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行课题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9164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6年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行课题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06年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行课题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06年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行课题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06年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行课题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06年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行课题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6年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行课题组.docx

《06年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行课题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年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行课题组.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年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行课题组.docx

06年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行课题组

2006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材料

 

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

 

招商银行

二00六年八月

 

 

第一部分中国电信运营行业发展状况

一、中国电信运营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电信收入由高速增长转向快速增长,移动收入份额继续攀升

2006年1季度,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平稳运行,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为电信业保持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1-3月,全国通信业务收入169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53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邮政业务收入15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

通信业务总量的增长率约为通信业务收入增长率的2.3倍。

图1.2003-2006年各月通信业务收入比较

 

移动通信是促进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的主要力量,收入同比增长17.6%,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比重达到45.6%。

数据通信依然是增长最快的领域,其收入同比增长率高达23.0%,是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两倍。

固定本地电话和长途电话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比2005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98和1.10个百分点,而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业务收入占比重则分别上升了2.24和1.00个百分点。

在移动通信领域,移动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其业务收入占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20.3%。

图2.2005年1-3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图3.2006年1-3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呈现加强的趋势,其占总业务收入的份额继续攀升;受异质竞争的影响,固定本地业务增长继续走低;长途电话网业务收入(含IP电话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数据通信业务收入依然是增长最快的领域,占电信业务收入份额上升迅速,这主要是由于宽带接入用户的快速增长所致。

总体来看,电信业务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

图4.2006年1-3月各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

 

(二)传统固定电话用户和无线市话用户的放号速度均逐年减缓

1-3月份,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新增833.5万户,达到35876.8万户。

其中城市电话用户新增516.2万户,达到24493.0万户;农村电话用户新增317.3万户,达到11383.9万户。

无线市话用户新增413.1万户,用户总数达到8945.8万户,在固定电话用户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到24.9%。

图5.2003-2006年固定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

 

从放号速度来看,固定传统电话用户和无线市话用户都比2004年、2005年同期减缓,其中无线市话用户的放号速度下滑十分明显:

2006年1-3月仅放号413.1万户,只相当于2004年、2005年同期的39.0%、54.5%,还低于固定传统电话用户420.4万户的放号量。

图6.2004-2006年同期新增传统固定电话用户和无线市话用户

 

(三)移动分组数据用户高速发展,推动移动电话用户结构升级

 1-3月份,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新增1626.5万户,达到40969.3万户。

其中移动分组数据用户新增1335.5万户,达到8436.5万户。

图7.2002-2005年移动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

 

移动电话用户不但数量快速增长,结构也在迅速升级。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移动分组数据用户以月均新增486.9万户的速度高速增长,在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比重从2004年底的7.7%直线上升到本月底的20.6%。

图8.我国移动分组数据用户发展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联通没有开通GPRS业务,我国的移动分组数据用户是指中国移动的GPRS用户和中国联通的CDMA1X用户,中国联通将近1亿户的G网用户无法使用移动分组数据业务。

随着今年中国联通加大投资对G网进行升级改造,预计我国移动分组数据用户的发展速度将会变得更快。

(四)固定传统长途、移动长途、IP长途三足鼎立局面稳定

1季度,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出现负增长,比去年同期下降0.9%,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比去年同期增长33.2%,本地电话的移动化趋势明显。

在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中,无线市话通话量所占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23.8%上升到25.5%,但增长率从去年同期的40.5%迅速下降到6.1%,对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的带动作用继续减弱。

这表明移动话音对固定话音业务的分流依然强劲,谋求非话音业务收入的增长将是固网运营商摆脱困境的出路所在。

表1.2006年1-3月固定本地与移动本地通话量比较

指标名称

单位

2006年1-3月

2005年1-3月

增长率(%)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

亿次

1764.1

1779.9

-0.9

其中:

传统固定电话

亿次

1314.5

1356.0

-3.1

其中:

无线市话

亿次

449.6

424.0

6.1

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

亿分钟

3434.4

2579.1

33.2

1-3月,固定传统长途、移动长途、IP电话通话时长分别同比增长15.6%、23.4%和14.5%,在长途通话中的比重分别为29.0%、26.5%、44.5%。

移动话音的竞争优势已从本地业务扩大到了长途领域。

图9.2004-2006年同期长途电话通话时长构成

 

(五)短信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数据业务的亮点

自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正式开通移动短信业务(SMS)以来,基于短信、彩信的移动消息类业务方兴未艾。

随着移动分组数据用户的高速增长,移动数据通信类业务也开始蓬勃发展。

2006年1-3月,移动数据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44.2%,约为同期移动通信企业收入增长率的2.7倍,对移动通信企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6.5%。

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占当月移动通信企业收入的比重也逐步上升。

图10.2005年1月以来各月移动数据业务收入

 

    2005年,我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3046.5亿条,比上年增长39.9%。

移动短信发送量由于基数增大,增长率有所放慢,但2005年增长绝对量比前两年还有所上升,平均每用户每月发送量也在迅速增加。

图11.2002-2005年移动短信业务发展情况

 

从2000年到2006年中国地区短信数量增长一路高歌,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短信由于相对的低资费已成为大众主要交流方式之一。

第二,短信由原来的单一的沟通联络方式衍变,与多种社会商业活动相结合,推动了短信的发展。

第三,短信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群获取与切身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第四,移动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

(六)用户规模高居世界首位,但理性消费导致ARPU值再创新低

2006年中国电话用户规模高居世界首位,特别是村通工程基本实现了普遍通信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截至第1季度,我国电话用户已达76846.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5876.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969.3万户。

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达30.3部/百人,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移动通信不仅分流固话业务,也促进了移动和固网融合业务发展,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将极大地激发产业规模,并在未来3年保持高增长率。

图12.2003-2005年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

如果说增量不增收是整个通信市场的普通矛盾,那么这个普遍矛盾在基础电信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消费者更加深刻感受了通信的无处不在,庞大的用户数也代表着貌似繁荣的市场,但是用户消费行为趋于理性,更加挑剔通话费用,更加强调通话服务等,导致市场利润空间不断下降。

图13.2004-2006年同期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ARPU比较

 

固定通信ARPU值是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三家公司的收入之和估算的,移动通信ARPU值是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公司的收入之和估算的。

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ARPU均呈下降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中西部地区较为落后。

这种经济基础分布直接决定了中国基础电信用户的ARPU地区分布:

ARPU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区域集中程度相当高。

广东、浙江、上海、北京、重庆等8个省市的语音业务用户总数几乎占据了中国语音业务用户的半壁江山。

(七)各大运营商通过“体验消费”体现差别化优势,捆绑业务成新宠

各大运营商纷纷成立了独具特色的体验中心,开发了形式多样的体验业务。

比如,中国移动通信全球通品牌在推出“我能”理念之后进一步发力,在国内率先全面开展“全球通A+体验行动”。

该活动从2008年8月中旬开始,中国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强调了客户的参与性、业务的可触摸性和服务的价值可体验性,以使客户能畅享全球通所独有的个性化服务。

此次活动目的就在于继续扩大高端客户市场领先优势,稳步提升中端客户市场品牌价值,为潜在客户创造可体验的价值。

中国电信与惠普等8家IT“巨头”共同组建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是中国电信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所做的努力,而广东电信对“蓝色魅力”的不断深化,将对落实中国电信的转型策略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体验经济成为运营商开展差别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另外,在移动通信市场上的资费套餐大战终于蔓延到固话。

在发改委和信产部批准电信、网通推出优惠资费套餐通知公布后,各个固网省级运营商纷纷推出款款“心动”优惠套餐业务,小灵通固话捆绑业务也抢摊上海。

业务捆绑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但也有用户指出运营商通过资费套餐的形式不断地降低电信资费的价格,资费的低廉使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高于对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敏感度,这就使用户的消费理性被扭曲。

(八)电信行业投资锐减,投资收入比逐渐趋于理性

2006年电信投资受电信改革趋势的逐步明朗、电信运营商NGN投资以及3G步伐加快的影响,第一季度的投资总额为30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

同时,电信业移动与固网的融合,以及电信、广电和互联网融合的再次启动也促进了电信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运营商也正在努力摆脱单纯依赖投资增长带动业务收入增长的局面,开始从单纯的投资驱动型向效益型转变。

图14.1998-2005年投资总额及占收入的比例

1、从各运营商投资情况来看。

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均已成为上市公司,对投资正逐步理性,并更多关注ROI,严格控制。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实际投资额均比投资计划有所增加,分别增长14%和27%。

而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则不同程度地压缩了投资计划,分别下降15%和0.7%。

由于中国移动GSM网络和中国联通CDMA网络建设更多只是注重于优化等投资,因而,中国电信的小灵通和联通的CDMA投资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中国移动在2005年开始小量的WCDMA投资,中国联通将调整投资策略,平衡GSM和CDMA的投资。

2、从外资投资情况来看。

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开始对外资开放。

由于《电信法》尚未出台,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合作地位上享有较多灰色政策优惠,2005年全年外商与国内电信运营商大规模合作屈指可数,在基础电信业务的成功合作更是凤毛麟角,外商投资态度审慎。

首先,外商不可能在国内独立建网,因为目前政策规定,外资企业必须通过与本土公司合资的方式进入基础电信市场,且合资中控股一方必须拥有运营经验,由此意味着外资运营商的合作方必须是国内的某家已经拥有牌照的运营商。

对于合作伙伴的挑选,外商们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抉择。

此外,高额成本也是国外运营商们座山观望的因素之一。

目前国内基础电信资费大战异常激烈,而国外企业在内地建立固定线路或无线合资公司则需要花费2.5亿美元的巨额投资,这样一来,外商的盈利空间已经变得越来越小。

相反,增值电信业务成为外商追逐的对象。

所以,大多数国外运营商在等待3G的到来。

对他们来说,那是一次洗牌的机会。

3、从投资的走向看。

主要集中在接入网、本地网和支撑网,其中数据及互联网的建设、新业务开发和管理支撑系统建设投资增加显著。

从资金来源看,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但投资仍以自有资金为主

二、电信市场竞争性格局初步形成

我国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拆分、重组,初步形成了竞争性的电信市场格局。

在基础电信领域,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星和中国铁通6家骨干企业。

在增值电信领域,8000多家经营者为补充,初步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业务、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1、从各分业务市场来看,每个市场都至少有两家企业竞争。

在本地电话市场由原中国电信的独家垄断转变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强互相竞争,铁通公司、中国联通积极参与竞争的局面;在固定长途业务市场,由原中国电信的一家独大转变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的三分天下;在基础数据业务市场,中国网通也成为可以与中国电信抗衡的竞争者;而增值业务市场依然是百花齐放。

以网络规模和盈利能力而论,国内6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应该划分为三大阵营,即“两大两中两小”,分别是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

2、从固网市场来看,有电信、网通、铁通以及联通四家大的电信运营商,出现竞争过度的局面,而移动电信市场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个竞争者,竞争还未进入有效阶段,运营商仍然存在较大的市场控制力量。

因此,2004年不断传出国资委将对现有电信运营商进行“四合二”或是“六合三”重组的消息,尽管这一消息并未被确认,但是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国电信业格局的调整将是不可避免的。

3、从各运营商的实力来看,赢利能力依然悬殊较大:

中国移动盈利能力遥遥领先,中国联通被远远甩在身后,中国电信则在固网领域收入和利润对中国网通占据很大的竞争优势。

卫通和铁通的收入和利润水平跟四大上市的电信运营商差距更大,在短期内上市的希望渺茫。

4、从四大基础电信上市公司2006年发展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策略来看,方向各异:

中国移动更注重向“做世界一流企业,成为移动信息专家”战略目标而努力,中国联通更注意内部资源整合;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更注重“转型”,中国电信努力成为综合信息服务领域的领跑者,而中国网通致力成为“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

三、电信运营行业投融资体制的状况

(一)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初步形成

目前,国内电信业投融资环境逐步改善。

首先,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

根据我国的入世承诺,民营资本和外资也通过投资电信类股票、与国内电信运营企业合作等方式开始进入我国电信市场。

其次,融资方式更加多样化。

电信企业除利用自有资金和国内外银行贷款以外,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租赁、引进战略投资者等融资方式也得到使用。

在投融资方式上不断转变和创新,跨产业、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本引入,海外设立基金等等,在宏观层面均已消除大的体制性障碍,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环境。

(二)我国电信业投融资体制中的国际化差距

1、电信业主要融资方式的比较

企业的融资方式按照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如下表所示)。

内部融资主要源自企业内部正常经营形成的现金流,在数量上等于净利润加上折旧、摊销后减去股利。

外部融资源自金融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包括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和表外融资等。

表2:

主要融资方式的忧劣势比较

融资方式

性质

成本

便利程度

融资规模

期限长短

财务风险

内部融资

权益性融资

最低

最便利、自主

规模受以往盈利能力限制

无期限限制

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财务风险

债务融资

债务性融资

较低

发行条件较多、较复杂

能够大规模筹集资金

分为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

提高资本负债率、增加财务风险

银行贷款

债务性融资

较低

较便利

不能够大规模筹集资金(银团贷款除外)

中短期

提高资本负债率、增加财务风险

股权融资

外部权益性融资

最高

发行条件多、较复杂

能够大规模筹集资金

无期限限制

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财务风险

商业信用

债务性融资

较低

较便利

规模较小

期限短

短期内提高了资产负债率,增加财务风险

表外融资

表外融资

较低

参与方法最多,操作程序最复杂

经常有银团贷款的支持,能够大规模筹集资金

视项目成本回收期而定

不改变资产负债率,对财务风险无必然影响

资料来源: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2、未认识到内部融资的重要性,内部融资能力不强。

衡量内部融资能力主要有三个指标:

人均EBITDA用来衡量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折旧摊销占EBITDA的比率能够衡量企业内部融资的意识,因为提高折旧摊销比率能够产生避税效应,增强短期内的内部融资数量;股利占股权资本的比例直接反映了股权融资的成本高低。

我国运营商内部融资意识和能力与发达国家同类运营商存在较大差距。

表现为运营效率较低、避税意识不强、折旧摊销不足。

相比发达国家的同类企业,国内运营商依靠内部融资进行再投资的能力十分有限。

这将极大制约我国运营商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大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

3、外部融资重股权、轻债务导致资本成本高。

从1997年起,几家基础性电信运营商至今已经在国内外股市筹集资金超过470亿美元。

表3:

内地运营商股票融资一览表

序号

运营商

发行股票地点

时间

筹资额(亿美元)

1

中国移动

香港、纽约

1997.10

40

2

中国联通

香港、纽约

2000.6

64.31

3

中国移动

香港、纽约

2000.11

232.7

4

中国移动

香港

2002.6

33.7

5

中国电信

香港、纽约

2002.11

15.2

6

中国联通

上海

2002.12

14

7

中国电信

香港、纽约

2004.6

约16.9

8

中国网通

香港、纽约

2004.11

约15-20

资料来源:

信息产业部

发达国家的运营商在选择外部融资方式时,倾向于优先使用债务融资方式,负债率普遍较高。

长期债务与股权资本的比例接近1:

1(上市运营商的平均水平为0.98),资产负债率平均为50%左右。

在资产负债率不是过高(电信运营商一般不超过50%)的情况下,提高债务融资的比例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能够增加股权资本收益率,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经营原则。

但是我国运营商普遍对债务融资认识不足,在资产负债率不高的情况下,仍然热衷于扩股融资。

股权融资比例过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本成本过高。

根据《America’sNetwork》发布的2003年全球电信运营商排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净利润(NetIncome)排行榜上分别位居第4、第6和第19位,但是在考虑了资本成本后的经济增加值(EVA)排行榜上,三家公司分别只位居第18、第27和第34位。

4、股票发行价格偏低股权融资的代价过高。

国内运营商在海外市场股权融资还存在发行价过低的问题,表现为发行市盈率低(P/E),市价比账面值低(M/B),具体见图15,图16。

股票价格过低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反映出我国运营商股权融资的代价极其巨大。

同样是1万元的净资产,日本NTTDocomo能卖出3.19万元的高价,Verizon能卖出3.27万元,而中国移动只能以9700元的低价卖出。

图15.运营商市盈率(P/E)比较

资料来源:

America’sNetwork,Global50,2003

图16.中外运营商市价比账面值(M/B)值比较

资料来源:

America’sNetwork,Global50,2003

5.债务融资中银行贷款比例过高但企业债券发行不足。

债券融资具有规模大、期限灵活的优点,银行贷款在规模和期限上存在不足。

美国运营商债券融资的规模已经超过了银行贷款,但是在我国,银行贷款仍然占运营商债务融资的80%左右,债券融资仅所占比例还不到20%。

国内运营商负债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在于股权融资比例过高。

在发达国家,债券融资是电信运营商长期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但是我国运营商主要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长期资金,通过银行贷款获取中短期资金,债券融资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第二部分中国电信运营行业展望

一、我国电信运营行业体制改革展望

(一)国内经济平稳增长为电信业协调健康发展带来机遇

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

2005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9.9%,在宏观调控措施和经济周期规律的共同作用下,2006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

平稳的宏观经济环境,为电信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有利于电信业把发展重点放到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正确处理速度、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二)国家战略和宏观政策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是“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及奋斗目标,这六大重点与电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为电信行业转型、实现效益型增长、促进普遍服务、缩小数字鸿沟、建立公平合理的信息社会指明了方向。

(三)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对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电信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经济社会信息化对行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需求(如市场、科技、教育、医疗等)对电信网络与业务提出更高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过程需要信息网络技术与各类工业技术的有机结合;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咨询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依托综合性的信息网络。

在推行电子政务、增强治国理政能力方面,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电子政务,需要逐步建立统一的、面向公民和企业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基础的综合监管。

(四)SP违规行为有加重的趋势,运营商和政府部门监管面临严峻挑战

电信增值业务市场近两年的高速发展,使市场的监督和监管力度显得力不从心,无论是从国家法规上,还是从运营商的制度上。

由于运营商对快速发展的SP缺乏有效的监管,或者管理力度远远不够,使SP违规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出现了近乎疯狂的、大面积的违规活动,其中最典型是手机短信的违法犯罪活动,类似这些违法短信的危害在于:

一是直接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使消费者在财产上遭受损失;二是直接损害了电信系统的信誉和形象;三是破坏国家建立和谐社会的努力,造成社会的不安全感。

(五)电信监管及政策向更有力的方向改革和发展

通信业务随着资源推动以及市场压力,在增长过程中不同行业的并购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法制化、透明化、公平化会随着电信法在未来几年内的出台逐步实现,有序、公平的环境是有望形成的。

电信管制与政策法制化、透明化及市场化的推进为电信产业的健康发展及演进提供了政策支撑。

近期,我国电信监管政策重点在于充实完善市场准入政策;推动电信资费政策迈向市场化;深化电信互联互通政策;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政策;营造电信服务质量监管新局面等方面。

国家颁布并正式施行了《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推进互联网治理工作。

信产部、发改委也分别进行专项行动,加强对电信资费的监督管理。

二、我国电信业市场格局展望

(一)中小企业电信市场巨大,市场需求吸引和推动电信运营商开启中小企业市场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水平整体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亟待发展。

截至2004年上半年,国内有63%的中小企业还未建立自己的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中小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1%,85%的企业对网站的应用仅局限于宣传企业形象和信息查询。

因此,推动和启动中小企业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