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88805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5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最新】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哪一个是绿色开花植物所不具备的()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B.DNA是细菌主要的遗传物质

C.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D.蛋白质是细胞功能的重要体现者

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很相似

C.生物膜的内、外表面均有糖被的分布

D.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膜蛋白有关

4.将人的成熟红细胞分别置于以下四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如下图所示,据此推测这四种溶液的初始浓度关系为()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

5.单细胞生物等食物(大分子或颗粒物)被原生动物变形虫摄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胞吞D.胞吐

6.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该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中期

C.减数分裂Ⅰ中期D.减数分裂Ⅱ中期

7.某同学为制作DNA片段模型,准备了下表中若干不同类型的塑料片,他还应准备代表脱氧核糖的塑料片数目至少是

塑料片

碱基G

碱基C

碱基A

碱基T

磷酸

数目(个)

16

10

10

16

62

 

A.32B.40C.26D.52

8.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D.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二者的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

1

9.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哪项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

A.所有生物几乎都由ATP直接供能

B.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各种生物的细胞结构完全相同

D.各种生物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10.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可以突变成黄色基因,也可以突变成黑色基因,这说明基因突变()

A.可以随机发生B.多数是有害的

C.具有普遍性D.具有不定向性

11.下列实验选材与观察任务不匹配的是()

A.酵母菌——细胞呼吸B.花生的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液滴

C.黑藻——细胞质流动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质壁分离

12.下列与人们饮食观念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谷物中不含有糖类,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食用

B.食物中可能含有基因,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

C.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会使人发胖,不要摄入

D.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或烧烤后,更益于健康

1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B.一般来说,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的过程中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凋亡的现象

D.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14.如图表示一种酶与其对应底物,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高温导致该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高温下该酶失活是因其活性位点与底物不吻合

C.降低至最适温度时此酶的活性位点结构能恢复

D.酶的专一性是由酶和底物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15.在噬菌体侵染白喉棒状杆菌并增殖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细胞器完成的步骤是

A.噬菌体特异性吸附在细菌细胞上B.噬菌体遗传物质整合到细菌DNA上

C.噬菌体DNA在细菌细胞中转录D.噬菌体的蛋白质在细菌细胞中合成

16.下列有关双链DNA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是由两条单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

B.DNA两条链上的碱基总是嘌呤与嘧啶配对形成碱基对

C.DNA中的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

D.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了基本骨架

17.某DNA含有4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100个胸腺嘧啶。

若该DNA连续复制三次,则第三次复制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A.1200个B.1600个C.2100个D.2400个

18.某种抗生素可以阻止tRNA与mRNA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生长。

据此判断,这种抗生素可直接影响细菌下列过程中的()

A.葡萄糖→淀粉B.核糖核苷酸→RNA

C.氨基酸→蛋白质D.脱氧核苷酸→DNA

19.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导致DNA甲基化,进而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因此失去转录活性。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甲基化,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B.DNA甲基化,会导致mRNA合成受阻

C.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生物的性状D.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细胞分化

20.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虎克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细胞”,并建立了细胞学说

B.阿尔农的实验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以大肠杆菌为材料证明DNA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

21.如图为真核细胞内的某一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4个密码子

C.甲→乙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D.甲→乙的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3种

22.下图中的A、B分别表示不同性别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染色体形态和组成来看图A表示雌性果蝇染色体组成

B.果蝇的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每组有4条染色体

C.位于X、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若建立果蝇基因组图谱需要分析4条染色体的DNA(碱基)序列

23.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B.癌细胞中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C.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

D.日常生活中应远离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4.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B.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D.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改变

25.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C.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D.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少数病毒除外

26.下列育种实例和育种原理不匹配的是()

A.培育太空青椒和南瓜—基因重组

B.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基因重组

C.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变异

D.选育含油量高的大豆品种—基因突变

2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选择作用的例子的是()

A.“超级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B.工业污染使黑色桦尺蛾的数量增多

C.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产生

D.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28.下列甲、乙生物形成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注:

A/a和B/b是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均为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均为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2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

C.化石证据证实了现今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逐渐进化而来的

D.适应的形成离不开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与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

30.枫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

下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3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

D.1号和2号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二、综合题

31.下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结合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其中“[]”内填数字,“”填文字):

(1)该图是在_(填“电子”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绘制的细胞结构示意图。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因为原核细胞_,此细胞可能代表的是_细胞。

(2)若该图表示的是唾液腺细胞,参与合成、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起到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3)结构①和结构⑥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_。

结构①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来增大生物膜面积。

结构⑥的功能是_。

32.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种蔬菜,请分析回答以下与番茄有关的问题:

(1)对番茄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液中必须含有N、P等多种无机盐。

在番茄细胞中,____(填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一定需要N、P的共同参与。

(2)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当番茄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在光反应产生的_的驱动下,CO2在叶绿体的_中最终被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

(3)番茄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的“O”来源于原料中的_,经细胞有氧呼吸后“O”到终产物_中。

(4)过去人们以为作物播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在保证营养需要的情况下,有人对番茄的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可见,当播种密度过大时番茄产量基本稳定甚至略有下降,请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3.图甲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乙为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图。

请据图回答:

(1)遗传学上做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常常是观察图甲12~13区间的细胞,原因是处于该区间的细胞_。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甲紫溶液进行染色,它属于_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_着色。

(2)处于图甲6~7区间的细胞中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该动物体内的细胞最多含有_条姐妹染色单体,_个四分体。

(3)图乙中的过程①发生在图甲的_区间。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过程②发生在图甲的_区间。

34.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农作物的籽粒成熟后大部分掉落的特性称为落粒性,落粒性给水稻收获带来较大的困难。

科研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水稻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下面的圆圈中画出F1水稻植株体细胞中控制水稻落粒性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___。

用横线(____)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若落粒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2)F2中不落粒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

(3)取F1植株的花粉粒在适宜条件下离体培养。

正常情况下,由花粉粒发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用______________处理幼苗,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__,使这些幼苗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水稻植株的染色体数目。

用此种方法得到的落粒水稻与不落粒水稻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

35.已知以下三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这三种遗传病都是受_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系谱图中,最不可能表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是_。

(2)由于基因异常导致酪氨酸不能转化成黑色素,人就会出现白化症状,这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已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为1/10000,某女和其父母表型均正常,但有个患白化病的弟弟。

若该女性与人群中表型正常的男性婚配,生一个女孩是患者的概率为_。

(3)欲调查某地区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_的群体中_,以减小误差。

请写出该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公式:

_。

(4)一个色觉正常的男性和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女性结婚,生下一个患红绿色盲的男孩,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对该男孩的染色体进行检查时发现,其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说明该男孩患病的原因是_。

(5)为避免(4)小题的家庭再生出患红绿色盲和染色体异常的孩子,可通过__________等手段加以检测和预防。

参考答案

1.D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

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详解】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故选D。

2.B

【分析】

生物大分子(糖类、脂质、核酸、蛋白质)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这些小分子称为结构单元。

糖类的结构单元是单糖,如多糖的结构单元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

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能源物质,如淀粉是植物的能源物质,而糖原是动物的贮能物质。

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免疫、运输、识别等。

核酸包括DNA和RNA,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RNA与基因的表达有关。

脂质包括磷脂(细胞膜的成分)、油脂(贮能物质)、植物蜡(保护细胞)、胆固醇、性激素等。

【详解】

A、磷脂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是膜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A正确;

B、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B错误;

C、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称为结合水,C正确;

D、蛋白质是细胞功能的重要体现者和承担者,D正确。

故选B。

3.B

【分析】

生物膜系统:

1、概念: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

A、生物膜是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A错误;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很相似,B正确;

C、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C错误;

D、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蛋白和磷脂分子都有关,D错误。

故选B。

4.A

【分析】

1、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所产生的不同变化: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时,红细胞吸水膨胀;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时,红细胞失水皱缩;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时,红细胞吸水与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形状不改变。

【详解】

①图红细胞皱缩,外界溶液浓度①>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②红细胞形态不变,外界溶液浓度②=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③④红细胞吸水膨胀,且④的膨胀程度大于③,故外界溶液浓度④<外界溶液浓度③<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

推测这四种溶液的初始浓度关系为:

①>②>③>④。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5.C

【分析】

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有: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其中小分子物质一般是跨膜运输的方式,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运输的。

【详解】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大分子或颗粒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

因此单细胞生物等食物(大分子或颗粒物)被原生动物变形虫摄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

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等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理解和记忆,是解题的基础。

6.D

【分析】

分析该二倍体动物某一细胞的细胞分裂图像,细胞有3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

该分裂图像中,细胞内有3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故选D。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了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7.B

【分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如图所示:

【详解】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应该有10个C-G碱基对,10个A-T碱基对,共20个碱基对,40个碱基。

由于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此还应该准备40个脱氧核糖。

故选B。

8.D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表现型);

(4)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表现型);

(5)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

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A正确;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B正确;

C、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C正确;

D、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二者的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

1,这是实验现象,不属于假说,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具体过程,掌握假说演绎法的具体步骤及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9.C

【分析】

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只是随着自然选择的不同,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但在一些方面生物都具有共性,识记生物界的共性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

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的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可以证明生物有共同的祖先,A正确;

B、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是密码子的普遍性,生物界可能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B正确;

C、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例如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C错误;

D、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并主要通过呼吸作用来供能,说明细胞生物可能都来源共同的祖先,D正确;

故选C。

10.D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特征有:

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详解】

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可以突变成黄色基因,也可以突变成黑色基因,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因突变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意义等,能够结合题干信息确定基因突变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1.D

【分析】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型微生物,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花生子叶细胞中含有脂肪,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或者苏丹Ⅳ染色;

3、活细胞的细胞质有流动性;

4、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质壁分离的原因:

外因: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

A、由于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型微生物,所以可以作为探究细胞呼吸类型的材料,A正确;

B、花生子叶细胞中含有脂肪,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或者苏丹Ⅳ染色,B正确;

C、黑藻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呈绿色,所以可以以叶绿体为标记观察细胞质的流动,C正确;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所以没有原生质层,不能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12.B

【分析】

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2.糖类物质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4.蛋白质在高温、过酸或过碱等条件下会变性失活。

【详解】

A、谷物中富含淀粉,淀粉是多糖,淀粉水解产生单糖,糖尿病人少食,A错误;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食物中含有的基因,构成基因的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为脱氧核苷酸,B正确;

C、脂肪是高能量的营养物质,需要适量摄取,C错误;

D、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或烧烤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对健康不利,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糖类、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的种类和组成的知识,考生对相关物质的种类、组成和功能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3.B

【分析】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

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详解】

A、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A正确;

B、一般来说,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个体发育阶段的过程中,B错误;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凋亡的现象,是基因控制的主动的过程,C正确;

D、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的衰老导致个体衰老,D正确。

故选B。

14.C

【分析】

酶的活性受温度(pH)影响,在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最强,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PH),酶的活性降低。

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

A、由图可知高温导致该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A正确;

B、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其活性位点与底物不吻合,导致酶失活,不能催化底物分解,B正确;

C、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即使降低至最适温度,酶的结构也不能恢复,C错误;

D、酶的专一性是由酶和底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