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1722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x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docx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导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

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神农本草经是第一中药学的著作;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学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医家、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派别;伤寒及温病的辨证方法及创立者。

寒凉派的刘完素(刘河间),攻邪派的张从正,补土派的李杲(李东垣),滋阴派朱震亨(朱丹溪);明清时期 :

叶天士创建卫气营血辩证理论;吴鞠通《温病条辨》 创立三焦辨证理论

4、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含义

(1)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

(2)辨证论治:

病、症、证、辨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病:

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理、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

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

症:

即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症状)及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

证:

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机体反应性、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

辨证:

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

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

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

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3)恒动观念:

动态平衡。

5、中医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行、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季的对应关系。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气和气机的概念。

气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气机,即气的运动,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气化,是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

2、精和神的含义。

精:

1、气中的精华部分;2、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份;3.专指肾精(生殖之精)

神:

①广义:

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②狭义: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3、阴阳的概念与属性划分;阴阳的相对性包括哪几方面?

阴阳:

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观念。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⑴阴阳对立制约——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制约太过: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⑵阴阳互根互用——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⑶阴阳交感与互藏——交感合和 ,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 

 “冲气以为和”是说阴阳二气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 。

阴阳互藏是构筑阴阳双方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⑷阴阳消长 阴阳互为消长 阴阳皆消皆长 

 根本原因:

阴阳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

⑸阴阳转化 :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自和与平衡——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  

 ⑹阴阳自和与平衡——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

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阴阳偏盛:

指的是在阴邪或阳邪作用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阴阳偏衰:

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中医学的病机纲要: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6、阳病治阴和阴病治阳的概念;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原理(阴阳互根互用);

阳虚证与阴虚证的病机及其临床表现。

阳病治阴:

是指对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宜滋阴以抑阳,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

阴病治阳:

是指对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宜扶阳以抑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阳虚证:

阳气亏损,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

畏寒喜暖,肢冷蜷卧,面色淡白,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或细弱

阴虚证:

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功能失调所表现出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

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形体消瘦或眩晕耳鸣,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

7、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

 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

 温热、升腾、向上 

土爰稼穑:

 稼 春天播种 穑 秋天收获  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   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

 从 顺从、服从 革 改革、变革 肃杀、沉降、收敛、清洁 

水曰润下:

 寒凉、滋润、向下、闭藏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以之分类而构成的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运动变化

8、五行相生、相克的含义及其顺序;五行相乘、相侮的含义。

相生:

是指五行中某一行的事物对于另一行的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等作用。

相克:

指五行中某一行的事物对于另一行的事物具有克制、制约的作用。

相乘:

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为害。

相侮:

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进行反克,即五行反克为害。

9、常见的相生治法和相克治法有哪些?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

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

五行相克:

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抑强”与“扶弱”。

第二章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述

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藏象:

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脏腑的分类及特性  。

 

按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形态及一般功能,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

 

五脏 :

 心、肝、脾、肺、肾 

六腑: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六腑以通为用” 

藏象学说的特点:

整体观是中医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联属关系,把人体各部分组成一个既分工又合作的有机整体,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第二节  五脏系统

小肠主液――“利小便以实大便”;

*“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先天之精:

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产生生命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后天之精:

指出生以后来源于饮食水谷的脏腑之精,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天癸:

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

肾阴:

对人体脏腑组织起着滋润、濡养的作用,是人体阴液的根本,故又称元阴、真阴、真水、命门之水;

肾阳:

对人体脏腑组织起着温煦、推动的作用,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故又称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

3、三焦的含义及其主要功能。

“孤府”,“有名无形”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是六腑之一。

是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

4、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气血津液

1、气的主要来源:

先天精气、自然界清气、水谷精气(又称水谷精微)

气的生理功能

(一) 推动作用:

1、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2、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及排泄 

(二) 温煦作用:

气具有气化生热,温煦人体的作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三) 防御作用:

指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约束防止其无故丢失的作用 

(四)固摄作用:

1、可抵御外邪的入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邪气入侵人体后可积极抗邪、甚至还可驱邪外出 

(五) 气化作用:

气化 指在气的运动作用下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气的分类及其功能 

(一)元气:

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2、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 

(二) 宗气:

1、走息道以行呼吸--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 2、贯心脉以行气血--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 

(三) 营气 :

1、化生血液    2、营养全身 

(四) 卫气:

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2、温养脏腑、肌腠、皮毛3、调节腠理,控制汗孔

开合能。

2、血的生理功能:

(一)营养和滋润  

(二)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3、津液的基本概念及津液的区别要点。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液和排泄液。

4、津液代谢涉及的的主要脏腑(脾、肺、肾);津液排泄的主要形式(呼出水气、及汗、尿、粪)。

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濡养作用

(2)化生血液(3)载气宁气“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4)调和阴阳协调机体寒热、平衡体温 (5)运载与排泄代谢产物

4、气与血、津液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帅包含三方面的意义: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为气母则指血对气的滋养与运载作用。

5、 气与津液的关系  与气与血的关系相仿 

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6.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第四章经络

1、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官窍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2、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食指端-手阳明大肠经-鼻翼端-足阳明胃经-足大趾端-足太阴脾经-胸中-手少阴心经-小指端-手太阳小肠经-目内眦-足少阴膀胱经-足小趾端-足少阴肾经-胸中-手厥阴心包经-无名指端-手少阳三焦经-目外眦-足少阳胆经-足大趾-足厥阴肝经--肺中—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为: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3)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肺大胃脾心小肠 膀肾包焦胆肝 木火土金水。

3、奇经八脉: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作用:

(1) 统率、督领诸阳经脉气         “总督诸阳”,“阳脉之海”,“阳脉之都纲” 

(2) 调补脑脊                     

(  3) 调节脏腑功能   通过膀胱经背俞穴   督脉本身有支脉,  “并于脊里”

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称为“一源三歧”

督脉:

“总督一身阳经”,“阳脉之海”。

任脉:

“总任诸阴”,“阴脉之海”,“任主胞胎”

冲脉:

“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

4、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 二、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三、感应传导 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灸或其它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

 四、调节机能平衡

第五章病因与发病

1、

(1)六淫的概念 :

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或“六邪”。

  

  六淫病邪均由外而入,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如春季多风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夏季及高温作业中暑、居住潮湿易感湿邪等

(2)六淫共同致病特点:

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六淫特性及致病特征:

风邪:

概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的特性的外邪 地位:

百病之长 性质:

阳邪,轻扬开泄;善行数变;性主动;百病之长

寒邪:

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 分类:

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

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性质:

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湿邪:

概念: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性质:

阴邪,易伤阳气;重浊;黏滞;趋下 

燥邪:

概念: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 性质: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火邪:

概念: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 性质:

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致疼痛 

暑邪:

概念:

前提:

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外邪 分类:

伤暑—起病缓,病情轻;中暑—发病急,病情重 性质:

阳邪,性炎热;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多夹湿 

疠气(又称“瘟疫病邪”,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病邪的统称。

)的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致病特点:

(1)是发病以外界刺激引起情志异常为主因。

(2)是直接伤及内脏。

(3)是首先影响人体气机。

(4)是情志波动常导致病情加重或恶化.

2、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

 

 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2、影响水液代谢;3、易于蒙蔽心神;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水湿痰饮的区别:

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①湿邪,多成弥散状态布散全身,以分泌物、排泄物量多黏浊,头重如裹或四肢酸重,病程缠绵为其特点。

②水邪,质地清稀,多溢于体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其特点。

③饮邪,较水邪稍稠,质地仍清稀,根据停留部位和表现的不同,《金匮要略》有痰饮(狭义)、支饮、悬饮、溢饮之分。

④痰邪,质地稠浊,随气流行,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无处不到,广泛伤害人体,症状变化多端,为全身性疾病。

3、瘀血的概念:

指体内局部血液的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脏腑及其他部位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瘀血的病症特点:

(1)疼痛:

一般多刺痛,固定不移,且多有昼轻夜重的特征,病程较长。

 

(2)肿块:

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色青紫或青黄,在体内为症积,较硬或有压(3)出血:

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

   (4)紫绀:

面部、口唇、爪甲青紫。

(5)舌质紫暗:

(或瘀点瘀斑)是瘀血最常见的也是最敏感的指征。

(6)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淤血的致病特点:

1、易于阻滞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生成;4、病位固定,病症繁多。

 

瘀血的形成(气虚、气滞、血寒、血热)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内伤因素,导致气血功能失调而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各种外伤或内出血等外伤因素,直接形成瘀血。

4、邪正与发病: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邪相搏,决定疾病发生与否

第六章病机

1、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

2、气血失常 

(一)气的失常 主要包括两方面 1、气虚,即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形成的病理状态。

 2、气机失调,即气的运动失常或紊乱。

 

(二)血的失常 主要有两种情况:

 

1)血的生成不足或因出血,久病耗伤血液,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而形成的血虚;

 2)血的运行失常,表现为血行或迟缓,或加速,或逆乱,或为血液妄行等病理变化。

 

3.津液代谢失常 

是指全身或某一环节的津液代谢发生异常,导致津液的生成、输布或排泄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

 主要表现在津液的亏损不足或输布、排泄障碍等方面

第九章防治原则

1、预防的内容包括: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治则:

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调整阴阳、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3、正治、反治的概念;常见反治法的含义。

正治,又称逆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而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反治,又称从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1)热因热用:

热因热用,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

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以热治热

(2)寒因寒用:

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

适用于阳盛格阴所致的真热假寒证。

以寒治寒

(3)塞因塞用:

塞因塞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

适用于因脏腑虚弱、气血功能减退所致的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

以补开塞

(4)通因通用:

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

适用于因实邪内阻而致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以通治通

4、八法及其含义:

汗、吐、下、和、清、温、补、消

汗法:

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辛温、辛凉

吐法 :

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下法:

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的方法,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

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去,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法  

和法:

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清法:

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以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治法  

温法:

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去阳复经脉通利,用以治疗脏腑经络因寒为病的一种方法  

补法:

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达到扶正补虚改善机体虚弱的一种治法 

消法:

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病症,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中诊复习提纲

第七章诊法

中医诊断学:

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科学

诊法:

即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又称四诊

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证求本、病证结合

 

第一节望诊

1、望神的含义及表现类型:

望神主要指望广义之神,即整个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

表现类型主要有:

有神、少神、失神(撮空理线,循衣摸床)、假神;神志异常

2、望色

(1)常色:

即正常面色与肤色,是人在生理状态下的面部色泽。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2)病色种类及其主病。

①青色:

青色总属经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外现于面部所致。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②赤色:

赤色是火热较盛,鼓动气血充盈脉络的气色。

主热证。

满面通红为实热,两颧红赤或潮红为虚热。

面红如妆为久病重病虚阳浮越的戴阳证。

③黄色:

黄色多由脾虚不运,气血不足,面部失荣,或湿邪内蕴所致。

主脾虚、湿证。

④白色:

白色是气血不荣之候。

主虚证、寒证、失血、阳气暴脱。

⑤黑色:

黑为阴寒水盛之色。

主肾虚,水饮,瘀血,痛证。

3、望舌

(1)望舌:

又称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病情的诊察方法。

舌象:

即舌质与舌苔所表现的征象。

舌的脏腑分部:

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

(2)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

(3)舌色及其主病(临床意义)、舌形、舌态

舌色及其主病:

①淡红舌:

健康人或外感病初起,病轻浅未伤及气血及脏腑。

②淡白舌:

主阳虚证、气血两虚证。

③红舌:

主热证。

④绛舌:

主热入营血证、阴虚火旺证、血瘀证。

⑤青舌:

主阴寒证、血瘀证。

⑥紫舌:

主热极、寒盛、血瘀、酒毒。

舌形及其主病:

①老嫩舌:

老舌主实证;嫩舌主虚证。

②胖瘦舌:

胖大舌,主水湿痰饮证;齿痕舌,主脾阳虚衰,水湿内停;肿胀舌,主热郁、中毒;瘦薄舌:

主气血两虚证、阴虚火旺证。

③点刺舌:

主脏腑阳热亢盛、血分热盛。

④裂纹舌:

主精血亏虚证、热盛伤阴证。

舌态:

痿软、强硬、震颤、歪斜、短缩,说明病情较重。

(4)苔质、苔色及其主病

苔质及其主病:

①厚薄苔:

薄苔主外感表证,或内伤轻病;厚苔主里证、痰饮证、湿证、食积证。

②润燥苔:

润苔主健康人或虽病而津液未伤;滑苔主寒证、湿证;燥苔主燥证、津液亏虚证;糙苔,多见于热盛伤津之重症。

③腐腻苔:

腻苔主湿浊证、痰饮证、食积证;腐苔主食积证、痰浊证、内痈病。

④剥苔:

主胃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

苔色及其主病:

①白苔:

主表证、寒证。

②黄苔:

主里证、热证。

③灰黑苔:

主里热证、里寒证,为热极或寒盛的重证

 

四、问诊

1、问诊:

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

问诊的主要内容:

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及家族病史、个人生活情况、现病史

2、主诉:

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是病人的主要痛苦、就诊的主要原因,疾病的主要矛盾。

三要素:

疾病部位、病变性质、自发病至就诊的时间

3、《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4、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

畏寒:

指病人怕冷,加衣添被或近火取暖则缓解,为自身阳虚所致,属里证。

恶寒:

指病人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缓解,为卫阳被遏所致,属表证。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潮热:

即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有一定规律性,如潮汐之有定时。

分型:

阳明(日晡)潮热、湿温潮热(午后潮热)、阴虚潮热

(2)问汗:

自汗:

白天并非因为运动、日晒、厚衣等原因而常自汗出。

属气虚或阳虚。

常伴气短乏力,神疲畏寒,舌淡脉弱等症,活动后诸症加重。

盗汗:

入睡之后汗出,醒后则汗止,属阴虚证或气阴两虚证,常伴颧红潮热,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3)问疼痛:

疼痛部位:

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痛――阳明经;后枕痛连项背――太阳经;头颞或一侧头痛――少阳经;巅顶痛――厥阴经

疼痛性质:

胀痛,刺痛,重痛;隐痛

癃闭:

指小便排出不畅,其中点滴而出为“癃”,小便点不出为“闭”。

里急后重:

指腹痛窘急,时时欲便,肛门重坠,频频登厕,证属湿热蕴结大肠,腑气滞涩不畅。

心悸:

患者经常自觉心慌、心脏跳动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多是心神失藏或心脏病变的反映。

崩漏:

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止者,称为崩漏。

一般来势急,出血量多者,称为崩;来势缓,出血量少者,称为漏。

 

五、脉诊

1、切脉:

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2、脉象形成的原理:

心脏的搏动、脉道的通利、气血的盈亏

3、寸口脉的分部及脏腑配属:

分候脏腑,首见于《内经》。

左:

寸关尺:

心肝肾;右:

寸关尺:

肺脾肾。

4、举按寻:

举,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浮取或轻取;按,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间,沉取或重取;寻,指力不轻不重,还可亦轻亦重,以委曲求之。

5、正常脉象:

平脉、常脉,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

平脉的表现:

三部有脉,一息四至或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正常变化。

平脉的特点:

(1)脉有胃气

(2)脉象有神(3)脉象有根

6、病脉脉象与主病

l.浮脉、2.沉脉、3.迟脉、4.数脉、5.虚脉、6.实脉、7.洪脉、8.细脉、9.滑脉、10.涩脉、11.弦脉、12.紧脉、13.促脉、14.结脉、15.代脉

(比较)结、代、促脉:

均属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

结、促脉均为不规则的间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