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9915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聋校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聋校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聋校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聋校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聋校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聋校数学教案.docx

《聋校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聋校数学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聋校数学教案.docx

聋校数学教案

一、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小数混合运算式题。

2、使学生初步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书籍条件和问题,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

2、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的思考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

2、学会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

(四)课时安排

25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第56页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要求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教具和学具

教具: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0.12= 7.2-0.2=  5-0.6= 2.8÷0.14=

  4×1.72= 3.74+6.26=  2÷4= 20×0.2=

3.5÷0.35= 2.95+0.05=  8÷12.5= 1.2+2.8-3.99=

(二)新授

1、学习例1:

(1)24×3+16×7

师:

什么是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

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

应先算乘法,同时加号两边的乘法可同时脱式计算。

(2)25+12×4÷6

师:

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或减)法。

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12.4-6.5÷1.3×0.5

师:

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强调: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

要求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四)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1~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第57页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5~8题。

教学要求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小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教具和学具

教具: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

35.6-5×1.736.75+2.52÷1.2

3.6÷1.2+0.5×51.8×2.58+2.4×1.42

(二)新授

1、学习例2:

(1)2.4×(4-0.5)-3.7

师:

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含有哪些符号?

在有小括号的式题里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

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按照两级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4.3+2.7)×5.2-12.8

师:

上面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学生试算后订正。

强调:

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按照两级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

要求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四)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5~8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四步混合运算式题,第57~58页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一的第9~12题。

教学要求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

(1)0.72×(1.26+2.34)÷1.2;

(2)(4.29+3.31)×8.8÷4

(二)新授

1、学习例3:

(1)56×2.8×0.38-1.9×4

师:

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运算顺序怎样?

“56×2.8×0.38”为同一级运算?

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

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20.9+10.5×(5.2-4.5)×0.5

师:

这条算式里有几级运算?

含有哪些符号?

在有小括号的式题里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试算后订正。

小结:

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按照两级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

要求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四)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9~12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一第13~18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下列各式,要求学生用“√”、“×”进行判断:

4.8+4=5.20.8+1.3=2.10.87-0.3=0.84

9-0.5=8.51.5×6=80.5×1.2=0.6

5.4÷1.8=0.30.42÷0.06=7

2、计算

3.2×0.9+0.32;9.5×8.8+0.02×95;

二、指导练习

1、第13、14、15题的要求是看谁算得对又快。

可以让全班学生同时计算,比一比谁的运算顺序掌握得好,谁的计算灵活,结果又准确。

2、第16题为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

更综合算式时,要求学生先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弄清计算步骤,尤其是如何在综合算式中使用小括号。

两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或除),求积(或商)时,这两数的和(或差)则须添加小括号,以不改变运算顺序。

列式时,还要让学生多比较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能力。

3、第17、18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有些题在列综合算式时,学生往往把小括号弄丢了。

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题意。

三、作业

练习十一第13~18题。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一第19~23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5.35+2.1=8.4-1.6=2.4-0.48=1.92×5=

  15.4÷4=5.6+1.3=5.35+2.15=

  2、口头列式:

  

(1)637加上86与19的积,再减去1.375,差是多少?

  

(2)从7.2与64的积里,减去40.12除以59的商,差是多少?

  (3)53.2减3.79的差,加上19.2除以4的商,和是多少?

二、指导练习

1、第20、22题的要求是看谁算得对又快。

可以让全班学生同时计算,比一比谁的运算顺序掌握得好,谁的计算灵活,结果又准确。

2、第21题为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

更综合算式时,要求学生先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弄清计算步骤,尤其是如何在综合算式中使用小括号。

两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或除),求积(或商)时,这两数的和(或差)则须添加小括号,以不改变运算顺序。

列式时,还要让学生多比较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能力。

3、第23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在列综合算式时,学生往往把小括号弄丢了。

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题意。

三、作业

练习十一第19~23题。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连乘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第63页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二的第1~5题。

教学要求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提问题,再列出算式。

1.一个商店有5箱热水瓶,每箱12个,________?

2.每箱热水瓶有12个,每个卖11元,________?

教师:

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以上各题都用乘法计算?

(因为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例1

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启发学生说出例1和复习题之间的联系,教师指出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连乘应用题(板书)

教学例1

1.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

题中已经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明确已知条件:

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11元,所求问题是:

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划出线段图(板书)

2.理清解题思路

(1)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说出三个已知条件在线段图里是怎样表示的?

问题是怎样表示的?

(2)教师启发学生,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怎样解答,互相订正.

引导学生回答:

根据每箱12个和每个卖11元,可以先求出“一箱卖多少元?

板书:

每箱卖多少元?

11×12=132(元)

有了一箱的价钱,就可以求5箱用多少钱.

板书:

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132×5=660(元)

3.想一想:

怎样列综合算式?

11×12×5

=132×5

=660(元)

三、巩固发展

练习:

做教科书第63页做一做

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较差学生,并给予适当提示。

订正时,要求学生说明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要说明理由和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相同。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的第1~5题。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连乘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第64页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二的第6~9题。

教学要求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理解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的能力。

2.知道用一种解法检查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找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提问题,再列出算式。

1.百货商店运来25包袜子,每包10双,________?

2.每包有10双袜子,每双卖6.5元,________?

教师:

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以上各题都用乘法计算?

(因为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例2

百货商店运来25包袜子,每包10双,每双袜子卖6.5元。

这些袜子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启发学生说出例2和复习题之间的联系,教师指出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连乘应用题(板书)

教学例2

1.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

题中已经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明确已知条件:

25包袜子,每包10双,每包袜子卖6.5元,所求问题是:

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划出线段图(板书)

2.理清解题思路

(1)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说出三个已知条件在线段图里是怎样表示的?

问题是怎样表示的?

(2)教师启发学生,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怎样解答,互相订正.

引导学生回答:

根据每包10双和每双卖6.5元,可以先求出“每包卖多少元?

板书:

每包卖多少元?

6.5×10=65(元)

有了每包的价钱,就可以求25包用多少钱.

板书:

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65×25=1625(元)

根据共有25包和每包10双,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双袜子”

板书:

25包有多少双?

10×25=250(双)

知道了一共有多少双,再根据每双袜子卖6.5元,可以求一共卖多少元?

板书:

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6.5×250=1625(元)

答:

一共可以卖1625元。

3.明确解题方法

第一种解法:

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需要知道两个条件:

每包多少双?

有几包?

有几包题中已知,每包多少元,没有直接给出,根据每双6.5元,每包几双可以求出每包多少元。

第二种解法:

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需要知道两个条件:

每双多少元?

有多少双,每双多少元题中已知,有多少双没有直接给出,根据每包几双,有25包可以求出。

指名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6.5×10×25

6.5×(10×25)

=65×25

=6.5×250

=1625(元)

=1625(元)

引导学生明确在6.5×10×25中

6.5×10表示什么?

6.5×10×25表示什么?

明确在6.5×(10×25)中

10×25表示什么?

6.5×(10×25)表示什么?

为什么第二种方法要加小括号?

(在理解思路的基础上,确定解题方法和步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理解)

三、巩固发展

做教科书第64页做一做。

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较差学生,并给予适当提示订正时,要求学生说明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要说明理由和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相同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中的第6~9题。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第10~14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式计算。

1.一间教室有6扇窗子,9间教室有多少窗子?

(54扇)

2.一扇窗子安8块玻璃,54扇窗子,安多少块玻璃?

(432块)

3.一扇窗子安8块玻璃,一间教室有6扇窗子,安多少玻璃?

(48块)4.一间教室安48块玻璃,9间教室安多少块玻璃?

(432块)

2、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说明理由

(1)我校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40人,每人向“希望工程”捐款5元,四年级学生一共捐款多少元?

A.3×5×40

B.5×40×3

C.5×(40×3)

(2)水果店卖出8箱苹果,每箱10千克,卖出的香蕉是苹果的3倍,卖出香蕉多少千克?

A.10×8×3

B.8×10×3

C.10×(8×3)

二、指导练习

1、第10题是复习和巩固整、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题。

要求学生看清题目再计算。

2、做11、12题是应用题,也都是连乘应用题。

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

3、做13题是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练习,教师对差生要加以辅导。

4、第14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

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三、作业

练习十二第10~14题。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第15~20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条件补充完整再解答

建筑工地运来两车水泥,________,每袋50千克,一共运来水泥多少千克?

(启发学生要想求“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泥”,除已知每袋50千克,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3.思考题:

学校买了4盒乒乓球,每盒5袋,________?

(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再解答出来。

运用多层次变式练习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指导练习

1、第15题是复习和巩固整、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题。

要求学生看清题目再计算。

2、做17~20题是应用题,也都是连乘应用题。

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

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三、作业

练习十二第15~20题。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连除应用题的第一种解法,第68页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6题。

教学要求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连除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疑诱趣

  1、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

(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15×3×2                          15×(3×2)

   =45×2        =15×6

   =90(人)      =90(人)

   答:

一共90人。

  2、改变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示例3。

  例3:

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

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

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

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新知识.(板书:

应用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出示例3:

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

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

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每组多少人?

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①教师提问:

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法问:

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90÷2÷3

                     =45÷3

                      =15(人)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四)全课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

(板书:

连除应用题)

  教师:

对,今天我们学习了连除应用题的不同解答方法及验算,与上两节学习的连乘应用题是有一定联系的.同学们今后解答应用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合适的方法正确解答.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6题。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两种解法,第69页例4,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7~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图书馆买来新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例4

  出示例4:

自然教育里有24只昆虫标本,摆在两个架子上,每架6盒,平均每盒放几只?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

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平均每盒放几只?

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①教师提问:

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法问:

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第一种解法:

要求平均每盒放几只?

必须先平均每个架子放几只?

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有24只昆虫标本要放在两个架子上,要求平均每个架子放几只,也就是把24只昆虫标本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知道每个架子上放12只,又知道每架摆6盒,就能求出平均每盒放几只了。

  板书:

  平均每个架子放几只?

              综合算式:

24÷2÷6

  24÷2=12(只)                   =12÷6

  平均每盒放几只?

                    =2(只)  

  12÷6=2(只)

  第二种解法:

已知平均摆在两个架子上,每架摆6盒,要求每盒有多少只,可以先算出一共摆几盒,再算每盒有多少只。

  板书:

  一共摆几盒?

               综合算式:

24÷(6×2)

  6×2=12(盒)                    =24÷12

  平均每盒放几只?

                  =2(只)

  24÷12=2(只)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

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

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

  (三)巩固

完成“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7~12题。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13~19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口头检验。

  

(1)图书馆买来新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订正:

  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一共多少层?

  240÷3=80(本)                           4×3=12(层)

  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80÷4=20(本)                           240÷12=20(本)

   240÷3÷4                                  240÷(4×3)

  =80÷4                                    =240÷12

  =20(本)                                =20(本)

  答:

平均每层放20本.

  

(2)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

二、指导练习

1、第13题,复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做14、15、19题是应用题,也都是连除应用题。

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要注意加以辅导。

3、第16~18题课本上没有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解答。

当然,学生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则更好。

三、作业

练习十三第13~19题。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20~27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种解法的思路,掌握两种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分析过程,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⑴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43个学生,一共做纸花258朵,平均每个学生做纸花多少朵?

  ⑵奶牛场有5个牛棚,每个牛棚里有12头奶牛,一天喂1200千克饲料,平均每头每天喂多少千克饲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