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2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12174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2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2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2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2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2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28.docx

《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28.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28.docx

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828

8-28

(时间:

4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1.(2018·新疆呼图壁县一中高三期初考试)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解析】灭毒的蛇毒进入家兔体内后,吞噬细胞先吞噬了部分抗原,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后也会进而刺激B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开始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进入血液中,这时就可以提取分离抗蛇毒血清了。

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C

2.(2017~2018·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上学期新高三起点考试)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可产生相应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D.抗体或淋巴因子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

【解析】病毒侵入机体,需体液免疫阻止扩散,再需细胞免疫进一步将其消灭,这两种免疫的过程中分别经过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阶段,A项正确;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B项错误;记忆细胞被再次入侵的病原体刺激后,可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所以记忆细胞不能与病原体结合抑制它繁殖,C项错误;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并促进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不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D项错误。

【答案】A

3.(2018·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调研考试)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

B.血液中存在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

C.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大量抗体

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解析】人生来就有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特异性免疫,不是生来就有的,A错误;血液中存在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如B细胞等,B正确;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D错误。

【答案】B

4.(2018·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

C.效应T细胞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

D.B细胞和浆细胞(效应B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解析】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体先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扩散,然后再通过细胞免疫对侵入细胞的病毒予以彻底消灭,因此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正确;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B正确;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释放出抗原,C正确;在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中,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D错误。

【答案】D

5.(2018·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一般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

B.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T细胞和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

D.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后,病原体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A正确;B细胞受病原体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T细胞,C错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

【答案】C

6.(2018·江西赣中南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不同的肺炎双球菌具有不同的表面抗原。

给大鼠同时注射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并单独培养,提取该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和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并分别保存,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是(  )

A.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力

B.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将会产生免疫反应

C.把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

D.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只有一种出现凝集现象

【解析】每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而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大多数存在血清中,每种培养液应只能使一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率,故A正确。

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因为含有的都是抗体,不会产生免疫反应,故B错误。

不同的浆细胞都含有的是抗体不会出现免疫反应,故C错误。

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两种都会出现凝集现象,故D错误。

【答案】A

7.(2018·江西赣中南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关于DNA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疫苗导入人体能够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

【解析】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表达出抗原引起机体的反应而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故选B。

【答案】B

8.(2018·江西省莲塘市一中高三模拟)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M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B.M细胞被不同种抗原刺激时也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并产生抗体

C.E细胞和M细胞核内DNA相同,细胞质内RNA种类有差异

D.E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并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其他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解析】由图可知,E细胞为浆细胞,M细胞为记忆细胞。

T细胞和B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吞噬细胞不具备特异性识别功能,但是参与特异性免疫,A错误;记忆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异性抗原,二次免疫时,只能被同一种抗原刺激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人体内体细胞DNA相同,即E细胞和M细胞的DNA相同,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种类的细胞内的RNA有所差异,C正确;E细胞是浆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只能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无法与靶细胞结合,D错误。

【答案】C

9.(2018·“超级全能生”全国卷26省联考)人体内的T细胞分两类,第一类:

杀伤T细胞(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第二类:

辅助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Tc能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识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h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并在胸腺中成熟的

B.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

C.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出现自身免疫病

D.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

【解析】辅助T细胞(Th)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成熟于胸腺,A正确;Tc能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识别,所以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B正确;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则不能形成糖蛋白CD8,导致Tc不能发挥作用,可能出现免疫缺陷病,C错误;辅助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说明其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D正确。

【答案】C

10.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解析】浆细胞产生的物质是抗体,组织胺不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错误;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剧烈的过敏反应也会危及生命,C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11.(10分)(2018·“江淮十校”高三联考)细胞免疫中,被病毒感染的动物细胞表面会形成一种抗原复合体,能够被效应T细胞识别。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α、β(病毒α和β无相同的抗原)的遗传物质,并分别感染甲、乙小鼠。

第二步:

提取甲、乙小鼠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1和细胞悬浮液2;同时提取小鼠甲体内的效应T细胞(TC甲)和小鼠乙体内的效应T细胞(TC乙)。

第三步:

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按下表加入各种物质。

(“+”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第四步:

保温一段时间后离心分层,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α、β,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所学知识预期,一段时间后,上清液能检测出较高放射性的试管是___________,该实验的保温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免疫过程中,除了效应T细胞外,下列细胞中还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________。

(多选)

A.吞噬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记忆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考查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考查对免疫过程的理解和识记。

解答此题,可根据病毒的专性寄生特点,设计标记病毒遗传物质的方法。

(1)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细胞悬浮液和不同的效应T细胞,目的是探究效应T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2)由于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α、β,方法是:

先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宿主细胞(或动物细胞、小鼠细胞等,但大肠杆菌等细菌不行),再用上述细胞培养病毒α、β。

(3)小鼠甲体内的效应T细胞(TC甲)只能使被病毒α感染的细胞悬浮液1裂解,小鼠乙体内的效应T细胞(TC乙)只能使被病毒β感染的细胞悬浮液2裂解,一段时间后,上清液能检测出较高放射性的试管是A和D;保温时间过长,病毒可直接引起宿主细胞(或动物细胞、小鼠细胞等,但大肠杆菌等细菌不行)裂解而被释放出来。

(4)在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能识别“自己”与“非己”,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记忆细胞。

选B、C、E。

【答案】

(1)探究效应T细胞是否具有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2)先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宿主细胞(或动物细胞、小鼠细胞等,但大肠杆菌等细菌不行),再用上述细胞培养病毒α、β

(3)A和D 保温时间过长,病毒可引起宿主细胞(或动物细胞、小鼠细胞等,但大肠杆菌等细菌不行)裂解而被释放出来

(4)B、C、E

12.(10分)(2018·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段考)人工预防接种可使人获得较为持久的免疫力。

下图是接种某疫苗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物质甲是________,其合成与加工过程依次由细胞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完成。

细胞③分裂、分化形成细胞④和细胞⑤,该过程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有物质甲、物质乙和________________等。

(3)研究发现,接种某疫苗的人在几十年内对相应的病原微生物仍具有抵抗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接种疫苗后机体内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

图中首先对进入机体内的疫苗进行处理的细胞①是吞噬细胞;之后,吞噬细胞将抗原(疫苗)呈递给细胞②,所以细胞②是T细胞;细胞②产生的物质甲是淋巴因子,作用于细胞③,所以细胞③是B细胞;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细胞④、⑤,细胞④能产生物质乙(抗体),所以是浆细胞,则细胞⑤是记忆细胞。

(1)图示中,物质甲是细胞②T细胞受疫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属于分泌蛋白,所以其合成与加工过程依次由细胞②中的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完成;细胞③是B细胞,受到抗原(疫苗)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后,细胞③可增殖、分化形成细胞④(浆细胞)和细胞⑤(记忆细胞)。

(2)人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有物质甲(淋巴因子)、物质乙(抗体)和溶菌酶等。

(3)接种疫苗后,机体所产生的记忆细胞能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并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所以接种某疫苗的人在几十年内对相应的病原微生物仍具有抵抗力。

【答案】

(1)淋巴因子 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细胞③受到抗原(疫苗)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 

(2)溶菌酶 

(3)接种疫苗后,所产生的记忆细胞能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并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13.(10分)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病因是由于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

如图甲为艾滋病感染者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_病。

被HIV病毒侵染的T细胞产生于骨髓这一免疫器官,并在____________部位成熟。

除上述免疫器官外人体的免疫器官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个)等。

(2)人体感染HIV后,HIV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原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囊膜蛋白(Gp120,Gp41)抗体等多种抗体,大部分HIV被抗体消灭。

图乙是抗体形成的一般过程,写出以下字母代表的名称:

e________;g________。

(3)艾滋病感染急性期会出现持续多日的发烧症状,此时患者的体内产热量________(填“>”“=”或“<”)散热量,此过程中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

(4)从图甲可知,HIV浓度在第9年达到了峰值,患者此时通常会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T细胞在胸腺内成熟。

人体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脾。

(2)图乙中a为吞噬细胞,b为T细胞,c为B细胞,d为浆细胞,e为记忆细胞,物质g为淋巴因子,物质f为抗体。

(3)“艾滋病感染急性期会出现持续多日的发烧症状”,说明该患者此时的体温居高不下,体内产热量=散热量。

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4)免疫系统能够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原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答案】

(1)免疫缺陷(免疫失调) 胸腺 淋巴结、扁桃体、脾

(2)记忆B细胞(记忆细胞) 淋巴因子 

(3)=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4)监控和清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