙外边,是鲜花满园的故事。
走出围墙!
让脚步追上围墙外边的理想!
围墙外边10
我打江南走过,那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放。
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又一次沿着墙根走,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撒在墙上,映出一片斑驳,铜钱大小,隐约闪烁。
它屹立在城市的边缘,不知是否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堵墙。
这是一堵古老的墙,它曾被涂满宣传标语,也曾被粉刷如白纸。
几十年来,它始终屹立在城市最偏的一隅,注视着城市的兴起,发展,不言不语。
高楼大厦的崛起,逐渐将它包围。
每每从墙边经过,我都憧憬着外面的世界。
或许墙那面是一片未被发现的花海;或许是一个静谧而美好的村落,犹如桃花源;又或许是一方清澈的甘泉,滋养着我们脚下的土地。
我总是怀着希望从墙边走过。
只是,我从未想过墙那边的世界会那么突然地出现在眼前,又会那样令我惊愕——墙,被拆了。
透过那半面残墙望去,惊讶,失望,同情······各种情绪如潮水般向我涌来,竟让我无法言说。
是灰色的吧?
老旧破败的砖瓦随意堆积着;灰败的屋檐下垂下几条纤细的蜘蛛丝;几十户人家竟蜗居在这样一片狭小的空间中,残墙居民的脸上布满粗茧,苍白的鬓发无一不昭示着他们是老人、外人、乡人······
围墙倾倒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它;它只是城市的遮羞布,阻隔了围墙内的高楼林立,与围墙外的低矮房屋;粉饰了围墙内的现代先进与围墙外的落后破败;掩藏了围墙内的阳光明媚与围墙外的阴冷潮湿。
可围墙外的太空,依旧是蓝的,新的围墙又砌起,却挂上了“改造中”的木牌。
城市中的人们终于鼓起勇气面对围墙外的灰暗了吧。
我踮起脚,轻巧翻过雪白的围墙,明媚的阳光洒向围墙外,照亮了灰败的屋檐,闪耀着。
此刻,我不是过客,而是位归人······这城市的面目,终是被补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