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667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下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下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下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下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下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高三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下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下期高三语文试卷

(一)

考试日期:

2016.02.1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意象符号”说与“语言艺术”说之差异

吴晓

诗歌意象与普通日常语言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

普通语言符号是人类集体的产物,语言一经产生,对于每个社会成员就有一种约束力,每个社会成员都得强制性地习得和接受这种语言,不如此就无法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

而意象符号则是诗人直接感受的产物,具有个性创造物的特点。

它是感性的、直觉的、个别的和不可重复的,是诗人在情感驱动下要求作艺术表现的产物。

科林伍德曾指出普通语言描述与艺术表现的不同:

“描述一件事物,就等于把这件事物归到某某类中……而表现却恰恰相反,表现是将这件事物个性化。

”这就是说,普通语言仅仅是一种现成的操作,而作为艺术表现的意象,却是诗人所独创的,具有诗人的情感生命。

意象是“直接”的,因为它是诗人有感而发创造出来的;日常语言则是已经褪色、陈旧、僵死的东西,也是被诗所淘汰的东西。

总之,创造意象是诗人表现情感的基本手段,诗人将独创性的意象符号提供给读者,使读者产生理解与共鸣,进而被普遍接受与承认,这是普通语言所无法做到的。

在一般语言中,语词所指称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外物,物的观念而非物本身,因此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普通语言,词义的指称性明确而单一,非如此则不能起到交流思想的功用;而意象具有丰富性与多义性,竭力避免单一与直接说出,它虽然以词的形式出现在诗中,但却没有词的明晰性、确定性。

可以说,意象是超语义的,不可解释穷尽。

意象比语言层次更高,更具独立性。

在审美经验中,有许多难以用语言说出的东西,在那些已理解又未理解的无可名状的审美愉悦中,无论何种语言要描述,它都是显得力不胜任的。

审美意象能引人想到许多东西,却又不可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达出来,因此也没有语言能完全适合它,把它变成可以理解的。

所以意象的功能大大强似普通语词,其作用是一般语言所不可比拟的。

艺术所建构的意象符号系统,既是传递情感的手段,又是目的。

而在日常交际语言中,语言只是交际信号的工具,意义一经传达,信号系统就不起作用,因此它是一维性的。

而在诗中,创造独特的意象符号,本身就是目的,是一种美的形式,具有审美意义,这种意象关系是“同步”、“共时”的。

所以对于普通语言来说,仅仅告诉我们是什么,其任务即告完成,而意象仅仅告诉我们是什么那就不够了。

它还要考虑怎样表现的问题,还要考虑意象的角度、意味、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般语言只需要呈现逻辑的有序性,而意象则需要打破语言逻辑及理性逻辑的规范,追踪“情感逻辑”与“想象力的逻辑”的发展而不断推进。

在一个意象向另一个意象跳跃的时候,一般也是由潜意识驱使着进行的,内中的心理变化也是无法以语言言明的。

无论从意象的产生过程看,还是从其作用与功能看,都是大大超越于语言的。

在诗歌中,其直接现实是意象,而不是语言,或者说诗使用的是意象语言,而不是文字语言。

意象是诗的特定词汇,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诗人在进入创作构思时,并非是用语言进行的,而是利用意象进行的。

而传统的看法,诗是语言的艺术,而不是意象的艺术,因此出现“语言的色彩美”、“语言的绘画美”等等说法,都无法说明诗的实际存在,也无法说明诗的本质。

(选自《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有删节)

1.下列关于“意象符号”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意象符号来自于诗人的直接感受,是感性的、直觉的、个别的和不可重复的艺术表现的产物,具有个性创造物的特点。

B.意象符号是诗人展示给读者用以表现情感的素材,它被诗人期望能够让读者产生理解和共鸣,进而被普遍接受与承认。

C.意象符号本身就是目的,是一种美的形式,具有审美意义,所创意象在诗中与其它意象的关系是“同步”而且“共时”。

D.意象符号与日常交际所用的语言有差别,它的系统是由艺术构建的,可以用来传递情感,但不能用作日常交际信号的工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诗人所创造的意象不同,日常语言是已经褪色的、陈旧的、僵死的东西,作为一种现成的操作,其结局是最终被诗人淘汰。

B.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都不能充分表达出来的审美意象能引人联想到许多东西,也具有普通语词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

C.潜意识可以在一个意象跳跃到另一个意象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的心理的变化虽不能言明,但遵循情感或想象的逻辑。

D.就诗歌的性质而言,诗是意象艺术,因此,语言的色彩美、绘画美的说法不能说明诗的本质,也无法说明诗的实际存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成员都必须掌握某种语言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这是因为语言是社会集体的产物,具有普遍约束力。

B.意象在诗中的存在形式是词语,它层次高,有独立性、丰富性,不易解释穷尽,不像普通语言词语那样有着明确而单一的意义。

C.诗使用的是意象语言而不是文字语言,文字语言不是诗人用来创作构思的工具,这与意象的功能与作用都超越于语言是一致的。

D.意象比语言层次更高,在意象中,有许多已理解又未理解的无可名状的审美愉悦,无论何种语言要描述它都是显得力不胜任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矩,字叔方,沛国萧人也。

叔父光,顺帝时为司徒。

矩少有高节,以父叔辽未得仕进,遂绝州郡之命。

太尉朱宠、太傅桓焉嘉其志义,故叔辽以此为诸公所辟,拜议郎,矩乃举孝廉。

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

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

讼者感之,辄各罢去。

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

在县四年,以母忧去官。

后太尉胡广举矩贤良方正,四迁为尚书令。

矩性亮直,不能谐附贵势,以是失大将军梁冀意,出为常山相,以疾去官。

时冀妻兄孙祉为沛相,矩惧为所害,不敢还乡里,乃投彭城友人家。

岁余,冀意少悟,乃止。

补从事中郎,复为尚书令,迁宗正、太常。

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太尉。

琼复为司空,矩与琼及司徒种嵩同心辅政,号为贤相。

时,连有灾异,司隶校尉以劾三公。

尚书朱穆上疏,称矩等良辅,且言殷汤、高宗不罪臣下之义。

帝不省,竟以蛮夷反叛免。

后复拜太中大夫。

灵帝初,代周景为太尉。

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因乞骸骨,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卷七十六》)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B.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C.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D.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是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廉正的意思。

B.母忧,母亲去世。

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

C.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D.乞骸骨,古时指人客死他乡,请求把遗骨归葬故乡。

6.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矩在任雍丘县令时,用礼教方式教化当地民众,效果卓越,民众有争论和诉讼的,刘矩经常把他们带到面前,亲自教导。

B.刘矩性格耿直,不阿谀奉承权贵,因此忤逆了大将军梁冀的心愿,被贬了官,后来又被大将军梁冀彻底撤了职。

C.刘矩与黄琼等三人一起辅政,天下屡屡发生灾祸,三人因此遭受弹劾,皇上也不省察,最终用蛮夷反叛的罪名罢免了刘矩。

D.刘矩少年就注重个人操守,做官后尽职尽责,颇有政绩,但最终还是因不与权贵交往,而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官归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

②尚书朱穆上疏,称矩等良辅,且言殷汤、高宗不罪臣下之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8~9题。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8.本诗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被人赞为“无理而情深”,结合诗句诗谈谈你的理解。

(5分)

9.请说明本诗最后两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其使用的妙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来表明渴慕贤才以成就大业的壮志雄心。

(2)李煜在《虞美人》中以“,”自问自答,直抒胸臆,将亡国之痛化虚为实,感人至深。

(3)姜夔《扬州慢》“以景结情”,末句“,”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与感慨。

乙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题中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能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萝卜进城

张锋搬进了新家,老爸老妈从乡下乐呵呵地赶来庆贺。

老妈拎了一大筐土鸡蛋,老爸背了一大背篓大萝卜。

他们知道现在城里人最稀罕乡下的绿色土特产。

张锋和媳妇儿见着二老,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只是担心累着二老,可他们一个劲儿地摇头摆手:

“不累不累,我们身子骨还硬朗着呢!

”张锋招呼媳妇儿把鸡蛋和大萝卜放进冰箱里。

妞妞忙着给妈妈帮手,她把萝卜放在地上,一个一个排起来,还挨个儿数起来:

“一、二、三……一共十九个。

“哎呦,我的妞妞真能干呢!

”爷爷一边夸着妞妞,一边对张锋说:

“这大萝卜多好,你拿些给隔壁邻居尝尝,他们一定很高兴。

“爸,我们刚搬来,都还不认识,不用了!

”媳妇儿搭腔了。

“正因为你们是刚搬来的,所以才要主动去跟他们套近乎嘛!

”老妈也在一边说,“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以后也好有个照应。

“对!

你妈说得对!

我们这么远,来一趟不容易,万一有个什么的,他们也好帮帮你们!

”老爸表示赞同。

张锋和媳妇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时,妞妞站起来有板有眼地对奶奶说:

“奶奶,你不知道吗?

老师都说陌生人给东西是不能要的。

他们又不认识我们,肯定不会要!

“呵呵!

我的乖孙女,老师讲的那是坏人,我们不是坏人啊。

这么好的大萝卜,谁不稀罕?

”爷爷刮着妞妞的小鼻子,认认真真地说。

张锋看着老爸老妈坚持要去搞好邻里关系,也不好多说什么,便支吾着:

“爸,妈,我们去送也行,万一人家不要多没面子啊!

老爸抢先一步,主动背着背篓:

“他妈,我们去送吧!

我们是农村来的老人家,一看就不是什么坏人,人家放心!

于是,老爸老妈挨家挨户送萝卜去了。

隔壁住着一对六十多岁的老人,他们热情地开了门。

相互寒暄了几句,老妈从背篓里拿出来两个大大的萝卜递过去,走时,老爸还大声地说上一句:

“我儿子张锋刚搬来,住在204,以后请多关照,谢谢!

成功送出去两个大萝卜,二老更有信心了。

他们每家送两个,离开时老爸都会重复那句话“我儿子张锋刚搬来,以后请多关照!

很快,背篓里只剩下一个萝卜了,老妈说:

“算了,这个就不送了吧。

送一个也不好意思,干脆拿回家今晚炖排骨吃。

”老爸连连说好。

二老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老爸得意地把背篓亮给张锋和媳妇儿看:

“怎么样?

我们说的没错吧!

你们还总说人家不会收,人家不仅收了,还收得特别开心。

“就是!

我看哪,城里人真稀罕这个,赶明儿我们回去再弄些来,八楼上面还没送呢!

”老妈的热情可真高,老爸也跟着附和。

“啊?

你们还要送啊?

”张锋和媳妇儿不约而同地喊出来。

“送!

这幢楼每家每户都送。

别的我们帮不上你们,给邻里送些土生土长的东西还是没问题的。

”老爸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夫妻二人无语。

第二天一大早,二老就要吵着回去,说是早点儿背萝卜来送给八楼上面的住户,免得时间长了,人家知道了,还说送萝卜的人偏心。

张锋拗不过二老,只好早早爬起来送他们去车站。

妞妞舍不得爷爷奶奶走,硬要跟着爸爸一块儿去送。

老爸背着空背篓,老妈拎着空篮子在前面走着,张锋牵着妞妞在后面跟着。

“嘿,这儿怎么会有萝卜?

”老爸突然叫起来。

老妈也看到了一大堆白生生的大萝卜。

张锋看到后也傻眼了,愣了一下,说:

“可能是旁边那家餐馆库房里坏掉的。

“哪儿坏啊?

个个白白嫩嫩的!

”老爸还在嘀咕。

张锋忙催着二老快走,不然赶不上第一班车了。

妞妞站在那儿好奇地数了数:

“一、二、三……”数完追着爷爷边喊着:

“刚好十八个!

(选自中国文联出版社《天堂里没有谎言》)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锋搬进了城里的新家,老爸老妈不辞劳累,带着一大筐土鸡蛋、一大背篓大萝卜从乡下赶来庆贺,带来了对儿子、媳妇的深情厚意。

B.妞妞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她懂事、热情,对老师说的“陌生人给东西是不能要的”并不认同,因为遇事有自己的看法,受到爷爷的夸奖。

C.张锋及其媳妇这对年轻人的形象在小说中显得比较单薄,他们什么都听两位老人的,说明两个年轻人一味迁就老人,没有主见。

D.老爸老妈主动给儿子的邻居——同楼住户送大白萝卜,是为了跟他们“套近乎”,说明了他们的动机不纯,是势利之人。

E.小说以“萝卜进城”为标题,情节并不复杂,叙述了“萝卜送人”出人预料的结局,表达了现今人与人之间的尴尬关系,值得读者深思。

(2)小说在刻画老爸老妈形象时,突出了他们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哪些话语给予了萝卜真挚赞美?

这么好的大白萝卜送给邻居为什么又都被邻居丢弃?

(6分)

(4)如果让你改写小说的“萝卜被全部丢弃”的结尾,你会怎么写?

为什么这么写?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不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也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来要求自己。

“只是一个哲学工作者”

“小时候父亲很少管我们,也很少过问我们的功课。

父亲教给我最重要的是传承祖辈的‘家风’,学习做人的道理。

”汤一介记得,父亲曾经把他珍藏的一幅《颐园老人生日燕游图》拿给他,上面有一段祖父约700字的题词,其中他记忆最深刻的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食,随时而安,固吾立身行己之大要也。

毋戚戚于功名,毋孜孜于逸乐。

”对此,汤一介曾解释说,“‘事不避难’就是困难的事情,你应该承担的就要承担;

‘义不逃责’即合乎道义的事情,你就应该负起责任来。

”他将这段为人处世的祖辈遗训当作座右铭,身体力行、孜孜以求,在中国传统哲学领域探寻真善美。

汤一介常说,“人活一天,就要做事,只有做事才能体会到快乐。

你的快乐就是你的生命。

你要不做事,你就没有快乐,也就没有生命。

汤一介一生既用力于构建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体系,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个基本命题阐发出儒学真精神;也关注中西文化融合问题,强调“中西兼通”,并且提出“要创造若干个中国化的西方哲学”、“建立中国的解释学”研究课题。

汤一介觉得自己不是哲学家,“我是一个哲学史家。

因为我并不认为我已经创造出了一个哲学体系,我现在是研究一个一个哲学问题。

好像我的长处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现在,不断地提出新的哲学问题来。

和而不同儒者“范儿”

在汤一介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里,每个导师的学术观点不同,个人兴趣爱好也不一样。

但大家相处融洽,每个人都心情愉悦。

在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景海峰看来,中国文化书院的兼收并蓄、和谐融洽发展,与其主事者的处事风格和开放心态密切相关。

“作为中国文化书院的掌门人,汤一介为书院的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艰苦的努力,在他的带领下,书院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业绩,这份成功是与他的人格感召和宽广胸怀分不开的。

对于自己所教的学生,汤一介一方面要求学生追求学问的严谨性,一方面又强调要继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关注现实的优秀品质。

回想从师求学的6年,杨浩感慨地说,“从先生那里,我感到先生对我们新一代学者的殷切期望。

我们不仅学到知识与学问,更学习到如何做人,做一个利益大众、无私奉献、对社会有用的人。

勇挑《儒藏》重担

“汤先生还是一名活跃的学术活动家、大型中国文化学术工程的组织者。

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掀起了一轮传统文化热潮。

从上世纪末的‘传统文化热’,到如今的‘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经过近百年的沉寂,在顺利回应了西方文化的挑战之后,

重新走上了复兴之路。

近年来,汤先生又组织主持教育部重大学术项目《儒藏》工程。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盛世工程。

”汤一介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广保说。

汤一介家有两间书房,虽不大,却四壁环书。

其中,整齐排列的《儒藏》“精华编”格外醒目。

“我们编纂《儒藏》的目标是,100年内不会有人超过,而且成为世界上通行的儒学研究本子。

”编纂《儒藏》始终是汤一介要实现的一个愿望。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曾这样评价汤一介,“汤先生以自己半个多世纪学术工作积累的功力和境界,化作深刻而开阔的学术眼光,提出了若干重大的科研课题,不仅为中国儒学搭建了一个研究的平台,更是为我们中国哲学未来10年的发展作出了整体规划,可以说是‘总设计师’。

(选自2014.8.3《经济日报》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汤一介家学渊源深厚,祖父汤霖是前清进士,父亲汤用彤是哲学大家。

②上世纪80年代,汤一介创建中华文化书院。

90年代,他首创“国学”,提出了中西文化对话,引领风气之先;2003年76岁时,他又主持规模宏大(收录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3000余种,约10亿字)的《儒藏》统纂工程。

③1993年,美国杂志发表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一文,强调现代世界的冲突来自文明差异,“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对西方文明构成威胁”。

汤先生于1994年撰文应对,表明立场:

文明共存才是人类的出路,世界应该和而不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汤一介先生是当代学人中最具儒者气象的学者。

他牢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父亲遗训,且以之为座右铭,身体力行。

B.上世纪90年代初,亨廷顿提出“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和西方文明互为威胁”的观点,汤先生予以驳斥,认为文明间的冲突是正常状态。

C.上世纪90年代,汤一介首创“国学”,提出了中西文化对话,引领风气之先,创造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哲学体系。

D.近年来,汤一介先生组织主持教育部重大学术项目《儒藏》这一盛世工程。

已编成的《儒藏》已经成为世界上通行的儒学研究本子。

E.汤先生作为导师,他既要求学生追求学问的严谨性,又强调要继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关注现实的优秀品质。

做一个利益大众、对社会有用的人。

(2)汤一介说,“人活一天,就要做事”,他一生为中国哲学事业做了哪些重大的事情?

请简要概括。

(6分)

(3)汤一介先生所以能对中国哲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

(4)有学者认为“汤一介先生让我们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他引领我们‘回家’”,请结合材料,说说汤一介先生在“引领我们‘回家’”方面所做出的业绩以及你对“回家”意义的理解。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熟语(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现在在用人上有一种现象:

组织上用谁还没动议,就传得;集体定的事,传的却是谁起的作用。

如果领导干部以此笼络人心,就是不讲组织原则的表现。

②系列策划采用网络上最流行的H5页面形式,集图片文字、背景音效、动画效果于一体,形式新颖,,用另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向网友解读历史。

③沈铁梅的高腔演唱和的程式表演,令观众惊艳。

不改动传统川剧的一个音符,不着意迎合观众,对传统充满敬畏之心,看来也可以帮助川剧走向世界。

A.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有鼻子有眼儿

B.有声有色有鼻子有眼儿有板有眼

C.有鼻子有眼儿有板有眼有声有色

D.有鼻子有眼儿有声有色有板有眼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事实上,相关质询和求证渠道如果不够畅通,反而会增大公众在财政资金公开透明上的“误解”与“误传”。

B.中国道路在风云变幻中更加坚实,中国力量在负重前行中更加强大,中国精神在重新积聚中更加抖擞,中国声音在世界的聆听中更加铿锵有力。

C.在中国人多地少的情况下,粮食问题只能依靠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这是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

D.衷心希望广电总局能够给“盗墓”类影视作品一纸封杀令,让银幕、荧屏保有一分对历史对祖先的敬畏,还古遗址古墓葬多一分安宁。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中国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85岁的屠呦呦因发现了针对疟疾的新型疗法而分享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获奖的最大意义在于让我们认识到,。

A.只要坚持自己的科研信念,不要去关注世间的纷杂和名利的得失,认真做自己的事情,我们也能取得令人自豪的成果。

B.不要去关注世间的纷杂和名利的得失,只要坚持自己的科研信念,认真做自己的事情,我们也能取得令人自豪的成果。

C.认真做自己的事情,只要坚持自己的科研信念,不要去关注世间的纷杂和名利的得失,我们也能取得令人自豪的成果。

D.只要坚持自己的科研信念,认真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去关注世间的纷杂和名利的得失,我们也能取得令人自豪的成果。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绝大多数植物主要靠根①。

在②,根系入土较深;在过于潮湿的土壤中,药用植物根系发育不发达,多分布在浅层土壤中,生长缓慢;特别是一些根茎类药用植物,③,如延胡索、白术等的菌核病等,大都是由于水分过多、湿度过大而引起的。

17.下面是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设计的亚运会总会徽,请写出该会徽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6分)

(1)构图要素:

(2)图形寓意: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你觉得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是什么”的专访。

采访中,老王说,科学无止境,我每天给国家做出一点贡献,让国家有进步,这就是最好的时光;小刘说,和大家一起熬夜造机器人参加比赛,便是最好的时光;大李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一片寂静的林荫道,一杯咖啡,一本书,听着悦耳的鸟鸣,静静品读一下午。

这三种“时光”,你认为哪种“最好”?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