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61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848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61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61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61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61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61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61套.docx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61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61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161套.docx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161套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时间:

120分钟 总分:

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组词语是(  )

A.踯躅(chíchú) 巫觋(xí)萦纡(yū) 迤逦(yǐlǐ) 颠沛流离(pèi)

B.会稽(kuàijī)弹劾(hé)凝睇(dì)鹧鸪(zhègū)风驰电掣(chè)

C.回眸(móu) 鼙鼓(pí)玉扃(jiōng)云栈(zhàn)肤如凝脂(zhī)

D.眇眇(miǎo)袅袅(niǎo)修葺(qì) 潺湲(chányuán)薜荔(bìlì)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

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B.巴南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巴南人们甚至把“下里巴人”山歌唱到了央视大舞台。

C.记者坦言:

“内地政府越来越透明,很多场合下,官员应对记者游刃有余,不抗拒。

D.从《小山回家》开始,那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在我看来,贾樟柯更像一个时代的摄影师,每次都精心地选择视角,拍出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局部。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D.楼阁新成花欲语

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它的写作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这个规范进行诗的创作,那么你创作出来的就不是诗。

B.从汉代开始,陆上丝路就沿着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了东西交往的北、中、南三条基本干线;同时又由于南北边塞各民族的频繁活动,为唐代丝路向南北扩展奠定了基础。

C.古往今来,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和欧洲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

无论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的首都自古就很少变化,伦敦从“七国时代”就是英国的首都,而巴黎,在墨洛温王朝建立之时便是法国的首都,至今不变。

D.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5.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屈原《湘夫人》选段)

A.本选段是描写湘君在就等湘夫人未果的情形下依旧痴心一片地为她建造新房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于幸福生活的挚诚向往。

B.选段中详细地描写了新房、新床和新庭院的布置情况,可以说是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由此充分烘托出了湘君的一片赤诚。

C.新房之中充满了芳椒、兰桂、辛夷、薜荔等香草,这既是对新房的点缀和装饰,又寄托了湘君自觉追求高洁的品性和修养的要求。

D.屈原诗歌中的香草意象和个中所寄寓的情感被之后的万千文人继承和发扬,比如柳宗元就曾写过“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名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

陆游与江西诗派之关系

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风的影响,后来从军南征,亲历战争生活,因而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现实主义创作轨道。

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诗人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创作实践经验的日趋丰富,诗歌风格发生某些变化是很正常的。

但是,诗风发生变化并不等于完全抛弃了原来的诗学主张。

江西诗派众多诗人是严守某种统一的诗法规范还是具有各自的创作方法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江西诗派是一个凝固的诗人群体还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群体?

我认为,江西诗派自宗主黄庭坚起便倡导求新求变,如果说黄庭坚在元祐(包括之前)的诗歌作品具有瘦硬、奇崛、拗峭等特征的话,在其贬官黔等地及以后的作品,则更注重诗歌的平淡之美。

黄庭坚在给他外甥、学生的书信中,不止一次强调应多读古人书,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

这种思想可以说贯穿了江西诗派的整个发展嬗变史。

黄庭坚既讲法度,又推崇创新,二者并不矛盾,讲究法度并不等于死守法度,而应灵活运用。

江西诗派作者吕本中深谙此理,于是提出“活法”说,进一步阐明了如何运用法度,亦即继承前人艺术规则的问题。

“活法”说在南宋初年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巨大,成为诗坛上公认的艺术准则。

正是由于黄庭坚并不谨守褊狭的门户之见,所以其门人弟子都以求新求变为能事。

如徐俯曾答客书云:

“涪翁之妙天下,君其问诸水滨;斯道之大域中,我独知之濠上。

”(《清波杂志》卷5)对他人赞美他与黄庭坚的渊源颇为不乐,显然意欲自成一家。

与徐俯交游甚密的韩驹也曾受知于山谷,晚年或置之江西诗社,却说:

“我自学古人。

”(周必大《文忠集》卷19)正是由于这种追求新变、力求自成一家的倾向使得江西诗派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吕本中提出“活法”说后,“活法”之说,一时盛行于南北宋之交的诗坛上,成为促进江西诗派发展变化的重要诗学思想。

除诗歌发展本身的因素外,吕本中、曾几等江西后学都经历过“靖康之变”,社会环境和诗人心态与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中期大不相同,创作方法与作品风格发生变化实属必然。

此足以证明,将江西诗派视作一个远离生活,仅仅以雕镌文字、追求形式瘦硬拗峭的诗歌流派显然并不符合实际。

既然江西诗派本身也处于一个不断嬗变的进程中,曾几又是陆游的授业恩师,则陆游与变化中的江西诗派有某种契合之处便决非无端臆测。

事实上,陆游终生持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曾几对他的影响绝对不可忽视。

陆游晚年为曾几奏议稿作跋,追忆说:

“绍兴末,贼亮入塞,时茶山先生居会稽禹迹精舍,某自敕局罢归,略无三日不时见。

见必闻忧国之言。

先生时年过七十,聚族百口,未尝以为忧,忧国而已。

”(《渭南文集》卷30)在这篇短小的跋语中,陆游对曾几奏议稿的其他内容只字不提,唯独念念不忘恩师的这份爱国忧民之情,足证曾几此种情怀对陆游的影响之大。

陆游在诗歌探索方面与江西诗派的契合,还可以从他对晚唐诗的态度窥见一二。

《剑南诗篇》卷45《追感往事》云:

“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自谓宗晚唐。

欧曾不生二苏死,我欲痛哭天茫茫!

”对当时崇尚晚唐诗歌的风气十分不满。

而自黄庭坚以来,江西诗派对晚唐诗歌均评价甚低。

凡此种种,都说明作为江西弟子的陆游与江西诗派的诗学祈向有着相当多的一致之处。

(摘自《文史月刊》)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说明陆游和江西诗派有关系的一项是(  )

A.江西诗派本身处于一个不断嬗变的进程中。

B.江西诗派作者曾几对陆游影响巨大。

C.社会环境使陆游的创作方法与作品风格发生了变化。

D.陆游和江西诗派一样,对晚唐诗歌均评价甚低。

7.下列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陆游虽然早年受江西诗风的影响,但后来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了现实主义创作轨道。

B.徐俯对他人赞美他与黄庭坚的渊源非常不乐,主要原因是他认为黄庭坚虽然是江西诗派的宗主,但诗学有限,不足以做他的老师。

C.从江西诗派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江西诗派并不是一个远离生活,仅仅以雕镌文字、追求形式瘦硬拗峭的诗歌流派。

D.陆游晚年仍然念念不忘其师曾几的爱国忧民之情,这足以说明曾几的这种爱国情怀对陆游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8.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游能取得卓越的文学成就,曾几等江西诗派的诗人对他的哺育是主要原因。

B.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创作经验的丰富可以使作家彻底改变原有的创作风格。

C.虽然同属江西诗派,但黄庭坚、吕本中、曾几等人的创作风格有可能不同。

D.江西诗派的宗主黄庭坚后期的创作风格完全不同于其前期的创作风格。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

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

身长八尺,手格猛兽,旅力绝群。

仕吴为通江吏。

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而叹。

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

“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

”初为小将,给吴大司马陆抗。

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

 稍迁建平太守。

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武帝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

帝尝从容问:

“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

”曰:

“吴主英俊,宰辅贤明。

”帝笑曰:

“君明臣贤,何为亡国?

”彦曰:

“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

此盖天时,岂人事也!

”张华时在坐,谓彦曰:

“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彦厉声曰:

“陛下知我,而卿不闻乎?

”帝甚嘉之。

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

乃彦为顺阳内史,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

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

迁员外散骑常侍。

帝尝问彦:

“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

”彦对曰:

“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中都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

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之,云曰:

“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

”机乃止。

因此每毁之。

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

“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

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

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

”于是机等意始解,毁言渐息矣。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

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

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

卒于官。

——选自《晋书•吾彦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抗奇其勇略对……感到惊奇B.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率领

 C.乃更荐之改变D.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优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此盖天时,岂人事也B.①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

 ②后当至此,不足慕也②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

 C.①蔑尔无闻,窃所惑矣D.①以君之相,后当至此

 ②所以为陛下擒②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B.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C.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D.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彦虽出身寒微,但面对突袭,他举几御之,英勇无比,陆抗提拔了他,众人没有谁不服的。

   B.吾彦在回皇帝问话时客观指出陆抗和陆喜的不足,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云因而心生怨恨,总是诋毁吾彦,后来在长沙孝廉尹虞的劝导下,才消除了对吾彦的恨意

   C.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

顺阳王畅纵使骄纵也不能诬蔑他,而且举荐他到其它地方当官。

   D.孙皓不接纳吾彦的建议而导致了吴国的灭亡,但武帝问吾彦吴国为何亡时,他却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可见他对先主的忠诚。

 

13.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4分)

 

 

   ②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3分)

 

 

   ③武帝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与默写

阅读下列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释】芰:

菱角。

飐:

因风而颤动、飘扬。

 

14.此小令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15.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

(4分)

 

16、默写填空。

(5分,每句1分。

(1)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2)(3)鹿门夜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忽魂悸以魄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高 手

                                      刘学林

   孔老四十岁当上处长,六十岁还是处长,自觉政绩不错。

孔老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惟一的癖好是饭后茶余到街心花园观棋。

观而不弈,无胜无败,无喜无怒,修养成鹤发童颜,仙风道骨。

时间久了,棋盘上的各种高招绝技、阴谋杀机、圈套陷阱,尽皆谙熟。

有时看双方棋艺悬殊太大,便给失利者指点几步,失利者无不茅塞顿开,反败为胜。

于是会聚在这里的棋迷们都尊他为高手。

   一天晚饭后,日光斜照,余热未散,晚霞未成。

孔老摇一把雁翎扇,悠悠然来到街心花园。

一群人重重叠叠围成浑厚的一圈,伸长脖子如长颈鹿一般。

孔老凑上,目光如锥竞插不进去。

他拍拍一小伙子的肩膀,问:

“谁和谁?

’’小伙子扭头一看,大喜,松出一口气,说:

“这下好了,孔老来了。

”众人一听,都如释重负一般,忙两边让开。

孔老趋前,见是本土棋王老钟正和一面生的中年汉子对弈。

老钟执红子,中年汉子执绿子。

红帅已被兵困皇城,虽非一招即死,却也命在旦夕。

故老钟眉头紧锁,目光凝结于棋盘;中年汉子坦然自若,左手心玩健身球一样玩着两枚棋子,极熟练。

孔老手摇羽扇,观透棋局,说:

“舍炮杀士。

”老钟看了一会儿,犹豫着照办了。

中年汉子落士杀炮干脆利索。

孔老说:

“进马,老钟不再犹豫,因为他已看出对方如果不撤车逼马,就有一步高调马死棋。

中年汉子果然撤车看马。

红帅遂解围。

之后过程中孔老又点拨两步,老钟竟然赢了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手中依然玩着两枚棋子,对孔老挑战地一笑,说:

“我想向这位老同志请教一局。

”“是我多嘴了。

”孔老歉意一笑,又谦虚地说:

“对不起,我向来不下棋。

”中年汉子说:

“您刚才几步够绝的,怎么说向来不下棋呢?

”孔老说:

“我向来不下棋。

”中年汉子咄咄逼人:

“那就请老同志破例赐教了。

”孔老执意谦让,众人早已不平,纷纷怂恿:

“孔老,你就和他下一局。

”孔老说:

“不下不下。

”然而众人早已替他摆好棋子,不由分说簇拥着他坐在中年汉子对面。

“晚辈就先走了。

”中年汉子说着已架起当头炮。

孔老迫不得已,只好上马为应。

才走几步,已觉局促如辕中驹,继之破绽屡出,先丢一炮,再折一车,不到十分钟,红帅已受靖康之辱。

众人还以为孔老欲擒故纵,先礼后兵,就有人说:

“好汉不赢前三局。

”可是孔老此时却已面如死灰,汗进如豆,艰难一笑如哭,起身踉跄就走。

   回到家中,孔老很是沮丧。

心想:

我观那人棋艺并不算高明,我略加指点老钟,老钟便赢了他,可我亲自下场怎么会惨败如此呢?

夜不成眠,静卧繁思,忽然大彻大悟,心明如镜。

转天毅然写了退休报告。

然后离开闹市,搬到市郊上街镇居住。

   依然爱观棋,不论在什么场合见到有人下棋必驻足观之。

不觉十年。

孔老越加出神入化,目光一扫便宏览全局,细察秋毫,棋观十步之外。

偶尔给人点拨几步,对方不论是怎样的高手,必败无疑。

但绝不与人对弈。

上街镇的象棋爱好者都把他奉为棋仙。

这日,省青年象棋冠军到镇俱乐部辅导象棋,孔老自然前去观看。

冠军名叫寇克,年轻有为又虚心好学。

寇克和一青年表演赛时,孔老拈须站在青年身后。

当青年处于困境时,孔老只说了一步棋就令寇克惊羡佩服之至,忙恭聆尊姓大名。

孔老含笑不答,飘然而去,寇克问那青年,青年说大家都称老人为棋仙,并不知老人名字。

寇克怎肯放过这样好的机遇,打听到孔老住处,备下厚礼,登门请求赐教一局。

孔老笑容可掬地一口回绝。

寇克不肯罢休,学技心切,长跪不起。

孔老无奈,叹一口气说:

“你若心诚,三日后再来。

   好不容易熬过三日,寇克急急登门。

大门紧锁,久叩不开。

问邻居,说孔老已经搬家。

问搬到了何处,邻居摇头一笑,关上房门。

寇克怅然痛惜,连说:

“异人,异人!

”孔老隔窗看寇克走远,拈须而笑。

17.请分析题目“高手”所蕴含的意义。

(4分)

答:

                                                          

 

18.小说第二段开头部分画线的句子中景物、人物的描写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19.中年汉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20.孔老输棋后“夜不成眠,静卧繁思,忽然大彻大悟,心明如镜”,你怎样看这里的“大彻大悟”,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7分)

答:

                                                          

 

六、(10分。

21.阅读日本作家和田彻三的作品《虫》,完成题目。

(10分)

我是吃水果的虫子。

这果肉酸甜酸甜的,我边吃边爬,不知不觉碰到硬硬的果皮。

圆圆的微红的窗户。

外面也许是满天晚霞吧。

不,对于我来说,外面总是燃烧的晚霞,听得见莲花绽破的声音,听得见妙音鸟清脆的婉转,就是没有人的声音,那是因为这里的人们都在装模作样,一本正经地端坐莲台冥思苦想,独自享受着孤独的乐趣。

我怎么也不喜欢这种宁静而独善的世界。

突然浑身发冷,我逃命似地不顾一切往相反的方向啃过去,不知不觉又碰到硬硬的果皮。

圆圆的微红的窗户还有晚霞。

一种不祥之物翻腾的声音、火焰煽动的声音,有时还能听到人群痛苦的呻吟。

瞬间,吓得我毛骨悚然,但立刻对这充满人性的世界怀有好感。

可是我没有勇气咬破果皮钻到外面去。

就这样,我在水果里边吃边爬,倾听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在这里住上几十年,果肉越剩越少,坐吃山空,当吃得精光的时候,突然铙钹轰响,在这熹微的果皮气球上……我,将粉身碎骨,消失得无影无踪。

 

(1)本文揭示了什么主题?

(5分)

答:

(2)本文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作简要分析。

(5分)

答: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少年的时候,我疯狂的喜欢,“带我走”这三个字。

      现在,我再也不会任性的让任何人带我走。

      我学会了,自己走。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1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解析:

 A.踯躅—zhízhú。

2、A。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B。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后通常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C“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D踌躇:

从容自得的样子;志:

心意。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3、 B。

解析:

本题是2010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原题。

这道诗句填写题,较之去年的对联填写是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类型题考的就是考生对诗句的理解、对客观事实的关注、对逻辑思维的把握三部分,只要读懂了句子所描绘的“早春雪景空巷无人”的意义,那么就很容易选择“树梢听得黄鹂语”这一句填补空白。

4、D项词序错误,“最伟大的”应该放在“人类建筑史上”的后面。

5.A。

建造新房只是湘君的一种设想和想象,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6、 C项属答非所问。

7、 B.主要原因是“欲自成一家”。

8、答案:

 C(A.“主要原因”程度过重;B.“彻底”错,原文是说“发生某些变化是很正常的”;D.“完全”错,原文是说“更注重”。

9.答案:

B。

解析:

(率:

作……表率)

10.答案:

B。

解析:

(代词,都代指“吾彦”A.反问语气;陈述语气;C.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所+以,表原因;D.介词,凭借;连词,而、因而。

以前的几任内史都被他诬陷而获罪。

11.答案A12.答案:

D。

解析:

(吴国的灭亡与孙皓不接纳吾彦的建议,在文中没有因果关系。

13.翻译:

①陆抗于是召集各位将领,暗中派人假装疯狂拿着刀冲过来,在座的各位将领都害怕得逃走了。

(会、阳、走、句意各1分)②吾彦本来贫寒,受我们父亲的提拔,可是回答皇上问话时有贬毁我们的父亲之意,怎么能接受他的东西呢!

”(为……所、答诏、安、句意各1分)③吴国灭亡后,吾彦才归降。

晋武帝让他做金城太守

14、答:

此小令描写了烟水、晴岚、人家、画檐、芰荷、沙鸥、香风、珠帘这些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意象(答对四种意象就给2分)。

表达了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态和对江南美景的赞叹之情(答对一种感情即可给2分)。

15、答:

此小令在写景的表现手法上灵活多变,①远近结合,开笔瞭望大江远山,逐渐由远入近写到两岸人家,池塘芰荷,沙洲水禽;(手法1分,分析1分)②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在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手法1分,分析1分)

16、洞庭波兮木叶下2岩扉松径长寂寥3惟有幽人自来去4恍惊起而长嗟5皓腕凝霜雪

17.题目“高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

一是指主人公孔老是观棋点步的高手,而不是下棋的高手;一是指孔老在品味棋事之后终于大彻大悟,是一个由理解棋艺而到理解生活的高手。

18.①景物描写:

交代了时间,渲染了当时恬静、悠闲的氛围,为人物出场作铺垫;②人物描写:

以人物悠然的神态衬托他为老钟点步时的从容自信,也与他下棋输给中年汉子后的紧张、沮丧形成对照。

19.①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因孔老的点步而使中年汉子输了棋,因此向孔老发出挑战,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②起到了促进主人公性格进一步成熟,完成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中年汉子赢了主人公孔老,引发了他对观棋、下棋的深入的思考。

20.答案示例:

(一)下棋不同于观棋,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失意或困惑时,不要沉湎于其中纠结痛苦而无法自拔,不妨作一个观棋者,大胆地走出来,冷静从容地面对,顿会豁然开朗。

(二)有的人只能在关键的几步上明白,而很难把握全局,处处清楚明白。

(三)有的人指挥别人可以,自己去做却不一定行。

(观点若不在上述范围之内,只要阐述得当,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21.答案:

(1)本文通过对虫子的经历的描写,形象地说明了“坐吃山空”的道理,间接地表达了人世间生活的痛苦和不幸。

(2)本文主要运用了象征(拟人)的表现手法,借虫子的遭遇,说明道理,同时通过虫子的感觉,间接说明人世间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