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三四周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393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第三四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数学第三四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数学第三四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数学第三四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数学第三四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第三四周教案.docx

《数学第三四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第三四周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第三四周教案.docx

数学第三四周教案

第二单元走进天文馆——年、月、日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钟表,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生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年、月、日的有关知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

因此,本单元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学生关心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选取的素材充满了新奇,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挑战性。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往的教材大都是先学习年月日,再学习24时记时法。

而本单元的素材决定了学生先来到天文馆门前,然后才能走进天文馆,学生在门前看到的是开闭馆时间及放映内容,进馆之后才能看到天体运转等相关的科普内容,所以教材的编写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即先学习24时记时法,再学习年月日,这种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学习数学的做法,可谓是本单元的一大特色。

教材从情境的创设到数据的提供都是现实的、科学的。

真实的素材,引导学生解决真实的问题,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

24时计时法,认识年、月、日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

3.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同时,受到科普教育。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24时计时法,认识年、月、日。

教学难点:

求经过的时间、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和判断平年、闰年。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看练习用的小钟面,年历卡

五、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注意将数学学习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时间安排:

4课时

24时计时法---------2课时

年月日---------2课时

信息窗1:

走进天文馆----24时计时法(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过程与方法:

探究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关系,并正确的进行互相转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养成珍惜时间、守时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探究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关系。

教学策略:

使用钟面模型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式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出示一个3时的钟面)

师:

这是几时?

你猜老师这个时刻通常在做什么呢?

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显示活动的照片:

生:

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师:

其实老师是在家睡觉呢!

为什么同学们没有猜准呢?

因为老师没有说这个3时是早晨的还是下午的,所以同学都没猜对。

现在是下午2:

30,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上课)

小结:

像刚才所说的那样,在时刻前加上“上午”“晚上”“下午”等表示时段的词语,我们把这种计时方法称为普通计时法。

二、探索新知

(一)感受24时计时法的来源

1、引入24时计时法,除了普通计时法外,你知道下午的3时还可以怎样表示吗?

(可以写成:

15:

00)

你知道这种计时的方法叫什么名字吗?

(板书课题:

24时计时法)

你在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见过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的?

学生活动:

学生联系生活进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

2、感受一日24时

(1)为什么要把这种计时法称为“24时计时法”呢?

(板书:

1日=24时)你是怎么知道一天有24小时的?

指名学生汇报想法。

学生活动:

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2)感受一日=24时出示时钟:

一起来数一数一天的24小时吧!

从深夜的12时开始,时钟不断的往前走,(到了中午12时)时针正好转了几圈?

时针走了多少个小时?

时针再往前走,就开始走第二圈了。

现在是几时?

(下午1时)就是几时?

到了下午2时,就是几时?

剩下的你能接着往下写吗?

请完成练习纸上钟面的填空。

学生活动:

四人小组交流结果,并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课件上钟面剩余的时数。

(当学生汇报到晚上12时就是24时时,)指出晚上12时是一天结束,接着往下走就是一天的开始,所以这个时刻可以用24时表示,也是新一天的0时。

(4)小结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你知道了?

1天时针正好走2圈,就是24小时。

人们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来表示时刻,称为24时计时法。

师: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24时计时法,那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些什么关系呢?

你想知道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它们之间的小秘密。

(二)探究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钟面,你看到了什么?

1、根据这两个问题,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意见?

这个钟面内圈和外圈的数表示什么?

内圈和外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2、汇报:

(请一名代表说说小组讨论的结果,可以同小组的同学补充)

学生活动:

回答1:

内圈表示从0时到中午12时。

外圈表示从下午1时到晚上12时。

回答2:

内圈的数字比外圈的多了12。

小结:

内圈的数是时针走这一天的第一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0时到12时外圈的数是时针走这一天的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12时到24时

内圈和外圈的数之间相差12。

板书设计:

走进天文馆

----24时计时法

一日24小时

下午3时可以记做15时

晚上9时可以记做21时

教学反思:

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合作解决,在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中得到一些开放性的结果,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智障学生个体间的差异非常大,本班的学生既有轻度智力障碍的又有中重度智力障碍的,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巨大的差异。

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进行分层教学”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程度不同的学生承担适合自身的任务。

信息窗1:

走进天文馆----24时计时法(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知24时计时法,会较熟练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更加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关系,并正确的进行互相转换。

教学重、难点:

较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铺垫(出示一个3时的钟面)

1、师提问:

一天多少个小时?

一个时刻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法: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谁能具体说说两种不同表达方法(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

(1)在时刻前加上“上午”“晚上”“下午”等表示时段的词语,我们把这种计时方法称为普通计时法。

(2)人们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来表示时刻,称为24时计时法。

二、练习提高:

1、自主练习第一题:

指名说,尤其是下午1:

00说说转换过程。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早上5:

00下午1:

00傍晚6:

20

2、自主练习第二题:

把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8:

3017:

306:

3018:

308:

0021:

30

3、给钟面画时针:

引导分析17:

00和21:

00是时针转到第二圈,普通计时法的几时,几时时针指着几。

8:

0010:

0017:

0021:

00

4、自主练习第四题:

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5、关于时间推算的题目。

读题后分析,第一小题求一段时间,第二小题是推算一段时间后的时刻,第三小题是倒退一段时间前的时刻。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说说怎样推算出来的。

6、联系实际,用24时计时法说说自己一天的作息。

7、综合性题目。

学生思考后,明白题意,弄清水路长与时间、船行驶的速度的关系,推算出时间,求出两港间的水路长。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与巩固,学生对24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熟练,对于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掌握更加熟练,能较准确转换。

信息窗2: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时间单位:

年、月、日;初步建立大小月、平年、闰年的概念;知道各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收集材料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不同年份的年历卡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式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

老师听说呀,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说儿歌,有一首儿歌叫《太阳、地球、月亮》,还记得吗?

咱们一起来朗诵一下好吗?

学生活动:

学生朗诵: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

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师: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究竟是怎么转的。

(电脑显示三球转动图。

师生一起观看。

师:

谁能告诉大家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板书:

年)

师:

小朋友们了解的知识真不少!

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

(板书:

月)

师:

地球在绕太阳转的同时,自己也在不停地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又需要多长时间呀?

对了,一天也就是一日。

(板书:

日)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很多很多,小朋友们想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就请小朋友自己去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有没有信心?

二、自主探究

1、研究“一个月有多少天”

(1)观察、比较年历得出“一个月有多少天”

师:

要想研究年、月、日的知识,我们得学会观察年历,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找的是哪一年的年历?

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

师:

咦,我们小朋友的节日是几月几日呀?

找找看星期几?

国庆节又是几月几日啊?

又是星期几呢?

师:

刚才小朋友们由1993年的年历知道了这年有12个月,有些月有31天,有些月有30天等等,那么其他年份是不是也这样呢?

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自己收集的年历比比看,又有什么发现?

(板书:

31天: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

师:

那么谁来告诉大家30天的又有哪几个月的?

其他小朋友看看是这样吗?

(板书:

30天:

四、六、九、十一各月)

(2)大、小月的记忆方法师:

习惯上我们把每月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每月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

(板书:

大月、小月)大月有几个?

小月呢?

师:

我们怎样能很快记住哪些月是大月?

哪些月是小月呢?

有什么好方法呢?

打开书看看,书上有哪些记忆的方法?

学生活动:

(学生看书,小组交流)

师:

谁说说的?

书上有哪些记忆的方法?

拳头图儿歌当学生说用拳头图帮助记忆时,第一步:

先让学生介绍,然后演示。

第二步:

电脑显示拳头图,大家一起数。

强调:

数到凸起的都是大月,凹下去的除二月外都是小月。

第三步:

小朋友们,你数给我看,我数给你看。

师:

我们可以用拳头图帮助记忆,还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你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呢?

大家讨论讨论。

(学生发言)

师:

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编些儿歌,想些好方法帮助记忆大月和小月。

(3)练一练。

师:

刚才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记住了大月、小月,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记得牢。

九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八月呢?

师:

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老师说月份,如果是大月男生站起来,如果是小月女生站起来。

三月六月七月十二月二月

师:

唉啊,二月究竟是什么月啊?

二月是大月吗?

是小月吗?

对了,二月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个特殊月,有多少天啊?

2、研究:

“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师:

我们把二月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二月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

(板书28天:

平年二月29天:

闰年二月)

师: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书上1993年的年历,1993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呀?

你怎么知道的?

再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手中的年历卡,告诉大家是哪一年的?

是平年还是闰年?

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发言)

师:

要知道哪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都要查年历吗?

如果老师问你1925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没有年历怎么办呢?

小朋友们想知道新的判断方法吗?

师:

老师帮小朋友们统计了一张表格,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张表,有什么发现呢?

引导学生得出“四年一闰”。

师:

通常4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我们称为“四年一闰”。

猜想:

咦!

这个闰年的年份数会不会与“四”有什么关系啊?

先猜猜看,然后小组讨论讨论。

验证:

闰年的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平年的年份数除以4有余数。

小结: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判断:

1925年、2040年、1949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师:

请小朋友们再看一看1900年,它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谁说的?

师:

1900年是平年,不是闰年,为什么呢?

听了时光老人的话你就会明白了。

电脑显示时光老人对“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诠释。

得出: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师: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这句话中的“一般”能改成“一定”吗?

练习:

这几个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电脑显示)1980年1600年2001年2008年

3、研究“一年有多少天”

师:

我们已经知道一年中各月的天数,那么你能算出平年全年的天数吗?

算算看。

师:

谁能一下子说出闰年全年的天数的?

怎么想的?

(板书:

365天平年366天闰年)

三、巩固提高

1、填一填

①一年中有()个大月,()个小月。

②七月份有()天,八月份有()天。

③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④今年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辨一辨

①36个月就是3年零6个月。

()

②每年都只有4个小月。

③1400年是闰年。

()

④单月是大月,双月是小月。

()

3、想一想

一个人出生以后已经过了10个生日,猜猜他可能多少岁?

四、归纳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通过自学研究知道哪些知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很多,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共同研究解决,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解决呀?

(课后去图书室查资料、上网获取信息等等。

)那么,刚才的几个问题就请小朋友们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好吗?

板书设计:

《年、月、日》

大月31天: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

小月30天:

四、六、九、十一各月

平月28天:

平年二月29天:

闰年二月

课后反思:

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学生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不同障碍程度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课堂中提供年历卡、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生动形象的素材,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在学习年月日的基础知识中,学生的眼中或手中一刻不离年历卡,通过用眼观察,动口动手数月份、天数等简单直观的动作中学习到了一年有12个月等知识。

信息窗2: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练习)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各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注意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一、复习

1、归纳时间单位表。

(1)教师出示时间单位表。

(未填的)如下表:

时间单位

进率

12个月

大月

31天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24时

60分

60秒

小月

30天

平年2月

28天

闰年2月

29天

(2)提问:

①我们已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要求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讲。

②一年有几个月?

每月31日的有哪几个月?

每月30日的呢?

③平年二月多少日?

闰年二月呢?

④一日几小时?

一小时几分?

一分几秒?

(3)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把上表填完整。

2、复习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

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说明方法。

12301338 1978 1979

学生上台板演,集体批改纠正错误。

3、3年=( )个月   120小时=( )日

让学生独立填空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练习题

1、填空

闰年有( )天,平年有( )天。

1900年的二月有(  )。

连线:

   闰年   平年

1800 1267 1945 1949 1964

2、解决问题:

 ①小明今年12岁了,但他只过了两个生日,那他是那年出生的?

 ②学校的棕榈树是1990年1月1日种下的,那到2003年的1月1日一共长了多少天?

 ③平年1年有多少天?

是几个星期零几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年?

3、我学会了吗?

第一题考察年月日以及平年、闰年的知识;第二题考察24时计时法和有关时间计算的知识。

学生读题后分析题意,独立思考完成。

教学反思:

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会到熟练,由听明白到理解,效果较好!

(1)1、3、5、7、8、10、12月,每月31天;4、6、9、11月,每月30天;2月份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

(2)每年天数的计算:

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年份,计算每年的天数是多少。

通过数据说明:

闰年的2月是29天。

并引导发现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

(3)闰年的判断方法:

一是根据二月的天数的判断;二是根据每年的天数来判断。

(4)引导发现公历年份与数字4的关系,既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并补充: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第三单元《小数初步认识》单元备课

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结构如下: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它与整数相比,在意义、书写形式、计数单位、计算法则等方面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里是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1—2位,小数的计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数的加减。

两个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

小数的初步认识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作准备,而在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认识小学,体会小数的特征,会读、写简单的小数,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知道以元和米作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能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

3、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简单小学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5、渗透数学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学的意义。

2、理解用元和米作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

3、在购物的情境中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探究简单小学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在具体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用元和米作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

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

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结具体的量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内容,适合学生自行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

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

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学习前摸清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小数的了解程度,把握好知识的起点。

5.收集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

四、探讨的问题

1、是否教学什么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2、是否需要沟通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3、是否归纳出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4、整数与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如何处理好些?

五、课时安排:

5课时

小数的意义(1课时)

比较大小(1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课时)

练习复习课(2课时)

信息窗1:

客厅和儿童书房里的小数----小数的初步认识(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认识小数并理解小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式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

1.我们都学过那些数?

举例说明。

(整数、分数)

2.你还见过那些数?

(小数)

3.你在那里见过?

(学生举例,教师可以适当出示:

如出租车的计价牌、商场的价签等。

4.你对小数还有那些了解?

你想知道有关小数的那些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小数的意义,产生,与整数、分数的关系等)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产生.

  ①口算:

10÷10=    1÷10=

      100÷10=   1÷100=

      1000÷10=   1÷1000=

教师提问:

你能说说两组题有什么特点吗?

  ②学生活动:

分组测量课桌的长与宽.(利用直尺)

教师提问:

从测量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

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除了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小数.

2.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①根据图意,填出对应的分数.

  ()米()米()米()米

 ②教师出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分米,是()米;这样的3份是()分米,是()米.

 ③教师指出:

1分米=()米,也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米,也可以写成0.3米.

 ④教师提问:

你能将刚才填写的另外两个分数改写成小数吗?

(米=0.5米;米=0.9米)

 ⑤教师小结:

你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⑥教师提问:

0.2米表示什么?

0.8米呢?

你再说两个一位小数,并说出他们的意义。

(2)认识两位小数.

猜一猜:

你能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吗?

学生活动:

学生大胆猜测

 ①教师出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厘米,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