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docx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1立志篇
1.1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
1.2失败的思维方式
1.2.1高考思维
1.2.2被动思维
1.3悲壮的学习方式
1.4你的身价是多少?
1.5正确地浪费剩下的时间
1.6总有更值得做的事情
1.7做研究的兴趣
1.8关于工作
2访谈集
2.1为了留学而出国
2.1.1为什么要出国?
2.1.2出国读什么学位什么专业?
2.1.3出国都有哪些步骤
2.1.4为了申请出国,大学期间需要准备什么
2.1.5警惕出国中介
2.2做真正的研究
2.2.1合理的研究态度
2.2.2区分上学与研究
2.2.3知识积累
2.2.4衡量学术价值
2.2.5一些常见误区
2.3管理者的智慧
2.3.1御人先御己
2.3.2培养团队
2.3.3重在参与
2.4认识设计类课程
2.4.1进度控制
2.5保研者说
2.5.1明确目的
2.5.2需要做些什么
2.5.3硕士之后
2.6小心项目的陷阱
2.6.1辨别项目的质量
2.6.2选对导师
2.6.3团队与合作伙伴
2.7破解留沪政策
2.7.1面对户口,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态
2.7.2户口审批制度是否规范?
2.7.3分!
分!
学生的命根!
2.7.4其他琐碎问题
3生存技巧
3.1选课原则与选课技巧
3.1.1我是否一定要选二专?
3.1.2选课选什么
3.1.3广占坑,占好坑
3.2人文、经管类课程
3.2.1必修类
3.2.2选修类
3.3突击备考
3.3.1注意复习范围
3.3.2三天冲刺
3.3.3考试结束后
3.3.4复习箴言
3.4正确解读成绩算法
3.4.1GPA制度概览
3.4.2伟大的选修课
3.4.3理性挂科,合理重修
3.4.4风险与收益并存
3.5旁门左道
3.5.1开学前两周的点名
3.5.2理解“免听”
3.5.3形势政策考试
3.5.4物理实验
3.5.5学术灌水
立志篇
1.1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
Youtrustinthelord;yourassbelongstome.Welcometo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
各位同学们,在本书的开始,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一个消息。
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
在此,我无意争论是否复旦、中科大、或者清华、北大是否比我们崩溃的更少一些——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我只是看到了无数充满求知欲、激情、与年轻梦想的同学们,将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满希望与信任地交给大学来塑造。
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在当今流水线式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就像廉价的零件一样被生产出来。
因为数量巨大,没人会对每一个人的教学质量负责。
领导不会为你负责。
对于一个争做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型学校,管好科研,管好实验室才是当务之急。
相比之下,本科生教学显得无利可图。
教授也不会为你负责。
拉到足够的经费发表足够的论文,满足学院要求才是生存大计。
要说管学生,也肯定先要管好自己实验室的硕士博士,而非那一百多人大课堂里的某个本科生。
就算是科研任务不太重的一些任课教师,他们也不会为你负责——学不懂?
那是因为你智力低,要么就是自己底下不用功。
为什么跟你一个班上的某某某同学,人家就能懂?
诚然,就算是老师上课说孟加拉语,一个班上也非常有可能冒出一两个翻翻书看看图就能学到八九不离十的同学(或者根本就是以前学过)。
真正在课堂上口传心授的教学,其质量是不会有人过问的。
教学评估会考察实验报告式是否合格,出勤率是否够,但是绝对不会考察上百人的班上到底有几个听懂了的。
试想一下,每个学院每个系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每人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接受力,我们怎么可能去指望一个统一的“教学培养计划”强制应用在每个人头上的时候,能够产生效果?
好比说食堂师傅炒一大锅菜给上千人吃,我敢说我分到的那盘,不是炒糊就肯定得夹生。
所谓“教学培养计划”,其科学性必须经过教育权威的论证。
然而现实中塞给我们的推荐课表,却让人失望。
且不深究选修课的分类、学分、毕业条件每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使得不少同学毕业前夕竞相奔走;甚至连两门相依赖课程的教学先后顺序都搞错过,这样的教学培养计划,实在让人难以信任。
而对于具体课程,教学大纲的陈旧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以“教学经验”的名义,十年用同一本教科书是可以理解的。
甚至我们可以容忍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广受诟病的古典残留物(例如《线性代数》中的Cramer法解方程)。
但我们无法容忍对于一门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新兴学科,我们的教科书竟然可以只涉及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技术”!
这样的课程,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延续下去,从根本上讲是因人设课——开设相应课程是为了不让部分教师下岗。
这也无怪国外有华裔学者实在看不下去了,拍案疾呼道:
“中国大学,怎么那么盛产‘活化石’!
”。
1.2失败的思维方式
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被一路教育过来,内心中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独立理性思考能力早已是消耗殆尽。
失败的思维方式有无数种,我们在此只列举一些在周围同学中最广为存在的想法。
1.2.1高考思维
我们的体制总倾向于用一个量化的分数来概括衡量一个人。
这一体制在高考中登峰造极。
在大学里,我们也会面临无数定量的评分机制:
从各科考试、综合测评、到毕业出国、读研、留沪工作...都少不了和分数打交道。
面对这些分数,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
如果一个人把政策评分作为自己的至高追求,那么他就是这个政策的牺牲品。
就算你把课本上的内容搞得再烂熟,绝不代表你真正对这门课能有什么理解(相反,那些真正理解的人,却不一定能针对考点答出高分)。
请务必牢记:
大学四年留给你的是你的人生,在你毕业之时,那一串苍白的分数其实就已经作废了。
1.2.2被动思维
无论做什么,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
每天迫于生活压力,毫无主见地忙碌着,可称得上人生一大悲哀。
在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为什么要上课?
也许是因为问题本身太过浅显,以至于我们甚至懒于思考。
但我们之中又有谁真正有效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怕老师点名”、“为了抄笔记作业”、“记录考试重点”...这些话,充其量只是我们被迫上课的借口,却不能成为我们心悦诚服去上课的理由。
真正能成为我们上课理由的,只有我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望。
如果是否上课对你的考试成绩影响不大;如果我们感兴趣的知识不在学校的课程表上;如果上课学习的效果足够差,效率足够低,以至于通过自习,能够在更短的时间掌握知识;那么你还需要去上课吗?
1.3悲壮的学习方式
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直到现在还在我们的身边不断上演。
据说每天在新、东上中下院和图书馆都有几千人在自习。
学生趴在山一样高的习题集边上苦苦奋斗,绝对是我校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的亮丽的风景线。
挖空心思研究解题技巧的学生们,与同样挖空心思研究出题技巧的老师们,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环。
在二者日复一日的机械劳动中,我只看到纸张、电力,以及粮食不断被浪费,却看不到中华之崛起。
我无意全盘否定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但这份精神充其量只能称为悲壮。
我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掌握的那些考点、技巧,在真正的知识殿堂里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
哪怕我们特征值求得再熟练,积分积得再复杂,中国的载人飞船也不会因此而顺利上天。
我手上一本1300页的数学手册,上面记录了人类文明从远古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主要数学成果。
而我校高等数学教材(上下册)所涵盖的内容,不超过其中的130页。
一个真正有志于建造科学大厦的人,是不应抱着一块儿砖头精雕细琢的。
学习最需要的,不是悲壮的毅力,而是对无限未知的渴求。
最终来说,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后继的知识铺垫,以及培养创造性的思维。
所谓有效率的学习,应当是以最高的效率获取知识,服务这两个目标。
从现状来看,我们想要把什么都搞扎实的学习习惯,其效率是极端低下的,而在我们通过大量习题,最终扎实掌握的信息里,有效的“知识”却又是如此的少。
今天,你学了多少?
1.4你的身价是多少?
在校期间做些兼职赚钱越来越容易。
我经常可以听到同学们不无羡慕地议论某某同学在外头打工挣了多少钱。
看着周围朋友们一个个都有钱了,不少同学也都行动起来:
有本事的去跨国大企业,拿着连全职员工都嫉妒的薪水,还能捞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经验;没本事的也可以通过学校安排勤工助学,或者出去做家教(作为交大学生,至少还有高考这个特长)。
的确,在读期间能做一些兼职自食其力,月薪几千是一件既让人自豪,又非常实惠的事情。
但我们现在真的是时候“投笔从职”吗?
我不知道各位交大学生是否考虑过高中毕业直接参加工作。
没有?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削尖了脑袋参加高考,挤进大学呢?
我想“学习好”,或者“爱学习”并不是借口,因为我们当中很少有人会因为“热爱游戏”而投身职业电子竞技的军团,也不会因为“善于做家务”而放弃大学去应聘小保姆。
从本质上说,绝大部分同学们之所以选择大学毕业后再参加工作,是看上了更加体面的薪资待遇——大学毕业之后,我们的劳动会变得更有价值。
在此,请不要提及所谓“劳动平等”之类的错误观点。
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从来都不是均等的,而且不同行业的劳动早已明码标价了。
在这里我无意进行详尽的行业调查,仅举出身边的一些案例供参考:
•一般企业运营管理培训讲座,主讲人出场费约为5000−10000元一场
•跨国投资银行分析师月薪约合70000元人民币
•一般一所美国大学提供的奖学金约合人民币每月15000元
•北京新东方讲师的课时工资约为500−1000元
•我校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5000元
•高中生家教的市价约为每课时40元,但有朋友指出,家教工作中,实际备课、来回路程所花时间与上课相当,甚至更长。
•我校勤工助学在不同岗位价格略有差异,基本工资按上海市2008年3月民生保障政策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核发,每小时8元
•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为960元/月
我根本不需要列出更为悬殊的价码差距。
这样的现状已经足够那些正在(或者正准备)投身打工大潮的同学对号入座,反观自己劳动的档次。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对自己的能力和将来的身价有一份清醒而客观的期望。
在面对各种兼职的时候,我们必须先说服我们的自尊:
参加这样的工作,我们是不是正在以过于低廉的价格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在交大,大多数同学家中没有许多房子也没有许多车,但他们是幸运的,至少有家庭可以负担他们在校期间的开销,不需要同学们为了筹措生活费,一边上学一边廉价地出卖自己宝贵的时间。
所以,对于生计无虞的同学们,我们更应该做的不是为了蝇头小利在最底层的劳动中苦苦挣扎,而是应当积极地利用这份时间来提高我们的身价,为今后出卖高价值劳动创造机会。
1.5正确地浪费剩下的时间
如果说,毕业文凭是一项增值服务,那么大学四年就是一笔投资。
说到投资,请大家设想象下,如果你手上现在有五百万现金,你打算如何投资?
也许你会拿这笔钱炒股炒房炒汇炒基金,或者是开公司开厂房倒买倒卖做生意。
但我想,我们这样年纪的人,很少有人会认同把那笔钱换成金银珠宝,放到保险箱里存起来。
当然了,看近年通货膨胀的架势,把钱存进银行吃到的利息估计还赶不上贬值的速度。
我们之所以不认同换金银保值的想法,是因为我们知道,拥有这笔财富不应意味着坐吃山空,它们应当蕴含更大的力量,带来更广阔的机遇,在我们的操纵中产生出更为丰盛的回报!
相比宝贵的青春,我们在上学期间所需要的学费和生活开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真正投下的有价值的筹码,是时间。
面对着足以改变你人生轨迹的黄金时间,你是否感到了它的沉重?
你又是否想过要如何计划这笔巨额投资?
如果你是一名乖孩子,每天从早晨开始好好上课,好好做作业,好好预习、复习,直到熄灯时间好好睡觉,过着这种积极健康,平稳中庸的生活,但是缺乏有效自我支配的生活(如果按照学校的规划,你会发现你可以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少得可怜)。
那么,你这样退守下去,无异于把自己的青春放在保险箱里让他随着时间而凋谢。
我们必须牢记这样的黄金规则:
平庸的生活方式是麻醉药。
他只会束缚你,让你没有作为,甚至没有出息地度过大学的四年。
无论你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哪怕任何事情都不做,时间也会从我们的身边溜走。
我们必须一日三省问自己,今天的时间是否过得有价值。
一般来说,一项任务的价值,取决于它在时间尺度上的作用效率。
花同样的功夫,我们应该尽量多做那些对整个人生都产生正面影响的事情,少做对中期的未来产生影响的事情,不做那些只对近期产生影响的事情。
当然,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是最应该避免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花适当的时间锻炼身体能让我们终身受益,值得做;但是即便只花同样时间,我们也不应该打游戏,因为那只能获得转瞬即逝的空虚的精神愉悦。
其实,何止是体育锻炼与打游戏。
我们上课、学习、考试这些事情是否真的值得去做,也都必须经过理性而批判的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有不少同学是为了GPA而上课。
这些同学的错误在于,首先他们没有意识到,有许多提升GPA的办法比上课更为有效。
关于各种方法具体的实施,请参见第三章《生存技巧》;同时,这些同学更没有想过GPA本身是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们很遗憾地承认,由于舆论的导向,GPA几乎成为了我们大学的一切。
在短期,它绝对是重要的。
除非你要保研或者转专业,其余的情况下GPA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尤其对于出国的同学们,成绩的作用已经被过分夸大了。
关于这一点,在《为了留学而出国》一节还会详细讨论。
如果把目光放得稍微长远些,哪怕只是毕业后一两年,GPA就会贬得一文不值。
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了这一块“敲门砖”而折衷了我们的远期目标?
安排时间道理真的很浅显:
成功人士往往会津津乐道于他们在校期间锻炼出的专业素养,但几乎没有成熟(甚至不需要成功)的人,喜欢炫耀自己当年高数考了年级第一。
在另外一些时候,我们会给“上课”找一个更加堂而皇之的理由:
学习知识。
关于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所关注的所谓“解题技巧”,我已经不想再作赘述。
简而言之,上课中,我们获得有用知识的效率是如此之低,以至于任何一种有效的自习方式都会轻松地获得更大的回报。
打比方说,一个学期的英语课,每周四节共计48小时。
在课堂上,我们有一半时间要忍受台上同学支离破碎的英语。
然而,花同样的时间,一个智力正常的同学完全可以熟练背诵2000个单词(这个数字是根据广大GRE考生的备考状况进行的保守估测)。
这2000单词足够让你的英语水平整体上一个台阶。
敢问,一个学期的英语课,你又能学到什么呢?
最多不过是熟练背诵那本来就已经很寒碜的课文而已。
当然,英语课只是例子,你会发现你身边几乎充满了更值得谴责的例子,其中不少比英语课更甚。
这些事情经常会包括(但不限于):
•学生会议。
几乎所有的学生会议,无论是在大礼堂举办的全校大会,还是社团头目临时占用教室举行的小规模会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毫无效率可言。
•毫无组织的学生活动。
通常在无组织的集体活动中,等人、闲谈总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
甚至让人怀疑活动的主题就是等人和闲谈。
•费时费力不讨好,但是碍于面子不好推脱的临时工作。
学校很多老师或者学生领导,喜欢把人当壮丁使唤。
但是你要时刻清醒,你的身份不是临时工。
“帮忙救急”和“工作”这两个概念必须区别对待。
我们应该对计划时间下的工作量有足够认识。
小到一小时、一天,大到一个暑假、一个学期,或者是大学四年,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为不能完成计划自责是最基本的要求。
所谓的牛人和大多数庸人的主要差别,一方面在于有没有时间可以利用;再一方面,就是时间的利用率。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紧迫感,以保证时间不被虚度。
只要你能把在校期间的时间正确地加以利用。
不需要超人的天分——甚至不需要特别努力,你都有望在你的专业领域里出类拔萃。
1.6总有更值得做的事情
当我们迫于学校的教学计划,被迫选一些看上去比较没用的课程时,总会听到一些充满善意的劝慰:
“这些知识多学一些也没有什么不好,没准哪天就能用得到呢!
”这种话乍听起来仿佛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谎言。
连高中教学都已经文理分家,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当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划。
令人遗憾的是,学校教务部门经常异想天开地把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课程推到我们面前,以为让机动学院的学生同时掌握心理学和化学实验,就能打造出所谓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之所以拒绝学习那些对自己不是特别有用的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对我们的价值太低。
事务对我们都会有影响,其价值必须定量,而非定性地讨论。
出去义务扫马路可以陶冶你的情操,还可以锻炼身体。
坐在家里背单词背一天你可以学会数百个新单词,提升英语水平。
按照上面提到的“善意的逻辑”,这两者各有好处,仿佛难以取舍。
但是我想在实际操作中,不会有人认为前者对你的益处更大。
说道理大家都清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总能见到某些组织的头目派手下同学站在食堂门口发传单,以“锻炼大家的社会实践能力”。
我们也能见到不少同学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学了许多与自己职业规划毫无关系的课程,美其名曰“扩充知识面”。
在打着各种华丽口号的诱惑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并且时刻告诫自己总有更值得做的事。
1.7做研究的兴趣
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进行独立研究的时候,你最需要的,是兴趣。
不要说,“有研究经历好出国”,不要说“没什么其他好出路所以选择做研究”。
浩然高科技大楼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没有兴趣的徒劳坚持通常是很危险的。
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只有对一门学科的喜爱,才能成为你唯一和全部的动力。
这个喜爱不应当是抽象的,喜欢某门学科和喜欢某项运动从道理上很相似:
比如你说喜欢篮球,你一定不会是因为看到那个球在地上滚就觉得很兴奋,而是因为你对篮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有足够的了解,所以才喜欢打,或者喜欢看篮球。
喜欢一个学科也是一样,无知的兴趣一定是苍白的。
走进一个学科之前,最先应该知道的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不应该被广告一样的花哨演示糊弄住。
开始搞研究,并不必然意味着你要和学校里一个实验室有行政上的关系。
真正扎实的认识应当是从阅读和学习中开始的。
你可以试着去看这个学科最新的影印版教科书。
(顺便说一下,在绝大多数高新技术领域,对于教科书的选择,我们能接受的下限是外文作者的中文翻译。
尝试阅读所谓国内专家的专著只会让你的思维变得更为混乱)如果在大致看完这些书籍之后,你还能保持之前的热情,那么我非常鼓励你尝试进入该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去做研究,那么你从一开始就应该期望着自己能够做出影响到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原创性工作。
绝对不要随便跑到研究小组里给人端茶倒水,指望着通过打杂来获得一段所谓的“研究经历”,或者是一篇文章第N作者的署名权。
在研究过程中,相关知识不够没关系,数学不好也没关系;但是无论如何,你需要保持一个独立思考的心态。
如果有好一点的工作,可以发牛一点的文章;价值略低的工作也有名气小些的出版物可以发表。
但归根结底,发表文章需要的是你的原创性思考。
至于那些一年上百篇论文的高产教授和一年数十篇论文的高产学生们。
我们只能很遗憾地说,他们的工作是不值一提的垃圾,这种人的存在,简直就是丢中国人的脸。
1.8关于工作
在第一章结束之际,有些同学可能已经发现,我们在本书中强调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学术研究。
很不幸,由于本书的主要作者们都没有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因此我们无法给出一个明晰的对于工作的准备纲要。
而且,由于“参加工作”这个方向并不像“搞学术研究”那样,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和标准。
研发类、管理类、市场类、测试类等工作对个人的要求有巨大的差异。
我们不可能覆盖到每一个工作方向的具体准备方式,只能希望准备毕业之后继续工作的同学,仔细思考自己四年大学的计划和未来的人生规划,合理利用时间。
我们非常自信的是,这本书也肯定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很多启发。
访谈集
2.1为了留学而出国
2.1.1为什么要出国?
在饮水思源BBS的goabroad板上,诸如“我要出国,请问应该做什么?
”之类的问题已经屡见不鲜。
但令人失望的是,关于出国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提及:
我为什么要出国?
为什么要出国?
出国有什么好?
背井离乡,远离熟悉的生活熟悉的文化,去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是为了什么?
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懵懵懂懂地随着人流远赴海外,就像当年的淘金热潮一样,因为看到别人手中金灿灿的金子而远赴阿拉斯加,却不想想别人凭运气拿到的东西,你也一定能拿到么?
我认为,出国读书的人主要考虑了下面两个原因:
一个是国外的教育质量高,学术水平好;另一个是国外的生活条件好,希望借读书而定居海外。
当然,在出国人群中,还存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非主流原因,比如因为男、女朋友出国了,于是为了追寻爱情要远渡重洋;比如邻居亲戚都出国了,为了给家里给祖上争口气,咱也要出去走一圈。
各种各样的理由不一而足,不过,我们希望你拥有的是一个“积极”的理由,也就是说,你是为了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而选择出国这条道路,而不是因为你厌倦了当前的生活、想逃避现状而走上这条道路。
在出国的问题上,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心理是极其可怕的。
如果在一个对你的血统没有歧视的国度里,在一个竞争并不算激烈、甚至生活上还称得上有保障的社会中,在一个对你来说没有任何语言、文化障碍的环境下,你都算不上一个成功者的话,你有什么资本可以奢望在出国后,自己能够摇身一变,以胜者的姿态生存下来?
你又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失败?
你怎么就那么自信地说因为我在国内做不好,所以我出国就能做好?
成功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成功方式,但是失败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完全相同的失败方法。
海的那边,一样很残酷。
至于刚才提到的两个主要出国原因,我们也必须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别。
的确,国外的学术水平高,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不懂事的拟出国人员们几乎不会怀疑这一点。
而且若不是有国外先进的教学体系做对比,我们也不会写出这样一本手册来历数交大方方面面的问题。
国外的卓越的教师队伍、自由的研究氛围、丰富的研究资源,都使国外的大学成为我们所热切向往的治学圣地。
不过,在茫茫的申请的大军中,又有几个纯粹是为了追求知识而出国留学的呢?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你高考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高中知识么?
显然不是——你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怀疑这一点的人请你想一下你做过的那么多的高考模拟题或者是竞赛训练题,回忆下你当时心中在想什么)。
那么你来到交大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么?
对于大部分人,好像也不是。
(否则你完全可以自由旁听课程,而不交学费)。
你为什么还要付每年近万元的学费来考试拿文凭呢?
答案很简单,你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书,是为了将来有好的出路好的前途。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原因,那么似乎这个出国的原因就不怎么准确了,某个环境的条件如何如何之好并不是你去到某个环境中的理由,你能从这个环境中获得什么样的成就,才是你前往某个环境的原因。
对一个人来说,事业上的成功需要很多的要素。
那么,你所追求的事业,到底是需要更多知识?
更广的人脉?
还是实践能力?
抑或是其他因素?
对于绝大多数人,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并不是那么急迫地需要学术能力来带给自己更好的前途。
若真如此,那么国外大学的学术优势对你就是毫无意义。
于是,付出大量时间,换取一张文凭就不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
用同样的时间,你完全可以积累实践经验,并锻炼更有用的能力。
高学历的文凭不是万能的,而青春实却又太过宝贵,是不是真的要下定决心毕业后读书,需要经过每个人的深思熟虑。
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更多知识呢?
当然,我们认为,那些希望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
我们不仅鼓励这类人出国,而且我们还要更坚定地反对他们留在国内深造。
在国内的学术圈里,一方面大家忙于恶性竞争:
导师划山头分派系,人际关系极度复杂,各种包括造假、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而另一方面,政府对科研的支持力度也小得可怜:
我们怎么能指望一个博士生每个月工资不到800块钱,一边饿着肚子一边做出惊人的研究呢?
这诸多的弊端,使得中国高校成为学术研究领域最差的环境之一。
想在这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