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马施工组织设计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3145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3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马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宿马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宿马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宿马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宿马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宿马施工组织设计1.docx

《宿马施工组织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马施工组织设计1.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宿马施工组织设计1.docx

宿马施工组织设计1

 

宿马现代产业园第二期安置房

4#、5#、6#、16#工程

 

中国十七冶集团房屋工程技术公司

宿马现代产业园第二期安置房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3年9月16日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3

二、工程概况及工期目标﹒﹒﹒﹒﹒﹒﹒﹒﹒﹒﹒3

三、施工部署及工序﹒﹒﹒﹒﹒﹒﹒﹒﹒﹒﹒﹒﹒4

四、主要施工方法﹒﹒﹒﹒﹒﹒﹒﹒﹒﹒﹒﹒﹒﹒8

五、进度计划﹒﹒﹒﹒﹒﹒﹒﹒﹒﹒﹒﹒﹒﹒﹒﹒34

六、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35

七、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44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1.1.1、根据施工要求,我项目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工程尽善尽美的追求对4#、5#、6#、16#楼工程精心组织、管理,通过充分的准备工作,针对本工程实际,编制本施工方案。

1.1.2、我项目部已选派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发挥组织管理优势,选派优秀的作业队伍,配置足够的劳动力,强化计划落实,确保本工程如期完成。

1.1.3、我项目经理部将与业主、设计单位密切配合,真心诚意接受施工监理在施工过程中的热忱指导和帮助。

我们将竭诚为本工程的顺利建设而努力,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2、编制依据

1.2.1、《宿马现代产业园第二期安置房工程总承包合同》。

1.2.2、十七冶工程科技公司编制的《宿马现代产业园第二期安置房工程勘察报告书》。

1.2.3、中铁芜湖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

1.2.4、安徽省有关安全文明施工暂行规定。

1.2.5、公司有关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要求。

1.2.6、公司承建相关工程的建设经验;

1.2.7、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

1.2.8、公司发布的企业施工技术标准、工法;

二、工程概况及目标控制

2.1、工程概况

2.1.1、宿马现代产业园第二期安置房工程4#、5#、6#、16#楼,工程地点为安徽省宿州市;均为17层高层建筑,其中4#楼地上建筑面积为9081.1㎡5#楼地上建筑面积为9060.6㎡,6#楼地上建筑面积为13590.9㎡,16#楼地上建筑面积为8616.0㎡。

2.1.2、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17层;以上层高均为2.9m,总高度51.10m。

2.1.3、本工程±0.000m标高相当于黄海面绝对标高25.00m,室内外高差300mm。

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1.4、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

1层~7层为C30、7层~17层为C25,构造柱、压顶梁、过梁、栏板等,除特殊注明者外均为C20。

2.1.5、本工程砌筑墙体为:

填充墙内外墙墙体材料采用Mb7.5专用砂浆砌A5.0加气砼砌块,其他部位采用Mb5专用砂浆砌A3.5加气砼砌块。

2.1.6、本工程外墙面为:

外墙保温、外墙面砖或涂料面层;内墙面为:

粉刷、乳胶漆饰面;天棚面为:

粉刷、乳胶漆面顶面;楼地面为:

水泥楼地面、石材楼地面;门窗为:

塑钢门窗、防火门;屋面防水为:

二道防水设防,KS系列自粘性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刚性防水层;安装部分主要为给排水系统、动力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等弱电系统。

2.2、目标控制

2.2.1、质量目标:

本工程竣工质量等级要达到100%的工程合格。

2.2.2、进度目标:

根据业主目前提供的施工图纸,本工程的施工总工期为332个日历天。

2.2.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现场实行标准化文明施工管理,达到安徽省文明工地标准。

安全生产以现行考核指标为标准达标率100%,安全重大事故为零。

三、施工部署及工序

3.1、根据施工计划安排,本工程楼栋以工程量较大的主体结构、室内、室外装修为关键路线,电气、给排水、门窗安装、楼地面穿插施工。

3.2、本工程混凝土浇筑12层以下采用汽车泵输送,12层以上采用地泵输送;砖墙砌筑分三个施工段,第一个施工段为6层以下,第二个施工段位6~12层,第三个施工段12~17层;墙体砌筑垂直运输采用人货电梯输送;

 

3.3、施工顺序

 

3.4、施工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夏治金)

项目总工(谭登平)

项目书记(马家禄)

工程技术部(魏鹏飞)

物资供应部(杨宏林)

经营管理部(胡厚福)

办公室(孙鹏鹏)

质量安全部(章民生)

 

电焊工班组

瓦工班组

木工班组

钢筋班组

水电工班组

 

3.5、施工资源配置

3.5.1、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

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额定功率

KW/台

生产能力

备注

土建工程

1

自升式塔吊

QTZ50

2台

40KW

2

施工升降机

SCD200/200

2台

7.5KW

载重2000kg

人货两用

3

反铲挖土机

PC200

2台

1.0m3

4

自卸汽车

5辆

10t

5

潜水泵

QY-7

4台

2.2KW

7

增压泵

2台

80KW

8

混凝土输送泵

HB70

1台

130KW

垂直110m

9

钢筋弯曲机

GJB-40

1台

3KW

10

钢筋切断机

GJ40-1

1台

7.5KW

11

钢筋对焊机

MNI-100

1台

100KVA

12

钢筋调直机

GTJ4-4

1台

5.5KW

13

蛙式打夯机

HW-60

2台

2.8KW

15

振动夯土机

HZ-380A

1台

2KW

16

交流电焊机

QX-500

2台

22KVA

17

插入式振动器

ZN-50

3台

1.1KW

18

平板振动器

HKW

2台

1.1KW

19

砂浆搅拌机

UJ200

1台

4.0KW

0.2m3

20

台秤

500型

2台

21

全站仪

Nikoe452

1台

22

激光垂准仪

DZJ2

1台

23

经纬仪

J2-2

1台

24

水准仪

DSZ2

1台

25

精密水准仪

DSZ2+FS1

1台

 

3.5.2、施工劳动力配备

见下表:

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计划人数

序号

工种

计划人数

1

测量工

2

7

油漆工

10

2

架子工

15

8

电工

15

3

木工

50

9

电焊工

6

4

钢筋工

40

10

起重工

6

5

混凝土工

30

11

机械操作工

6

6

瓦工

50

12

壮工

20

小计计

187

63

合计

250

4、主要施工方法

4.1、施工测量

4.1.1、量准备:

确定测量方案的基本原则:

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长方向控制短方向;角度测量用电子经纬仪,长度测量用50m或5m钢卷尺进行测量;水准测量或标高引测采1、测用S3水准仪;进场使用的测量仪器都应有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书。

4.1.2、测量人员配备:

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下设专业测量人员2名;测量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4.1.3、平面控制基准点的测设

(1)、控制点引测: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网导线点,在场区内引测本工程的轴线控制网。

引测控制网应经过业主与监理单位的书面认可。

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及分部特点,除整个工程设置的测量控制网外,各单体周围各设一套轴线控制网,控制网又形成整体,既控制了测量精度,又便于测量定位。

控制网每两周复核一次,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轴线控制网布设依据场内导线控制点,距开挖线约3m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以各单位工程主轴线为主控制线布网,埋设外控基准点,要求埋深0.5m,并浇筑混凝土稳固。

(2)、高程基准点的测设

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等级水准原点,引测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点,控制点确定后经过业主或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书面认可。

(3)、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

高程控制基准点的设置在震动影响小、不易遭破坏、距离结构较远的地方。

采用S3水准仪往返测量,在基准点边做出标志并做好记录。

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月定时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

仪器采用S3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三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对检测后的数据须采用微机电算,电算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4)、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及测设要求

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S3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注建筑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区域、同一层平面内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5mm以内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上顶线以作校核。

±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复检核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拟建物的质量要求。

4.1.4、竖向控制:

在±0.000以下采用外挂法,即在本工程的四周设立轴线控制点。

以这些轴线控制点为基础,将轴线引测至基础上。

在±0.000以上的轴线控制测量采用挂线锤引轴线控制点引上,再以此引出控制轴线的测量方法。

在±0.000处建立垂直基准控制点。

以此基准控制点来进行楼的垂直控制测量,并在该基准控制点上的楼板上留出150mm×150mm的通视孔,并设置盖板。

测量时打开,结束后关闭,以防坠物伤人。

为防止楼层坠物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应在控制基准点上方搭设防护装置:

在铅垂线经过处留有直径150mm孔并保证通视。

4.1.5、沉降观测

(1)、观测点与基准点

进场后首先在施工现场埋设两个施工基准点,底层柱施工时在大约▽+0.5m高处预埋铁件,以便拆模后焊接安装暗装式沉降观测点。

(2)、施测步骤

1)、本工程沉降观测根据规范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按规范要求对各个点进行观测,所测数据符合三等水准测量要求的,即将该组数据收入沉降观测档案,经误差分配后,确定各观测点在本次观测中所得的绝对标高,填入沉降观测记录表,如所测数据不符合三等水准仪测量要求的,则必须重新施测,严禁急功近利,擅自人为修改某个数据以符合等级测量要求。

2)、施测时,水准仪必须安置在两个观测点的中心位置上,以免仪器i角检定残差,造成所测数据不符合要求。

3)、施测次数:

沉降观测在基础浇筑时开始观测,然后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主体结构结束后,装修期间每1个月观测一次。

工程竣工后第一年三个月观测一次,以后六个月观测一次。

4)、每次观测结束,均应在月末报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各一份备案,如在施工阶段发生严重裂缝或沉降时,除应增加观测次数或连续观测外,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对策。

(3)、观测资料的整理和保管

本工程沉降观测资料由专人保管,每季度根据观测结果绘制一份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并计算出平均沉降量,最终沉降观测资料作为技术资料的一部分交有关单位存档。

4.2、模板工程

4.2.1、模板工程加工及要求

由木工翻样人员进行模板翻样,模板要保证构件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且构件简单,支拆方便、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一次性投入,增加模板周转,减少支拆用工,实现文明施工。

配制好的模板应在反面编号并写明规格,分别堆放,保管以免错用。

模板必须按照规格分类堆放,堆场四周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严禁浸水。

4.3.2、模板工程轴线定位

(1)、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首先引侧建筑物的边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

模板放线时,应根据施工图用黑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控线以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上;

(3)、设置模板定位基准:

按照构件的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头点焊在主筋上(以勿烧主筋断面为准),并接二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档,顶卡住模板,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

4.2.2、模板工程安装要点

(1)、柱模板:

柱顶与梁交接处要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为梁的高和宽(梁高扣除平板厚度计算)并在缺口两侧及口底钉上衬口档,衬口档离缺口边的距离即为梁侧板及底板的厚度。

为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产生鼓胀变形模板应设置柱箍,可采用木方,或钢管加对拉螺栓或扣件扣牢。

柱箍间距应根据柱模断面大小经计算确定不超过600mm,柱下部间距为500mm,设置柱箍时,横向侧板外面要设竖向横档(竖楞)

(2)、剪力墙模板:

剪力墙模板主要由侧板,立档、牵杠组成。

墙模安装时,根据边线先立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垂直,然后钉牵杠,再用斜撑和平撑固定。

大块侧模组拼时,上下竖向拼缝要互相错开,先立两端,后立中间部分;待钢筋扎好后,按同样方法安装另一侧模及斜撑等。

(3)、梁、板模板

梁模板主要由侧板、底板、夹木,托木,梁箍,支撑等组成。

在梁底板下每隔一定间距用顶撑支顶。

夹木设在梁模两侧板下方,将梁侧板与底板夹紧,并钉牢在支柱顶撑上.次梁模板还应根据支设楼板模板的搁栅的标高,在两侧板外面钉上托木(横档)。

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应在主梁侧板上留缺口,并钉上衬口档,次梁的侧板和底板钉在衬口档上。

平台模板铺设时,应遵循“从四周向中间,先大面后小面”的原则,模板拼缝要刨平刨直,缝宽要控制在2mm以内,胶合板四条边与下部搁栅钉牢固。

模板拼缝超过2mm时,使用双层胶带纸粘贴,孔洞用木楔填塞,并将表面刨平。

钢管排架搭设要求,搭设前,在支撑底板面上弹线以保证排架搭设间距正确,顶板下排架间距按荷载计算后选取。

排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200mm。

(4)、楼梯立模板:

楼梯木模板:

楼梯段模板是由底模、搁栅,牵杠,牵杠撑、外帮板;踏步侧板、反三角木等组成。

梯段侧板的宽度至少要等于梯板厚及踏步高,长度按梯段长度确定。

反三角木是由若干三角木块钉在方木上,三角木块两直角边分别各等于踏步的高和宽,方木断面为50x100mm,每一梯段反三角木至少要配一块楼梯较宽的可多配.

安装方法:

先立平台梁,平台板的模板以及梯基的侧板。

在平台梁和梯基侧板上钉托木,将搁栅支于托木上,搁栅的间距为400—500mm,断面为50×150mm,牵杠之间应用拉杆互相拉结。

然后在搁栅上铺梯段底板,底板纵向应与搁栅相垂直。

在底板上画梯段宽度线,依线立外帮板,外帮板可用夹木或斜撑固定。

再在靠墙的一面立反三角木,反三角木的两端与平台梁和梯基的侧板钉牢。

然后在反三角木与外帮板之间逐块钉踏步侧板,踏步侧板一头钉在外帮板的木档上,另一头钉在反三角木的侧面上。

要注意梯步高度应均匀一致,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到楼梯面最后的装修厚度,防止由于装修厚度不同而形成梯步高度不协调。

4.2.3、模板拆除

(1)、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2)、不承重模板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即可拆除。

(3)、模板拆除顺序:

一般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拆除顺序拆除。

(4)、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紧抛扔,必须有专人接应传递,按制定地点堆放,及时清理、维修并刷好脱模剂。

4.3、钢筋工程

4.3.1、钢筋的检验及存放

(1)钢筋进场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场钢筋应按相关标准进行见证取样进行复试,严禁不合格钢材用于本工程。

(2)钢筋运到工地后,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上架堆放,不得混淆。

存放钢筋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铺设一层碎石,浇筑地坪,并设排水坡度,以利泄水。

钢筋下面砌筑300mm高砖墩架空,以免钢筋被水浸泡和泥土污染。

(3)钢筋半成品要分层、分段并按构件名称、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

4.3.2、作业安排

由于钢筋加工量较大,必须周密部署,并根据总控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详细的钢筋加工计划,各加工计划除和总进度计划吻合外,同时要满足现场实际进度需要。

4.3.3、钢筋加工

(1)、由专业人员进行钢筋翻样,完成配筋料表,配筋料表要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核;钢筋加工成型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和设计要求执行。

现场建立严格的钢筋生产、质量检验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节约措施,降低材料损耗,绑扎前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油迹.无漆污和浮皮铁,焊接钢筋在焊接处必须除锈去污。

钢筋如有弯曲变形现象,必须经调直后方可使用。

(2)、钢筋下料切断采用切断机进行切断,钢筋的切口不得有马蒂形或起弯等现象。

4.3.4、钢筋绑扎

(1)、柱钢筋绑扎:

1)、柱筋施工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竖向钢筋连接→画箍筋间距线→绑扎箍筋→避雷接地等焊接。

2)、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

3)、柱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2)、墙钢筋绑扎:

1)、墙钢筋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2)、墙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或层高加搭接长度,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3)、两排钢筋间应设置撑铁或绑扎架,以固定钢筋间距。

(3)梁板钢筋绑扎:

1)、当梁的钢筋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模板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当梁高较大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板或一侧模板后装;板的钢筋在模板安装后绑扎。

2)、板的钢筋绑扎,执行GB50666-2011施工规范,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

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3)、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4)、板、次梁和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在中,主梁钢筋在下。

5)、剪力墙、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一定要固定牢固,位置准确,以免造成轴线偏移。

6)、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小于40mm。

7)、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在同一根纵向受力钢筋上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8)、梁柱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9)、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影响钢筋位置。

10)、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如下表:

环境条件

板、墙

地上室内及地下室内正常环境

15

20

20

地下其他部位,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环境

20

25

25

4.4、混凝土工程

4.4.1、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十二层以下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汽车泵沿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浇筑,十二层以上楼层采用混凝土固定泵输送。

机械振捣、人工协同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4.4.2、混凝土搅拌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搅拌,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各种原材料的合格,计量偏差符合标准规定要求,投料顺序、搅拌时间合理、准确,最终确保混凝土搅拌质量满足设计、施工要求。

4.4.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运输中不宜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否则,应在浇筑前二次搅拌;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转运次数,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运至现场并浇筑完毕。

4.4.4、泵送砼质量要求: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坍落度不低于100mm,混凝土泵或泵车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具有通车行走条件。

尽可能靠近浇筑地点,浇筑时由远至尽进行;混凝土供应要保证泵能连续工作,泵管布置宜直、转弯宜缓,接头要严密,并注意预防输送管线堵塞。

4.4.5、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认真交底,并做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应对模板、支撑、钢筋等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做好相关隐蔽验收后,方可浇筑砼。

(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当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3)、在浇筑竖向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4)、浇筑砼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砼浇筑完;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5)、砼浇筑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

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应时砼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时为止。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振捣棒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6)、砼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再继续浇筑。

(8)、梁和板宜同时浇筑砼,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高度大于1m的梁可单独浇筑。

(9)、楼梯混凝土的浇筑: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

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

4.4.6、施工缝的处理和留置:

施工缝的留设:

半地下室施工缝留在底板面以上300mm位置,外墙采用钢板止水板止水。

楼梯平台板施工缝留在楼梯段1/3范围内(楼层板以上3个台阶);楼梯施工缝应垂直于楼梯板。

施工缝的处理:

浇混凝土前水平施工缝必须浇水湿润,并且经过验收。

浇混凝土前先用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浇筑50mm,若施工缝较为光滑必须进行凿毛处理,并且将松动的石子全部凿除保证接头严密。

4.5.7、混凝土的养护:

对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砼终凝前开始自然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天数按一般砼(不少于7天)、防水抗渗砼(不少于14天)、大体积砼(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对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与拌制用水相同。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2以前,不得在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