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 7.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254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 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 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 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 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 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 7.docx

《1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 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 7.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 论文创作说明花鸟 7.docx

1论文创作说明花鸟7

 

中文摘要…………………………………………………………………2

英文摘要…………………………………………………………………2

关键词……………………………………………………………………2

前言………………………………………………………………………3

1作品构思………………………………………………………………3

1.1创作的内在情愫……………………………………………………3

1.2构思中对于生活的延伸和感悟……………………………………4

2创作中画面的构图设置与色彩运用………………………………5

2.1创作中画面的构图设置……………………………………………5

2.2作品中画面的色彩安排……………………………………………5

3技法处理………………………………………………………………6

结论………………………………………………………………………6

参考文献………………………………………………………………7

致谢……………………………………………………………………8

 

摘要:

红色的中国结因为她非常精致的外观,强烈的中国文化内涵,一直受大家欢迎,在中国每逢佳节,总会挂上中国结借以表达喜悦的心情。

而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也一直是从古至今文人墨客表达自己的绝妙题材,也代表着中国的历史文化。

我一直想画一幅带有浓郁中国风的中国画,来表达一种喧嚣中的宁静,中国结与梅、兰、竹、菊都是中国悠久历史的代表。

在这个节奏很快的社会中,人们很少能停下自己的脚步,寻找内心的那一份宁静,希望他们能从我的画中寻找到。

Abstract:

RedChineseknotbecausesheisverydelicateappearance,strongChineseculturalconnotation,hasbeenwelcomedbyeveryoneinChinaduringthefestiveseason,therewillalwayshangChineseknotinordertoexpressthejoyoffeeling.Chinesepaintingofplum,orchid,bamboo,chrysanthemumhasbeensinceancienttimesmenofletterstoexpresstheirwonderfultheme,butalsorepresentsthehistoryandcultureofChina.IhavealwayswantedtopaintaChinesepaintingwithastrongChinesestyle,toexpressakindofhustleandbustleinaquiet,Chineseknotandplum,orchid,bamboo,chrysanthemumhistory.Inthisfast-pacedsociety,peoplerarelystoptheirownpace,lookingfortheheartofaquiet,hopetheycanfindmypaintings.

关键词:

工笔花鸟;梅兰竹菊;瓷器;鸟笼;中国结

Keywords:

Flowerandbird;Merlin,;bambooandchrysanthemumPorcelain;Birdcage;Chineseknot

 

前言

工笔花鸟有着悠久而长远的历史,是中国艺术宝库中一颗明珠,是中国画中的一个重要的流派。

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商周的青铜器上以至于战国的帛画上都可以追寻到它的足迹。

几千年来,工笔花鸟画人才辈出,两宋时期,由于皇帝宋徽宗的提倡与积极参与,工笔花鸟盛极一时。

近年来,工笔花鸟在中外文化交流的碰撞中,当代工笔花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新人辈出,浩如繁星。

1作品构思

1.1创作的内在情愫

从古至今,梅兰竹菊也一直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发自己情操的事物,并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诗词画作中。

“四君子”题材始终伴随着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在他们心中梅花,冲寒斗雪,冰清傲骨。

兰,清雅幽香,芳草自好。

竹,虚心劲节,高风亮节。

菊,凌霜而荣,孤标傲骨,是君子的化身。

古人把自己的一种人格力量,道德情操和文化的内涵统统都注入到了“四君子”之中,通过其寄托理想,实现人格追求和个人价值观。

因此”四君子“成为了古人托物言志,寓兴自我,展示自己高洁品质的绝佳题材。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画作。

南北朝时就已经开始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画梅逐渐成为了种风气,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首创了墨梅,他用水墨深浅来表现梅的傲骨冰清,此后扬补之在这种画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创造出一种双勾法来画梅花,让梅花高雅纯洁,野趣盎然。

到了元代时期,最出名的画梅大师应首推王冕,他自号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花繁花密蕊,给人一种热烈,积极向上之感,他的代表作是《墨梅图》,用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致的笔触,准确的传达出了梅花的冰清傲骨。

而兰被表现于画中则比梅花晚,大概始于唐代。

到了宋朝。

画兰花的人陆续多了起来,到了南宋初,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因为画兰而被世人同称为墨兰大家。

到了清代,就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最为出名,他尤其喜欢画山中杂乱的野兰,他的风格劲峭,其代表作为《兰竹图》。

竹被表现于画中和兰花相齐,也开始于唐代。

当时的唐玄宗,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喜画竹。

到了宋代,苏轼改进了画竹的方法,把枝干、叶均用水墨进行绘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被。

在元朝以后,画竹名家辈出,郑板桥的画竹堪称一绝。

菊花入画则相对稍晚,大概开始于五代时期,比起梅兰竹来说,表达菊的题材相对于来说就少得多。

明代最具有盛名的画家是陈淳的《菊石图》,他的作品虽只表现了一花半叶,但是淋漓疏爽。

中国结起源于中国旧石器时代,它在最初是用作缝衣打结的,渐渐地发展到汉朝时期成为了礼仪记事,在演变成如今的具有浓郁中国气息的装饰手工艺。

周朝时,人们随声佩戴由中国结与玉佩作为装饰。

战国时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

一直到清朝时期,中国结开始流传于民间手工艺,当时已经用于室内装饰,亲友间赠送的礼物以及个人的随身饰物。

在民国69年的时候,台湾的一群热爱结绳艺术的爱好者一起整理研究,因为精致的外观,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与审美观念,被称为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

中国结与梅兰竹菊是我一直很钟爱的,我一直想着中国结与梅兰竹菊,是否能够结合起来,运用工笔画的表现形式传达一种宁静雅致的意境,我一直在思考和酝酿,经过和老师的讨论和研究后,故就形成了我的创作作品《花语·君心》。

在我的创作中,我运用了中国传统的中国结元素,和具有代表性的“四君子”题材。

中国结是中国元素的代表,它有着中国元素的概念,“四君子”代表着中国人的气节与情操,代表中国画的文化的沉淀。

在造型上,运用中国传统的中国结与梅兰竹菊相结合,在色彩因素上,运用古朴典雅的色彩基调营造出宁静祥和的状态。

力图运用具有中国色彩的因素,来表达出心中的那一份古典气质的宁静。

把梅兰竹菊作为主体,最后用中国结穿起来形成挂饰的形式。

1.2构思中对于生活的延伸和感悟

浓郁的传统元素是人类五千年文化的一种传承。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逐渐淡化,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越来越少,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技艺正在逐渐流失。

随着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慢下来享受生活,品味传统。

人们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异化。

人类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愈来愈失落了精神家园和固有的文化栖居。

我的创作《花语·君心》系列作品,通过艺术的传统的表达表现,试图使中国传统的梅兰竹菊与中国元素呈现在人们面前。

同时,梅兰竹菊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在大家面前。

在创作中,利用中国结挂饰与梅兰竹菊相结合,试图在形式上做到突破,让中国传统元素与当代装饰形式结合。

这次的创作是对中国传统的一种追忆,让观赏者在浓郁的中国传统中寻找一片宁静的乐土。

2创作中画面的构图设置与色彩运用

2.1创作中画面的构图设置

我的创作中,我试图想给观赏者呈现出宁静雅致的基调氛围,在梅兰竹菊四幅画中,颜色统一而有所区别,让四幅画既是一个整体又有所独立,四幅画的颜色我基本采用朱红色,青色,石绿色等古朴颜色,营造出宁静古朴的颜色基调。

在宁静的画面中只有梅兰竹菊在独自静静盛开着还有一只鸟儿在盼望着自由。

整个画面一个分为四个菱形,分为大小两个层次,大的边长为62cm,小的边长为58cm。

全幅中共有四个画面,分别有梅兰竹菊,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的寓意。

第一副画中上下两角是古朴的雕花栏杆,画面中一个鸟笼静静的挂在那里,里面什么都没有,鸟儿似乎还在眷恋外面的世界,仍然没有回来,在鸟笼的右下方两朵菊花在青花瓷瓶中静静的绽放着,等待着鸟儿,宁静淡然。

一花一鸟就是我这幅画中的主体。

第二幅冬天来了仍然是那个地方,简单古朴的雕花栏杆,冬天来了,鸟儿已经回到了这个家,外面的风雪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仍然在等待春天的到来,鸟笼下方青花瓷瓶里的几只梅花在独自开放着。

第三幅春天来了,鸟儿欢快的飞出了鸟笼,在花的周围欢快的飞着,它在竹子中盘旋着,瓶中的竹子孤傲的插在青花瓷瓶中。

第四幅夏天来了,鸟儿飞走了,只剩下空空的鸟笼,盆青花瓷盆中的兰草静静盛放。

四幅大小不一的画面有纯红色的中国结串联而成,形成一个中国结挂饰。

2.2作品中画面色彩的安排

画面中我的雕花栏杆采用朱红色平涂,还原古代古朴的雕栏。

而鸟笼采用浅黄色,同样采用平涂的手法。

鸟笼中的鸟儿用灰褐色着色,鸟儿画虚一些,突出花瓶与花,采用工笔花鸟画鸟的方法,花瓶用白色分染,花瓶中的花采用分染的方式,这幅画中,花瓶与花是这幅画的主体,是整幅画中的亮点,极其重要。

整个画面颜色淡雅古朴,颜色不会亮眼夺目,给人一种安静恬淡的画面氛围。

3技法处理

《花语·君心》这幅作品是由上下栏杆,鸟笼,鸟,青花瓷瓶,和梅兰竹菊组成。

上下栏杆:

在白描方面:

要注意轻重虚实、快慢徐疾、转折顿挫等变化。

所以在勾栏杆的线条时要注意用笔的力度,使用中锋。

上色方面:

我采用的是平涂法,平涂法是将色调统一的颜色,均匀的涂在画面上,部分浓淡深浅,也没有明暗,不强调凹凸变化,讲究平整光洁。

先用墨色由淡至浓,一遍一遍上色,在用看似质朴的朱红色和石绿色平涂在栏杆上,在画时注意需要不急不躁,一遍一遍上色,才能让栏杆有厚重感。

鸟笼:

在白描方面:

由于鸟笼是木制的鸟笼,但是由于鸟笼在勾线时,线条很多而且要求直线条流畅,在勾线时一根线尽量不要断,干湿适宜。

上色方面:

依然先用墨色平涂上即便色,淡会比画栏杆时少上几遍色,在用浅棕色平涂,用笔均匀。

相较于鸟,鸟笼要刻画突出一些。

鸟:

白描方面:

根据不同的部位线条处理方法都不一样,在画坚硬的鸟嘴和脚时,用中锋挺拔的圆润的笔法表现,在画羽毛时用笔稍稍放松轻柔。

因为鸟笼需要处理虚一些,所以在勾鸟羽毛时需要很轻。

上色方面:

由于把鸟处理虚化,所以上色时要但一些,在刻画要注意鸟和鸟笼的关系。

青花瓷瓶:

白描方面:

勾线时需要用中锋,墨线需要极淡,笔的水分较多一些。

上色方面:

把白色用笔均匀的平涂于瓶身,在画瓶口要深于瓶身。

梅:

树干:

线条中偏锋带枯的笔法,边勾边皴擦。

上色方面:

运用赭墨色平涂,趁还没干时涂上赭黄,阴暗面涂上墨绿,深谙面涂上墨色。

花:

勾线时用色较淡,在上色方面用曙红分染逐深递染。

兰:

叶子方面:

任然用墨色上几遍底色,然后在用草绿加赭石分染逐深递染。

花方面:

用浅绿色淡淡的在深处上几遍,然后在用白色平涂。

竹:

先用墨色染底色,再用花青加藤黄分染逐深递染。

菊:

一个以紫灰色为主要基调,一个以黄色为主要基调。

结论:

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探索适合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是快乐的事,在创作中对自己有一些大胆的突破有一些大胆的尝试,不时的思考一些问题,在精心准备之余,寻找突破,中间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许多时候画着画着就止步不前了,总想着创新,从而导致画面脱离了传统也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因为平时没能太认真的多练习,所以画起来很不顺手,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和自己思索后得到改善,现在知道创新不是对传统的丢弃,而是一种继承和生长,大学四年很少这么认真的画过一张画、思考过一张画,也算是最后为大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

 

【参考文献】

[1]刘德伟.工笔菊花画法[M].天津:

天津杨柳青画社2013年4月

[2]许康铭.中国古代吉祥图案[M].湖南: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

[3]冯先铭.中国陶瓷(修订本)[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海贝视觉.中国吉祥图案集[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5]周中耀.周中耀工笔花鸟技法解读[M].天津:

天津杨柳出版社2010年

[6]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四川: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7]吴贯南.当代花鸟技法解读[M].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

[8]刘刚.中国画技法丛书工笔鹦鹉画法[M].天津:

天津杨柳青画社2009年10月

 

致谢

在匆匆忙忙中结束了论文的收笔,才恍然发现离校的日子已经悄然而至,一切仿佛才刚刚开始就已经结束。

回忆过去的四年,陪伴我的同学老师们,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充满离别的6月,淡淡的离愁充满在空气中,舍不得同学朋友与教我的老师,还有陪育了我4年的母校。

最后要感谢一直陪伴我的朋友们同学们,关心我们的老师们,给了我未来起航路上的方向,给了我自信与勇气,让我学会了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