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概念和基本原理.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10558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证券化概念和基本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资产证券化概念和基本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资产证券化概念和基本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产证券化概念和基本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资产证券化概念和基本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产证券化概念和基本原理.doc

《资产证券化概念和基本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证券化概念和基本原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产证券化概念和基本原理.doc

资产证券化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概念

(一)资产证券化定义

资产证券化,是指以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ABS)的过程。

它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

(二)资产证券化步骤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过程包括资产池的组建,交易结构的安排,证券的发行,以及发行后的管理等环节,具体的流程如下:

1.组建资产池:

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根据自身的融资要求,资产情况和市场条件(包括证券需求、定价和其他融资选择等),对资产证券化的目标资产和规模进行规划;

2.设立特殊目的实体(SPV):

特殊目的实体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关键主体,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发行人(或原始权益人)和入池资产之间的风险隔离(破产隔离)。

SPV通过发行证券获得资金,并以此来购买基础资产,组建资产池;

3.构架和信用增级:

根据市场条件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意见,对资产池及其现金流进行预测分析和结构重组,以实现最优化的分割和证券设计。

在这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利用信用增级措施来强化目标证券的现金流和信用保障,实现证券的目标信用评级和发行的最大经济效益;

4.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对交易发行的证券进行分析和评级,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和定价的依据。

信用评级机构一般会从交易一开始或计划阶段就参与进来,在资产证券化的整个设计和发行过程提供意见和反馈,而且一般会在证券发行后一直跟踪观察交易的表现;

5.证券发售:

由承销商通过公开发售或私募的形式向投资者销售证券;

6.后期管理:

上面所讲的5个步骤一般都是在几个月或几个星期内(有的甚至是几天内)完成的。

特殊目的实体会聘请专门的服务商或管理人对资产进行管理,在很多情况下,发起人一般有偿作为资产服务人对资产池资产进行服务。

这些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资产现金流的收集,账户的管理,债务的偿付,交易的监督和报告。

当全部证券被偿付完毕或资产池里的资产全部被处理后,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才算真正结束。

(三)增信措施

1、内部增信

(1)风险隔断。

(2)优先与次级结构。

这是内部信用增级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优先与次级结构是指根据偿付顺序的先后发行不同级别的证券,证券级别随偿付顺序的先后由高到低排列。

(3)利差账户。

利差是指基础资产组合的利息流入量减去支付给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者的利息和各种资产证券化所需费用之后的净收入。

利差账户是一个专门设置存放收益超过成本部分金额的账户。

发行人可以在利差积累与信用损失之间进行时间上的合理匹配。

(4)现金储备账户。

现金储备账户是由发起人或SPV建立的一个账户,由发起人或SPV在发行证券前预先存入部分现金,在发生损失或不能按期偿付时,用来支付本金和利息。

(5)直接追索权。

直接追索权包括对发起人和发行人(SPV)的追索权。

这种方式的信用强化体现在,可以利用发起人和发行人的财力进行补偿,而且促使发起人和发行人更好地服务。

(6)超额抵押。

超额抵押是指在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时保证资产池的总价值量高于证券发行的总价值量,这样资产池中的超额价值部分可以为所发行的证券提供超额抵押,在发生损失时,首先以超额价值部分予以补偿。

(7)购买从属权利。

购买从属权利是指发起人购买次级资产支持证券,次级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的偿付权利滞后于发行人面向普通投资者发行的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

(8)担保投资基金。

(9)债务保障比测试。

指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与分配给证券投资者的本息之比,该值越高,信用风险越低。

(10)信用事件触发机制。

当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信用事件),如发起人破产、基础资产违约率达到一定比例或者超额利差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候,信用触发机制生效,如果加速清偿机制被触发,则收入帐的资金将不再用于次级证券期间受益的支付,而是将剩余资金全部转入本金账户用于优先级的兑付,如果违约事件被触发,则不再区分收入账户资金和本金账户资金,而是将二者混同并在支付相关税费报酬以后顺次用于支付各级证券。

2、外部增信

(1)单线担保公司担保。

(2)一般保险公司的担保。

(3)回购条款。

回购条款是指一个资信等级较高的第三方在某个规定的期限内或按照具体契约在基础资产组合未清偿余额低于某个规定水平时,与发行人签订的购买基础资产组合中的尚未清偿部分的条款。

(4)备用信用证。

备用信用证是由金融机构向发行人开出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人为受益人的担保信用证。

(5)政府担保。

(6)现金抵押账户。

现金抵押账户是指金融机构向SPV提供贷款并存入指定的信托账户,来吸收可能的损失,从而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级别。

(7)信用违约互换。

(四)交易结构

(五)原理

1.资产重组:

选择特定的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形成资产池;

2.风险隔离:

与资产原始所有者的风险(其他资产风险、破产风险)无关,只与证券化资产本身相关,主要以“真实销售”或“信托”方式实现。

基础资产在证券化活动的初始阶段便被“真实销售”给SPV,其所有权从原始权益人变为SPV,实现资产隔离;

3.流动性增强:

将流动性一般的资产转化为资本市场流动性更好的证券产品;资产支持证券是以资产池的现金流为还款支持的一种证券;

4.基础资产要求拥有持续地可预计的现金流产生能力:

典型的基础资产包括:

普通贷款,住房、汽车抵押贷款、信用卡消费贷款,企业应收账款,不动产、基础设施的收益权等;

5.一般都采取分层结构:

各档按优先级顺序得到偿付。

次级档是风险最高也是期望收益最高的一个层级;

6.两种还本类型:

计划摊还型指证券具有一个确定的还款计划,过手型是指证券的偿付与资产池的现金流回收相匹配(也即“量入为出”)。

(六)资产证券化的优点与缺点

1、优点

(1)融资渠道多元化,降低融资成本;

(2)优化资产负债表,提升资产周转率和ROE;

(3)风险资产表外化,并规避资本金约束;

(4)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5)获取稳定的中间业务收入;

(6)丰富信用产品投资品种,拓展投资有效边界;

(7)相对收益高,实际信用风险小,评级稳定;

(8)基础资产具有分散性,更能抵御信用风险的冲击。

2、缺点

(1)优质资产有限;

(2)失去对资产的控制权。

声明

本报告仅对市场信息进行汇总整理,供同业交流使用。

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

本报告的信息数据均为公开信息,来源于万得、中国货币网和市场各机构公众号等,在此表示感谢:

鑫鼎盛期货、长江资管、广发证券、国信固收等。

【版权说明】

文章来源:

元立方金服

作者:

单宝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